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梅毒患者抗HIV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输血科实验室(包括H IV筛查实验室)近三年来对门诊、住院病人、体检人员及输血前患者进行了感染指标检测,共有15例抗H IV抗体初筛阳性患者被省H IV确认实验室确认为H IV阳性患者,其中3例同时为梅毒患者;为防止遗漏抗H IV抗体阳性患者,重点监测高危人群,我们又对部分梅毒抗体阳性患者进行复检,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2003年2月至2006年1月经本实验室进行感染指标检测的人员,年龄为3天~78岁,共27 180人,其中男16 224例;女10 956例。1.2方法初筛抗H IV抗体使用国产经批批检合格的ELISA试剂,经全自动酶免分析仪测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梅毒感染情况与年龄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梅毒抗体(抗-TP)阳性者,同时采用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和梅毒血清学试验(RPR)法进行测定。结果 ELISA阳性率2.022%,TPPA阳性率1.886%,RPR阳性率1.191%。结论 40岁以上中老年患者的梅毒抗体阳性率较高,可能是梅毒感染治愈或自愈后的血清固定表现,也可能是生物学假阳性。40岁以下成人阳性者,多为性行为感染,婴幼儿感染者多为母婴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3.
梅毒(syphilis)是在人体感染梅毒螺旋体后产生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分布在世界各地。临床上将梅毒人工分成三期,通过侵犯皮肤黏膜渗入体内,是一种性质特别严重的传染性疾病[1]。近年来,无偿献血的普及使得梅毒等可凭借输血途径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发病率呈现一个逐年上攀的趋势,所以说在血站供血方面必须加大力度和控制规范,减少疾病的传播。经过几年发展我国献血者体内螺旋体的检出率也越来越高,必须加强对梅毒感染的监测和控制,坚决禁止血液的经血传播[2]。为了确保献血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控制梅毒经血传播途径,确保临床用血安全,这里我们选取于县血站在2008年5月至2013年5月无偿献血群众的17835例次血液样本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肿瘤医院住院患者中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状况。方法对本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的住院患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HCV抗体,筛选出HCV抗体阳性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从67438例患者中检出HcV抗体阳性327例,其中40~59岁龄段的占53.21%,男女比例为1.11:1.00,科室分布以肝胃病区为主,2011年检出率最低为4.24‰,2008年检出率最高为5.95‰,病种以肝癌最多,占23.28%。结论肿瘤患者丙肝抗体阳性率低于一般人群、年龄跨度大、科室分布广、肿瘤谱宽。因此,对患者术前、输血前和各种创伤侵袭性操作前应该对其进行HCV常规检查,以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输血前患者血清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解输血前人群梅毒感染状况,提出检测该群体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最佳方案。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所有ELISA阳性标本用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证试验。ELISA法和TPPA法均阳性者判断为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标本,并对其进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TRUST)。结果10350例输血前患者中,共检出梅毒感染者59例,占待检测人群0.57%。结论对输血前患者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检测应采用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的TP-ELISA法进行初筛,再用TPPA进行确证试验,最后可用TRUST法检测判断是否为现症患者,以及观察梅毒疗效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住院患者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的检测结果,为梅毒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1月50 011例住院患者的抗TP检测资料。结果 50 011例受检者抗TP总阳性1 360例,阳性率2.72%,其中男阳性率为3.22%(719例),女阳性率为2.32%(64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TP以新生儿、大于或等于80岁和40~60岁组年龄组阳性率最高,分别为3.67%、3.62%和3.24%。抗TP阳性患者主要集中于手术科室,共916例(67.35%),其中以普外科抗TP阳性检出率最高,占20.51%;非手术科室共444例(32.65%)。抗TP阳性患者中,血清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效价阳性者520例(38.24%)。结论梅毒感染形势严峻,常规检测住院患者抗TP对防止医院感染、减少医疗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TP)所感染的一种危害较大的性传播疾病,也是通过血液传播性疾病。我院对受血者输血前、手术前备血以及拟行微创检查者均进行感染性指标的检测,梅毒抗体是其必须检测项目。2003年9月起我们改用酶联免疫双抗原夹心法(ELISA)替代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检测梅毒抗体。1年多来共检测10573例。现将ELISA法检测梅毒抗体的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临床实验室常用的三种检测梅毒血清抗体方法的结果,为其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4年期间70 829例住院、门诊及体检人群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采用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原血清试验-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技术(TP-CMIA)初筛,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验证,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测定阳性血清抗体滴度。结果TP-CMIA初筛阳性1 522例(阳性率为2.15%),TPPA阳性1 401例(阳性率为1.98%),其中男性704例(50.25%),女性697例(49.75%),男女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P=0.031);男女阳性检出高发年龄段也呈明显差别,男性以61~70岁年龄组最多,女性以41~50岁年龄组最多。RPR检测抗体阳性541例,其中男性为270例,女性为271例,效价>1∶8为80例(14.79%),<1∶8 为461例(85.21%),RPR阳性感染患者高发年龄段为61~70岁96例(17.74%),其次是71~80岁91例(16.82%),最低年龄段为1~10岁3例(0.55%)。结论梅毒血清抗体阳性检出存在性别差异,男性高于女性,阳性检出高发年龄集中在60~70岁段,并且男女阳性检出高发年龄段有所不同。应根据梅毒检出人群的流行病学特征,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梅毒血清学检测需要多种方法结合,减少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运用酶联免疫化学发光测定(ELICLA)筛查梅毒螺旋体抗体,探讨ELICLA进行梅毒螺旋体抗体(简称抗TP)检测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9 986例门诊及住院患者采用ELICLA法进行梅毒螺旋体抗体筛查,如阳性则进一步做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及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结果 19 986例受检者血样中,ELICLA抗TP阳性295例,检出率1.47%(295/19 986).ELICLA与TPPA均阳性的274例,与TPPA结果不一致的21例受检标本经过临床跟踪随访证实19例阳性,2例阴性,而TPPA结果均为阴性.在295例阳性标本中TRUST阳性有138例,与ELICLA符合率为46%(138/295).结论 ELICLA法是较好的梅毒筛查实验,ELICLA敏感性优与临床上常用的TPPA法和TRUST法,非常适用于大批量筛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手术前和输血前人群梅毒感染状况,提出检测该群体梅毒抗体的最佳方案。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梅毒抗体,所有ELISA法阳性标本用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证试验。ELISA法和TPPA法均阳性者判断为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标本,并对其进行甲苯胺红(TRUST)试验。结果37510例术前及输血前患者中,共检出梅毒感染者373例,占待检测人群0.99%。结论对术前及输血前患者梅毒抗体的检测应采用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的TP-ELISA法进行初筛,再用TPPA进行确证试验。  相似文献   

12.
