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了解深圳市某地吸毒人群与HIV感染相关的高危行为。方法 对某地戒毒所1516名戒毒人员进行血清HIV抗体检测,并对76例HIV阳性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HIV抗体检出率5.01%,戒毒人群中15~35岁占93.67%;HIV感染者中,15~35岁占96.05%,静脉注射吸毒者高达98.68%,共用注射器者占静脉吸毒者的80.26%。结论 某地吸毒人群中存在引起HIV流行的高危行为,需尽快开展有效的干预措施;建议在流动人口中开展艾滋病预防教育活动;同时还应对在校学生开展预防吸毒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深入了解吸毒人群HIV相关高危行为的发生情况,为针对吸毒人群开展艾滋病宣传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和HIV检测的方法了解吸毒人员HIV感染情况以及相关高危行为。结果:在某戒毒所392名吸毒人员中检测出15例HIV感染者,阳性率为3.82%,检出梅毒感染者6例,阳性率为1.53%。对其中278名吸毒者进行问卷调查,以静脉注射方式吸毒和共用注射器的比例分别为91.36%和63.38%,性乱发生率和最后一次性行为的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72.66%和13.36%。结论:吸毒人群HIV感染率和高危行为的发生率均很高,应加大对吸毒人群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和行为干预的力度。 相似文献
3.
吸毒人员HIV感染及其相关危险行为监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汕头市吸毒人员HIV感染情况及相关的危险行为。方法 对 2 0 0 1- 2 0 0 3年进入汕头市某戒毒所的戒毒人员及公安部门抓捕的部分吸毒人员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 ,并采集静脉血进行抗 -HIV检测。结果 吸毒人员HIV抗体的阳性率为 0.69% ,静脉注射吸毒的比例 40.0 % ,其中共用注射器者占11.80 %。有非婚性行为的占 20.20 % ,安全套的使用率占 20.70 %。结论 汕头市吸毒人员艾滋病的感染率较低 ,且大多为流动人员。吸毒人员对艾滋病高危行为的认知水平不高 ,存在引起HIV流行的高危行为 ,需抓住时机 ,加强对吸毒人员及流动人口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4.
5.
我站于 1 999- 2 0 0 0年在公安部门的配合下对辖区内 1 37例吸毒、性乱人员进行AIDS检测 ,经上级业务部门确认 ,证实有AIDS传入我县 ,共有 1 5例HIV抗体阳性 ,目前已死亡 1例 ,正在发病 1例。现对吸毒、性乱高危人群中HIV阳性问题进行探讨。对象和方法1 检测对 相似文献
6.
大理市吸毒人群HIV监测结果及相关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燕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2):117-119
目的调查大理市吸毒人员相关行为学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状况,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和血液检测的方法对戒毒所吸毒人员的基本情况、吸毒行为和血清HIV抗体进行监测。结果在618例吸毒人员中检出244例HIV感染者,检出率为39.48%,吸毒人员静脉吸毒和共用注射器比率分别63.75%和34.50%。结论共用注射器是是吸毒人员感染HIV的主要原因,吸毒者有共用注射器和多性伴双重高危行为,应采取有效措施对该类人群进行相关危险行为的干预。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呼和浩特市吸毒人员的吸毒行为及HIV和梅毒的感染状况 ,我们于 2 0 0 2年 8月对呼和浩特市某强制戒毒所 2 62名戒毒人员进行了有关感染状况调查 ,现将结果分析如下。对象与方法1 调查对象 :呼和浩特市某强制戒毒所 2 0 0 2年 3- 8月收容的戒毒人员。2 调查方法 :吸毒行为调查由呼和浩特市卫生防疫站组织专业人员 ,经过培训使用统一调查表 ,对戒毒人员进行调查。3 检验方法 :HIV初筛试验用ELISA法检测 ,初筛阳性送内蒙古自治区艾滋病监测中心用WB法确证。梅毒用RPR法进行初筛 ,初筛阳性用TPHA法确证。结 果1 一般资料 :… 相似文献
9.
吸毒人群的吸毒行为动因及防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本世纪70年代起,吸毒问题在全球开始严重化。为了有效地减少对毒品的需求,必须弄清吸毒的流行特征(包括人口学趋势和滥用趋势)及行为动因。吸毒有其特有的流行趋势;初吸、成瘾、复吸三个不同阶段的主要行为动因不同。最后,提出了在不同阶段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0.
静脉注射毒品是艾滋病流行的主要传播途径。为了解吸毒人群的行为特征 ,为实施艾滋病 (AIDS)综合监测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2 0 0 1、2 0 0 2年 2次对温州市强制戒毒所中吸毒人群进行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2 0 0 1年 1 1月和 2 0 0 2年 7月 2次对温州市强制戒毒所的吸毒人员进行调查。应用统一的调查表格 ,采用匿名方式填写问卷。如不识字者由调查员根据被调查者口述填写。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人口学特征、艾滋病基本知识和吸毒行为特征。采集血样进行HIV抗体检测。结 果1 人口学特征 :共调查 1 5 0 6人 ,吸毒者中本… 相似文献
11.
