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能聚焦超声(HIFU)联合吡柔比星(THP)膀胱灌注姑息性治疗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8例不能或不愿承受手术治疗的T2a期及以上分期的膀胱肿瘤患者,予以HIFU联合THP姑息性治疗。患者每周行HIFU治疗2次,每次治疗时间20~40min,总疗程为2~3周。在HIFU治疗的同时给予THP30mg膀胱灌注,每周1次,连续灌注8周后改为每月1次,维持6~12个月,并观察其疗效。结果:7例(38.9%)膀胱三角区肿瘤治疗前后大小分别为(4.84±1.21)cm和(2.61±1.02)cm,6例(33.3%)膀胱侧壁肿瘤治疗前后大小分别为(4.62±1.42)cm和(2.22±1.10)cm,5例(27.8%)膀胱底部肿瘤治疗前后大小分别为(4.21±1.11)cm和(2.32±1.22)cm,各部位肿瘤直径经治疗后均有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大部分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血尿、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明显减轻,无严重并发症。结论:HIFU联合THP膀胱灌注治疗可以明显减小膀胱肿瘤体积,是治疗膀胱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携白细胞介素12(mIL-12)基因逆转录病毒载体的包装细胞(PA317-mIL-12)瘤内注射后,对肿瘤生长的抑制及对荷瘤动物生存的影响。方法在非免疫缺陷的结肠癌动物模型上分别施以化疗、放射免疫(放免)导向治疗、PA317-mIL-12基因治疗以及放免导向与IL-12基因联合治疗,比较各治疗组的肿瘤抑制效果和荷瘤动物的生存情况。结果经筛选后的携有mIL-12逆转录病毒载体包装细胞系PA317-mIL-12的上清,mIL-12浓度48h达27ng/106细胞。治疗3周后,IL-12基因治疗组(GT组)和IL-12基因与RIT联合治疗组(GT加RIT组)无论瘤体积还是瘤重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PA317-mIL-12瘤内注射可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延长荷瘤动物的生存时间。基因治疗疗效优于化疗、放免导向治疗。放免导向与IL-12基因联合治疗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3.
Wang GM  Yang YF  Sun LA  Xu ZB  Xu YQ 《中华外科杂志》2003,41(12):897-900
目的 研究高强度聚焦超声 (HIFU)联合丝裂霉素对小鼠膀胱肿瘤的治疗作用和协同效应。 方法 制作小鼠膀胱肿瘤 (BTT739)皮下种植模型共 37只 ,随机分对照组、低剂量化疗组、高剂量化疗组、HIFU治疗组和HIFU联合化疗组。观察两周内种植瘤体积增长情况 ,计算肿瘤体积倍增时间 ,并作出生长曲线。摘除肿瘤瘤块进行病理学检查。 结果 HIFU联合化疗组对小鼠肿瘤的抑制作用优于单独化疗组和HIFU治疗组。病理学检查发现HIFU造成肿瘤组织大片凝固性坏死 ,肿瘤边缘及坏死区之间有少量活细胞残留 ,但凋亡细胞明显增多 ,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阳性率降低。 结论 HIFU和丝裂霉素联合治疗对小鼠肿瘤的抑制作用存在显著的协同效应 (P <0 0 1)。HIFU对小鼠肿瘤的抑制作用 ,除杀灭肿瘤细胞外 ,还发生肿瘤细胞凋亡现象。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光动力纳米载体联合小干扰-脯氨基3-羟化酶家族成员(si-P3H4精准治疗膀胱肿瘤的疗效。方法 RT-q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转染siRNA后膀胱癌EJ和T24细胞株中的P3H4mRNA和蛋白表达量。CCK8、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检测敲低P3H4后对EJ和T24膀胱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以氨基树脂为底物合成高分子纳米载体CH3-R9-cRGD,将纳米载体药物包裹si-P3H4、光敏剂Ce6转染至膀胱癌细胞(HCV29细胞),检测不同pH及激光照射条件下药物体外释放情况。同时,探索纳米药物与膀胱癌细胞靶向结合内吞机制,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将不同分组纳米复合物转染至膀胱癌细胞,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体内试验进一步探索不同分组纳米复合物肿瘤抑制能力。结果 RT-qPCR显示EJ组和T24组P3H4mRNA表达量分别降低至对照组的68.4%和57.1%。Western Blot显示EJ组和T24组P3H4蛋白表达较阴性对照组分别下降至20.3%和36.5%。CCK8实验吸光度A值为EJ组相对于对照组96 h(:0.785±0.0...  相似文献   

5.
