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了解广东省广州从化市城区学龄前儿童忽视现状,为相关部门采取防治儿童忽视措施提供数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用《中国3~6岁城区儿童忽视状况评价问卷》调查广东省广州从化市4所幼儿园3~6岁的536名儿童家长或照顾该儿童的其他家庭成员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广东省广州从化市学龄前儿童总忽视率为48.32%,总忽视度为45.51,儿童忽视现况严重。男女童的总忽视率分别为48.45%和48.11%,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童的总忽视度分别为45.58和45.41,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组间儿童的总忽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忽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的情感、教育、医疗层面忽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3岁组情感、教育、医疗层面忽视率最大,6岁组相对各层面忽视率较低,随着年龄增大,忽视率逐渐减小。不同年龄组的教育、医疗忽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3岁组的教育、医疗忽视度最大,6岁组的最小,随着年龄增大,忽视度逐渐减小。不同家庭类型儿童总忽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忽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家庭类型儿童的身体忽视率、身体和医疗忽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亲家庭儿童各层面忽视率和忽视度均较高。结论:广东省广州从化市学龄前儿童忽视现况严重,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赵玉霞  章涵 《中国公共卫生》2013,29(9):1286-1289
目的 了解河南省信阳市3~6岁儿童忽视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中国3~6岁城区儿童忽视常模”中制定的量表和评价方法,调查1 005名3~6岁儿童忽视状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忽视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调查对象总忽视率为31.7%,男童总忽视率和身体忽视率高于女童(均P<0.05);不同年龄组总忽视率和安全忽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代同堂、核心家庭儿童在总忽视率、情感忽视率、医疗忽视率层面低于单亲家庭和再婚家庭儿童(均P<0.05);调查儿童忽视度为(45.7±6.8),男女童总忽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35,P=0.172),但男童身体忽视度高于女童(u =2.95,P=0.002);不同年龄组总忽视度、身体、教育及安全忽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00),三代同堂、核心家庭儿童总忽视度、情感、教育、安全和医疗忽视度低于单亲家庭和再婚家庭儿童(均P =0.000);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类型(OR=4.689,P=0.009)、父母亲职业(OR =0.064;P =0.001)、父母亲文化程度(OR=0.130,P=0.000)、父母的关系(OR =4.578,P=0.000)4个因素是儿童受忽视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信阳市3~6岁儿童受忽视程度比较严重,影响儿童受忽视的主要因素为家庭类型、父母亲文化程度、父母亲职业、父母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武汉市城区3~6岁儿童忽视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武汉市城区学龄前儿童的忽视状况。方法:采用中国3~6岁城区儿童忽视状况评价问卷整群调查武汉市城区1154名儿童家长,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武汉市城区学龄前儿童总忽视率为24.96%,总忽视度为40.72。各年龄组间总忽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总忽视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岁组最大,6岁组最小。男、女童安全忽视率和情感忽视率最高,医疗忽视率最低;教育忽视度和身体忽视度最高,情感忽视度最低。3岁组的教育忽视率和医疗忽视率最大,6岁组最小;6岁组的情感忽视度和教育忽视度最高,4岁组最低。儿童忽视以1种忽视和同时受2种忽视为主(77.78%),同时受4种和5种忽视较少(11.12%)。结论:武汉市城区3~6岁儿童的忽视问题较严重,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气质特点的学龄前儿童患龋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2014至2015年无锡市区内幼儿园3~5岁儿童355人进行龋齿检查,并对家长进行《3 ~7岁儿童气质问卷》调查,分析不同气质特点的9个维度与学龄前儿童患龋情况的相关性.结果 经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气质类型的儿童患龋情况不同,乳牙的龋失补牙数(dmft)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88,P<0.05);应用LSD-t检验进行组间两两比较,发现与难养型、中间偏难养型儿童相比,易养型儿童dmft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031、8.715,均P<0.05);与易养型、中间偏易养型相比,难养型儿童dmft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031、20.001,均P<0.05);与中间偏难养型儿童比较,中间偏易养型儿童dmft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43,P<o.05);节律性、适应性、反应强度不同的儿童,其乳牙患龋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6.69、13.47、7.77,均P<0.05).