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研究天红口服液对急性脑梗死风痰瘀阻证病人神经功能及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急性脑梗死风痰瘀阻证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天红口服液结合西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疗程均为14 d,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疗程结束后行血小板聚集率(PAgT)、血浆GMP-140等测定.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改善,PT降低(P<0.01),血浆GMP-140含量降低(P<0.01).结论天红口服液能够抑制或减轻血小板活化,改善急性脑梗死风痰瘀阻证病人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脑梗死急性期风痰瘀阻证患者中医证候要素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及凝血象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123例脑梗死急性期,中医证名诊断属风痰瘀阻证患者.按<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进行证候评分,参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同时检测凝血因子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含量.研究中医证候与NDS及凝血因子的相关性.结果 123例急性脑梗死风痰瘀阻证患者风证、痰证与NDS评分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202、0.285,P分别为0.002、0.000);痰证、血瘀证与APTT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212、-0.184,P分别为0.004、0.031);余证候与NDS及凝血象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脑梗死急性期风痰瘀阻证患者以风证、痰证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影响较大.痰证、瘀证与患者凝血功能密切相关,其分值可反映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对气虚血瘀型、风痰瘀阻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病人血液炎症因子、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方法 92例急性脑梗死符合入组条件的病人随机分为气虚血瘀组30例、风痰瘀阻组32例、对照组30例。在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前两组加服芪参益气滴丸0.5 g,每日3次,疗程14 d。在治疗前后观察3组病人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评定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风痰瘀阻组、气虚血瘀组IL-6、TNF-α、hs-CRP浓度水平较对照组下降(P0.05),风痰瘀阻组、气虚血瘀组NIHSS分值、CSS分值、中医证候积分分值较对照组下降(P0.05),且风痰瘀阻组、气虚血瘀组ADL分值较对照组增加(P0.05);风痰瘀阻组、气虚血瘀组总有效率(71.87%与76.87%)较对照组(60.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血瘀组在改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方面优于风痰瘀阻组(P0.05)。结论对于急性缺血性中风、中医辨证证型属于风痰瘀阻、气虚血瘀的病人,在内科常规疗法基础上加服芪参益气滴丸能进一步降低病人炎症反应,有利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进一步好转,促进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小续命汤对风痰瘀阻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缺血性中风的中医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9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按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续命汤。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中医证候积分量表进行评价,并对安全性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有降低趋势,治疗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改善,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小续命汤能有效改善风痰瘀阻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对中医证候的缓解亦有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病人中医证型特点及与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8月在我院住院且首次发病的急性脑梗死病人4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40名为对照组。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价病人神经功能,按照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分为风火上炎证、风痰瘀阻证、痰热腑实证、气虚血瘀证、阴虚风动证,采集所有研究对象清晨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浆检测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浆CRP、FIB、D-二聚体水平及NI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急性脑梗死病人中风痰瘀阻证比例最高,且高于痰热腑实证、气虚血瘀证和阴虚风动证。观察组各中医证型血浆CRP、FIB、D-二聚体水平及NI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风痰瘀阻证血浆CRP高于痰热腑实证、气虚血瘀证及阴虚风动证(P0.05);风痰瘀阻证FIB水平高于阴虚风动证(P0.05);风痰瘀阻证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风火上炎证、痰热腑实证、气虚血瘀证及阴虚风动证(P0.05);风痰瘀阻证NIHSS评分高于风火上炎证、气虚血瘀证及阴虚风动证(P0.05)。结论不同中医辨证分型急性脑梗死病人血浆CRP、FIB、D-二聚体及NIHSS评分均升高,且风痰瘀阻证血浆CRP、FIB、D-二聚体水平与NIHSS评分高于其他中医证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化痰通络颗粒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及辨证属风痰瘀阻证脑梗死病人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治疗组应用化痰通络颗粒配合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输注,对照组单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输注,治疗3周后评定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脂.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改善血液流变性及调节血脂代谢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化痰通络颗粒能提高风痰瘀阻证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是治疗风痰瘀阻证脑梗死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扎里奴思方(扎方)对不同证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明确方治疗ACI的适宜证型。方法 150例ACI患者辨证分为痰瘀阻络证、痰热腑实证、气虚血瘀证、风火上扰证和阴虚风动证组。各组治疗期间均给予同等基础治疗及口服扎方,1剂/d,2次/d,14 d为1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各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积分的变化。结果各组治疗后疗效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且痰瘀阻络证组疗效最优;与治疗前比较各组NIHSS评分显著降低,ADL积分显著升高(P0.05,P0.01),其中痰瘀阻络证组治疗后6个月时改善程度较其他组尤为明显(P0.05)。结论 ACI患者予以扎方治疗有助于促进缺损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脑梗死(CI)后活动不利及提高ADL,其中对痰瘀阻络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尤为明显,其作用与扎方化痰逐瘀的功效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欣麦通胶囊针对脑梗死恢复期的疗效以及中医证候的演变规律。方法选择已批准上市的同类功效药物为阳性对照,评价欣麦通胶囊治疗中医中风病中经络(恢复期)风痰瘀阻证的随机、双盲单模拟、平行对照、安全性、有效性的Ⅲ期临床试验。结果欣麦通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病人综合疗效中愈显率为53.6%,对照组为20.0%%;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欣麦通试验组愈显率32.1%,对照组为20.0%;偏身感觉异常疗效两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欣麦通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在改善病人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能力方面与对照药同样有效。并在改善偏身感觉异常的统计学方面优于对照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涤痰益气通络汤联合针刺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痰瘀阻络证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2月收治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服用涤痰益气通络汤,配合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中医证候评分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涤痰益气通络汤联合针刺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痰瘀阻络证的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探讨血清CRP与急性脑梗死不同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辨证分为风痰瘀阻、气虚血瘀和阴虚风动型3组,每组30例。