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hs-CRP和NT-proBNP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和死亡风险评估的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为观察组,动态监测溶栓治疗后血清hs-CRP及NT-proBNP水平。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受试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随访3~6个月,观察随访期间发生的不良心脏事件及死亡情况。结果: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经过溶栓治疗后,29例患者患者冠状动脉出现再通,冠脉再通率为58.0%,随访期间死亡12例。患者接受溶栓治疗后,在不同的时间段其血清中NT-proBNP和hs-CRP浓度明显下降。且死亡组患者与非死亡患者相比,死亡患者体内NT-proBNP和hs-CRP浓度显著升高,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hs-CRP和NT-proBNP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损害程度及预后和死亡风险密切相关,观察患者早期血清hs-CRP和NT-proBNP水平及其在治疗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和死亡风险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血清肌钙蛋白I(cTnI)、超敏C反应蛋白(hs-CRP)、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于本院就诊的100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观察组,将同期于本院体检的84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采集两组5ml静脉血,检测血清cTnI、hs-CRP、NT-proBNP水平,并进行对比;同时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探究血清cTnI、hs-CRP、NT-proBNP三项指标单独与联合检测在AMI中的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血清cTnI、hs-CRP、NT-proBN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结果显示,血清cTnI、hs-CRP、NT-proBNP三项指标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0.941(0.906-0.976)]高于三项指标单独检测[0.820(0.752~0.888)、0.884(0.827~0.942)、0.832(0.770~0.894)]。结论AMI患者血清cTnI、hs-CRP、NT-proBNP呈高表达,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AMI早期诊断精准性,并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可进行大力的推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胱抑素C(CysC)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解放军第一八一医院心肌梗死患者51例(AMI组),同期于该院体检中心体检合格者41例(对照组),检测血清NT-proBNP、hs-CRP及CysC水平。结果 AMI组血清NT-proBNP、hs-CRP和Cys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血清NT-proBNP、hs-CRP和Cys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8、0.950和0.872。血清hs-CRP约登指数为0.791,高于NT-proBNP和CysC(分别为0.647和0.670)。结论 NT-proBNP、hsCRP及CysC在AMI患者早期血清中显著升高,可为AMI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生物标志物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157例,其中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82例及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MI)45例;不稳定心绞痛(UAP)30例、同期冠状动脉造影(CAG)阴性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对象均检测NT-proBNP、hs-cTnT、hs-CRP及CK-MB并进行分析。结果 ACS综合征组血清NT-proBNP、hs-cTnT、hs-CRP及CK-MB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分别=5.49、2.65、3.45、3.85,P均<0.05)。NT-proBNP与hs-cTnT和CK-MB呈正相关性(r分别=0.65、0.22,P均<0.05);NT-proBNP诊断ACS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7。结论 ACS患者血清生物标志物升高,联合检测对早期防控ACS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急性脑梗死发病过程中的动态水平变化与其对病情的预示作用。方法采用颗粒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112例住院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72h内、第4~7天、第14天和第21天不同时期的血清hs-CRP浓度,并分析其与不同发病时期、梗死面积的关系。结果急性脑梗死后72h内血清hs-CRP浓度即开始升高,1周左右达高峰,至21d时接近对照组水平。急性脑梗死组患者各段病程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梗死面积大者其hs-CRP值在各段病程均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hs-CR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梗死面积大小,hs-CRP是判断脑梗死病情轻重和预后的敏感性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及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急性心肌梗死患(AMI)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AMI患者78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80例非AMI的冠心病(CHD)患者为对照组;检测并对比两组血清hs-CRP、IMA及NT-proBNP含量;分析血清hs-CRP、IMA及NT-proBNP单独检测及三者联合对AMI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hs-CRP、IMA及NT-proBNP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性均明显高于单独检测。结论血清hs-CRP、IMA及NT-proBNP水平在AMI患者中明显高于非AMI的CHD患者,三者联合检测对AMI的诊断价值明显高于单独检测。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MA)、肌钙蛋白Ⅰ(cTnI)、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诊断价值。方法将诊断为ACS的43例患者与6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IMA、cTnI、NT-proBNP和hs-CRP的检测,统计IMA、cTnI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ACS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 43例ACS组患者IMA、cTnI、NT-proBNP和hs-CRP结果分别为(82.0±18.5)U/L、(1.54±1.96)ng/ml、(1 040±915)ng/L、(16.1±9.4)mg/L,与对照组比较有较大差异,IMA、cTnI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ACS的灵敏度分别为79.5%、55.9%、91.1%,特异性分别为81.8%、97.7%、84.8%。结论 IMA、cTnI可用于ACS的早期诊断,NT-proBNP、hs-CRP用于判断ACS的严重程度,这四项指标对ACS的诊断和治疗有比较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清尿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65例及健康对照组45例进行血清尿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测定,尿酸测定方法采用尿酸酶法,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采用胶乳增强比浊法,并对各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急性冠脉综合征组的血清尿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血清尿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关系密切,并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治疗的患者血浆N末端B型脑钠肽原(NT-proBNP)的变化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治疗的患者87例,进行心功能分级.检测PCI术前术后血浆NT-proBNP水平,并记录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评价NT-proBNP水平与以上各临床及预后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心功能Ⅲ、Ⅳ级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NT-pmBNP水平显著高于心功能Ⅰ、Ⅱ级的患者(P<0.01);行PCI治疗后NT-proBNP水平显著下降(P<0.01);不良心脏事件组患者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无不良心脏事件组患者(P<0.05).