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合并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观察280例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肺部感染发生情况,选择可能与肺部感染有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280例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合并肺部感染30例(10.71%),肺部感染组年龄(64.59±13.52)岁、实施侵袭性操作56.67%、合并意识障碍43.33%、存在营养不良40.00%均高于无肺部感染组的(54.60±12.10)岁、31.20%、21.20%、19.60%(P〈0.05),是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重症监护病房肺部感染率较高,强化重症监护病房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提高院内感染预防水平,对老年患者加强基础护理,对有侵袭性有操作需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加强营养支持可减少和避免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李沛 《基层医学论坛》2013,(34):4572-4573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20例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比较医院感染组与无医院感染组患者相关因素的差异。结果发生医院感染40例(18.18%),感染呼吸道20例,胃肠道10例,泌尿道6例,其他4例。医院感染组年龄(60.12±10.23)岁,抗酸制剂77.50%,不恰当应用抗生素62.50%,实施侵入性操作64.15%,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17.12±5.34)d高于无医院感染组的(51.45±15.89)岁,30.00%,23.89%,54.44%%,(9.12±4.23)d(P〈0.05),是医院感染相关因素。结论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影响因素复杂,应针对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不同进行目标监测,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以减少其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降低感染率的措施。方法对1289例新生儿一般资料及与医院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感染发生率为12.96%。下呼吸道是最主要的感染部位(P〈0.01)。肺炎克雷伯菌是主要的病原菌(P〈0.01)。胎龄〈37周、羊水污染、出生体重〈2.5kg、人工喂养、重症监护、吸氧、吸痰/插管及抗生素应用的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不同羊水污染程度及抗生素联用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羊水污染程度越高、抗生素联用种类越多感染发生率越高,与感染率呈正相关(P〈0.05)。胎龄〈37周、羊水污染Ⅲ度、出生体重〈2.5kg、重症监护、吸氧、吸痰/插管及抗生素联用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新生儿易发生医院感染,加强对危险因素的管理、合理应用抗生素,对降低医院感染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刘琦  王雪芹 《当代医学》2013,(9):157-158
目的研究并探讨重症监护病房感染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所发生医院感染的75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重症监护病房的感染为呼吸道、泌尿系统感染、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及切口、烧伤创面的感染等。结论采取相关的控制措施可有效预防重症监护病房感染的发生。其中,320例感染病患中上呼吸道感染89例,下呼吸道感染38例,伤口感染93例,泌尿道感染71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相关因素,探讨有效的管理、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利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5—2007年发生医院感染的98例新生儿进行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率8.70%,例次感染率9.95%,医院感染部位前三位依次是呼吸系统、皮肤、口腔,分别占54.46%、12.50%,10.71%;住院时间≥7d较〈7d发生医院感染明显增高(P〈0.01),早产儿较足月儿更易发生医院感染(P〈0.01),二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医院感染与新生儿性别无关(P〉0.05)。结论应将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定为医院感染目标监测的重点科室,强化医护人员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意识,加强监护管理,提高医护质量,缩短病程。加强围生期保健,防止早产对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在重症监护病房中重症下呼吸道的感染病人治疗中,应用抗生素降阶梯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04月-2016年04月期间我院重症监护病房中的80例重症下呼吸道感染病人,按照治疗方式差异分为治疗组与常规组,每一组40例,常规组使用常规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治疗组则使用抗生素的降阶梯治疗方式,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结果:经治疗后,常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治疗组低,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综上,在重症下呼吸道患者治疗中应用抗生素的降阶梯治疗,可以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与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抗生素降阶梯疗法治疗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临床价值。方法:重症监护病房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降阶梯疗法组和常规疗法组,每组45例。均给吸氧、化痰、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应用抗生素前取下呼吸道分泌物送检培养,降阶梯疗法组应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0.5g/6h静脉滴注,治疗3~5d以后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窄谱、敏感的抗生素;常规疗法组开始经验性选择低级抗生素,若疗效不佳逐级升级高一档次的抗生素。结果:治疗10d降阶梯疗法组治疗总有效率86.67%高于常规疗法组的73.33%(P〈0.05)。降阶梯疗法组脱机困难15.56%、机械通气(10.34±3.45)d、住重症监护病房(14.78±4.30)d、死亡率8.89%均低于常规疗法组的73.33%、(14.12±3.97)d、(18.87±5.09)d、24.44%(P〈0.05)。结论:使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能够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机械通气、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降低了死亡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以便采取护理干预。方法:以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126例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占60.32%,危险因素为重要基础疾病,大量使用抗生素,侵入性操作及高龄老年人等。结论:ICU医院感染采取必要的护理干预,可降低感染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彭朝华 《吉林医学》2013,34(16):3274-3275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重症下呼吸道感染应用抗生素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在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感染共200例患者运用抗生素的护理治疗情况。结果:200例重症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经应用抗生素治疗护理,186例患者感染得到控制,占93%,14例患者死亡,死于原发疾病。结论:加强重症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呼吸道管理以及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以使用联合抗生素为主,可以有效控制感染,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增加患者康复几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患者进行监测,掌握患者医院感染现状及各种影响因素,以采取有效防控对策.方法 对2008年4月-2009年3月入住本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用平均病情严重程度(ASIS)调整法调整医院感染发病率,同时对3种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进行分析.结果 223例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发生医院感染34例(15.25%),感染例次43例次(19.28%),主要是下呼吸道31例,占72.09%;胃肠道7例,占16.28%;经ASIS法调整后日感染率为6.17‰;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率40.54‰;导尿管插管相关泌尿道感染率1.54‰;中心静脉插管相关血液感染率为0;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是条件致病菌,以G-菌为主.结论 重症监护病房感染发生率高,是医院内感染的高危科室,应重视目标性监测工作,提高医护人员医院感染控制意识,科学的送检标本及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程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症医学科患者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进行口腔护理对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0月-2013年9月我院所有入住重症医学科的患者分为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Sempoll牌,含葡萄糖酸氯己定1.2 g/L,甲硝唑0.2 g/L)和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对2组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共592例患者,下呼吸道感染41例,感染率为6.93%;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组共688例患者,下呼吸道感染27例,感染率为3.92%,2组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入住重症医学科的患者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进行口腔护理,可减少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ICU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ICU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80例,选取同期未患鲍曼不动杆菌感染80例为对照组,采用病例对照的方式发现危险因素,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昏迷、慢性肺部疾病史、人工气道、血清清蛋白(<25 g/L)、机械通气时间是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χ2=4.231、5.301、7.447、4.379,t=3.022,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昏迷、人工气道、血清清蛋白(<25 g/L)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旱期干预危险因素有助于ICU患者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防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基本情况及相关因素,以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方法采取横断面调查法,进行床边逐个调查。结果 3次总医院感染现患率为5.82%,总例次现患率为5.94%。各年感染现患率、例次现患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下呼吸道是医院感染最主要的部位。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现患率均为最高,10个科室3年调查现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年感染标本送检率及检出病原菌菌株阳性率均呈上升趋势(P<0.01)。年龄、侵入性操作、重症监护、抗生素联用及住院时间与医院感染发生关系密切(P<0.05)。结论本医院感染现患率符合国内对三级甲等医院的要求,近3年现患率呈下降趋势,下呼吸道仍是主要的感染部位,加强危险因素控制,以利于防止医院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4.
