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低强度华法令抗凝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门诊及住院房颤病例106例,随机分为低强度抗凝组(INR1.5~2.0)和标准强度抗凝组(INR2.0~3.5),随访2年,记录INR。结果:低强度抗凝组与标准强度抗凝组栓塞事件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出血事件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小剂量低强度华法令抗凝治疗对预防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血栓栓塞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房颤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的可行性。方法:对50例房颤患者应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50例心房颤动患者中,2例因交通不便中途停止用药,2例发生冠心病猝死停止用药,其余均坚持服用,无1例出现严重的出血,3例轻度出血,无1例出现脑卒中。结论: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来预防房颤患者脑卒中可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抗凝疗法在房颤治疗中的效果,以期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选取319例房颤者给予抗凝疗法(抗凝药物选取华法林),同期选取120例房颤者给予阿司匹林,32例房颤者给予基础治疗作为对照。对3组研究对象不良事件、生存质量和华法林应用情况进行观察,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结果华法林组、阿司匹林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生存质量总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华法林组与阿司匹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抗凝疗法是房颤治疗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华法令(Warfarin)属双香豆类药物,临床多用于抗凝治疗,但与维生素K有拮抗作用,其在不同个体或同一个体病程的不同时期新陈代谢率有所不同,因而用药剂量必须认真监测,否则易导致出血、疾病复发及血栓形成等不良后果。笔者对口服华法令抗凝治疗进行了实验室监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黄水英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6):141-142
目的:总结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患者的护理指导经验.方法:对61例心血管病患者应用华法林治疗的相关知识等进行相应护理指导.结果:61例患者均能按时按量服药,发现不适及时予以处理.发生消化道出血1例,皮下出血3例,皮肤瘀斑2例,及时发现及处理,均痊愈.结论:心血管病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指导,既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又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黄飞翔 《中国中医急症》2004,13(11):749-750
本文阐述抗凝剂与抗血小板药剂在心房颤动 (AF)中的治疗作用、 AF的危险分层及 AF复律时的抗凝治疗,并讨论 AF的中医治疗方法,提出临床治疗 AF应中西医结合以取长补短.  相似文献   

7.
慢性心房纤颤患者的华法林抗凝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房纤颤(房颤)是心内科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是缺血性脑卒中.慢性房颤经复律与维持窦律治疗无效者又称永久性房颤[1].其治疗原则是控制心室率和正规抗凝治疗.抗凝治疗是房颤治疗策略中重要的一环.2006年最新房颤治疗指南指出,除非患者为孤立性房颤或存在抗凝禁忌证,所有房颤(包括阵发性、持续性或永久性防颤)患者应接受抗凝治疗.华法林能有效减少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是目前明确唯一可以降低房颤患者卒中和栓塞风险、降低病死率的药物[2].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具有高风险血栓栓塞患者运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后脑卒中的发生率及高龄患者(≥65岁)运用华法林的安全性。方法观察我院2005年1月-2007年12月心内科住院治疗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具有高风险血栓栓塞患者204例,按照是否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华法林抗凝,起始剂量为2.0mg/d,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在2.0~3.0之间),对照组常规治疗,未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比较两组年脑卒中发生率,其次将治疗组按照年龄是否≥65岁分为高龄组和低龄组,比较两组年出血率及脑卒中发生率。结果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组年脑卒中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高龄患者与低龄患者的年出血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运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后明显降低脑卒中发生率,且高龄患者运用适当剂量华法林抗凝治疗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摘 要目的:比较不同强度抗凝治疗老年人非瓣膜病慢性心房颤动的疗效。 方法:选择抚州市东乡区人民医院 2018 年10 月至 2019 年 12 月间收治的 60 例老年非瓣膜病慢性心房颤动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抗凝治疗,根据抗凝强度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 30 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标准抗凝强度〔国际标准化比值(INR)2.00 ~ 2.50〕华法林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低抗凝强度(INR 1.50 ~ 2.00)华法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 D– 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血栓栓塞及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采用标准抗凝强度(2.00 ~ 2.50)华法林治疗老年人非瓣膜病慢性心房颤动的疗效优于低抗凝强度治疗,且能够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0.
华法林在老年房颤患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房颤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剂量以及国际标准化比值0NR)监测,进一步推广华法林临床应用。方法:对符合本研究标准的60例老年房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给予华法林3mg/d开始,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n),连续观察4周,目标INR2.0~3.0,后每个月查1次INR,据INR结果调整华法林口服剂量。对照组30例,给予阿司匹林300nag/d。门诊随访记录各类并发症及脑卒中和血栓性并发症,随访2年。结果治疗组2例牙龈、皮下出血,1例脑梗死。对照组1例出血,8例脑卒中,1例动脉栓塞,两组出血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性并发症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老年心房纤颤患者应用适量华法林抗凝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电话回访指导对房颤患者院外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93例我院房颤患者(2018年6月~2019年8月),其中2018年6月~2019年1月间的46例予以常规干预(对照组),2019年2月~2019年8月间的47例于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电话回访指导(观察组).比较2组抗凝治疗依从性、满意度及干预前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不同强度抗凝治疗方案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8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2例老年非瓣膜病慢性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表法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61例。两组患者均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A组初始服用剂量为2.5 mg华法林,之后逐步调整用药剂量,直到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值)为2.1~3.0;B组初始服用剂量为1.25 mg华法林,之后逐步调整用药剂量,直到INR值为1.5~2.0。比较两组患者疗效以及凝血指标的差异,观察两组患者用药不同时间肌酐清除率差异,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B型尿钠肽、C反应蛋白、D-二聚体、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变化,随访半年观察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1.8%,B组为80.3%,A组总有效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3、6、12个月的肌酐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低于B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前,A组...  相似文献   

