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杨毓刚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1996,(3)
患者查××,男,43岁,已婚。1985年12月被诊为BT型麻风,给予RFP DDS 4个月。1986年4月开展MDT,又继续治疗6个月,皮损消失,BI为0,判治愈监测。1995年1月面部轻度浸润,双膝关节处水泡;手背浮肿,有蚁行感;面部发红。疑为复发,查菌BI 2.2;皮肤病理检查,为BL型麻风活动期。 相似文献
2.
柏朝林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1995,(1)
该县于1986开始用MDT,治疗多菌型病人213例,少菌型88例;后者有两例复发,复发率为2.27%。例一:男、23岁、农民,TI型,于1986年4月开始用MDT—PB方案治疗,10月停药转入监测,未发生麻风反应;1990年7月,躯干及四肢有红斑,左尺神经中度粗大,经皮肤查菌和病理检查,诊断为BB型麻风活动期。 例二:男、19岁、学生。1986年8月诊断为BT麻风,用MDT—PB方案治疗。于1987年2月完成疗程,未发现麻风反应。1992年5月发现颜面轻度浸润,四肢有浸润 相似文献
3.
王德英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1995,(4)
患者周××,男,64岁。1986年12月确诊为BT,1987年6月用RFP治疗六个月后又用RFP+B663+DDS治疗一年而判愈。1994年2月以来、腹部、腘窝相继出现新皮损,于1994年5月31日来我所就诊。查体见腋下和腹部有紫褐色斑;右腘窝有环形红斑,附有少许鳞屑,边缘向外浸润,感觉减退;尺神经肿大、皮损处涂片 相似文献
4.
5.
钟锋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1,27(11)
我院发现麻风联合化疗(MDT)后复发病人1例,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患者男,34岁,农民.因麻风MDT后1年余出现四肢散发皮下结节4个月就诊.患者于2001年11月发现右侧腰部皮肤出现一手掌大淡白斑,在白斑周围及四肢皮肤见少量黄豆大皮下结节,无痛、痒及破溃,无肢体麻木、闭汗等不适.当时在广东打工,居留不定,曾到多个医疗机构就诊,治疗无好转.于2006年8月到广州市皮防院就诊,行皮肤查菌(3+ ~6+),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轻度萎缩,表皮下无浸润带;真皮浅深层致密泡沫样细胞、淋巴细胞和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尤以血管周围、毛囊、汗腺附属器周围为甚,附属器有明显破坏,皮下脂肪亦有累及(图1).抗酸染色(4+-5+).诊断为BL型麻风.即转我院治疗.我院于2006年9月开始予MDT规则化疗,到2008年9月,历时2年完成MDT疗程,复诊见原皮疹全部消退,原皮疹处色素沉着,全身皮肤呈棕黑色,无新皮疹出现,皮肤查菌(-).临床判愈.停止服药.愈后按规定进行临床监测,患者遵医嘱于2009年9月回我院复诊,未发现新皮疹,皮肤查菌(-).2009年12月患者自己发现四肢出现散在皮下结节,无痛、痒、红、肿及皮肤破溃,自觉皮肤浅感觉无减退,无闭汗症状等其他特殊不适,未就诊.此后皮下结节逐渐增多.于2010年3月再到我院就诊.查体:四肢散在黄豆大皮下结节,皮肤浅感觉无异常.右腓总神经稍粗大,质中.四肢无可见畸残.皮肤查菌:眶上(左+,右++);腮部(左++);颏部(+);皮损处(++).左、右大腿各取一皮肤活检组织送广西皮研所行病理检查示:右大腿标本见表皮大致正常,真皮血管附件周围中等量淋巴细胞浸润(图2、3).抗酸染色(-).不排除麻风.左大腿标本见真皮少量巨噬细胞、泡沫细胞在附件周围浸润(图4),抗酸染色(4+)(图5),符合麻风(BL).根据上述病史、临床体征、查菌结果及组织病理结果诊断:麻风MDT后复发.治疗:重新开展MDT联合化疗并按规定进行监测、管理. 相似文献
6.
于1989年和1991年两次对DDS单疗治愈者进行DDS+RFP抗复发,疗程6个月,共1001例,其中1989年483例,1991年518例。从1991年至今共复发5例,均是1989年抗复发治疗的TT型;用DDS时,服药规则,疗程19~22年,已愈5~10年。复发诱因均为劳累过度,复发病期已1~10个月,表现为界线不明的红斑,表面光滑,浅神经粗大,有不同程度压痛,BI2.5~5.5,AFB 3~+~6~+。复发后为BL 3例,LL 2例。 相似文献
7.
我市1例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多菌型联合化疗方案治疗32个月,愈后监测第7年复发,现简要报告如下。患者,男,48岁。1984年5月发病,1987年5月确诊为界线类偏瘤型麻风。初诊时皮肤涂片查菌BI=4.2+,组织病理示真皮巨噬细胞肉芽肿和泡沫细胞抗酸染色细菌指数4.0+。1987年5月开始用WHO多菌型联疗方案进行治疗,1990年1月停药,疗程为32个月。停药时皮肤涂片查菌BI2.0+。1992年随访皮肤查菌阴转判为临床治愈。1998年11月体检时发现患者面部浸润肿胀,躯干及四肢有大片的、数目较多的边界较清楚的淡红斑。双尺神经和排总神经粗大。皮肤涂… 相似文献
8.
