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付 《中医药通报》2020,19(5):15-18
本文从理论溯源及经方合方治验等方面探讨中药“十八反”配伍禁忌的不合理性。一是厘定《神农本草经》提出的“相反”概念;二是溯源张子和等提出的中药“十八反”配伍禁忌用语的荒谬之处;三是领悟《伤寒杂病论》《千金要方》等古医籍运用中药“十八反”配伍辨治各科杂病;四是从经方合方治病中研究如何运用中药“十八反”配伍辨治各科杂病;五是从临床实际中客观认识“十八反”用药中的毒性及运用毒性药治病。认为研究““十八反””配伍用药,只有打破陈旧观念和僵局困惑,才能拥有中医药全新理论以更好地指导临床辨治各科杂病。  相似文献   

2.
中药“十八反”现代研究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药“十八反”是中药配伍禁忌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代医家争论的焦点之一。“十八反”历史悠久,虽不断有医家对其增删修改,古今医药专著论述也有出入,但仍有很多可商榷的地方。近年来,笔者开展中药“十八反”的现代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现就中药“十八反”的理论研究、配伍应用研究、现有结论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未来“十八反”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答:所谓“十八反”、“十九畏”讲的是中药配伍禁忌。历代医药书籍在炮制、组方和调剂时的中药配伍禁忌论述不尽相同,到金元时期,将其概括为“十八反”、“十九畏”,并编成了歌诀,沿用至今,以告诫後人注意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在中药药性理论中,“十八反”属于中药配伍禁忌。作者对历代96592首方剂中出现含“十八反”的方剂量进行梳理。1、“十八反”配伍禁忌的历史沿革:金元时期张从正“十八反”歌现今流行最广,历代所载的反药,尤其是金元以后,增改较多,如《珍珠囊药性赋》载有反药54种,《本草蒙筌》23种,《本草纲目》36种,《得配本草》36种。  相似文献   

5.
肝病多见且难治者为多,但若能合理运用经方合方“十八反”配伍,则常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为打破中药“十八反”配伍禁忌言论对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制约和禁锢,经过对数十年临床运用经方合方“十八反”辨治肝病的临床案例进行总结,证实经方合方“十八反”配伍用药没有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反而在临证运用中取得了更佳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基于药物代谢酶的中药十八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十八反”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今临床医家用药配伍禁忌的核心内容,几千年来指导和影响着中医临床安全用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对医疗健康的需求不断提高,中药安全性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而“十八反”则是目前中药安全性研究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十八反”中药反与不反的客观界定及其科学本质的阐明,对完善中药配伍禁忌理论,丰富和发展中药配伍理论体系具有重大意义。细胞色素P450 酶作为人体重要的玉相药物代谢酶系统,对药物代谢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有着重要影响。中药以合并用药为主且其中许多成分或许为P450 酶的底物、诱导剂或抑制剂,因此有可能存在基于P450 酶的中药相互作用。本课题组将现代药理学中药物相互作用的分子基础P450 酶引入中药相互作用的研究,对十八反中各组药物与药物代谢酶的关系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为揭示一类基于药物代谢酶的中药相互作用模式,阐明中药配伍产生相反作用的分子机制和中药十八反配伍禁忌的科学内涵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王付 《中医药通报》2021,20(5):11-14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治病用方中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中药“十八反”配伍禁忌之说,如赤丸、甘遂半夏汤、附子粳米汤、瓜蒌瞿麦丸等便是真实案例写照。本文列举了数则血液系统疾病的验案,所用之处方均涉及中药“十八反”配伍,认为其取效的关键在于所用方药是从临床实际出发而不囿于中药“十八反”配伍禁忌之说,如此才能真正将临床疗效的提高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8.
“十八反”是中药的配伍禁忌,沿用千年,其内容在历代本草著作多有记载.《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各版次都对“十八反”内容进行了收录,称其不宜同用.“十八反”虽属配伍禁忌,但自古以来在同方配伍、临床医案中屡见不鲜,而在现代临床实践中亦不乏其例,且屡获良效.对于反药能否同用的问题,历代医家一直争议较大.现笔者系统查阅关于“十八反”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相关文献,并将其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于大猛  瞿融  范欣生 《新中医》2012,(4):115-117
“十八反”是中药配伍禁忌的核心内容,对中医临床安全用药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自1963年始,历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均收录了“十八反”的内容。然而,反药能否同用,古今一直存有争议。为了解基层医院对“十八反”中附子半夏同方配伍应用的现状,笔者调查了华北某县中医院及9所乡镇卫生院2008年1月-2011年2月的中药处方共78238首,进行整理归纳,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中药配伍禁忌“十八反”、“十九畏”刍议(湖南中医学院中药系410007)陈建国主题词中药配伍,配伍禁忌正确掌握中药配伍禁忌,是确保中药疗效和用药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自从《神农本草经·序例》提出“药有阴阳配合……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  相似文献   

11.
“十八反”是中药配伍禁忌,对生川乌配伍法半夏进行动物实验,经急性、亚急性毒性试验,镇痛和镇吐试验各项指标检测,毒性或副作用不因配伍而增加,镇痛和镇吐作用不因配伍降低,两者配伍后未见“相反”的相互作用出现。  相似文献   

