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拟全麻下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ASA分级Ⅰ级,随机分为舒芬太尼(S)组和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DS)组,每组30例。S组给予舒芬太尼2μg·kg-1和盐酸雷莫司琼0.3 mg,DS组给予舒芬太尼2μg·kg-1、右美托咪定200μg和盐酸雷莫司琼0.3mg,以上2组药物均溶于生理盐水100 mL,负荷剂量4 mL,背景输注2 mL·h-1,自控剂量0.5 mL·h-1,锁定时间15 min。记录术后2、4、6、12和24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拉姆齐镇静规模(RSS)评分,舒芬太尼累计消耗量,术后24 h内患者恶心、呕吐和寒战的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术后镇痛效果的满意度。结果术后6 h内,DS组VAS评分明显低于S组(P<0.05);术后2 h内,DS组RSS评分明显优于S组(P<0.05);术后6 h内DS组舒芬太尼累计消耗量明显低于S组(P<0.05);S组术后恶心、呕吐、寒战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DS组(P<0.05)。结论与单纯应用舒芬太尼相比,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效果更好,可减少舒芬太尼用量及相关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术后镇痛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舒芬太尼术后自控镇痛的影响。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经腹子宫全切术患者60例,美国麻醉学家学会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右美托咪定组在手术结束前1 h缓慢泵入(10 min)右美托咪定0.6μg.kg-1,对照组在手术结束前1 h缓慢泵入(10 min)相同体积生理盐水,然后静脉连接舒芬太尼自控镇痛泵,镇痛泵含舒芬太尼2μg.kg-1+托烷司琼5 mg溶于生理盐水100 mL,负荷剂量4 mL,背景输注2 mL.h-1,自控剂量0.5 mL.h-1,锁定时间15 min。记录自控静脉镇痛开始后1、2、6、12、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拉姆齐镇静规模(RSS)评分、舒芬太尼累计消耗量;记录术后24 h内患者恶心、呕吐和寒战等发生情况。结果自控静脉镇痛开始后1、2、6、12、24 h VAS和RSS评分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舒芬太尼累计消耗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和寒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结束前1 h缓慢泵入右美托咪定可降低术后舒芬太尼用量,并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和寒战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自控镇痛在开胸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在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进行开胸手术的5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舒芬太尼自控镇痛,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右美托咪定自控镇痛。比较两组镇痛镇静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1、2、24、48 h的VAS评分均高于观察组,Ramsay评分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2.00%)高于观察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自控镇痛在开胸手术患者中效果显著,具有镇静镇痛作用,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利于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静脉镇痛(PCIA)的镇痛效果及其对术后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腔镜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手术结束前15 min静脉缓慢推注生理盐水作为负荷量,手术结束即刻行PCIA(枸橼酸舒芬太尼100μg+格拉斯琼6 mg);B组手术结束前15 min静脉缓慢推注右美托咪定0.8μg/kg作为负荷量,手术结束即刻行PCIA(右美托咪定200μg+格拉斯琼6 mg)。记录术后2 h、4 h、8 h、24 h、48 h的VAS镇痛、Ramsay镇静评分,观察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心动过缓、低血压或高血压、呼吸抑制及低氧血症等不良反应发生的例数和比率。结果:B组患者VAS镇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优于A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为腔镜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提供良好的镇静、镇痛作用,且不良反应少,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腔镜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的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5.
