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lomyopathy,DCM)病理组织形态学变化与心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例DCM患者进行心肌活检后病理形态学分析及运用核素心脏血池显像测得各项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指标,并对上述患者进行长期随访调查。结果:所有DCM患者心肌活检结果均提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肌细胞肥大、变性、肌原纤维稀疏、排列紊乱以及心肌间质纤维化,核素心脏血池显像结果显示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肌收缩力下降及心功能障碍。心肌病变半定量分析表明间质纤维化、肌原纤维稀疏化及心肌细胞肥大2^+~4^+组心功能各项指标[LVEF分别为(26&;#177;10)%,(26&;#177;10)%,(24&;#177;7)%;PER分别为(1.54&;#177;0.32),(1.51&;#177;0.40),(1.39&;#177;0.23)EDV/s]明显差于1^+组[LVEF分别为(49&;#177;7)%,(49&;#177;7)%,(47&;#177;6)%;PER分别为(2.79&;#177;0.33),(2.83&;#177;0.31).(2.81&;#177;0.35)EDV/s](t=7.927,7.927,8.145,P&;lt;0.01)。心肌活检光镜形态测量指标与心功能之间两者高度相关。结论:DCM患者心肌间质纤维化,肌原纤维减少是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损害的主要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2.
早期扩张型心肌病心内膜心肌活检的组织病理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定量或半定量方法对20例早期扩张型心肌病及22例扩张型心脏病患者心内膜心肌活检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发现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肌细胞肥大、畸核、核改变及间质纤维化的程度比早期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重,而早期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炎细胞浸润的程度则比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重。两组有9例见心肌内小血管壁增厚(21.4%)。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血清中组织纤维化指标的变化,以期探讨心肌纤维化的DCM病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以放免法测定DCM患者45例,分别于心力衰竭和病情控制后,以及正常对照组30例血清中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和层粘连蛋白(Laminin,LN)的浓度,并将上述各参数作相关分析.结果 DCM患者血清中HA、PCⅢ、LN水平分别为(130.12±32.72)μg/L、(183.99±36.79)μg/L、(196.72±39.63)μg/L,较正常对照组水平显著增高,而且心力衰竭发作[分别为(338.37±30.74)μg/L、(281.39±37.38)μg/L、(292.93±38.72)μg/L]时更为显著.结论血清HA、PCⅢ、LN可作为DCM患者心肌纤维化的血清学指标,在临床上为判断DCM的心肌纤维化和现存的心功能状况提供了间接依据.  相似文献   

4.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肌纤维化指标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扩张型心肌病 (DCM )患者血清中组织纤维化指标的变化 ,以期探讨心肌纤维化的DCM病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放免法测定DCM患者 4 5例 ,分别于心力衰竭和病情控制后 ,以及正常对照组 30例血清中透明质酸 (HA)、Ⅲ型前胶原 (PCⅢ )和层粘连蛋白 (Laminin ,LN)的浓度 ,并将上述各参数作相关分析。结果 DCM患者血清中HA、PCⅢ、LN水平分别为 (130 .12± 32 .72 ) μg/L、(183.99± 36 .79) μg/L、(196 .72±39.6 3) μg/L ,较正常对照组水平显著增高 ,而且心力衰竭发作 [分别为 (338.37± 30 .74 ) μg/L、(2 81.39± 37.38)μg/L、(2 92 .93± 38.72 ) μg/L]时更为显著。 结论 血清HA、PCⅢ、LN可作为DCM患者心肌纤维化的血清学指标 ,在临床上为判断DCM的心肌纤维化和现存的心功能状况提供了间接依据  相似文献   

5.
β--受体阻滞剂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充血性心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充血性心衰(CHF)的疗效、对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21例扩心病CHF患者常规治疗(地高辛、利尿剂及ACEI类药物)加用β-受体阻滞剂为观察组.另选择病情相同的21例患者予常规治疗作对照组,随访2年,作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年住院天数分别为31.46±28.13和50.73±32.81(P<0.05),1年再入院率分别为19.05%和33.33%(P<0.05),2年再入院率分别为47.6%和76.19%(P<0.01).1年病死率分别为0和4.76%,2年病病死率分别为4.76%和14.29%.左室射血分数(LVEF)随访前(LVEF0)、后(LVEF1)作自身对照,观察组为0.23±0.084和0.20±0.089(P>0.20),对照组为0.24±0.098和0.13±0.086(P<0.01).结论β-受体阻滞剂对治疗扩张型心肌病伴CHF有效,可降低扩心病CHF患者住院天数、再入院率及病死率,延缓心功能恶化.  相似文献   

6.