MDT后复发多见于多菌型麻风,少菌型复发较为少见。作者偶遇1例,现报告如下:1病历资料患者男,32岁,工人。因两上肢红斑不痛不痒数月来诊。患者2005年1月初于两上肢肘部原麻风皮疹部位出现红斑,不痛不痒,数月不退,疑为麻风复发于2005年4月15日来本院就诊。患者1990年因同样原因曾 相似文献
9.
麻风MDT后复发2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云南勐腊县从 1983年开展MDT试点 ,到 2 0 0 1年底已完成MDT 13794例 ,经 17年的监测 ,共有 2 1例经MDT后证实为临床复发 ,复发率 0 .15 % ,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 全省各县市在每年检查病人时 ,发现可疑复发者 ,填写统一印制的复发鉴定申请表 ,上报到省、地 (州 )皮防主管部门 ,再由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 ,依据患者的临床、病理、细菌等资料 ,排除逆向反应 ,作出诊断。结果 截止 2 0 0 1年底 ,全省共有 2 1例患者诊断为MDT后临床复发。在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规则服药。其中PB方案复发 14例 ,MB方案复发 7例。复发时出现不同… 相似文献
10.
11.
103例麻风病MDT愈后疗效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 7年 ,我院在全省统一规划下 ,按照WHO推荐的MDT方案 ,对院内、外 10 3例现症麻风病人进行了联合化疗 ,至 2 0 0 1年 ,已经有 89例病人治愈。治疗方案及过程 按照WHO 1981年推荐的麻风联合化疗 (MDT)方案和全国第二次麻风防治工作会议规定的标准确定多菌型 (MB)和少菌型 (PB)病人 ,并制定了不同的治疗方案。具体方法为 :多菌型 (MB)麻风 :B6 6 330 0mg,每月 1次监服 ,5 0mg每日 1次自服 ;RFP 6 0 0mg ,每月 1次监服 ,DDS 10 0mg ,每日 1次自服。少菌型 (PB)麻风 :RFP 6 0 0mg每月 1次监服 ,D… 相似文献
12.
1988年本市达到麻风病基本消灭的部分标准.为了巩固防治成果,1992年4月起我们对1988年前经DDS单疗治愈的患者,实施了短疗程MDT复治,对控制麻风病的愈后复发,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邹城市自1985年开始实施麻风病联合化疗(MDT),已有15年,MDT治疗53例病人中,治愈47例,为评价在麻风病治疗及愈后随访观察效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吴成富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1995,(4)
21例中,男13例,女8例;5~60岁,平均38岁;病期1年以下17例(80.95%),1~2年的4例(19.05%);1986年后用MDT疗程6个月。治疗前查菌均为阴性;病理组织检验均为活动期;有活动性皮损的14例(66.67%),非活动性的7例(33.33%);Ⅱ级畸残4例, 相似文献
15.
淮安市179例麻风用MDT抗复发的效果江苏淮安市皮肤病防治院肖英陈斌淮安市至1985年底,在973例单用DDS治愈者中有12例复发(1.11%)。因此自1986年7月,先后分三批对其中179例用MDT抗复发,然后访视5年,至1995年4月结束,其中男... 相似文献
16.
17.
广东省自1987年全面推行 MDT 已近10年,治愈者逐年增多。1990年以来,我们对以MDT 治愈者进行了系统监测,共发现3例复发。例1:男性,40岁,患 BT 麻风于1995年接受 MDT-PB 方案,经1年规则治疗后皮损完全消退,符合治愈标准后停药。1年后监测发现原皮损重新出现,并较以前扩大,边缘不规则;腓总神经粗大、质硬。符合“BT”麻风(复发),再次用MDT-PB 方案规则治疗效果很好。例2:男性,42岁,BT 麻风,于1992年接受MDT-PB 方案。规则治疗1年,皮损消退,症状 相似文献
18.
邹太礼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1994,(1)
对184例HB病人实施MDT,其中从未治疗过的有35例;男31例,女4例;I 4例,TT 15例,BT16例;年龄14~64岁,平均31.4岁;病期4月~13 相似文献
19.
景志春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1992,(2)
14427例PB病人,治疗用RFP 600mg/月监服,DDS 100mg/日自服,一般为6个月,如皮疹不退可延长到一年。结果有48例复发,RR为0.34%。疗程6个月的RR为0.39%,7~12个月的0.30%。皮损1~3块的10975例中,RR为0.20%,4~9块的为0.80%(P<0.01)。开始治疗时神经受累的2862例中,RR为0.84%, 相似文献
20.
“复发”一般是指某种病于治愈后又发作了。“治愈”对病人或医生来说,指的是症状减轻、体征消失,彻底治愈,特别是对于某种传染病,则是病因即病原体已被完全清除。如果病原体真地被完全清除了,那这种病再次发生,就只能是重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