孟鹏 《甘肃医药》2014,33(1):40-4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经腹子宫全切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经腹子宫全切术的病例120例,年龄范围在37~70岁之间,体重为50~70kg,根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为Ⅰ~Ⅱ级.将120例患者随机分成A、B、C3组,每组40例.手术结束后进行PCIA.C组采用舒芬太尼150μ+昂丹司琼12mg;A组采用右美托咪定200μg+舒芬太尼100μg+昂丹司琼12mg;B组采用右美托咪定200μg+舒芬太尼150μg+昂丹司琼12 mg.三组药品均用生理盐永进行稀释,稀释至100ml,负荷剂量均为舒芬太尼0.1μg/kg,kg,静脉镇痛泵背景输注速度2mL/h,自控给药剂量0.5mL,锁定时间15min.记录术后6、12、24和48h Ramsay镇静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AS),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三组患者经麻醉后,均有良好镇痛效果.VAS评分B组组较低于其他两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其他两组高;A、B两组的Ramsay镇静评分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满意度较高,其中A组比B组满意度要高.三组麻醉镇痛未出现心动过缓、低血压、过度镇静以及呼吸抑制等.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子宫全切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良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与舒芬太尼联合应用于肺叶切除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4月至2015年12月行肺叶切除术的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0.04μg/(kg·h)舒芬太尼,研究组予以0.03μg/(kg·h)舒芬太尼+0.07μg/(kg·h)右美托咪定。对比两组术后48 h内疼痛、镇静程度、自控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术后6、12 h疼痛评分明显降低,镇静评分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48 h内自控按压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与舒芬太尼联合应用于肺叶切除患者术后自控镇痛,可显著提高镇静及镇痛效果,减少自控按压次数,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李世英 《四川医学》2018,39(12):1368-1372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对脊柱手术患者的疗效及术后睡眠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6年10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全麻下择期行脊柱手术患者100例,采用抽签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实施PCIA(S组,n=49)和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组实施PCIA(DS组,n=51)。S组给予舒芬太尼2.0μg/kg+托烷司琼6mg加0.9%的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总量100mL,DS组给予右美托咪定3.0μg/kg+舒芬太尼2.0μg/kg+托烷司琼6mg加0.9%的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总量100mL。分别于术后1h、2h、6h、12h、24h和48h记录两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运用医学结局研究用睡眠量表(medical outcomes study sleep scale,MOS-SS)评估两组患者在手术前1周和术后1周平均每日的睡眠时间及睡眠障碍指数(sleep problems index,SPI)。结果与舒芬太尼组相比,右美托咪定+舒芬太尼组患者术后1~8h各个时点的VAS疼痛评分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舒芬太尼组相比,右美托咪定+舒芬太尼组患者术后1h、2h、6h时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1周相比,舒芬太尼组患者术后平均睡眠时间明显缩短、SPI睡眠障碍指数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右美托咪定+舒芬太尼组平均睡眠时间和SPI睡眠障碍指数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一周,与舒芬太尼组相比,右美托咪定+舒芬太尼组患者平均睡眠时间延长、SPI睡眠障碍指数变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PCIA对脊柱手术患者镇痛及镇静效果满意,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辅舒芬太尼在全麻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3例ASA分级为Ⅰ~Ⅱ级行腹部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采用舒芬太尼、生理盐水与静脉自控镇痛泵进行术后镇痛,后者应用舒芬太尼、右美托咪定与静脉自控镇痛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显著优于对照组,术后2~8 h镇痛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应用右美托咪定辅舒芬太尼对全麻患者进行术后镇痛,可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平稳,且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陕西医学杂志》2018,(1):87-89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安全性影响。方法:将112例行择期全麻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6例给予舒芬太尼1.5μg/kg和盐酸托烷司琼4.0mg,观察组56例在此基础上复合右美托咪定100μg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2、6、12及24h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和拉姆齐镇静规模(RSS)评分,同时比较术后24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1、2h及6h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1h的R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6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和舒芬太尼用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寒战、眩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镇痛效果明显,对患者术后具有较强的镇痛和镇静效果,可降低麻醉药物使用量和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张宏  刘立  季卫华 《吉林医学》2014,(7):1440-1441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晚期癌痛患者PCSA(皮下自控镇痛)的疗效。