扩张型心肌病心电图40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扩张型心肌病(DCM)系原发性广泛性的心肌细胞变性萎缩和心肌间质纤维化,因心肌各部位病变严重程度不同,心电图(ECG)表现亦不同,ECG监测能及时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对我院2000~2003年DCM的ECG40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扩张型心肌病 (DCM)系原发性、广泛性的心肌细胞变性和心肌间质纤维化 ,因心肌各部位病变严重程度不同 ,心电图表现亦各不相同 ,现将我院 1995~ 2 0 0 0年共收治的 DCM34例ECG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DCM32例均为住院患者 ,其中男 2 4例 ,女 8例 ,年龄 33~ 84岁 ,平均 5 7.7岁± 4 .2岁。1.2 方法 参照 1980年 WHO/ ISFC制定的扩张型心肌病诊断标准 ,本组病例除根据病史 ,临床症状外 ,每例均测定心胸比例、UCG、心电向量图、ECG。2 结果2 .1  UCG  32例均有房室扩大 ,室间隔 ,左室壁动度减低 ,波幅降低。2 .…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患者心内膜下心肌的超微结构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11例糖尿病患者心内膜下心肌活检的超微结构研究,发现部分心肌细胞肌原纤维排列紊乱,甚至局部消失;胞浆内有脂褐素、糖原颗粒沉积及脂滴浸润;线粒体增生、变性,出现巨线粒体;横小管肥大,横小管内有絮状物沉积。7例不伴有半发症的糖尿病患者中有6例可见心肌间的毛细血管基膜增厚,其中3例的心肌间质出现轻度纤维化,本研究认为糖尿病者有心肌细胞代谢紊乱基础上形成的心肌微血管病变在糖尿病心肌病变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安体舒通)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DCM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基础用药,治疗组给予基础用药+安体舒通。6个月后复查心脏超声指标和血清心肌纤维化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心脏超声指标均改善,心肌纤维化指标下降,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体舒通能明显改善DCM患者心功能及逆转心肌纤维化。  相似文献   

10.
扩张型心肌病大鼠模型的建立和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扩张型心肌病(DCM)大鼠模型,评估其心室重构和心功能的特点,为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研究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Lewis大鼠2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DCM组)和对照组(CON组)。随后采用猪心肌球蛋白免疫大鼠的方法建立DCM大鼠模型。观察大鼠的体重和饮食变化,使用超声诊断仪检测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并从心肌纤维化和心肌细胞凋亡等多方面进行评估。结果与CON组相比,DCM组大鼠体重增长缓慢;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扩大(P<0.05),左室后壁厚度和室间隔厚度变簿(P<0.05),左室射血分数和缩短分数下降(P<0.01);心肌纤维化明显,心肌胶原容积分数增加(P<0.01),但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增加不明显(P>0.05)。结论用猪心肌球蛋白免疫大鼠建立的DCM模型符合人类DCM的改变,是一种简便可靠的DCM引发CHF的模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容积-时间曲线,评价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整体收缩与舒张功能及室壁运动同步性的变化。方法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30例,正常对照组25例,全容积采集图像,进行容积-时间曲线分析,记录左室舒张末容积(EDV)、左室收缩末容积(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最大射血速率(PER)、左室最大充盈速率(PFR);左室16节段达到最小收缩容积时间的标准差值和最大差值被标准化为心动周期的百分比(Tmsv16-SD%、Tmsv16-Dif%)。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心肌梗死组EDV、ESV、Tmsv16-SD%、Tmsv16-Dif%均显著增高(P〈0.05);LVEF、PER/EDV、PFR/EDV显著降低(P〈0.05);PER/EDV、PFR/EDV与LVEF均呈显著正相关,PER/EDV与PFR/EDV之间也呈显著正相关,LVEF与Tmsv16-SD%、Tmsv16-Dif%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容积-时间曲线参数可以准确、客观地评估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收缩与舒张功能以及室壁运动同步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容积-时间曲线(VTC)定量评价左心室整体收缩和舒张功能.方法 98例研究对象分为4组:A组,正常人28例;B组,高血压病患者24例;C组,冠心病患者24例;D组,扩张性心肌病22例.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RT-3DE检查,采集全容积三维图像,应用Qlab分析软件对三维数据库进行分析,得到左室整体和17节段容积时间曲线,测量舒张末容积(EDV)、收缩末容积(ESV)和左室射血分数(EF),并计算峰值射血率(PER)、舒张早期峰值充盈率(PFR)、PER/EDV、PFR/EDV.结果 B、C、D组EDV、ESV显著大于A组,PFR/EDV显著小于A组(均P<0.05);C、D组EF、PER/EDV显著小于A组(均P<0.05).PER/EDV与EF有较好的相关性(r=0.694,P<0.05).A组17节段VTC排列有序,收缩期与舒张早期形态对称;B、C、D 3组VTC形态与A组有明显不同,收缩期与舒张早期不对称.结论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容积时间曲线可客观评价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PER/EDV、PFR/EDV可作为定量评价左室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超声声学密度定量(AD)技术评价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的心肌纤维化程度,并探讨心肌纤维化程度与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方法使用AD技术对60例DCM患者(DCM组)及55例查体健康者(对照组)采集心肌背向散射积分数据:室间隔中部及左室后壁校正的IBS(IB%)、CVIB。