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急性脑卒中引发心脏损伤的机制,观察不同腧穴组方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00例急性脑卒中引发心脏损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针刺观察组50例,针刺对照组50例。观察治疗前,后2周急性脑卒中引发心脏损伤患者血浆ET、血清NO含量的变化。结果:急性脑卒中引发心脏损伤患者血浆ET,血清NO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针刺观察组治疗1周,2周后,血浆ET,血清NO含量明显降低,其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可良性调整急性脑卒中引发心脏损伤患者血中ET,NO水平,维持神经内分泌体液平衡,保护受损心肌,并且不同的选穴组方,其疗效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平衡针刺肩痛穴结合雷火灸治疗肩周炎和单纯平衡针刺本病的疗效差异。方法:80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确诊后,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平衡针刺肩痛穴结合雷火灸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平衡针针刺肩痛穴。治疗两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治愈率80%,其中1个疗程内痊愈的占22例。对照组总有效率82.5%,治愈率52.5%,其中1个疗程内痊愈的8例。治疗组在治疗2个疗程后无论在总有效率上,还是治愈率上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衡针刺肩痛穴结合雷火灸治疗肩周炎优于平衡针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老年膝关节韧带损伤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06例老年膝关节韧带损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12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Lysholm评分标准评价2组患者膝关节功能,采用量角器测量关节活动度,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价平衡功能,采用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评价步行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价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后2组Lysholm评分、ROM、BBS评分、FAC评分及运功功能量表中的协调能力、活动能力、反射能力、运动速度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老年膝关节韧带损伤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和运动功能,治疗效果优于单纯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平衡针刺第4颈椎到第1胸椎(C_4-T_1)、第12胸椎到第1腰椎(T_(12)-L_1)夹脊穴为主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3组,平衡针刺组(60例)、普通针刺组(60例)和基础对照组(60例)。在治疗后与治疗后3个月从运动功能(Fugl-Meyer量表)、平衡功能(Berg平衡量表,站起-走计时测试量表)、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进行观察。结果在治疗后和治疗后3个月,平衡针刺组肢体功能、平衡能力、日常生活能力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治疗后平衡针刺组平衡功能与基础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普通针刺组与基础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3个月,平衡针刺组平衡功能与基础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普通针刺组平衡功能与基础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基础治疗同时联合平衡针刺比单纯基础治疗以及普通针刺治疗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更有效,并能改善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5.
针刺对大鼠脊髓损伤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针刺对大鼠脊髓损伤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ENSCs)的诱导分化。方法 25只成年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针刺治疗组。假手术组不损伤脊髓,模型组和针刺治疗组用改良Allen’s重物坠击法制备脊髓损伤模型。模型组不予任何处理;针刺治疗组予以针刺治疗,每日1次,7d为1疗程,共2个疗程。于2周后取材,对距离损伤中心5mm的脊髓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Nestin、Brdu、NSE、GFAP的表达。结果 Nestin和Brdu的表达针刺治疗组较模型组多,假手术组最少;NSE的表达针刺治疗组较模型组多,但少于假手术组;GFAP的表达模型组高于针刺治疗组,假手术组最低。结论针刺对大鼠脊髓损伤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有诱导分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开四关穴治疗鞭索综合征9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鞭索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脊髓损伤性疾病 ,是由于颈部外伤或某种原因引起头颈部向前、后过度伸展或屈曲 (如鞭索状 )所产生颈段脊髓损伤的症状和体征。笔者于 1989年~ 1997年运用针刺“开四关”穴治疗本证 9例 ,获得满意的疗效 ,兹介绍如下。一般资料本组 9例均为男性 ,年龄 2 5~ 54岁 ,病程 1~ 2 4天。双手红肿热痛者 5例 ,双手灼痛 ,无红肿者 4例 ,其中 8例伴有一过性意识障碍。神经系统检查除皮肤痛觉过敏外 ,无其它阳性定位体征 ,肌电图未显示神经元或肌元性改变。治疗方法9例均采取针刺“开四关”穴 ,配合子午流注纳甲法治疗 ,即“四…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薄氏腹针留针入高压氧舱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90例确诊为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舱留针组、高压氧后针刺组、针刺后高压氧组,每组30例,观察3组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结果 3组治疗方案对改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均有效,高压氧舱留针组优于针刺后高压氧组(P0.05),高压氧舱留针组优于高压氧后针刺组(P0.05),高压氧后针刺组优于针刺后高压氧组(P0.05)。结论高压氧舱留针组可有效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可全面提高脊髓损伤患者的健康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罗希全 《河南中医》2010,30(5):503-503
目的:观察针刺及小针刀治疗梨状肌损伤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确诊患者给以针刺或小针刀治疗。针刺12次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休息7d;小针刀1次为1个疗程。结果:本组病人80例,经针刺治疗1个疗程后治愈34例,经1次针刀治疗后治愈41例,经2次针刀治疗后治愈3例,显效2例,有效率为100%。治愈率为97.5%。结论:针刺及小针刀治疗梨状肌损伤综合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体外冲击波治疗慢性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4例肩袖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患者采用针刺结合冲击波疗法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UCLA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冲击波治疗肩袖损伤比单纯针刺治疗慢性肩袖损伤疗效更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运用Berg平衡量表及Fugl-Meyer量表平衡部分评估患者平衡功能,探讨核心肌群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患者平衡功能的优越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采用核心肌群针刺法,对照组接受常规针刺法,疗程为3个月。采用Berg平衡量表及Fugl-Meyer量表平衡部分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2周、4周和3个月的疗效,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Berg平衡量表及Fugl-Meyer量表平衡部分评分组间比较,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治疗4周及3个月后得分比较,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组间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核心肌群针刺法能更有效的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PNF(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对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96例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针刺组和针刺联合PNF组,每组32例.