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需外科减重治疗的腹型肥胖患者的发病因素。方法法国洛林大学附属Brabois医院内分泌外科行减重手术的腹型肥胖患者278例,体重指数(BMI)≥40 kg/m2或BMI≥35 kg/m2同时合并有肥胖相关代谢并发症(高血压、糖尿病、血脂紊乱),手术方式为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50例,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术228例。观察患者的年龄、性别、BMI、腰围、臀围、胰岛素抵抗程度(HOMA-IR)、既往史和肥胖相关代谢并发症,分析与BMI和腹型肥胖程度(腰围、腰臀比)相关的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与不吸烟人群比较,吸烟人群的男性比例较高,体重较大,腰围较大,腰臀比较大,对数转换后HOMA-IR较高,高血压病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吸烟对肥胖症患者的BMI有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中该差异显著性仍然存在(P0.05)。单因素分析中,吸烟对腰围有显著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模型2中吸烟对腰围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在腹型肥胖症患者中,吸烟可能增加BMI和腰围。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肥胖与骨密度(BMD)之间的关系,探讨不同的肥胖程度对我国沈阳地区中老年人群骨密度的影响,同时研究代谢综合征(MS)与骨密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来我院的128例体检男性,运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受检者的骨密度,根据腰臀比(WHR)和腰围(WC)分别分组,比较不同肥胖程度患者的骨密度情况,分析腰臀比、腰围两者与骨密度的关系.结果 根据腰臀比分组,中老年男性各组骨密度没有差异;根据腰围分组,仅有WC>100 cm的受检者,其L_1的BMD明显高于WC<90 cm时的BMD.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示除L_3的BMD外,各项骨密度与腰围呈正相关;左右股骨颈及左全身的BMD与年龄呈负相关;仅左股骨颈和L_(2-4)的骨密度与腰臀比呈负相关.3个代谢综合征成分组和代谢综合征组,L_1的BMD高于无代谢综合征成分的BMD.结论 腰围可能是评价中心型肥胖和骨密度之间关系的较佳指标.适当治疗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肥胖,可避免骨量的丢失,预防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下腰痛患者腰椎曲线与体质指数(BMI)和腰臀比(WHR)的关系,讨论超重和肥胖致下腰痛的机理.方法 对82例患有下腰痛的中老年男性病人进行Roland功能障碍问卷(RDQ);测量身高、体重、腰围和臀围,并计算BMI和WHR;立位摄腰椎X线侧位片,测量腰椎曲线指数(LCI)、腰椎前凸度(Cobb角)和骶骨倾斜角(SSA),对所测量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超重组、肥胖组及向心性肥胖组的LCI、Cobb角、SSA和RDQ明显高于正常组.在BMI相同而WHR不同时,WHR超常组的LCI、Cobb角、SSA和RDQ高于WHR正常组.在WHR相同而BMI不同时,超重组和肥胖组的LCI、Cobb角、SSA和RDQ无明显差别.结论 体质指数和腰臀比超常均使腰椎曲度和骶骨倾斜度加大、Roland功能障碍问卷评分增高,腰臀比对其影响明显高于体质指数对其的影响,超重和肥胖,特别是向心性肥胖可致下腰痛.  相似文献   

4.
体重、体质指数、腰围和腰臀比对正常成人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体重、体质指数(BMI)和腰围、腰臀比(WHR)对正常成人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采用MarcomMx8000多层螺旋CT测定560例正常成人腰椎松质骨密度,将受试者按年龄不同分为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然后在同年龄组根据BMI及腰围的不同将受试者分为肥胖组和正常体重组,分析骨密度与体重、BMI、腰围及WHR的关系。结果①以BMI分组,老年肥胖组BMD高于体重正常组(P<0.05);②以腰围分组,中年女性肥胖组BMD低于非肥胖组(P<0.05);③青年组和中年组BMD与腰围及WHR呈负相关,老年组BMD与体重和BMI呈正相关与腰围和WHR不相关。结论预防骨质疏松症在中青年应提倡运动锻炼,避免肥胖,在老年人不应该过分强调降低体重减少肥胖以避免骨量的丢失。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型肥胖对男性生殖内分泌激素产生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男科门诊342例年龄19~47岁、身高>1.6 m的男性患者,测量其腰围、臀围,计算腰臀比。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雌二醇(E2)、睾酮(T)、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放射免疫法测定游离睾酮(FT),比较生殖内分泌激素与腰臀比之间的相关性。结果:342例男性中,腹型肥胖者62例(腰臀比>0.9),正常体型者280例(腰臀比≤0.9),腰臀比与T(r=-0.163,P=0.003)、T/LH比值(r=-0.13,P=0.02)呈显著负相关。腹型肥胖组与正常体型组比较,T[(14.51±4.53)nmol/L vs(17.21±4.23)nmol/L]、T/LH比值(2.26±0.36 vs 4.61±0.19)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腰臀比与T、T/LH比值呈负相关,男性腹型肥胖者的血清T明显低于正常体型者。  相似文献   

6.