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CM组室间隔中部、左室后壁校正的IBS(IB%)明显增大(P<0.05和0.01);IBS曲线形态异常;CVIB明显减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DCM组IB%越大,其左室射血分数越低。结论AD技术为定量评价DCM患者的心肌纤维化程度和左室收缩功能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声学定量技术评价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左心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声学定量(AQ)技术在测定缺血性心肌病(ICM)患者左心功能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测量24例ICM患者和30例正常人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射血分数(EF)、峰值充盈率(PFR)、峰值排空率(PER)、峰值充盈时间(TPFR)。结果 ICM组左室EDV为(120.08±24.50)ml,ESV为(79.78±17.38)ml,明显高于正常组(P<0.001),ICM组左室收缩功能指标EF为(33.19±8.50)%,PER为(2.59±0.63)ml/s,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01)。ICM组的左室舒张功能指标PFR为(2.62±0.52)ml/s,较正常组明显降低;TPFR为(207.63±45.76)ms,较正常组明显延长(P<0.001)。结论 AQ技术是测定ICM患者左心功能的一项简便实用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心功能及血清可溶性ST2与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水平的影响,为透析相关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合肥市滨湖医院肾内科血液透析中心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成治疗组(n=30)与对照组(n=30)。对照组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中常规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并控制血压等,治疗组患者则在透析治疗同时予以口服阿托伐他汀(10~20 mg/d)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期均严密监测患者体征变化等。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以及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LVST)]、血清可溶性ST2、Galectin G3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的LVEF、CO水平[(5.00±0.64)L/min、(67.34±7.71)%]较治疗前[(4.10±0.42)L/min、(55.13±7.61)%]显著升高,且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4.20±0.24)L/min、(57.61±7.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2组LVST水平比较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的血清可溶性ST2、Galectin-3水平[(12.74±7.36)、(6.34±4.20)ng/mL]均较治疗前[(22.09±8.83)、(12.62±6.54)ng/mL]显著下降,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24.21±9.24)、(14.51±6.47)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中均无严重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高。结论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阿托伐他汀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血清可溶性ST2、Galectin-3水平,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且用药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磁共振纵向弛豫时间定量(T1 mapping)成像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和扩张型心肌病(DCM)心肌纤维化的价值,及心肌纤维化与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关系。方法 收集经临床诊断证实的30例HCM患者(HCM组)、27例DCM患者(DCM)和符合纳入标准的33例患者(对照组)。对所有受检者均行心脏电影成像、对比增强前、后T1 mapping成像、延迟对比增强(LGE)成像。测量不同受检者增强前、后左心室平均T1值及心功能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心肌平均T1值与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HCM组22例(22/30,73.33%)患者存在延迟强化,DCM组15例(15/27,55.56%)患者存在延迟强化,对照组无延迟强化。比增强前,HCM组[(1294.79±85.22)ms]、DCM组[(1312.88±59.57)ms]左心室心肌T1值均较对照组[(1266.56±57.33)ms]显著增加(P均<0.05);对比增强后,HCM组[(491.31±121.59)ms]、DCM组[(466.77±126.34)ms]左心室心肌T1均值较对照组[(534.09±92.73)]显著减低(P均<0.05)。HCM患者左心室心肌增强前T1值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58,P<0.05),增强后T1值与其呈正相关(r=0.59,P<0.05);DCM患者左心室心肌增强前T1值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55,P<0.05),增强后T1值与其呈正相关(r=0.51,P<0.05)。结论 HCM和DCM患者心肌纤维化与心功能相关;T1 mapping成像有助于评价HCM和DCM患者心肌纤维化。  相似文献   

17.