常规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针刺组在常规组基础上予针刺治疗,针刺联合PNF组在常规组基础上予针刺联合PNF治疗.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Biodex...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用针刺法配合周林频谱仪照射射损伤部位治疗软组织损伤的疗效,方法:将软组织损伤患者21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针刺组,对照组106例,针刺组108例,对照组常规治疗,针刺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平衡针刺法并配合周林频谱仪照射损伤部位,结果:针刺组中总有效率为88.8%,对照组中总有效率为84.9%,经X^2检验P>0.05,但两组显效率比较,针刺组为70.4%,对照组为20.85,经X^2检验P<0.05,结论:两种方法对治疗软组织损伤均有效,但针刺组比对照组显效率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平衡火罐治疗落枕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患者就诊顺序将100例患者分为平衡火罐组与针刺组各50例,分别给予项背部平衡火罐和电针治疗,3 d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颈部疼痛评分、颈椎活动度。结果平衡火罐组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94.00%(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平衡火罐组优于针刺组(P0.05);两组治疗后颈椎活动度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平衡火罐组优于针刺组(P0.05)。结论平衡火罐治疗可较快改善落枕患者颈部疼痛及颈部活动受限症状,且简便、无创、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14.
韩扬 《上海针灸杂志》2011,30(9):598-599
目的观察平衡针刺配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聋的临床疗效,探索突发性聋综合治疗新模式。方法将219例突发性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7例和对照组152例。治疗组采用平衡针刺配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高压氧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后接受电测听检查,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对照组为69.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尸〈O.05),且带针感进舱能强化平衡针刺的针感及增强高压氧疗效。结论平衡针刺配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聋是一种疗效较好的组合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平衡阴阳针刺法对周围性面瘫后期的治疗效果。方法 99例周围性面瘫病程在30日以上的中、重度患者随机分为平衡阴阳针刺组35例,常规针刺组32例和西药组32例。观察各组治疗前后的面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及各组治疗后的疗效分析。结果 各组治疗后面神经功能均有明显改善(P〈0.001),平衡阴阳针刺组、常规针刺组和西药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93.8%和71.9%。平衡阴阳针刺组与常规针刺组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常规针刺组与西药组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平衡阴阳针刺组与西药组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平衡阴阳针刺法对治疗周围性面瘫后期的患者确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对脊髓颅脑损伤后尿潴留患者的疗效。方法:80例尿潴留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的患者采用针刺双侧八髎穴、中极和关元穴治疗,对照组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的疗法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33例,有效5例,无效2例。对照组40例,痊愈25例,有效7例,无效8例。结论:针刺疗法治疗脊髓颅脑损伤后尿潴留的效果好于西医常规疗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陆氏针灸针刺跷脉治疗脑卒中后下肢平衡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该类疾病的针灸疗法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神经内科(脑病科)收治的160例脑卒中后下肢平衡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和常规康复组各80例。2组均实施常规康复治疗,针刺治疗组加用陆氏针灸手法针刺阴跷脉(照海等穴)和阳跷脉(申脉等穴)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评价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的BBS、FMBS及TIS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且针刺治疗组上升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Holden、FMA评分及MWS均较治疗前上升,且针刺治疗组上升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影响脏器功能或危及生命的严重不良反应事件,针刺治疗组亦未发生晕针、滞针、严重弯针等不良事件。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联用陆氏针灸手法针刺跷脉能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有效促进脑卒中后下肢平衡功能障碍患者平衡和运动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平衡针刺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纳入78例因患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于2015年1月-2017年5月入住本院的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治疗组39例予以平衡解痉针刺法+康复训练疗法治疗,对照组39例予以常规针刺+康复训练疗法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展开不同疗法后,39例治疗组上肢痉挛改善有效率为97.44%,下肢为92.31%,39例对照组分别为82.05%,74.36%,(P 0.05);治疗组治疗后ADL评分(78.68±2.55)分,高于对照组(62.27±3.15)分,P 0.05。结论:对于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予以平衡解痉针刺法+康复训练疗法方案的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后带针状态下行康复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8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针刺后行康复功能训练,治疗组患在针刺带针状态下行康复功能训练治疗。治疗前及治疗1个半月后分别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量表(FMA-LE)、功能独立性量表(FIM)对两组患者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平衡功能、下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均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0.05);且治疗组BBS评分、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FIM评分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针刺带针状态下配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效果优于针刺后行功能训练。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平衡针灸对II型糖尿病血糖尿糖血脂指标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52例II型糖尿病患者经平衡针灸针刺“降糖穴’,治疗3周后,观察其血糖、尿糖、TCH和TG指标针刺前与针刺后的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2例患者针刺3周与针刺前空腹血糖、尿糖、TCH和TG比较,前后有明显差异(P〈0.001)。结论平衡针灸对降低II型糖尿病血糖尿糖血脂指标有显著作用,是临床治疗II型糖尿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