方法:将48例晚期癌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采用舒芬太尼200μg加托烷司琼10 mg加0.75%罗哌卡因20 ml;观察组B1组采用右美托咪定200μg加舒芬太尼200μg加托烷司琼10 mg加0.75%罗哌卡因20 ml;B2组采用右美托咪定200μg加舒芬太尼250μ加托烷司琼10 mg加0.75%罗哌卡因20 ml。三组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均用无线电子镇痛泵PCSA,镇痛泵背景输注速度2 ml/h,自控给药剂量(PCA)0.5 ml,锁定时间15 min。记录6 h、12 h、24 h和48 h Ramsay镇静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PCA的按压次数和患者的综合满意度。结果:3组患者均能获得较好的镇痛效果,而且VAS评分B1、B2组均低于A组,Ramsay镇静评分,B1、B2组均高于A组,但B2组呼吸抑制明显高于A组、B1组,PCA按压次数A组明显多于B1、B2组,患者综合满意度B1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结论:右美托咪定可增加舒芬太尼在晚期癌痛皮下自控镇痛中的效果,降低舒芬太尼的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全麻病人术后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48例择期全麻下行腹部手术、ASAI-II级、术后自愿行静脉镇痛泵治疗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给予舒芬太尼+生理盐水+止吐药静脉自控镇痛泵治疗;实验组24例给予右美托咪定+舒芬太尼+止吐药静脉自控镇痛泵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后2d内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脉搏氧饱和度变化、术后镇痛评分及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实验组血流动力学较对照组更加平稳;实验组术后3~7h内镇痛V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术后呕吐、恶心等发生率显著高于实验组(P均<0.05)。结论:右美托咪联合舒芬太尼对全麻腹部手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舒芬太尼进行术后镇痛的效果,且患者术后心血管较稳定。此外,右美托咪联合舒芬太尼镇痛的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与舒芬太尼联合用于全身麻醉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120例行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术后根据镇痛药物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研究组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枸橼酸舒芬太尼+高乌甲素+雷莫司琼进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对照组给予枸橼酸舒芬太尼+高乌甲素+雷莫司琼进行PCIA。观察2组患者T0(术后30min)、T1(术后2h)、T2(术后4h)、T3(术后12h)、T4(术后24h)、T5(术后48h)的Ramsay镇静评分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对患者各时间点的疼痛情况进行评定;住院期间观察2组患者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呼吸抑制以及寒战等)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在T0、T1、T2、T3及T4时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T5时2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T0、T1、T2、T3、T4及T5各时间点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与舒芬太尼联合用于全身麻醉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良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在脊柱手术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于孟州市人民医院行脊柱手术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术后对照组接受舒芬太尼镇痛,观察组接受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镇痛。观察两组术后镇痛、镇静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术后6、48 h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6 h时Ramsay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寒颤、恶心呕吐、头痛、呼吸抑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右美托咪定与舒芬太尼联合应用于脊柱手术患者术后镇痛、镇静效果良好,安全性较高,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对剖宫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6年6月期间在本院接受剖宫产术的产妇5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6例,对照组26例,分别接受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镇痛和单纯舒芬太尼镇痛,比较两组产妇的VAS、RSS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妇术后4h VAS评分、术后4h RSS评分均与对照组产妇的术后4h VAS评分、术后4h RS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中的应用效果理想,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后产妇自控镇痛中的临床镇痛效果。方法:选择剖宫产术后行静脉自控镇痛的患者80例,随机分组,对单用枸橼酸舒芬太尼(对照组,n=40)与复合应用右美托咪定(观察组,n=40)镇痛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剖宫产后4 h、24 h疼痛量表B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后4 h、24 h镇静量表R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术后镇痛药物使用量为(31.9±9.6)ml,低于对照组(42.7±12.3)ml,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4 h、24 h新生儿神经适应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应用右美托咪定与舒芬太尼复合行自控镇痛,可发挥理想镇痛、镇静作用,并可减少镇痛药物使用量,且具较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持续低剂量输注对腰椎术后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ASAⅠ∽Ⅱ级择期腰椎减压内固定术患者42名,年龄28∽65岁,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啶+舒芬太尼组(试验组)。舒芬太尼累计用量,Ramsay评分,术后1、4、8、12、24 h两组自觉伤口疼痛的VAS评分,记录术后24 h期间的不良反应和异常情况。