结论 学龄前儿童的气质特点是影响乳牙龋齿的发生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村0~6岁儿童忽视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我国农村0~6岁儿童的忽视状况.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0年11月在全国共抽取10个省(直辖市)中84个乡镇的7411名0~6岁儿童,其中0 ~2岁儿童3315名,3~6岁组4096名.应用“中国农村0~2岁儿童忽视评价常模”、“中国农村3~6岁儿童忽视评价常模”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13.0软件对不同年龄、性别、忽视层面(身体、情感、教育、安全、医疗及社会忽视6个层面)的忽视率与忽视度等进行统计学描述、x2检验及方差分析等.结果 中国农村0~2岁组儿童忽视度为45.01±7.56,忽视率为54.9%(1819/3315);3~6岁组儿童忽视度为44.42 ±7.57,忽视率为53.8%(2203/4096).0、1、2岁儿童忽视率分别为58.5%(654/1117)、52.2%(597/1144)、53.9% (568/1054) (P <0.05).3~6岁组中,男性情感、安全忽视层面忽视度(44.60±7.86,36.82±9.03)高于女性(44.03±7.72,36.25±9.05)(P值均<0.05),情感、社会层面忽视率[16.8%(349/2072),28.3% (586/2072)]也高于女性[14.1% (286/2024),24.8%(503/2024)](P值均<0.05).0~2和3~6岁组儿童均以受到单项忽视为主,发生率分别为20.6%(683/3315)和22.7%(931/4096).0~2岁组以单亲家庭和再婚家庭中儿童忽视率较高[62.5%(15/24)和63.2% (12/19)],3~6岁组以单亲家庭中儿童忽视率最高(60.0%,27/45).结论 中国农村0~6岁儿童忽视状况严重,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其影响因素,从而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
中国城市3~17岁儿童青少年忽视状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我国城市3 ~17岁儿童青少年的忽视状况.方法 依据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原则,于2008年12月从全国14个省级单位的30个市中抽取8001名3~17岁儿童青少年进行调查,分别采用“中国城市3~6岁儿童忽视评价常模”、“中国城市6~17岁中、小学生忽视评价常模”中规定的量表和评价方法进行调查.采用SPSS 13.0软件分析不同地区、年龄、性别、忽视层面(身体、情感、教育、安全、医疗、社会)的忽视率、忽视度等.结果 中国城市3~6岁(其中6岁儿童为未入学者)、6~8岁(其中6岁儿童为已入学者)、9~11岁、12 ~14岁和15 ~ 17岁组儿童青少年忽视度分别为42.2±6.9、42.8 ±8.4、42.1±9.1、46.4±9.2和49.7±8.4(P<0.05),忽视率分别为28.0%(326/1163)、28.8%(431/1496)、27.2%(543/1962)、22.4%(373/1664)和32.8% (563/1716)(P<0.05).各年龄组各忽视层面忽视程度不同,12 ~ 14岁组及15 ~ 17岁组受到的忽视度、忽视率较高[依次为46.4 ±9.2、49.1 ±8.4、22.4%( 373/1664)、32.8%(563/1716)].6个忽视层面均以15 ~ 17岁组受到的忽视度最高(身体、情感、教育、安全、医疗、社会层面分别为52.8±8.0、47.3±11.6、49.5±10.8、42.4±10.3、52.2±16.0、56.0±10.1).西部地区儿童青少年忽视率和忽视度最高,中部次之,东部最低[忽视度依次为45.4 ±9.1、45.0±9.3、44.0 ±8.8(P <0.05);忽视率分别为30.7%(1340/4361)、25.0%(756/3024)、21.2% (131/616) (P <0.05)].独生子女忽视度、忽视率低于非独生子女[忽视度分别为44.2 ±9.0、47.4 ±9.1,P<0.01;忽视率分别为26.1% (1572/6017)、33.0%(655/1984),P<0.01].城市6岁入学儿童忽视度(43.1±7.3)高于未入学儿童(40.7±7.8)(P<0.01),忽视率[35.4%(60/169)]低于未入学儿童[21.3% (84/394)](P<0.01).结论 中国城市儿童青少年受到忽视的频度和强度均较严重,应当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佳木斯市城乡小学生儿童忽视现况,比较城乡儿童忽视发生情况,为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佳木斯市城区及农村各三所学校2 489名小学生,男女比例均衡,构成比为1:1.06.采用“中国城区小学生忽视评价常模”及“中国农村小学生忽视评价常模”中规定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城乡1~3年级的忽视率及忽视度为37.01%、52.56%和(42.97±7.59)、(48.01±8.69),4~6年级的忽视率及忽视度25.71%、53.25%和(43.62±8.97)、(47.15±9.92).城乡小学生的忽视率(1~3年级:x2 =25.66,P<0.001;4~6年级:x2=100.81,P<0.001)及忽视度(1~3年级:t=-9.58,P<0.001;4~6年级:t=-6.77,P<0.001)比较,农村高于城区;按性别划分,城乡男生忽视率(1~3年级:x2 =8.38,P=0.004;4 ~6年级:x2 =69.79,P<0.001)及忽视度(1~3年级:t=-7.12,P<0.001;4 ~6年级:t=-3.69,P<0.001)比较,农村高于城市,农村女生的忽视率(1~3年级:x2=20.09,P<0.001;4~6年级:x2 =56.59,P <0.001)及忽视度(1~3年级组:t=-9.12,P<0.001;4~6年级组:t=-6.02,P<0.001)高于城区女生;仅1~3年级组情感忽视层面城乡小学生的忽视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农村男生的忽视率除1~3年级组情感层面外均高于城区男生;4 ~6年级组农村女生则除医疗忽视外,在其他层面忽视度均高于城区女生.