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液体衰减翻转恢复序列在颅脑MRI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1.5TMR颅脑液体衰减翻转恢复(FLAIR)序列的合理扫描参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首先对18名健康志愿者行1.5TMR的颅脑FLAIR序列的参数选择试验,然后用筛选出的合理参数对24例脑部疾病患者行FLAIR序列与SE序列的对照扫描。结果:在1.5TMR颅脑FLAIR扫描中,当TR=6000ms时,TI为1700-1800ms接近脑脊液的无效值,TE以160ms为宜。FLAIR序列与SE序列的对照扫描中,FLAIR序列显示病变为75/76(98.68%),SE序列为65/76(85.53%),两者显示病变的敏感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FLAIR序列对靠近脑脊液的病变、脑组织水肿、室管膜下漏液、脑室和脑池内病变的检出较SE序列更敏感。  相似文献   

2.
儿童线粒体脑肌病的脑部MRI表现与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线粒体脑肌病的脑部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搜集1996年1月至2002年12月经病理与实验室检查证实的16例儿童线粒体脑肌病及其脑部MRI表现,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患儿脑MRI均有多发对称性片状略长T1和长T2异常信号,其中单纯脑深部灰质受累9例,大脑皮质和深部灰质同时受累6例,单纯白质受累l例。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智力减退(12例)和肌力减退(10例)。骨骼肌活检病理检查可见破碎样红纤维及异常线粒体。结论进行性智力和肌力减退是儿童线粒体脑肌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脑深部灰质多发对称性斑片状异常信号是儿童线粒体脑肌病脑部MRI的主要表现;脑MRI是诊断儿童线粒体脑肌病的重要手段,但儿童线粒体脑肌病的确诊有赖于肌肉活检和基因检查。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医学影像学取得飞速发展,其中MRI技术的进步更令人瞩目,继1946年美国哈佛大学的Purcell和斯坦福大学的Bloch发现MR并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美国Stony Brook纽约州大学的Paul Lauterbur和英国诺丁汉大学的PeterMansfield由于发明MRI技术共同获得了2003年度生理学和医学诺贝尔奖,不排除在不远的将来血氧水平依赖(blood oxygen level dependent,BOLD)脑功能MRI(functional MRI,fMRI)的发明者获得诺贝尔奖的可能。虽然有学者认为fMRI是指与脑功能检查有关的所有MRI技术,  相似文献   

4.
失语症病人皮层语言活动的功能MRI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研究失语症患者皮层语言功能状态,并探讨该技术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在6位健康志愿者和3位处于恢复阶段的失语症患者完成词汇联想任务的同时,用fMRI技术测量局部神经元活动引起的脑区信号改变,分析处理成代表语言功能区的统计激活图。结果6例正常志愿者的语言加工活动激活了1个由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等许多脑区组成的神经网络。而失语症患者无论左侧额叶有无病变,均无左侧额叶下部的激活。此外,2位患者显示了右侧大脑半球某些区域的激活,而这些区域没有参与正常志愿者的语言加工。结论失语症患者皮层语言功能存在脑内局部病灶的远隔效应和皮层语言功能区的重新分布或重组现象。fMRI技术是评价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精神分裂症患者词语流畅性作业测验的功能MRI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正常人和精神病患者在进行词语流畅作业测验时其额、颞叶皮层激活情况的差异。方法  8位志愿者和 13名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词语流畅作业测验。受试者执行任务时 ,应用GE 1 5TSignaHorizonLX超导型磁共振仪 ,采集其脑部的血氧水平依赖 功能磁共振成像 (BOLD fMRI)数据。刺激序列被分成 6个时相 ,每个时相 30s ,通过使用Block激活模式 ,即休息和刺激状态交替。结果 对两组额叶、颞叶激活区面积 (包括额上回、额中回及额下回 )和激活区出现比例 (包括颞上回、颞中回及颞下回 )进行比较 ,精神分裂症组左侧额叶激活较正常组的明显减少 ;正常组左侧额叶较右侧有明显增加 ,P <0 0 5。而颞叶各脑回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及左右各对应脑回之间激活情况相仿 ,P <0 0 5。结论 fMRI对检测对照组和精神分裂症患者之间完成高级认知作业时的大脑皮层激活差异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用MRI显示咽鼓管功能并评价周围病变的影响。方法应用1.5TMRI对16例临床证实为咽鼓管功能障碍(临床出现自听增强、鼓室测压时未开放、发胀症状)病人的32个咽鼓管进行研究。为显示咽鼓管的解剖及其相关异常情况采集冠状面和横断面的T2加权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和二维T1加权梯度回波序列。在Valsalva试验中,应用实时  相似文献   

