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寻求应用静脉丙种球蛋白 (IVIG)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的最佳方法 ,将我院自 1 996年 1 1月以来收住的 ITP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A组应用小剂量 IVIG,即 0 .4g/ (kg·d)连用 2天 ;B组应用大剂量 IVIG,即 0 .4g/ (kg·d)连用5天。结果显示 :小剂量 IVIG与大剂量 IVIG治疗 ITP的疗效相当。小剂量 IVIG可以替代大剂量 IVIG作为 ITP患儿的急救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个体化剂量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IVIG)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重症ITP患儿入院后均给地塞米松及IVIG[400 mg/(kg.d)],3 d后测外周血血小板计数,≥100×109/L停用IVIG,继用地塞米松;若<100×109/L,再继续用原剂量IVIG 2 d。结果治疗3 d后,78例患儿中,37例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升至100×109/L以上,余41例继续治疗后,31例升至100×109/L以上。结论个体化剂量IVIG联合地塞米松是治疗儿童重症ITP的有效办法,可节省一定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3.
小儿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6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儿童时期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常规的治疗是首选皮质激素,但激素用药时间长,副作用大,80年代开始使用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ITP取得较好疗效,近年来我科采用小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配合激素治疗小儿ITP也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我科2002~2005年收治ITP64例,均符合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标准[1],其中男30例,女34例;急性型55例,慢性型9例。发病年龄2月~14岁,平均(64.16±40.09)月。将64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小剂量IVIG加激素(简称治疗组,以下同)33例;其中急性型2…  相似文献   

4.
婴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巨细胞病毒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儿科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以自身抗体介导的破坏性血小板减少为特征.有出血、血小板抗体增高及骨髓中巨核细胞代偿性增多并伴有成熟障碍.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过敏性紫癜(HSP)及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KD)的常规免疫学指标变化及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的应用。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测T细胞亚群,免疫比浊法测免疫球蛋白(Ig)及补体。常规加IVIG治疗。结果ITP患儿CD3 CD4 T细胞降低并IgG升高;HSP患儿IgA升高伴CD3 T细胞增高。KD患儿CD3 CD8 T细胞降低。IVIG可明显改善3种疾病临床症状,尤其有助KD患儿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减少。结论T细胞亚群、lg 应作为ITP、HSP及KD的常规检查项目。早期应用IVIG对改善预后及缩短病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观察硫唑嘌呤 +强的松 +左旋咪唑 (IPL方案 )联合治疗小儿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的疗效 ,对 16例先后接受了VP、IVIG、MP和α IFN等方案治疗的难治性ITP患儿 ,试用IPL方案治疗 ,观察患者血小板恢复情况 ,评价其近期和远期疗效。结果显示 :IPL方案治疗总有效率 10 0 % ,其中显效率 68 7% ,远期疗效仅 3例复发。因此 ,IPL方案是治疗小儿难治性ITP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7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中2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及经济学评价。方法对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与地塞米松(GC)静脉联合治疗组及单用GC治疗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应用成本-效果分析法进行临床经济学评价。采用SPSS 1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ITP患儿治疗后不良反应、回访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IVIG+GC组PLT下降极重度[(10~25)×109L-1]、重度(<10×109L-1)、严重出血例数均高于GC组。2组治疗第1-7天PLT上升至正常天数比较,有效率、显效率比较,IVIG+GC组均优于GC组。应用成本-效果法分析GC组相对优于IVIG+GC组。结论对于重度、极重度、出血程度严重的ITP患儿主张选择IVIG+GC治疗;对于轻、中度病例则可选择GC治疗。临床治疗的选择应综合考虑,既要考虑临床疗效,也要兼顾经济因素。  相似文献   

8.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中的相关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儿童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皮肤黏膜出血是ITP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严重的内脏出血并不多见。ITP的诊断没有所谓的金指标,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疾病,儿童患者尤其需要与遗传性血小板减少症相鉴别。  相似文献   

9.
儿童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临床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治疗以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脾切除等非特异性手段为主,但副反应明显,且约1/3的患儿治疗无效,成为难治性ITP.儿童难治性ITP目前尚无特效根治约物及方法,治疗应个体化,治疗选择应根据血小板计数和出血状态而定.近年对ITP自身免疫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令许多新的定向免疫干预措施开始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实施定向免疫干预将是今后ITP诊疗的方向.文章结合ITP的发病机制对这些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0.
儿童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9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儿童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1996年美国血液病学会推荐该病的诊治指南后,引起儿科血液病学专家的争论,焦点是诊断与治疗。现就我院1980年1月~2000年12月住院的小儿慢性ITP(CITP)的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又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临床最常见的获得性出血性疾病.以血小板减少、血清中出现抗血小板抗体、骨髓巨核细胞数增加或正常伴成熟障碍为特征.约70%患者在诊断后的6个月内痊愈,但仍有部分患者转为持续性、慢性甚至难治性ITP.ITP的发病机制仍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主要有遗传易患性、血小板破坏过多及生成不足.因此,新的免疫抑制剂及促血小板生成剂不断被应用于临床中.该文对近年来在难治性ITP的诊断标准、严重度分级和治疗等方面取得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鱼腥草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ITP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ll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小儿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临床上以自发性皮肤粘膜及内脏出血,血小板计数减少及出血时间延长为特征。其中急性者起病急,症状重,目前尚缺乏特效治疗方法。我们对17例急性  相似文献   

