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孕妇羊水量过少胎心监护的辅助诊断对分娩结局及防治。方法:将羊水量过少的孕妇173例作为观察组,将羊水量正常21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胎心监护、分娩情况、母体及围产儿结局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胎心监护异常及围产儿异常较对照组多。结论:羊水量过少妊娠结局较差,易造成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应加强在B超监测下严密监测胎心监护,及时发现异常并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2.
胎心监护对328例胎儿窘迫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翠玲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4):2034-2035
目的:探讨胎心监护时胎儿宫内状态判断的准确性及围产儿预后。方法:分析328例胎儿窘迫的临床资料。结果:328例胎心监护显示胎儿窘迫,终止妊娠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与高危妊娠密切相关,胎心率变慢、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最高占27.2%,其次为妊娠合并症的高危妊娠占20%,其余发生率相当。结论:胎心监护对胎儿窘迫的敏感度高,可早期发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372例双胎妊娠分娩产妇临床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庆云 《中国医院统计》2007,14(1):51-52,55
目的 了解双胎妊娠并发症及妊娠结局。方法 对1996-2005年10年中372例双胎妊娠与同期单胎妊娠24110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双胎妊娠占1.52%,双胎妊娠产妇的早产、胎儿异常、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高于单胎妊娠;围产儿并发症中新生儿死亡、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高于单胎妊娠的围产儿;第2胎围产儿病死率高;双胎妊娠分娩方式手术率高。结论 加强双胎围产期监护,掌握好两胎儿分娩间隔时间,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对降低母体并发症及双胎围产儿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B型彩色超声多普勒(简称B超)脐动脉血流检测联合胎儿电子监护在预测围产儿结局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妊娠晚期孕妇入院时常规行B超脐血流检测及胎儿监护,记录脐血流S/D比值(收缩期末最大的血流速度/舒张期末最大的血流速度)及眙心监护评分。Ⅰ组为胎心监护与脐血流均正常;Ⅱ组为胎心监护正常、脐血流检测异常;Ⅲ组为胎心监护异常、脐血流正常;Ⅳ组为胎心监护与脐血流监护均异常。记录分娩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羊水污染等。结果Ⅰ组围产儿结局良好,胎儿窘迫发生率最低;Ⅳ组围产儿结局最差,胎儿窘迫发生率最高。与Ⅱ、Ⅲ、Ⅳ组比较,Ⅰ组新生儿窘迫发生率、羊水污染程度以及剖宫产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前联合应用脐血流检测与胎儿电子监护,有助于及早发现胎儿宫内缺氧及预测围产儿预后,适时处理,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许成芳  李小毛  李田  周水生 《中国校医》2010,24(9):660-661,665
目的分析比较双胎输血综合征与发育不同一性双胎妊娠的妊娠结局。方法收集1999年1月至2009年8月中山三院分娩的23例双胎输血综合征(A组)和43例发育不同一性双胎妊娠(B组)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2组在一般情况、发生孕周、妊娠并发症、合并症、分娩情况和围产儿预后方面的差异。结果 A组平均发生孕周为25+4周,较B组平均发生孕周31+3周要早,A组分娩孕周平均为29+5周,B组分娩孕周平均为35+3周,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晚期流产、羊水过多、双胎之一胎死宫内和胎盘早剥的发生率分别为26.1%、47.8%、21.7%和13%,B组为13.9%、20.9%、9.3%和2.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围产儿死亡率45.7%,新生儿窒息率69.6%;B组围产儿死亡率为30.2%,新生儿窒息率40.7%,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质量(1732±673)g,B组平均出生体质量为(2321±568)g,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胎输血综合征和发育不同一性双胎妊娠都是双胎妊娠特有的并发症,临床表现均以胎儿发育不一致为特征,然而2者在发病机制与妊娠结局上仍有不同,临床上应予重视并鉴别,及时处理,改善围产儿预后。  相似文献   

6.