7.
脑肿瘤患者术前手运动区的功能MRI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应用功能MRI(fMRI)研究脑肿瘤患者手运动区(HRA)的结构和功能变化特征。材料和方法:22例位于或邻近实级运动皮质肿瘤患者采用单次激发GRE-EPI序列采集T^*2W图像,共3个周期即6个时相,每个周期包括手指对掌运动激发的10幅活动图像和10幅静止图像。经离线工作站重建获取减影后的差别图像,设定ROI,描绘动态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测量信号强度(SI)上升百分率。结果:8例HRA呈局限分布,14例呈弥漫分布。肿瘤实体的边缘与HRA活动中心的最短距离为0.3 ̄2.8cm。有5例患者在肿瘤内见到高信号区。肿瘤侧SI上升百分率为1.5% ̄3%,正常侧SI上升百分率为2.5% ̄10%,结论:对位于或邻近初级运动皮质脑肿瘤患者,功能MRI为术前手术计划的制定提供了一种非侵袭性而有效的方法。如果肿瘤实体的边  相似文献   

8.
脑功能活动的MRI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医学影像由单纯的形态学诊断向功能性诊断发展以及超快速成像技术的应用,功能性磁共振(fMRI)成为脑功能成像发展最迅速的新技术。脑fMRI主要包括脑灌注(perfusion)MRI、脑扩散(diffusion)MRI、磁共振波谱(MRS)和功能活动(taskactivation)MRI。前三项技术国内外应用较广泛,对于功能活动MRI,国外有较多报道,国内研究较少,现将有关报道综述如下。1 功能活动MRI的发展过程及基本原理1991年,BelliveauJW等[1]指出,MRI可用于研究脑功能活动,静脉注入顺磁性对比剂G…  相似文献   

9.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周围神经功能恢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受损伤的周围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以钳夹损伤左侧坐骨神经大鼠为模型,治疗组肌肉注射bFGF,对照组注射等渗盐水,隔日1次。术后2,3,4周分别对治疗组和对照组损伤侧及健侧坐骨神经,腓肠肌进行功能检测,以健侧为100%,求出损伤侧各指标的恢复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rt-PA)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临床症状轻度改善时间是否可以预测1年后功能恢复情况。方法186例急性大脑前循环梗塞患者,且发病3 h内接受rt-PA治疗,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根据临床症状轻度改善时间可以分为:早期见效者( ER),即rt-PA治疗2 h内NIHSS评分改善≥4或其中一项NIHSS评分为0;晚期见效者( LR), rt-PA治疗2 h-24 h内,NIHSS评分改善≥4或其中一项NIHSS评分为0;无效果者( NR)。此外,根据患者动脉阻塞部位分为: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M1段近端( P组);大脑中动脉M1、M2段远端( D组)。结果 P组包括96例(52%)患者, D组包括90例(48%)患者。76例(41%)患者属于ER,40例(22%)患者是LR,70例(38%)患者为NR。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P组(OR:3.04;95%CI:1.18-10.45; P=0.031)和NR (OR:4.14;95% CI,1.29-14.27; P=0.014)是1年后临床功能恢复较差的独立预测因素。 ER (53%, P=0.01)和LR (55%, P=0.01)患者临床功能恢复比例高于NR (23%)患者,ER和LR临床功能恢复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轻度临床症状改善不能预测脑梗塞后1年功能恢复,但是阻塞部位是rt-PA治疗后功能恢复的有效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1.
颅脑MRI快速液体衰减反转回复技术探讨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8  
目的:探讨快速液体衰减反转回复(FLAIR)技术原理及其在颅脑的临床应用。材料与方法:对40例健康志愿者及124例颅脑疾患患者前瞻性地进行快速FLAIR及T2加权序列MR检查,并比较了快速FLAIR上不同TR、TI(间隔时间)、TE组合所得图像质量。结果:TR/TI/TE为8000/2000/200毫秒的组合能较好地抑制脑脊液信号。FLAIR与快速自旋回波T2加权序列比较,能增加病灶的对比度,从而  相似文献   