目的将含有小鼠白细胞介素12(mIL-12)全长基因的质粒转染到膀胱癌EJ细胞中,观察脾细胞对转染mIL-12膀胱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用脂质体转染法将含有mIL-12全长基因质粒转染到EJ细胞中,ELISA法检测IL-12表达水平。在脾细胞作用0~2 d时ELISA法连续检测上清干扰素γ(INF-γ)水平变化。转染后40 h加入制备好的小鼠脾细胞悬液约1×10^6作用24 h后,MTT法检测对膀胱癌细胞的抑制率。结果转染后40、60 h检测到IL-12的高表达(375±15) pg/ml和(400±50)pg/ml,较未转染组9~15 pg/ml明显增高;在EJ细胞表面可以检测到IL-12的表达,而对照组则无;加入脾细胞悬液1 d后,脾细胞加转染后的EJ细胞组的抑制率为58.7%(P〈 0.025),而脾细胞加未转染EJ细胞组、单纯EJ细胞组以及转染的EJ细胞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脾细胞加入转染后EJ细胞上清24 h的。INF-γ为(155±21)pg/ml,与未转染组(65±8)p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转染mIL-12基因到膀胱癌EJ细胞中能够表达IL-12,在小鼠脾细胞存在的条件下,通过一系列的免疫调节作用,诱导T细胞、NK细胞等产生INF-γ等细胞因子从而杀伤膀胱癌细胞。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华眼镜蛇毒细胞毒素-12(CTX-12)联合射线处理,对Balb/c裸鼠皮下移植膀胱肿瘤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建立40只Balb/c雌性裸鼠皮下移植瘤的动物模型,待肿瘤体积达到(0.60±0.09)cm3时,随机将动物按处理方法的不同分成CTX-12+放射组、单纯CTX-12组、单纯放射组和空白对照组,观察并比较各组的抑瘤率,并以流式细胞术、TUNEL系统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单纯放射组、单纯CTX-12组、CTX-12+放射组的抑瘤率分别为18.2%、46.7%、77.9%;与对照组比较,三组动物的皮下移植肿瘤都受到抑制(P<0.05);但CTX-12+放射组肿瘤受抑制程度明显高于单纯CTX-12组(P<0.05)和单纯放疗组(P<0.01);肿瘤细胞凋亡率及凋亡指数亦然。结论 CTX-12联合射线处理能显著抑制Balb/c裸小鼠皮下移植膀胱肿瘤的生长。CTX-12联合生理剂量射线主要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而达到明显抗膀胱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腺病毒介导胸苷激酶/更昔洛韦(TK/GCV)系统联合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鼠膀胱癌的杀伤作用.方法 构建MB49小鼠皮下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TK/GCV组、TNF-α组、联合治疗组.按治疗计划分组进行病毒及药物注射,实验结束测量肿瘤体积大小,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体外实验验证低浓度TNF-α联合GCV较单纯GCV对细胞的杀伤率明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联合治疗组较单独用药组凋亡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动物实验结束后肿瘤体积对比:TK/GCV组为(93.43±2.10) mm3、TNF-α组为(53.95±2.61)mm3、对照组为( 171.52±4.33) mm3、联合治疗组为(18.23±1.11) mm3,联合治疗组肿瘤体积较其他各组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见各治疗组均出现细胞坏死凋亡,其中联合治疗组仅于周边见少量肿瘤细胞存活.结论 GCV对转染腺病毒MB49细胞及TNF-α对MB49细胞均有良好的抑制生长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TK/GCV、TNF-α均能有效诱导凋亡,且两者具有协同作用;TK/GCV系统联合小剂量TNF-α能增强自杀基因系统对小鼠膀胱癌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吡柔比星(THP)加卡介苗或单用卡介苗膀胱灌注预防膀胱肿瘤复发的疗效,并测定灌注后IL-8的变化,探讨其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对62例膀胱部分切除术后患者分别给予THP加卡介苗或单用卡介苗膀胱灌注预防复发,用酶联免疫学方法测定灌注前后尿中IL-8的浓度。赔果联合用药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单用BCG组,两组灌注后尿中IL-8的浓度均有明显的变化,但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别。结论THP加BCG膀胱灌注可有效降低膀胱肿瘤复发率,而这一效果是作用机制不同药物的叠加作用,而不是化疗药物对免疫药物疗效的放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 p16重组腺病毒 (Ad p16 )与顺铂 (CDDP)或三氧化二砷 (As2 O3 )联合应用对人膀胱癌EJ细胞体内外生长的抑制效应及机制。 方法 将Ad p16与CDDP或As2 O3 联合应用 ,通过细胞生长抑制实验 ,克隆形成实验 ,细胞周期分析 ,免疫组织化学分析 ,以及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 ,观察其对人膀胱癌EJ细胞的作用及机制。 结果 与单独应用相比 ,Ad p16与低剂量的CDDP或As2 O3 联合应用可明显抑制EJ细胞的体外生长 ,诱导EJ细胞凋亡 ,明显阻滞EJ细胞G1期 ;裸鼠体内肿瘤发生时间延迟 ,4周后肿瘤体积与单独应用时相比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结论 Ad p16与CDDP或As2 O3 联合应用 ,有可能进一步提高膀胱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内皮抑素抑制膀胱癌皮下移植瘤生长及其机制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探讨人内皮抑素对膀胱癌EJ细胞生长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  (1)体外实验观察内皮抑素对血管内皮细胞 (ECV30 4 )和膀胱癌EJ细胞生长的影响 ;(2 )EJ细胞移植入裸鼠皮下 ,观察内皮抑素对裸鼠皮下瘤生长情况的影响 ;(3)应用WesternBlot和RT PCR法观察皮下瘤组织中MMPs和TIMP 2的表达。 结果  (1)内皮抑素具有抑制bFGF刺激后的内皮细胞ECV30 4及抑制EJ细胞增殖的作用 (P≤ 0 .0 5 ) ;(2 )治疗组皮下肿瘤质量 (0 .70± 0 .16 ) g ,对照组为 (1.14± 0 .2 1) g ,两组比较 ,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3)人内皮抑素抑制裸鼠皮下膀胱癌瘤MMP 9mRNA表达 ,对MMP 2、TIMP 2、MT1 MMPmRNA表达无影响 ;(4)瘤组织中未检测到MMP 2、MMP 9和TIMP 2蛋白。 结论 人内皮抑素具有抑制膀胱肿瘤生长的作用 ,其作用机制与抑制MMP 9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