两种方法检测梅毒抗体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两种方法 检测梅毒抗体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方法 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检测结果 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TRUST、ELISA检测结果 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RUST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明显低于ELISA.结论 ELISA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和总符合率好等优点,与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相比,具有成本较低、操作方便、可实现自动化和标准化酶联免疫分析等特点,适用于大批量标本的检测,可作为比较理想的筛查试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避免和减少医院内感染以及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实验室检验质量。方法 采用ELISA法进行筛查试验,对阳性结果的标本再用omegaTPHA法进行确认试验。结论 可引起梅毒抗体检测阳性结果的可能性有许多,其中有试剂的品质,操作者的熟练成程度、拖带污染以及类脂质抗体的产生等,因此,对筛查试验阳性的结果必须经确认方法确认后方可报告。  相似文献   

14.
梅毒患者血清抗HIV抗体初筛检测结果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所STD实验室发现,4例梅毒患者血清使用TPPA法进行抗HIV抗体初筛检测时出现对照孔和致敏孔双凝集现象,而ELISA法进行抗HIV抗体初筛检测及省艾滋病确认实验室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15.
宋新丽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8):4932-4933
目的通过对唐山市滦南县医院住院的4216例患者梅毒血清学检测,了解本地区梅毒感染情况,探讨住院患者梅毒血清学检测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TPPA)和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两种方法检测。结果TPPA检测阳性例数为52例.RPR检测阳性例数为13例。TPPA检测阳性率为1.2%,RPR检测的阳性率为0.3%。结论住院患者人院时要同时做RPR和TPPA两项梅毒检测,以减少医疗纠纷以及避免院内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16.
17.
肿瘤患者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率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住院肿瘤患者的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率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对确诊为肿瘤的7903例住院患者进行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用SPSS11.0软件对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肿瘤患者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率为3.12%;男、女性肿瘤患者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18%、3.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生殖道肿瘤(主要为宫颈癌)患者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阳性率高于其他肿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患者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率较一般人群高;女性生殖道肿瘤(主要为宫颈癌)患者可能为梅毒螺旋体易感人群。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住院患者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 P )的检测结果,为梅毒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1月50011例住院患者的抗T P检测资料。结果50011例受检者抗 T P总阳性1360例,阳性率2.72%,其中男阳性率为3.22%(719例),女阳性率为2.32%(64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抗 T P以新生儿、大于或等于80岁和40~<60岁组年龄组阳性率最高,分别为3.67%、3.62%和3.24%。抗T P阳性患者主要集中于手术科室,共916例(67.35%),其中以普外科抗T P阳性检出率最高,占20.51%;非手术科室共444例(32.65%)。抗T P阳性患者中,血清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 )效价阳性者520例(38.24%)。结论梅毒感染形势严峻,常规检测住院患者抗 TP对防止医院感染、减少医疗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神木县人群梅毒的总体感染率和不同年龄、性别人群感染率的差异。方法对本院2013~2014年3580例门诊及住院患者,分别按年龄(19~39岁、40~60岁)和性别(男、女)进行分组,再对其血清标本先以ELISA法进行梅毒抗体检测再以TPPA法进行确认。结果3580例血清标本,以ELISA法检出阳性72例,阳性率2.01%,以 TPPA法确认阳性65例,阳性率1.81%;19~39岁年龄组1800例标本,以ELISA法检出阳性36例,阳性率2.0%,以TPPA法确认阳性33例,阳性率1.83%,40~60岁年龄组1780例标本,以ELISA法检出阳性36例,阳性率2.02%,以TPPA法确认阳性32例,阳性率1.80%,两组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男性组1802例,以ELISA法检出阳性36例,阳性率2.0%,以TPPA法确认阳性33例,阳性率1.83%,女性组1778例,以检出ELISA法检出阳性36例,阳性率2.02%,以T PPA法确认阳性32例,阳性率1.80%,两组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神木县梅毒总体感染率偏高,不同年龄、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应加强宣教及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0.
梅毒经输血感染的现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该病在发展过程中可侵犯全身各器官,并产生各种各样的症状与体征,甚至危及生命.为了解本市无偿献血者人群中梅毒感染情况及其对血液质量的影响,避免梅毒经血液传播,保障临床输血安全,作者对采集的献血员全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原夹心法进行检测,对本市2005~2009年无偿献血者梅毒抗体的检测情况作了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