12.
弱视视觉运动功能的功能磁共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分别对屈光不正及斜视性弱视在视觉运动刺激时的皮层反应进行观察,探索不同弱视的视觉运动受影响机制。方法 采用旋转光栅/静止光栅为视觉运动刺激源,在1.5T的磁共振仪下分别对7例临床诊断为屈光不正型弱视及10例斜视型的弱视患者在单眼刺激下行功能磁共振检查,SPM(statistical parametric mapping)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采用单样本数据分析。并设定双眼间反应体素差异水平指数,采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用以判断双眼分别刺激时皮层反应的差异水平。结果 两组样本中,双侧枕叶视觉运动功能区域有不同程度的反应,弱视眼刺激较正常眼有额外的额叶反应。以中颞(MT)区为感兴趣区进行分析,7例屈光不正型弱视患者中,弱视眼反应水平相比正常眼均下降,10例斜视性弱视,除1例无任何反应外,5例弱视眼反应水平较正常眼下降,4例较正常增高。两组数据体素差异水平指数(1AD)之间有统计学差异(Z=2.382,P=0.017)。结论 单眼视觉运动刺激时,弱视眼比正常眼有更多的脑区参与反应。屈光不正型弱视皮层可能存在视觉运动功能的下降,斜视性弱视功能受损情况可能与弱视的程度有关;提示两种弱视的视觉运动功能受损情况不一致。  相似文献   

13.
大脑胶质瘤DTT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磁共振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技术在大脑胶质瘤所导致的大脑白质纤维异常改变中的价值。方法:分别对15例大脑胶质瘤患者进行弥散张量成像,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获得FA图、DEC图和DTT图,观察不同病变所引起的白质纤维束的改变情况。结果:15个病变累及的白质纤维束有弓状纤维、上纵束、内囊、上额枕束和胼胝体。白质纤维束的异常改变有2个类型:破坏 浸润5例、破坏 移位10例。结论: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可以显示颅内肿瘤所造成的白质纤维的异常改变,立体显示肿瘤与白质纤维束之间的关系,有利于肿瘤手术方案的制定和病人预后的预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上呼吸道淋巴瘤(upper respiratory tract lymphoma, URTL)MRI特点。方法选取URTL 19例,其中10例NK/T细胞淋巴瘤(NK/T cell lymphoma, NK/TCL)和9例B细胞性淋巴瘤(B cell lymphoma, BCL)。18例行MRI平扫+增强,1例行MRI平扫,14例行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记录瘤灶部位及形态、强化方式、颈部肿大淋巴结分布情况、邻近组织/结构受侵情况、瘤灶ADC值。分为NK/TCL和BCL两组,根据性别(男性和女性)、颈部肿大淋巴结分布(单侧和双侧)、年龄(以平均值分为≥55岁和<55岁)、ADC值(以平均值分为≥798×10-6mm2/s和<798×10-6mm2/s)、邻近组织/结构受侵(有和无)、瘤灶形态(结节/肿块和非结节/肿块)、强化方式(轻度-中度增强和中度-明显增强)、瘤灶部位(鼻部、咽淋巴环、非鼻部非咽淋巴环)分别分组列表,采用卡方检验分析。结果 12例位于咽淋巴环,10例中度-明显强化,10例颈部肿大淋巴结,11...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 0 .3T、1.5T场强下影响介入性磁共振穿刺针成像的因素。以便提供正确的穿刺方法及成像技术参数 ,确保介入性磁共振操作的安全性及准确性。方法 将MR相容性介入穿刺针置于琼脂模型内 ,在 0 .3T、1.5T场强下 ,采用自旋回波序列、快速自旋回波序列、梯度回波序列 ,将穿刺针平行、垂直于主磁场 ,频率编码方向平行或垂直于穿刺针的方向进行扫描 ,在工作站测量图像上穿刺针的宽度及针尖的位置 ,比较图像上和实际针尖位置的差异 ,并比较不同场强下影响穿刺针伪影的因素。结果 各序列中梯度回波序列产生的伪影较大 ,快速自旋回波序列产生的伪影较小 ,自选回波序列产生的伪影最小 ,但快速自旋回波序列与自旋回波序列产生的伪影无明显差异。快速自旋回波序列与自旋回波序列中 ,当频率编码轴垂直于穿刺针长轴时伪影较大 ;当穿刺针方向逐渐平行于主磁场方向时 ,伪影逐渐减小。所有图像上针尖位置与实际针尖位置的差异在 1cm内。结论  1.5T场强下伪影宽度大于 0 .3T场强。在 0 .3T、1.5T场强下改变频率编码方向、脉冲序列、成像参数时 ,针尖位置的变化在 1cm内 ,穿刺针平行于主磁场方向时 ,在不同场强下明显降低伪影的宽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早期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患者全脑灰质体积异常脑区。方法:采集1.5TMRI高分辨T1WI,运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技术(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对15例早期PD患者及15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的大脑灰质图像进行比较,并对2组数据的灰质体积差异采用国际通用的统计参数图表示。结果:早期PD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右侧部分脑区灰质体积萎缩,包括右侧颞叶中下回、枕中回、梭状回;左侧部分脑区体积增加,包括左侧楔叶、舌回、左海马旁回、梭状回、楔前叶及中央前回。结论:VBM方法能较全面、准确、定量地反映早期PD患者存在的脑灰质体积异常区域,为早期PD患者出现复杂的非运动症状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Purpos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comparative diagnostic values of late gadolinium-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and first-pass dynamic MRI for predicting functional recovery of regional myocardial contraction in patients early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Materials and methods First-pass and late-enhanced MRI were performed in 18 patients 5.5 ± 2.5 days after the onset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Images analysis was performed using a 12-segment model. Regional systolic wall thickening (SWT) was measured on cine-MRI obtained 273 ± 130 days later. Results Late-enhanced MRI revealed hyperenhancement in all patients, whereas hypoenhancement on first-pass MRI was observed in 67% (12/18) of the patients. The 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curve was 0.86 for late-enhanced MRI and 0.74 for first-pass MRI (P = 0.27). First-pass MRI was useful for predicting functional recovery of the segments that showed hyperenhancement of >50% of tissue on late-enhanced MRI. In these segments, preserved SWT was observed in 15 of 33 segments (45%) with first-pass hypoenhancement of ≤50% of tissue, but in only 2 of 22 segments (9%) with first-pass hypoenhancement of >50% of tissue. Conclusion Whereas the diagnostic capability of first-pass MRI alone is limited, complementary use of first-pass MRI can enhance the diagnostic performance of late-enhanced MRI because hypoenhancement during first-pass imaging is more specific to nonviable myocardium. An abstract of this article was presented at the Japan Radiological Society spring meeting in 2002  相似文献   