了解我市吸毒人群中梅毒和HIV感染状况及流行病学分析。梅毒用TRUST初筛、TPPA确诊 ,HIV用ELISA和雅培试纸条层析法初筛 ,实验室确认。结果表明 ,梅毒总检出率 11.2 3% ,抗HIV阳性 7例 ,检出率0.31% ,2000年梅毒和抗HIV阳性率均高于 1999年 ,且低年龄组、低文化程度、无业人员等检出率高 ,由于梅毒与HIV有相同的传播途径 ,吸毒人群在检测梅毒的同时应进行HIV的检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静脉吸毒人群中艾滋病相关知识水平及其危险行为;探索在中国开展行为监测的可行性和标准操作程序。方法 采用双阶段概率抽样对静脉吸毒人群开展一对一问卷调查。结果 艾滋病相关知识水平较低;9%的静脉吸毒者最近一次吸毒时与他人共用注射器,最近1个月从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的比例为57%,36%的静脉吸毒者在过去1年内与非固定性伴有性行为,8%的男性静脉吸毒者有嫖娼行为,21%的女性静脉吸毒者有卖淫行为。结论 1)静脉吸毒人群中的艾滋病感染的危险行为水平较高,是我省艾滋病持续蔓延的重要促进因素;2)建议加强对高危人群的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和干预力度;3)行为监测在云南的开展是可行的,所获得的行为学信息是我省艾滋病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吸毒人群的监测,掌握福州市吸毒人群HIV感染状况,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和血液检测的方法对戒毒所吸毒人员的基本情况、吸毒行为和血清抗体进行监测。结果2004年首次在585名吸毒人员中检出9例HIV感染者,检出率为1.5%,吸毒人员静脉吸毒和共用注射器比例分别为69.1%和33.4%。结论HIV已经在福州市吸毒人群中扩散传播,吸毒者有共用注射器和多性伴双重高危行为,应采取有效措施对该类人群进行相关危险行为的干预。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广州市吸毒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 感染情况,用ELIASA法对1995 ~1998 年在广州市某戒毒所戒毒的1663 人毒瘾者进行HBV感染标志物检测。结果吸毒人群HBsAg 携带率为19.9 % ,HBV总感染率为86 .1 % 。静脉注射毒瘾者HBsAg 阳性率(22 .8% ) 明显高于口吸( 追龙) 毒瘾者(12 .3 %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 ;男性毒瘾者HBsAg 携带率(21 .2 % ) 高于女性(14 .1 % ) ,二者差异有显著性。调查发现1432 例HBV感染的吸毒人群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模式有21 种,其中以HBsAb、HBcAb、HBsAb、HBcAb 、HBsAg、HBeAb、HBcAb 、HBsAg、HBeAg、HBcAb 及HBsAg、HBeAg 为多见,阳性构成分别为28 .56 % 、20.39 % 、16.41 % 、8 .59 % 、6.49% 、和6.20% 。应采取加强吸毒人群防病知识宣传,同时实施乙肝疫苗免疫的综合性防制措施,以控制该人群乙型肝炎的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吸毒人群的流行病学特征,采用问卷式方法进行调查,结果:141例吸毒者年龄在16~3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3.7岁,最早吸毒年龄男性为13岁,女性为16岁,平均21.1岁;吸毒者以本地人较多(95.7%,135/141),文化程度较低,初中及以下者80例(56.7%,80/141),以待业人员为主(58.2%,82/141);吸毒方式主要是吹龙和静脉注射二种,以静脉注射者占大多数(87.2%,123/141),65.0%(80/123)的吸毒者有共用注射器史,吸食毒品时间以二年的为多(41.1%,58/141),吸食毒品以每日0.33克(一啡)为多(59.6%,84/141);111例有婚外性生活史(78.7%,111/141),性生活时未使用避孕套的有86例(77.5%,86/111),其中男性67例、女性19例;戒毒后的复吸率72.3%(102/141)。作者就上述情况进行了相应的分析讨论,为口岸今后监测、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或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院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高危因素与病原菌感染特征及相关预防对策,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1月本院ICU进行机械通气≥48 h患者117例临床资料,其中诊断符合 VAP的患者53例,未发生 VAP 64例,对53例 VAP患者的高危因素与病原菌感染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在 VAP 患者的气道分泌物中,分离得到病原菌72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9.44%(50/72),其中铜绿假单胞菌为最常见菌(32.0%),其次为不动杆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等;鲍曼不动杆菌药敏显示多药耐药特征,合并真菌感染率较高,占11.32%(6/53)。患者的年龄、长时间机械通气、使用镇静剂、APACHEⅡ评分等与 VAP发生有显著相关性;皮质激素不是 VAP 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VAP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VAP的发生与多种临床因素有关,对这类因素应尽量控制,以降低 VAP的发生率、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本地区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本院尿路感染的住院患者中段尿分离培养出的208株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菌株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分离鉴定208株大肠埃希菌,其中产ESBLs株109株,占52.4%,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头孢西丁保持较高的敏感性,产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率明显高于非ESBLs株。【结论】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耐药现象比较严重,特别是产ESBLs株,应当加强对产ESBLs菌株及耐药情况的监测,对临床用药和控制耐药菌株的传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