13.
抗-D免疫球蛋白的临床应用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治疗方法。研究表明抗-D免疫球蛋白治疗儿童ITP有效、安全、经济、使用方便,可以替代IVIG作为一线治疗药物。2011年,美国血液病协会在以证据为基础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实践指南中建议Rh阳性、脾未切除的患者使用抗-D免疫球蛋白作为一线治疗药物。现就抗-D免疫球蛋白的作用机制、治疗和不良反应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婴幼儿严重者易致颅内出血,首选糖皮质激素是快速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我院用大剂量地塞米松冲击疗法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疗效较好,现总结我院5年来收治的10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的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时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确诊为急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67例分别测定其治疗前后的血小板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大血小板比率(P-LCR),同时测定50例健康儿童以上血小板参数作为对照组。治疗前与对照组及与治疗后分别进行比较。并对血小板与血小板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ITP患儿治疗前PLT明显低于对照组,而PDW、MPV、P-LCR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极显著性(P<0·001),治疗后PLT上升,PDW、MPV、P-LCR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01)。(2)ITP轻、中、重度患儿随病情加重PLT进行性下降,而PDW、MPV、P-LCR进行性增大,但极重度患儿MPV反而变小。(3)PLT与MPV呈负相关(P<0·001)。MPV与PDW、PDW、MPV与P-LCR、PDW与P-LCR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的动态观察有助于ITIP的鉴别诊断、病情判断及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16.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儿童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部分患儿演变为慢性ITP(CITP),病程迁延,常规治疗措施往往效果不佳。儿童CITP与成人CITP患者在治疗策略和措施方面有较大的不同,应综合分析患儿出血部位、出血程度、经济负担和药物不良反应等各种因素对患儿生存质量的不良影响,从而决定治疗方案和选择具体治疗措施,不应简单取决于患儿血小板计数。应严格掌握脾切除术的指征和时机,对部分患儿可考虑采用新型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 2011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收住院ITP患儿142例,常规给予激素治疗。在24例激素治疗无效患者中,16例(治疗组)采用rhTPO+小剂量激素(泼尼松5~10mg/d)治疗,8例(对照组)在小剂量激素基础上分别采用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11(3例)、大剂量激素冲击(2例)、CD20单克隆抗体(利妥昔单抗)(1例)、脾动脉栓塞(1例)、升血小板胶囊(1例)。rhTPO采用300U/kg,1次/d,连用14d,或血小板计数>50×109/L即停用,继续观察血小板数值1个月,同时观察出血情况。结果男性、有前驱感染患儿对常规激素治疗反应更明显(P<0.01),而是否有伴随症状、皮肤出血情况则无意义。rhTPO治疗组9例血小板>50×109/L,对照组3例血小板>50×109/L,但无统计学差异。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能显著改善出血倾向(P<0.05)。结论对激素无效ITP患儿,rhTPO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出血症状,一定程度上提升血小板计数,但维持时间短。对于激素治疗无效的儿童ITP,尚须进一步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探讨大剂量地塞米松 (DEX)及静注免疫球蛋白 (IVIG)治疗 ,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患儿外周血 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在以DEX、IVIG治疗 ITP患儿 ,治疗前后各抽血一次 ;以 APAAP法测定 T淋巴细胞亚群 ,以单向琼脂免疫扩散法测定免疫球蛋白。结果表明 1.ITP患儿外周血 CD4+ 降低 ,CD8+增高 CD4+ /CD8+ ,显著降低。单纯 DEX组治疗后 ,CD4+、CD8+均显著降低 ,CD4+ /CD8+升高 ,Ig A、Ig G、Ig M降低 ;单纯 IVIG组治疗后 ,CD8+显著降低 ,CD4+ /CD8+升高 ,Ig G显著升高。2 .单纯 DEX组治疗后 ITP患儿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显著高于治疗前 ,单纯 IVIG组与 IVIG加 DEX组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治疗过程中院内交叉感染率单纯 DEX组为 31.43% ,单纯 IVIG治疗组为 2 5 % ,IVIG加 DEX组为2 8.5 7%。因此 ,本文认为 ITP患儿外周血 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异常 ,IVIG及 DEX治疗均干扰了 ITP患儿机体的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19.
<正>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皮质激素在慢性ITP的治疗中仍作为首选药物,大多数患者最初对皮质激素有反应,但在激素减量时病情反复。干扰素(IFN)作为一种抗肿瘤抗病毒和免疫生物制剂,用于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的慢性ITP已有10余年历史,取得良好疗效。我们自1998年1月至2002年8月收治儿童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5例,采用α-干扰素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血小板体内活化状态及体外活化功能,探讨血小板在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体内和体外5’-二磷酸腺苷(ADP)刺激后血小板表面活化分子GPIIb/IIIa和CD62P分子的表达,同时检测CD62P阳性血小板该分子的平均荧光强度(MCF)。结果ITP组与对照组体内活化血小板百分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01),ITP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CD62P分子的MCF无显著性差异。体外刺激血小板活化后,两组活化血小板百分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77),ITP组低于对照组;两组CD62P分子的MCF有显著性差异(P=0.0059),ITP组低于对照组。结论ITP患儿体内血小板处于低活化状态,提示其出血原因不仅是血小板数量减少,同时存在血小板功能减低,低活化的原因很可能是血小板自身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