12.
海藻、芫花反甘草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夏娟  徐立  余果  段金廒 《中草药》2012,43(5):1024-1027
中药配伍中相反指两种药物合用产生或增强毒性或使疗效降低,而“十八反”是重要的配伍禁忌,也是现代药性理论争议最多的问题,且至今尚未形成较统一的判断标准和结论.主要介绍了“十八反”中有关海藻、芫花反甘草的毒性和机制研究,探讨了影响“十八反”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根据不同药物的特点确定其特定部位的安全药理实验内容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明清以降129家医案中十八反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源  高晓山 《中医杂志》1989,30(9):10-13
中药十八反是传统中药配伍禁忌的重要内容之一,历代本草多有记载,《中国药典》1963、1977、1985年版均采纳了十八反内容,规定:见“注明畏、恶、反者系指一般情况下不宜使用”或“不宜同用”。但许多古今医案中又可见到应用含十八反药物的案例(以下简称反案)。  相似文献   

14.
中药十八反实验研究现状分析及展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李建荣 《中国中药杂志》1999,24(12):758-761
中药十八反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蜀本草》首先提出“相反者十八种”以后,各重要本草皆有引用,成为著名的配伍禁忌。《中国药典》1963 至1995 年5 个版本,除对个别相反药味的范围略有改动外,均收载了十八反的内容[1] 。十八反是现代药性理论争议最多的问题,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其作为配伍禁忌的合理性,直至近期仍有人呼吁应为十八反平反[2] 。围绕十八反的论文涉及到文献、社会调查、临床和实验研究各个方面,实验  相似文献   

15.
中药治病“十八反”配伍禁忌之理论在中医发展史上本来是不存在的,《伤寒杂病论》《千金要方》等著作中均可找到其在临床中运用的证据。从临床治病实际出发,只有彻底消除王怀隐、张子和等人提出的中药“十八反”配伍禁忌的理论,才能真正将临床治病提高疗效落到实处,本文列举数则经方合方辨治鼻咽疾病的验案来进行佐证。  相似文献   

16.
中药十八反拮抗作用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十八反作为中药基础理论之一,直接关系遣方用药,古代本草著作将十八反列为配伍用药禁忌,争论不已,对十八反的“废”与“存”的问题,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笔者从十八反古今临床运用、近代实验研究等方面进行初浅探讨,提出了“十八反”的理论应当重新认识,只要辨证准确,药物依法炮制,根据病情,严格控制剂量,改变剂型及给药途径,对某些顽固性的疾病,可产生更显著的疗效,值得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从相反理论的历史衍化和认识、现代中药配伍禁忌研究特点等方面出发,分析了"十八反"结构形式上的中药配伍禁忌研究的特点。"十八反"一方面表现出配伍产生毒性和干扰中药效应发挥方向实质效果,另一方面又存在一定病证条件、一定配伍环境影响下、反与不反的呼应和冲突。"十八反"研究过程反映了中药配伍禁忌的认识和发展,"十八反"结构形式的研究模式有别于化药等禁忌研究的思路和方法。需要从中药配伍禁忌的认识理念和视角出发,建立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毒性-效应并重的配伍禁忌研究模式,从而揭示中药配伍禁忌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8.
海藻与甘草药对是中药“十八反”中相反药之一.古今医籍,同用海藻、甘草的方剂屡见不鲜,在临床多用于治疗瘿瘤、乳癖、瘰疬等病.现代临床观察其配伍同用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报道不一.临床可否配伍应用海藻、甘草值得探讨.回顾古代海藻、甘草配伍应用实例,并总结现代医家临床应用海藻、甘草配伍治疗疾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报道,探析海藻、甘草配伍的功效、适用范围及作用机理,以期在临证时灵活应用“十八反”中海藻、甘草药对,发挥其独特功效,扩大中药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9.
甲状腺病变虽是临床中比较难治的疾病之一,但合理地运用经方合方“十八反”配伍用药常能取得预期治疗效果。可是,由于受到王怀隐《太平圣惠方》、张子和《儒门事亲》等强调“十八反”配伍禁忌的荒谬言论的严重制约和禁锢,当今中医往往不敢使用“十八反”配伍用药,从而使临床疗效大打折扣。经过对数十年临床运用经方合方“十八反”配伍用药治疗的临床案例进行总结,证实经方合方“十八反”配伍用药不仅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反而还能在临床中取得更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十八反"是传统中药配伍禁忌的重要内容,涉及中药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关键基础问题。在前期提出的中医药超分子"印迹模板"自主作用规律的基础上,以中药"十八反"反药对为对象,对其当前研究基础进行整合分析。首先分析总结了中药"十八反"的历史沿革,再运用超分子"印迹模板"解析中药配伍:中药配伍是将2种或2种以上中药有效成分群(客体分子)之间以非共价键进行结合,形成新的超分子体系,再与人体(主体分子)发生印迹作用,按"印迹模板"产生药效与毒效,宏观上表现出中药的配伍规律。基于此,再从超分子化学角度分别对"十八反"各组药对进行整合分析,最后提出了"十八反"的化学动力学、网络动力学、谱毒效动力学逐层推进的超分子毒与效整合研究方法,以期为"十八反"配伍禁忌机制研究提供思考和借鉴,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