2003-06/2007-11河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76例,行骨髓干细胞移植患者46例,男34例,女12例,除常规治疗外,将骨髓单个核细胞悬液在冠状动脉造影时经导管注入冠状动脉内;未行骨髓干细胞移植患者30例为对照组,男22例,女8例,仅采用常规治疗。随访1年,经胸超声心动图显示,骨髓干细胞移植组和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分别由治疗前(43.1±5.6)%、(44.9±7.5)%增加到(54.8±4.6)%、(50.1±7.1)%;骨髓干细胞移植组和对照组脑钠肽水平由治疗前(696±102)、(680±93)ng/L下降至(303±89)、(396±88)ng/L;单光子放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术显示,骨髓干细胞移植组和对照组心肌灌注缺损面积分别由(25.8±8.5)%、(26.2±6.4)%降低至(14.8±4.6)%、(20.4±7.3)%。骨髓干细胞移植组在移植过程中和移植后均无并发症发生。表明经皮冠状动脉内移植骨髓干细胞治疗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安全可行,移植后能改善左室收缩功能及心肌血流灌注。  相似文献   

18.
徐燕  张瑶  李丽丽 《中国临床康复》2012,(14):2576-2580
背景:扩张型心肌病所致的心肌纤维化是心力衰竭的病理基础,目前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均不能替代坏死心肌和彻底改善心脏功能。目的:观察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扩张型心肌病心脏功能的作用和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40只Wistar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细胞移植组(n=15)、对照组(n=15)和空白组(n=10),前2组建立大鼠扩张型心肌病模型。造模成功4周后细胞移植组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150μL(含3×106个细胞),对照组和空白组注射等量培养液。结果与结论:与空白组相比,细胞移植组和对照组移植前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增加,射血分数和缩短分数明显下降(P〈0.01);移植后4周,细胞移植组超声心动图检查和移植前相比,左室收缩末期内径下降、射血分数和缩短分数明显升高(P〈0.01)。细胞移植组心脏胶原的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其他2组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明显下降(P〈0.05)。提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可改善心肌纤维化及扩张型心肌病鼠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采用MRI技术评价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心肌纤维化,并分析其与左心室功能的关系。方法 连续收集44例DCM患者(DCM组)和23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根据DCM患者心肌是否存在LGE,将DCM组再分为LGE(+)亚组和LGE(-)亚组。所有被检者首先行左心室短轴电影扫描;并于注射对比剂前、后分别行改良的look-locker反转恢复和相位敏感反转恢复序列扫描,以取得短轴位T1 mapping和延迟增强图像。通过短轴电影序列获得左心室心功能参数,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每搏量(LVSV)、左心室心排出量(LVCO)、左心室心肌质量(LVMM),并获得除LVEF外其余参数的标准化指数;获得左心室短轴平均T1值。对以上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DCM组LVEF和LVEDV指数、LVESV指数、LVSV指数及LVMM指数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LGE(+)亚组LVEDV指数 明显大于LGE(-)亚组;DCM组心肌T1值 显示明显大于对照组;DCM组心肌T1值与LVEF呈负相关(r=-0.324,P<0.05),与LVEDV指数、LVESV指数呈正相关(r=0.385、0.384,P均<0.05)。结论 T1 mapping技术和LGE均可检测DCM心肌纤维化,且弥漫性心肌纤维化的程度与左心功能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 CT(MSCT)与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室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收集2012年8月至2013年12月就诊本院并于10日内均行 MSCT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TA)及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者89例。所有患者按心功能(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 ,NYHA)分成四个组。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室每搏输出量(SV)和左室射血分数(EF)值,MSCT 评价心功能与临床分级的相关性。【结果】各心功能组 MSCT 与超声心动图所测得的左室功能参数 EDV、ESV、SV 和 EF 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经相关性检验两种方法的测量值高度相关(P <0.05);NYHA 不同分级的 EDV、ESV 及 EF 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 SV 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SCT 冠状动脉CTA 评价心功能较为准确、可靠;与超声心动图测量结果比较具有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