结论:血浆NT-pmBNP水平可作为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PCI治疗疗效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了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比浊法和化学发光法对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了血清Hcy和hs-CRP水平检测,并与80例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在治疗前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cy和hs-CRP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且与梗死灶面积呈正相关(P〈0.05),经治疗后2周则与正常人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cy和hs-CRP水平的变化对判断病情和评价疗效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梗死灶体积评分,检测其血清 IL-8、TNF-α、hs-CRP 水平;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 IL-8、TNF-α、hs-CRP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 IL-8、TNF-α、hs-CRP 水平均在发病后开始升高,72 h 达峰值,与梗死灶体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相关,第14天基本恢复正常。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 IL-8、TNF-α、hs-CRP 水平明显升高,并与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相关,可以此作为指导临床治疗、判断病情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中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该院收治的20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血清标本并分别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循环酶法及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NT-proBNP、Hcy及hs-CRP水平。结果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中NT-proBNP、Hcy及hs-CRP水平明显高于体检健康者,3种血清指标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可达91.50%;病情越严重、冠脉病变支数越多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血清NT-proBNP、Hcy及hs-CRP水平越高。结论 3种血清指标联合检测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脂蛋白(a)[Lp(a)]、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肌钙蛋白I(cTnI)水平监测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62例AMI患者和16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血浆LP(a)、Hcy、hs-CRP和cTnI水平测定,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MI患者治疗前的血浆LP(a)、Hcy、hs-CRP和cTnI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增高(P<0.01)。在AMI患者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97例治疗好转患者血浆hs-CRP恢复至正常水平(t=1.586,P>0.05),而血浆cTnI水平降低明显(t=3.322,P<0.01);36例治疗无效死亡患者血浆Hcy、hs-CRP和cTnI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血浆LP(a)、Hcy、hs-CRP和cTnI是治疗前诊断AMI有价值的指标,对患者治疗预后判断和随访最有价值的指标是血浆hs-CRP和cTnI。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浆B型钠尿肽氨基末端前体(NT-proBNP)水平对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在该院行首次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患者术后发生肾功能延迟恢复者18例为DGF组,并随机选择同期肾功能恢复良好者18例为对照组。使用电化学发光法持续检测血浆NT-proBNP水平,同时使用苦味酸法、脲酶-谷氨酸脱氢酶法分别检测血肌酐、血尿素氮等指标变化,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DGF组的NT-proBNP、血肌酐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NT-proBNP与血肌酐、血尿素氮呈正相关(P0.05)。DGF时,NT-proBNP出现下降的时间早于血肌酐和血尿素氮变化,且下降幅度也更大。结论 NT-proBNP是一种可独立检测的生物标志物,其与血肌酐、血尿素氮呈正相关,且在提示发生DGF时存在一定的时间优势,有利于临床对DGF的预测和监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动态监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外周血CPNE3基因表达,探讨其对AM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将2016年7月~2017年7月于本院就诊的154例胸痛患者,按照AMI诊断标准分为AMI组48例和非AMI组106例,另选择6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AMI组分别于入院即刻、入院后4h、6h、12h、24h采集肘静脉血,非AMI组和对照组于入组时抽取静脉血,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 Tn I浓度,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K-MB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CPNE3mRNA相对表达量;利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计算CPNE3mRNA表达对AMI的早期诊断效能。结果与非AMI组和对照组比较,AMI组的吸烟比例、高血压和糖尿病发病率增加,TC、TG、LDL-C、CK-MB、cTnI升高,HDL-C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入院即刻AMI组外周血CPNE3mRNA表达明显低于非AMI组和对照组(P 0.05),非AMI组和对照组CPNE3mRNA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nI入院后6h达峰值,CK-MB在患者入院后12h达峰值,CPNE3mRNA在入院后4h降至最低值;与入院即刻比较,入院后各时段AMI组cTnI、CK-MB明显升高,CPNE3mRNA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PNE3mRNA表达与cTnI呈负相关(r=–0.198,P=0.016),CPNE3mRNA表达与CK-MB也呈负相关(r=–0.227,P=0.029)。ROC曲线分析显示,CPNE3诊断AMI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10,敏感度为97.9%,特异度为75.0%;cTnI的AUC为0.801,敏感度为68.7%,特异度为89.6%;CK-MB的AUC为0.912,敏感度为75.0%,特异度为95.8%。结论 CPNE3可作为早期诊断AMI的指标,其诊断效能优于cTnI,与CK-MB相当。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CPNE3时间短,可满足临床急诊需求。  相似文献   

18.
冠状动脉病变累及的血管支数是判断冠心病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如能早期预测,在患者未发生心血管危险事件以前,切实有效的干预,对预后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连续监测血清中心肌肌钙蛋白I(cTnI)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浓度变化情况,探讨cTnI与hs-CRP与心血管疾病病情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对该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1月1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同期13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采用ELISA法和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不同时间点血清cTnI、hs-CRP的浓度。结果病发24h内血清cTnI呈升高趋势(P<0.05),但hs-CRP24h内浓度变化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nI与hs-CRP浓度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监测血清中cTnI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价值高于单次检测,而hs-CRP浓度变化则无明显的时间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脂的影响。方法:将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A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B组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hs-CRP水平及血脂各项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B组hs-CRP水平显著低于A组(P<0.05);两组治疗后TC、TG、LDL-C和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B组较A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高剂量阿托伐他汀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干预效果优于低剂量,其抗炎作用显著,且具有较好的调脂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