结论 佳木斯地区城乡小学生受忽视均较严重,且农村小学生受到的忽视频度及强度较大.社会各界应加强对小学生,尤其是对农村小学生的关注,从而预防儿童忽视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了解鲁西南地区二孩家庭中学龄前儿童忽视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高二孩家庭的养育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整群随机抽取的山东省鲁西南地区16所幼儿园2646名二孩家庭和2074名一孩家庭学龄前儿童家长进行儿童忽视状况调查.结果 鲁西南地区二孩家庭学龄前儿童的总忽视率为27.37%,忽视度为(40.15±5.51).男童身体忽视率(10.39%)、情感忽视率(21.85%)、总忽视度(38.15±4.88)和情感忽视度(46.12±6.91)均高于女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t值分别为4.57,6.65,4.58,4.72,P值均<0.05);不同年级儿童总忽视率、总忽视度、各层面忽视率和忽视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兄弟姐妹年龄在7~<13和≥13岁的学龄前儿童总忽视率(30.44%,32.77%)、身体忽视率(10.20%,12.00%)、情感忽视率(23.06%,25.35%)、总忽视度(44.71±5.98,45.33±5.20)和情感忽视度(45.95±7.12,48.86±4.97)均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t值分别为31.10,4.55,27.92,24.13,19.83,P值均<0.05).二孩家庭的学龄前儿童总忽视率(27.37%)、情感忽视率(23.47%)以及总忽视度(40.15±5.51)、情感忽视度(43.68±6.83)均高于一孩家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t值分别为4.98,4.96,3.76,8.53,P值均<0.05).影响二孩家庭学龄前儿童是否受到忽视的主要因素有兄弟姐妹年龄、母亲受教育程度、家庭教育主要实施人(OR值分别为0.58,0.61,1.54,P值均<0.05).结论 鲁西南地区二孩家庭中学龄前儿童的忽视情况高于一孩家庭,其中学龄前男童和长子处在学龄期的学龄前儿童忽视情况尤为严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广东省县级城市城区3~6岁儿童的忽视现状。方法:采取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法,于2012年10月~2013年6月采用“中国城市3~6岁儿童忽视评价常模”中的量表和评价标准对广东省8个县级城市城区17所幼儿园3~6岁的1 578名儿童的忽视状况进行调查。采用SPSS13.0软件分析各忽视层面的忽视率和忽视度等。结果:1广东省县级城市城区3~6岁儿童总忽视率为45.94%,总忽视度为42.85,儿童忽视现状严重。2男、女童的总忽视率分别为46.15%和45.67%,总忽视度分别为43.23±9.37和42.35±9.29。各层面忽视情况中,男童在身体和医疗层面的忽视率,以及在情感、安全和医疗层面的忽视度均高于女童(P<0.05);女童在教育层面的忽视率高于男童(P<0.05)。3不同年龄组儿童在教育、情感和安全层面的忽视率,以及在各层面的忽视度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3岁组在教育、情感、安全层面忽视率最高(尤以教育层面最明显),在情感、教育、安全、医疗层面忽视度最高;6岁组在身体层面的忽视度最高。4不同家庭类型组在医疗、身体和安全层面的忽视率,以及在医疗、教育、身体和情感层面的忽视度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单亲家庭儿童各层面的忽视率和忽视度均较高。结论:广东省县级城市城区3~6岁儿童忽视现况严重,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南通市学龄前非独生儿童的忽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非独生儿童忽视预防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南通市城区9所幼儿园的1 141名儿童家长使用中国城市3~6岁儿童忽视评价常模量表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学龄前儿童忽视率为28.6%,忽视度为(40.21±6.67),其中非独生儿童忽视率为32.6%,忽视度为(41.14±6.73)。非独生儿童总忽视率、身体忽视率均高于独生儿童,总忽视度和身体、情感、教育、安全、医疗忽视度维度忽视度均高于独生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t值分别为6.21,17.57;3.95,4.98,3.45,2.70,2.01,3.11,P值均<0.05)。不同性别、不同家庭类型儿童忽视率和忽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年龄、家庭子女排行儿童忽视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59,2.99,P值均>0.05),忽视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79,3.04,P值均<0.05)。家庭总月收入越高、家庭受教育程度较高、父母关系越好的儿童忽视率和忽视度均相对较低,主要照顾者为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儿童忽视率和忽视度均高于主要照顾者为父母的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庭总月收入<5 000元的儿童忽视危险度是家庭总月收入≥12 000元儿童的2.73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作为主要照顾者的儿童忽视危险度是父母作为主要照顾者的2.17倍,父母关系良好的儿童忽视危险度是父母关系非常好儿童的2.29倍(P值均<0.05)。  结论  南通市城区非独生学龄前儿童忽视状况较为严峻,改善家庭经济状况,提高父母照顾儿童的参与度,改善父母关系,有利于降低非独生儿童忽视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