18.
时间聚类分析功能MRI对癫痫病灶定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癫痫病灶的定位方法 .方法 对12例颅内有明确局灶性病变的癫痫患者行静息状态下的功能MR成像(fMRI).采用时间聚类分析(TCA)软件程序实现TCA算法,并对fMRI数据进行分析,经统计分析后得到脑解剖-功能融合图像,观察病变区有无激活反应,并对TCA反应聚类时间曲线与统计参数图(SPM)头部运动曲线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脑解剖-功能融合图像发现,12例中8例在病变区有激活反应,4例未发现明显病灶区激活反应.病灶区无论有无激活反应,反应幅度较大的TCA反应聚类时间点和头部运动曲线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结论 TCA作为一种探索性数据驱动方法 ,一定程度上可以对癫痫的发作问期痫样放电活动进行检测和定位,但其结果 会受到头部运动的影响,分析时需考虑到生理、病理及运动等多种因素.  相似文献   

19.
人工心脏瓣膜血液动力学的MRI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MRI测量人工心脏瓣膜远端血流野及三维图像的描绘,来评价人工心脏瓣膜功能,并为长期随访瓣膜血栓等并发症的出现和发展提供原始资料.方法27例人工主动脉瓣膜置换患者进行MR血流速度测量检查,置换双叶机械瓣20例,单叶机械瓣7例.于升主动脉内距主动脉瓣环0.5、1.0及2.0个人工瓣环直径处进行血流速度测量.应用血流分析及Matlab 6.5软件进行二维及三维血流图形重组.结果16例置换Sorin双叶机械主动脉瓣患者,三维血流图人工心脏瓣膜的形状特点为近似对应于2个瓣孔及2个瓣叶之间缝隙的3个喷射峰;4例置换Sorin双叶机械主动脉瓣患者,出现对应于2个瓣孔的双喷射峰.20例置换双叶机械主动脉瓣患者,血流速度在加速射血相及最大射血相血流速度图变成倾斜.7例置换单叶机械主动脉瓣患者在收缩加速相见对应单叶瓣口的1个主喷射峰.26例反向血流出现在人工瓣膜侧孔的位置.MR血流速度三维图反映了人工心脏机械瓣膜的设计形状.距主动脉瓣环1.0人工瓣环直径处的轴向血流速度图较远端(2.0人工瓣环直径处)及近端(0.5人工瓣环直径处)的轴向血流速度图能更详细反映人工瓣膜的设计形状.结论MR可以无创、直观、在体地了解瓣膜功能,为发现术后并发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