老年男性血清睾酮的下降可能部分是由肥胖引起的,但是,还不能确定哪些肥胖相关的参数与睾酮水平最密切相关。我们研究过伴有雄激素缺乏症但健康状况良好的老年男性的年龄、肥胖和睾酮水平的关系。本研究中,我们从社区中募集了54岁以上无痛症或其他严重疾病的非吸烟男性做横向研究分析,测定身高,体重和腰围,并计算体质指数(BMI)和腰围身高比(WHt)。收集两个早上的血液样本,测量总睾酮,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和促黄体激素。计算游离睾酮(cFT)。并对上述指标与肥胖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多元线性凹归分析。207名54-86岁之间的男性参与了此次研究。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腰围身高比与睾酮和游离睾酮的相关性明显高于体重和腰吲或体质指数。另外,对总睾酮和游离睾酮来说,体重和腰围以及身高都有重要意义(所有的P均小于0.05),身高值中加入体重和腰围值后,导致体重和腰用以及身高的回归系数都增加了,其中腰围呈负相关,身高呈正相关。总之,腰围身高比是预测健康但有雄激素缺乏症的老年男性的睾酮和游离睾酮最好的体质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肥胖症患者Kaup指数及腰臀比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37例儿童肥胖症患者的Kaup指数、腰臀比、糖化血红蛋白值;按性别分组,以糖化血红蛋白值为因变量,Kaup指数、腰臀比为自变量进行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计算其相关系数和回归方程.结果:儿童肥胖症患者的Kaup指数、腰臀比均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Kaup指数与腰臀比可作为儿童高血糖的重要预测指标,应加强儿童肥胖症患者的Kaup指数与腰臀比监控与控制体重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绝经妇女体成分与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相关关系,寻求预测绝经妇女空腹血糖异常 的体成分敏感指标及其临界值,从而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起警示作用。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1年7月来北 京妇产医院体检并被确诊为自然绝经的妇女200名。年龄41 -60(51. 30 ±4. 58)岁,绝经年限1 ~9(2. 96 ± 1. 87)年。测量研 究对象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腹部矢状径及全身脂肪含量,测定研究对象的测定空腹血清血糖、空腹胰岛素、促卵泡生成 素、促黄体生成素、雌二醇,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4R。结果(1)绝经妇女全身性肥胖率为37.5%( BMI^25 kg/ m2)或 88%(脂肪含量>30% ),中心型肥胖率为48. 5%。(2)空腹血糖与年龄、绝经年限及体成分指标(体重指数、腰围、腰臀比、腹 部矢状径、脂肪含量)均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P <0. 05),与E2水平无明显相关关系。消除年龄、绝经年限、E2水平的影 响,空腹血糖与体成分指标(体重指数、腰围、腰臀比、腹部矢状径、脂肪含量)均具有明显的偏相关关系(P <0. 05)。HOMA- IR与年龄及体成分指标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P <0. 05),与绝经年限及E2无明显相关关系。(3)体成分指标(体重指数、 腰围、腹部矢状径、脂肪含量)预测绝经妇女发生空腹血糖异常的切割点分别为25.80 kg/m2、82.50 cm、18. 55 cm、36.92%。 (4)体成分指标(体重指数、腰围、腹部矢状径、脂肪含量)与年龄、绝经年限均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P <0. 05) ;E2水平与年龄 及绝经年限具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P <0. 05),与体成分指标无明显相关关系。(5)体成分指标(体重指数、腰围、腰臀比、腹 部矢状径、脂肪含量)间均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P < 0. 05)。对绝经妇女的脂肪含量及体重指数、脂肪含量及腰围的相关关 系进行曲线拟和,各得出一直线方程,BF (%) = 1. 480BMI ( kg/m2)( R =0.999,R =0.997),BF (%) =0.447WC ( cm) (R = 0. 996,R2 =0.993)。结论绝经妇女肥胖发生率高,肥胖是绝经妇女空腹血糖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初步发现绝经妇女发生 空腹血糖异常的体成分敏感指标及其临界值,这也对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起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血脂异常与男性勃起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血脂异常与男性勃起功能之间的相关关系。 方法:于清晨空腹采集外周血标本,使用生化分 析仪测定其中血清总胆固醇(TC)、总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浓度。从上述 4项结果中至少1项有异常的患者中随机选取200例男性患者,用勃起功能障碍国际指数问卷表(IIEF 5)评估这 些患者的勃起功能,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 结果:血脂异常者勃起功能障碍(ED)的发病率 为47%。年龄、冠心病、空腹血糖水平升高、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服药、高血压均与勃起功能评分之间呈负相 关,HDL与勃起功能评分之间呈正相关。年龄、冠心病、TC/HDL为ED的危险因素,HDL为保护因素,调整年龄因 素后,冠心病、TC/HDL、BPH均为危险因素,HDL是保护因素。 结论:高血脂是影响男性勃起功能的一个重要因 素。其中HDL水平的下降和TC/HDL比值的上升是ED的重要的危险因素。TC/HDL比值的检测和HDL水平的 检测都是预测ED发生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0.
CKD与肥胖     
正肥胖是全球性流行病,肥胖与慢性肾脏病(CKD)关系密切。CKD肥胖人群呈快速增长趋势。研究表明,体重指数(BMI) 35 kg/m2比BMI 18.5~24.9 kg/m2发生糖尿病和高血压的风险分别增加7倍和6倍,而糖尿病和高血压是CKD最常见的两个危险因素。一项关于BMI、腰臀比与CKD关系的研究发现,CKD患者腰臀比(腹型肥胖)高发生心脏事件的风险比对照组高36%。而透析患者BMI过低(22 kg/m2)或过高( 37 kg/m2)死亡风险均增加。另外,肥胖患者肾移植成功率较低,肾移植患者BMI 35 kg/m2更容易出现手术伤口感染和裂开,导致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