杨永辉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8):34-36,39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743例并发下呼吸道感染及预后资料,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73例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感染发生率为9.83%,经治疗处理死亡18例。年龄、心脏病、糖尿病、慢性肺部疾病、营养状况、侵人性操作、抗菌药物种类、呼吸机使用、住院时间与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有关(P〈0.05),其中死亡组和对照组年龄、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肺部疾病、营养状况、抗菌药物种类、呼吸机使用、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糖尿病、慢性肺部疾病、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种类是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心脏病、糖尿病、慢性肺部疾病、营养状况是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较高,合并症、治疗性操作和用药与下呼吸道感染发生密切相关,合并症多和营养状况差的患者预后差,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将有助于降低下呼吸道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5.
危重病患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邵敏  刘宝  孙耕耘 《安徽医学》2010,31(5):452-454
目的分析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患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63例在ICU中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1例患者出现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真菌感染患者(n=51)与非真菌感染患者(n=112)比较,APARCHEⅡ评分较高,机械通气和住ICU时间较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真菌感染者病死率25.5%,非真菌感染者病死率12.5%。结论危重病患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发生率较高,主要是白色念珠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感染为主。临床应针对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早期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菌群分布及相关性危险因子,探讨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对ICU 21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痰培养结果调查,统计下呼吸道感染率、菌群分布和危险因子相关性分析。结果:下呼吸道感染65例,感染率为30.9%。感染致病菌较多的为革蓝氏阳性球菌,其次为革蓝氏阴性杆菌和白色念珠菌。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结论:对于引起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子如昏迷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和气管切开、胃管留置时间、体温、血糖,采取积极有效的手段可减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道感染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ICU机械通气呼吸道感染革兰阴性杆菌患者98例,对痰液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病原菌进行分类、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χ2检验分析与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经病原菌分类鉴定,革兰阴性杆菌占所有菌株的56.5%(432/764),排名前5位的革兰阴性杆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137株)、肺炎克雷伯菌(65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52株),鲍氏不动杆菌(34株)、不动杆菌(28株);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西丁耐药率最高,占93.7%,对头孢吡肟耐药率最低,占29.7%;经单因素χ2检验可见,患者年龄、基础疾病、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侵入性操作、机械通气时间等因素与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道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均相关(P〈0.05或P〈0.01)。结论掌握ICU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的致病菌、耐药特点及相关因素,对其治疗方案的制订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预防急诊患者呼吸道感染的集束化护理方案及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3年6月-2014年6月急诊及急诊ICU患者132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64例和干预组68例,制定集束化护理干预方案。干预组在基础护理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急危重症护理。对比两组急诊或急诊ICU患者住院期间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气管切开率、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及其他并发症等。结果干预组呼吸道感染总发生率、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机械通气患者气管切开率、VAP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误吸、肺不张、痰痂阻塞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集合多种有效预防各类急诊患者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方式,有序实施可减少自主呼吸及机械通气患者呼吸道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和气管切口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特点、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 ICU 收治的患者1510例,根据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618例)和非感染组(892例),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感染特点、危险因素,并探讨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感染特点以下呼吸道感染最多,其次是泌尿道感染,以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最多见;免疫抑制剂应用、原有肺部感染、褥疮、多发伤、气管切开、住院时间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 ﹤0.05);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原有肺部感染、住院时间、气管切开是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 ICU 患者医院感染以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且多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ICU 医院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应该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降低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李惠  孙昀  曹利军  尹路  鹿中华  华天凤  郑瑶 《安徽医学》2012,33(12):1677-1679
目的分析重症医学科(ICU)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易感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ICU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78例,分析其多重耐药菌的分布情况及其易感因素。结果共检出致病菌98株,多重耐药菌77株,其中前三位致病菌为鲍曼不动杆菌(41.56%)、肺炎克雷伯杆菌(22.08%)、嗜麦芽寡养单胞菌(15.0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CU住院时间、有创机械通气>48 h、多发伤、镇静药物使用为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独立易感因素(P<0.05)。结论 ICU中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占优势,ICU住院时间、有创机械通气>48 h、多发伤、镇静药应用与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