13.
我们对22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左心房血栓的患者进行了小剂量华法令抗凝治疗观察,其中12例房颤,儿例适宜行二尖瓣球囊扩张(PBMV)。所有左心房血栓均由心脏彩超证实,服药期间定期复查心脏彩超,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原活动度。11例患者抗凝治疗4周后施行PBMV,另外11例,其中6例左房血栓拒6个月消失,5例在12个月后消失,结果表明小剂量华法令的抗凝溶栓作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颜青  蒋锦琪 《中成药》2006,28(1):108-109
缺血性中风是心房颤动患者远期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1],国外大量临床试验证实:华法令对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中风的预防是有效的,它使心房颤动患者每年发生缺血性中风的危险性降低60%[2]。此外人工瓣膜置换术、血管移植术后病人为防治血栓形成,也较多使用华法令。但在应用华法令同时其引起的出血事件也日益增多,其中一部分是由于同时服用其他药物而影响华法令代谢。由于国人服用中成药者众多,故中草药对华法令的影响更需重视。1华法令作用机制华法令的化学结构为3-(a-苯基丙酮)-4-羟基香豆素。华法令通过抑制肝脏环氧化还原酶,使无活性的氧化型…  相似文献   

15.
〔摘 要〕 目的:探究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中影响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标的因素。方法:对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5 月中山市人民医院 300 例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出院患者进行一般资料、病史、随访情况等问卷调查,以 INR 是否达标 为因变量,分析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中 INR 达标的影响因素。结果:300 例患者中,INR 值未达标 169 例、达标 131 例, 达标率为 43.67 %;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人种基因、患者服药依从性、脑梗死病史、药师 是否院外指导为患者华法林抗凝中 INR 达标影响因素;多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患者服药依从性、 人种基因、药师院外指导为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中 INR 不达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中,INR 达标情况与其年龄、文化程度、人种基因、用药依从性、药师院外干预相关,需加强药师院外针对性健康指导,以保证抗 凝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78岁,因右侧肢体活动受限1d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0余年,服用倍他乐克片50mg每日2次,平时血压135~140/85~90mmHg(1mmHg=0.133kPa)。入院查体:神志欠清,意识模糊,口角歪向左侧,伸舌偏右,右侧鼻唇沟变浅,颈软,心率84次/min,心律不齐,双肺和腹部无殊,右侧上下肢肌力0级,左侧5级,右侧巴氏征阳性。脑CT检查示脑梗死,轻度脑萎缩。诊断为脑梗死、高血压性心脏病、  相似文献   

17.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是治疗心脏严重瓣膜性疾病的有效手段。但由于人工机械瓣膜不是人体本身的组织,血液容易在机械瓣膜及其周围发生凝固,造成血栓栓塞,因此机械瓣膜置换术后需终生抗凝。华法林是目前最常用于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的一线口服抗凝药,但由于该药安全治疗窗狭窄,有效治疗剂量在不同个体间存在差异,抗凝不足或抗凝过度等可导致血栓和出血等不良反应,因此,正确掌握华法林的抗凝治疗是减少患者换瓣术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为了解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的情况,作者对2009年1月~201O年3月我科141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华法林对于老年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26例老年NVA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华法令治疗组每日服华法令1次,调节其剂量使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维持在2.0~3.0。阿司匹林对照组每日口服阿斯匹林100mg。观察两组缺血性脑卒中及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华法令组栓塞发生率为3.17%,阿斯匹林组为16.1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性(P<0.05),而两组出血副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老年NVAF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华法令比阿斯匹林具有更显著的效果,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华法林对于老年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26例老年NVA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华法令治疗组每日服华法令1次,调节其剂量使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维持在2.0~3.0.阿司匹林对照组每日口服阿斯匹林100mg.观察两组缺血性脑卒中及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华法令组栓塞发生率为3.17%,阿斯匹林组为16.1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性(P<0.05),而两组出血副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老年NVAF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华法令比阿斯匹林具有更显著的效果,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0.
我们对22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左心房血栓的患者进行了小剂量华法令抗凝治疗观察,其中12例房颤,11例适宜行二尖瓣球囊扩张(PBMV)。所有左心房血栓均由心脏彩超证实,服药期间定期复查心脏彩超,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原活动度。11例患者抗凝治疗4周后施行PBMV,另外11例,其中6例左房血栓在6个月消失,5例在12个月后消失,结果表明小剂量华法令的抗凝溶栓作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