结果两组术后镇痛效果良好,但试验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小于对照组(P〈0.05),而Ramsay镇静评分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12、24 h舒芬太尼累积用量小于对照组(P〈0.05),各减少20.0%和26.7%。试验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辅助舒芬太尼用于腰椎术后静脉自控镇痛安全有效,可以减少术后舒芬太尼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舒适度、满意度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对老年患者单侧膝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方法选择单侧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共45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基础用药组、右美托咪定低剂量组和右美托咪定高剂量组,其中每组15例患者。各组患者于手术结束后,给患者配带镇痛泵,在基础用药组中给予舒芬太尼,按照1μg/(kg·d),格拉司琼共6 mg 配成150 mL 溶液;右美托咪定低剂量组在给予基础用药的同时加入右美托咪定0.5μg/(kg·d);右美托咪定高剂量组是在给予基础用药的同时加入右美托咪定1μg/(kg·d)。记录患者在术后30 min、1、3、6、12、24、48 h 的 VAS 评分,记录 Rammsay 镇静评分,并在48 h 后计算 PCA 按压次数与舒芬太尼总消耗量。结果手术后,3组患者所有时间点的 VAS 评分均<4分,右美托咪定低剂量组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1 h 和3 h 疼痛程度较基础用药组轻(P<0.05),而其它时间则与基础用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右美托咪定高剂量组24 h 内疼痛都较基础用药组和右美托咪定低剂量组轻(P<0.05),术后48 h 与其它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右美托咪定组患者按压次数明显小于基础用药组(P<0.05)。记录患者术后的 Ramsay 镇静评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右美托咪定低剂量和高剂量组2组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基础用药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单侧膝关节置换术术后镇痛,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在减轻患者疼痛的同时,减小舒芬太尼消耗量,减轻恶心、呕吐和嗜睡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多模式镇痛在老年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术的6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接受镇痛的方式不同分为Ⅰ组与Ⅱ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在术后行自控静脉镇痛,Ⅰ组在麻醉诱导前30 min给予右美托咪定多模式镇痛.对两组患者手术不同节点疼痛程度(NRS)评分、镇静Ramsay评分、认知功能(MESS)评分、术后24 h内自控静脉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舒芬太尼用药量、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清神经功能指标S-100β水平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Ⅰ组术后4 h、8 h及12 h运动的时VAS评分、术后24 h内自控静脉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舒芬太尼用药量、术后24 h与72 h血清S-100β、NSE水平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Ⅱ组,术后4 h与8 h时镇静Ramsay评分、术后24 h与72 h MESS评分均高于比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多模式镇痛有助于提高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镇痛效果及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李育刚  王浩  彰宁 《四川医学》2013,(12):1817-1819
目的 观察盐酸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全麻下宫颈癌根治术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择期行宫颈癌根治手术患者72例,ASA分级I-II级,随机分为三组:I组:舒芬太尼1.0μg/kg+格拉司琼6mg;II组:舒芬太尼1.5μg/kg+格拉司琼6mg;III组:舒芬太尼1.0μg/kg+右美托咪定1.0μg/kg+格拉司琼6mg.记录拔管后1、6、12、24 h患者疼痛VAS评分,拔管后即刻和拔管后l h的Ramsay镇静评分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三组患者在术后1h的VAS评分没有统计学差异,术后6~12h,Ⅱ组和Ⅲ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I组(P〈0.05或P〈0.01).Ⅲ组的患者拔管后1h Ramsay镇静评分明显低于Ⅰ和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另外两组相比,Ⅱ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较高(P〈0.05).而III组心动过缓的发生率较Ⅰ组和Ⅱ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 联合使用右美托咪定和舒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可以减少舒芬太尼的用量,在起到良好镇痛镇静效果的同时,减少了大剂量舒芬太尼导致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但是增加了心动过缓的发生率,加强监测可以避免.  相似文献   

20.
贾杰  李屹  胡祖荣  黎昆伟  刘晶  陈祥楠 《吉林医学》2013,(25):5149-5151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镇痛中的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将80例拟行腹腔镜手术且行术后镇痛的妇科患者随机分为四组(n=20),D组(4μg/kg右美托咪定)、D加S组(2μg/kg右美托咪定加0.5μg/kg舒芬太尼)、S组(1μg/kg舒芬太尼)、N组(生理盐水),所有镇痛泵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48ml,手术结束放气腹时给予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1μg/(kg.h)泵注15 min后连接术后镇痛泵,速度2 ml/h;观察术后2 h、6 h、12 h及24 h血压、心率、BCS舒适评分、镇静评分、呕吐及其他不良反应。结果:四组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h、6 h BCS评分比较,N组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药物镇痛组比较(除N组),D组与另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和24h BCS评分比较,四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h镇静评分比较,D组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术后恶心、呕吐和瘙痒发生率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