双胎妊娠中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窒息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马金凤 《职业与健康》2003,19(10):162-163
双胎妊娠属于高危妊娠 ,其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 ,围生儿病死率也高 ,所以其分娩方式的选择尤为重要。本文对我院及分院 1995年 12月~ 2 0 0 2年 12月分娩的 10 1例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我院及分院 1995年 12月~ 2 0 0 2年 12月分娩总数 9466例 ,其中双胎 10 7例 ,发生率 11 3 %。 10 7例双胎中除外 3例胎死宫内和 3例胎儿畸形的患者 ,余 10 1例为本文分析对象。产妇年龄 2 0~ 40岁 ,平均 ( 2 8 0 7± 3 95 )岁。剖宫产 44例 ,阴道产 5 7例。围产儿 2 0 2例 ,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胎儿脐血流测定联合胎心监护预测孕妇妊娠期高血压合并感染围产儿预后的价值,旨在改善胎儿的预后。方法将产科2012年1-12月住院的160例妊娠期高血压合并感染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胎心监护及胎儿脐动脉血流测定结果分为4组,A组18例为胎心监护与脐血流值均异常;B组21例为胎心监护正常,脐血流异常;C组28例为胎心监护异常,脐血流正常;D组93例为胎心监护与脐血流均正常。结果 D组胎儿无宫内窘迫发生,优于其他各组(P<0.05);新生儿出生阿氏评分均>7分D组93例、C组26例、B组19例、A组15例,D组明显多于其他各组(P<0.05);D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2 625.17±226.85)g,明显重于其他各组(P<0.05);围产儿预后结果显示,羊水污染A组33.33%、B组23.81%、C组14.29%、D组8.6%,A组高于其他各组(P<0.05),A组无阴道分娩孕妇,B组阴道分娩率47.62%,C组阴道分娩率67.86%,D组阴道分娩比例为96.77%,D组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脐血流测定联合胎心监护预测围产儿预后,对于正确诊断胎儿宫内窘迫、降低新生儿的病死率、改善围产儿的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脐带异常对产妇及围产儿的影响.方法对689例足月妊娠合并脐带异常分娩者与同期足月妊娠分娩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脐带异常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比同期对照组高,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加强产时监护,B超连续追踪,第一产程及时处理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双胎妊娠属高危妊娠,妊娠期和分娩期并发症多,新生儿窒息率和围产儿病死率高.如何防治并发症,合理选择分娩方式,降低双胎分娩新生儿窒息率和提高围产儿生存率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产程中电子胎心监护对胎儿窘迫的诊断价值。方法:从2015年5月--12月起对我院150例经阴道分娩住院产妇行使电子胎心监护,分析产妇早期减速、晚期减速、变异减速和新生儿窒息率关系。结果:150例经阴道分娩住院产妇中,出现胎心减速情况的产妇有40例,而其新生儿窒息率为17.50%,同时经电子胎心监护检测后发现37例新生儿出现窒息现象,其敏感度87.50%,特异度为80.00%,准确性为80.00%,误诊率为20%。结论:在产妇产程中实施电子胎心监护,可起到早发现、早处理,避免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双胎妊娠的早产发生率、围产儿死亡率、胎先露异常、手术产、分娩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等均高于单胎妊娠,因此,除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外,分娩方式的选择和处理对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高婴儿生存率亦很重要.本文就2004年1月~2004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双胎妊娠孕妇的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孕晚期使用胎儿电子监护与胎儿宫内窘迫、围产儿死亡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关系。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2月分娩的,妊娠晚期常规进行胎儿电子监护的1890例产妇为观察组;选择2006年1月-2007年12月使用传统监护方法分娩的1786例产妇为对照组。结果两组孕妇孕期胎儿宫内窘迫诊断情况:观察组胎儿窘迫1015例,占53.70%,对照组601例,占33.99%;分娩结局:观察组在胎儿宫内窘迫、正常围产儿死亡以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晚期使用胎儿电子监护监测胎儿可提高胎儿宫内窘迫的检出率,及时纠正胎儿宫内窘迫和缩短宫内窘迫时间,从而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和围产儿死亡率的发生,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脐带异常对产妇及围产儿的影响。方法对689例足月妊娠合并脐带异常分娩者与同期足月妊娠分娩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脐带异常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比同期对照组高,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加强产时监护,B超连续追踪,第一产程及时处理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过期妊娠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潘因  王延玲  刘凤英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6):5146-5148
目的:探讨过期妊娠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过期妊娠组孕妇孕周、羊水量、胎盘成熟度、分娩方式、产程情况等与新生儿窒息及围产儿死亡的关系。结果:过期妊娠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围产儿死亡与足月妊娠组比较均有极显著差异。过期妊娠时随孕周的增加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增加;过期妊娠时羊水减少(羊水池≤3cm)较羊水量正常(羊水池>3cm)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及围产儿死亡率明显增加;过期妊娠时胎盘成熟度与新生儿窒息及围产儿死亡关系皆不密切;过期妊娠分娩方式中臀位助产新生儿窒息率最高,胎吸次之,自然分娩较低,剖宫产最低;产程异常者新生儿窒息率及围产儿死亡率均明显增加。结论:过期妊娠对围产儿的影响为慢性缺氧及营养不良,故要加强产前监护,及时了解胎儿宫内安危,适时终止妊娠,可降低新生儿窒息和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崔英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5):3618-3619