另选30名正常者作为对照组。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水平,所有数据处理均采用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水平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脑梗死不同中医证型血清CRP水平比较:风痰瘀阻型>气虚血瘀型>阴虚风动型;三个证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风痰瘀阻型与阴虚风动型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梗死急性期有炎症反应参与,血清CRP可以反映急性脑梗死不同中医证型的微观变化,可作为中医辨证分型的微观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益气通脑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患者外周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临床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内科基本治疗,治疗组患者还同时给益气通脑汤,均治疗14d为1个疗程,共计2个疗程。分别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症状积分疗效的变化,同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经28d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65.71%,高于对照组的31.43%(P〈0.05),治疗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改善明显(P〈0.05)。结论益气通脑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有较好的疗效,治疗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增加脑血流量、保护血管内皮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疏肝益心汤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气滞痰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单硝酸异山梨酯胶囊、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疏肝益心汤,两次口服150mL,2次/日,分别于早餐及晚餐半小时后服用,4周为1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临时服用硝酸甘油停减量、血脂、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心绞痛、心电图、临时服用硝酸甘油停减量、血脂、C反应蛋白水平等情况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心绞痛显效率、临时服用硝酸甘油停减量及C-反应蛋白水平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益心汤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气滞痰瘀证)的安全有效方剂之一,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气滞血瘀型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LDL-C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11 5例气滞血瘀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中西药结合治疗组(联合组)58例和西药组57例,在给予相同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组加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并对治疗前后2组血浆Hcy及血脂、血糖、血尿酸水平进行分析。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Hcy、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2组患者的Hcy、LDL-C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西药组比较,联合组患者治疗后Hcy、LDLC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在改善气滞血瘀型冠心病患者心绞痛的同时,可以有效降低Hcy及LDL-C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扶正通脉胶囊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并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81例符合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痰阻络痹并经头颅CT确诊为急性期脑梗死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服用扶正通脉胶囊,对照组服用络欣通,连续治疗28 d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总有效率93.33%,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愈显率(74.51%)明显高于对照组(40.00%,P<0.05).病人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等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服药过程中及服药后未见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扶正通脉胶囊对气虚血瘀型、痰阻络痹脑梗死急性期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并能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脑部症状区血液循环,促进受损脑细胞功能恢复,降低病残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调气通络法对血瘀证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病人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影响。方法将临床CCCI诊断明确,属于血瘀证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病人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在同时给予肠溶阿司匹林基础上,中药组和西药组分别给予调气通络方与西药尼莫地平治疗21 d,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用药前后血清MMP-2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MMP-2水平相当(P>0.05);中药组治疗前后血清MMP-2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治疗前后MMP-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组与西药组血清MMP-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气通络方对慢性脑供血不足病人降低MMP-2具有较好的作用,效果优于尼莫地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润肺解毒汤加减对冠心病心绞痛气滞血瘀证病人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及血管扩张刺激磷蛋白(VAS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气滞血瘀证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润肺解毒汤治疗,治疗1个月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中医主症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心电图、血清PAPP-A、VASP表达水平变化,同时观察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3%,观察组为9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3,P=0.041)。治疗后,两组胸闷、胸痛评分、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和红细胞聚集指数、PAPP-A表达均降低,VASP表达均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V1导联P波双向的负向波振幅及宽度乘积(PTF-V1)≤-0.04 mm·s和ST段异常比例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润肺解毒汤加减辅助常规西医治疗可有效提高冠心病心绞痛气滞血瘀证病人临床疗效,改善胸痛、胸闷、血液流变学及心电图指标,降低血清PAPP-A水平,升高VASP表达水平,起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动脉溶栓后中医证候的演变。方法采用前瞻、对照方法,分析40例超早期脑梗死动脉溶栓后中医证候的动态演变。结果治疗14 d后,34例风证全部消失,气虚证由治疗前的0例变为8例,火证由治疗前的22例变为9例。瘀证在治疗前后的出现频率均为100%。急性脑梗死在超早期以实证为主,随着病程的发展,风证逐渐消失,实证的比例下降。而虚证,特别是气虚证的比例开始增加,瘀证在整个过程中则一直存在。治疗组证候的变化与保守治疗组没有明显差别。结论溶栓治疗对脑梗死超早期的证候演变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治疗组的证候变化符合急性脑梗死超早期的总体证候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客观化指标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筛选NAFLD患者176例及健康对照组60例,观察记录两组人员中医证侯、肝功能、血脂、B超、CT肝脾比值结果,根据临床证候对`NAFLD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为肝郁脾虚型、湿热内蕴型、痰瘀互结型、肝肾不足型4组,与对照组及各组间相互比较,分析辨证分型与客观化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NAFLD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以肝郁脾虚居多(29.54%)。各临床分型与对照组相比其客观化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各组间比较ALT升高多集中在湿热内蕴型和痰瘀互结型,TG升高多为痰瘀互结型,LDL、TC升高多为肝肾不足型,CT肝脾比值降低以湿热内蕴型和痰瘀互结型为甚,B超呈重度改变多发于湿热内蕴型。结论:NAFLD患者客观化指标与中医辨证分型具有一定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