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柯斌  师林 《新中医》2012,(3):165-166
1病例介绍 陈某,女,84岁,2010年6月29日入住本科。病史:患者既往有脑梗死、高血压病、冠心病、系统性红斑狼疮、2型糖尿病病史。因发热、咳嗽、咳痰10天,于2010年5月8日入住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28岁,发现右侧阴囊溃疡2年多,于2010年5月17日人院。患者于2年前发现右侧阴囊出现皮肤缺损,逐渐加重,曾在外院治疗,未见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3.
尿毒症患者由于代谢紊乱、营养不良、蛋白质合成明显减少加之大量蛋白质从尿液中丢失及长期血液透析过程中血尿素氮迅速下降,晶体内吸收过多的水分,可促使晶体混浊和发生白内障。1因此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推广,尿毒症患者的死亡率逐步降低,2改善视力功能成为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本院2003年6月-2010年10月共收治48例(57眼)血液透析患者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6~24月均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龚志红 《光明中医》2008,23(7):1036-1037
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维持生命的一种替代疗法。随着血液透析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普及,越来越多的危重患者生命得以挽救,生存期延长。透析前、中、后的护理对减少血液透析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我院2005年1月至2007年5月36例患者4029例次血液透析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月—2013年9月行血液透析治疗的50例肾衰竭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将2013年5月—2014年9月行血液透析治疗的46例肾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除给予常规护理外,还根据影响透析效果的因素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相关知识的知晓率、遵医行为、透析率、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差异。结果观察组相关知识的知晓率、遵医行为、透析率、生活质量提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显著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通过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肾衰竭患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遵医行为、透析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患者孙某,女,45岁,因“扪及右上腹部包块伴隐痛”于当地镇医院静点抗生素治疗,3天不见好转,遂于2010年8月27日来我院外科就诊。患者既往健康,孕2产1,人流1次,末次月经2010年8月10日。  相似文献   

7.
1病历介绍患者,女,40岁,以"肾切除术后10 d,病理示绒毛膜癌"为主诉于2011年5月29日入院。患者2010年10月曾行人工流产术,刮出组织未行病理检查,流产术后闭经。2011年5月19日因右肾破裂行右肾切除术,术后病理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尿毒症行血液透析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及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904医院苏州医疗区血液内科2019年5月~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因患有尿毒症而采取血液透析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取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n=40),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则采取延...  相似文献   

9.
目的:经济欠发达地区血液透析患者生存年限及死亡原因分析,为提高患者生存率提供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年12月开展血液透析以来至今2010年9月,患者的生存率及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10.
1临床资料患者,冯××,男,81岁,病案号:10335685,离休干部。因"右眼反复发红、分泌物多2年余"于2010年5月4日入院。患者在2年多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发红、分泌物多,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结膜炎",给予药物治疗后,症状时好时坏,迁延不愈。后来京就诊,诊断为"角结膜炎"仍给予多种滴眼液  相似文献   

11.
<正>1病历介绍患者,女,40岁,以"肾切除术后10 d,病理示绒毛膜癌"为主诉于2011年5月29日入院。患者2010年10月曾行人工流产术,刮出组织未行病理检查,流产术后闭经。2011年5月19日因右肾破裂行右肾切除术,术后病理示:(右)肾转移  相似文献   

12.
<正>1病历介绍患者,女,30岁,孕1产0,因孕33+5周,10 min前抽搐1次,B超提示宫内死胎于2010年3月17日入院。预产期2010年5月1日。停经后有轻度早孕反应,孕4+个月自觉开  相似文献   

13.
<正>1病例患者,男,47岁。尿毒症规律血液透析已2年,2010年4月30日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2010年6月16日内瘘成熟使用。使用以来血流量均可达300mL/min以上。瘘闭前1天因反复胸腔积液,为明确病因行胸部增强CT检查,使用造影剂优维显后第2天晚上内瘘突然剧烈疼痛,次日早上自己摸不到内瘘震颤及搏动,经B超检查内瘘已闭塞。急查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及血浆纤维蛋白原。并立即用尿激酶10万U加20mL生理盐水在内瘘的  相似文献   

14.
1病历介绍 患者,男,56岁,主因外伤致颈部疼痛不适,活动受限2 d于2010年5月15日我院骨科就诊。患者因2 d前,不慎从2m高处摔下,头部着地而出现颈部疼痛不适,颈椎活动受限。当时无四肢麻木无力、无呼吸困难,无昏迷。在当地某医院行颈椎正侧位片,未明确诊断,给予枕颌带牵引、脱水、  相似文献   

15.
笔者曾用中药治疗1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1典型病例 患者,女,24岁,因B超提示子宫切口妊娠2h入院。患者于2006年12月27日在本院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恶露30d干净,产后月经曾来潮1次(来潮具体时间不详)。2007年5月1日因恶心呕吐、乏力、嗜睡等不适来本院就诊。  相似文献   

16.
余晖 《世界中医药》2011,6(5):447-447
患者某,女,56岁,2010年7月30日初诊。患者2008年12月因右肾巨大肿瘤(占右肾的2/3)于当地医院行右肾摘除术,2009年4月因肿瘤脑转移行部分颅切除术。患者自第1次手术后出现小便量少,渐至点滴而下,经多方中西药治疗罔效。求余诊治。  相似文献   

17.
我院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出现术后气管插管堵塞致呼吸道梗阻患者3例,病情十分危险,因发现及时,抢救措施正确,患者无1例死亡,均健康出院。气管插管堵塞临床少见,后果十分严重。为此,我们对以上的原因进行分析,做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8.
潘秋红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7):182-182,F0003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88岁,因双下肢浮肿、肌痛伴低热、消瘦、乏力、失眠三月于2010年4月28日入院。2010年5月26日胃镜检查发现HP阳性、巨大溃疡,即予以抗HP三联疗法(耐信20mgBidpo、克拉霉素0.5Bidpo、阿莫西林1.0Bidpo*10天),后为耐信20mgBidpo*2月及康复新、膜固思达治疗。2010.7月28日复查胃镜检查:幽门管溃疡H1期,幽门狭窄,HP阴性。复查大便阴性,2010年6月17日及7月1日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47岁,因尿毒症于2002年10月10日在某院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手术顺利,术后常规口服泼尼松、骁悉胶囊、新赛斯平胶囊。于2004年8月10日因移植肾感染切除移植肾,行规律血液透析。于2005年1月患者出现双下肢不适,呈针刺样,酸胀难忍,晚间入睡困难,坐卧不宁,需来回走动症状方可改善,于2月5日就诊。查体:慢性病容,贫血貌,全身皮肤黏膜干燥,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软,肝、脾肋缘下未触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在终末期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本院收治的肾病患者60例,根据患者就诊时间的先后,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行血液透析,观察组患者行高通量法血液透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β2微球蛋白(β2-MG)、C反应蛋白(CRP),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情况。结果:观察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β2-Mg、CRP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肾病患者行高通量血液透析,可提高血液透析效果,不过是否可改善患者终末期肾衰竭导致的胰岛素抵抗,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