目的:探讨脐带异常与胎心监护异常的关系、B超诊断的符合率及脐带异常对胎儿窘迫、羊水粪染及新生儿窒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7年3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1281例孕妇的病例资料。结果:结合胎心监护频发减速及近期B超提示脐带异常,分娩前可对脐带异常作出诊断。同时,脐带异常者发生羊水粪染、胎儿窘迫机率明显增高,剖宫产率增高。结论:当出现胎儿宫内窘迫征兆时,结合B超及胎心监护检查,应考虑到脐带异常。对短时间内不能经阴道分娩者,及时剖宫产可改善围产儿结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脐带绕颈对孕妇分娩方式及对围产儿的影响,正确处理脐带绕颈,提高产科安全性。方法回顾本院2005-01/2008-12已分娩的有脐带绕颈孕妇428例,分析脐带长度与脐带绕颈的关系,脐带绕颈对孕妇分娩方式及对围产儿的影响。结果脐带绕颈1周占多数,占79.67%,脐带过短组无1例发生脐带绕颈,脐带过长组的脐带绕颈周数多于脐带正常者(P〈0.01),脐带绕颈的产妇胎儿窘迫发生率17.52%,新生儿窒息率5.14%,剖宫产率56.5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强产前B超检查和产程胎心监护,重视脐带绕颈这一因素,选择适当分娩方式,以降低胎儿窘迫发生率和新生儿窒息、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胎心监护细变异减少与新生儿结局的关系.方法 采用STAR5000E胎心电子监护仪,对陕西省榆林市第一医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住院分娩的孕妇进行无负荷试验,选择试验胎心基线变异减少或消失的孕产妇98例为研究组,随机抽取同期胎心基线变异正常的孕产妇196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新生儿窒息等围产儿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羊水粪染、羊水过少、新生儿窒息及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98、18.69、6.25、6.61,均P<0.05).两组围产儿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7,P>0.05).结论 胎心率基线细变异减少或消失是新生儿宫内危险的报警信号,与新生儿窒息等不良结局有关.  相似文献   

18.
123例新生儿窒息与羊水污染及胎心监护等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与羊水污染和胎心监护的相关性。方法:2000年7月~2005年6月足月妊娠住院分娩发生新生儿窒息123例,对其羊水性状、胎心监护等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窒息与羊水污染有关。新生儿重度窒息组Ⅲ度羊水污染比例高,且与羊水污染的程度有关;羊水污染者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高于羊水清亮者(P<0.01);羊水污染的胎心监护异常发生率显著高于羊水清亮组(P<0.05);Ⅲ度羊水污染者胎心监护异常的发生率显著高于Ⅰ、Ⅱ度羊水污染者(P<0.01)。胎心监护对新生儿窒息的阳性预测率为34.96%,Ⅱ、Ⅲ度羊水污染的胎盘送病检诊断为急性绒毛膜炎或宫内感染的发生率为58.97%。结论:新生儿窒息的发生与羊水污染的程度密切相关,与宫内感染相关。出现Ⅲ度羊水污染应立即结束分娩,出现Ⅰ、Ⅱ度羊水污染时必须在胎心监护下密切观察产程进展,一旦出现异常尽快结束分娩,以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1283例胎心监护异常行剖宫产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胎心监护异常行剖宫产的临床经验.方法 选取2005年1月~2009年12月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奉贤区中心医院妇产科住院因胎心监护异常行剖宫产的1 283例患者,观察胎心监护异常与术中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脐带异常、高危妊娠等的关系,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宫缩负荷试验阳性组羊水污染率为51.35%,新生儿Apgar评分≤7者为15.94%,宫缩负荷试验可疑组羊水污染率为30.00%,新生儿Apgar评分≤7者为7.13%,两组分别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羊水污染=58.224,χ2Apgar=25.031,均P<0.01).宫缩负荷试验阳性组脐带异常为38.05%,宫缩负荷试验可疑组脐带异常为39.05%,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0.296,P>0.05).随着孕周的延长,羊水污染的发生率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增高(χ2羊水污染=173.415,χ2Apgar=54.825,均P<0.01).高危妊娠中羊水污染发生率为53.14%,新生儿Apgar评分≤7者为12.67%,非高危妊娠中羊水污染发生率为11.91%,新生儿Apgar评分≤7者为6.59%,高危妊娠与非高危妊娠羊水污染发生率和新生儿Apgar评分≤7比较有显著差异(χ2羊水污染=214.723,χ2Apgar=11.745,均P<0.01).结论 胎心监护异常是行剖宫产术的一个重要手术指征,但不是绝对手术指征,应结合胎儿其他因素综合考虑,才能做到手术指征明确,从而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并发症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央胎心监护在产程中应用的意义。方法对我院2009年11月至2010年5月1200例孕妇(研究组)进行中央胎心监护系统进行全产程监护,对2006年1月至2006年6月的1456例孕妇(对照组)进行常规多普勒听胎心,比较两组孕妇胎儿窒息的检出率、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和剖宫产率。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胎儿宫内窘迫检出率分别为10.5%、5.2%;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为6.25%、10.37%;新生儿重度窒息率分别为0%、0.92%;研究组剖宫产率相对增高,为8.5%,对照组的剖宫产率为6.7%。结论产时应用中央胎心监护网络系统对产妇进行全程监护能提高胎儿宫内窘迫的检出率,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及胎儿窒息率,相对增加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