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前,肺栓塞的治疗主要采用抗凝和溶栓,但对某些特殊情况,尤其是抗凝或溶栓等无效或效果差,或有禁忌证,以及危及生命的大块肺栓塞患者,介入治疗会起到满意疗效。我院自2002年4月至2003年12月采用肺动脉内介入治疗肺栓塞2例,现报告如下。例1,男,47岁。突发晕厥4h入院。入院体检:BP86/56mmHg(1mmHg=0·133kPa),急性病容,呼吸急促,平卧位,口唇轻度发绀,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音,心率104次/min,律齐,肺动脉瓣区第2心音亢进,未闻及杂音,腹部无异常,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示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SⅠQⅢTⅢ。超声心动图示右房、右室大,肺动脉…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急性大块血栓性肺栓塞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并分析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15例急性大块血栓性肺栓塞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转归。结果本组常见临床表现依次为:心动过速100%,呼吸困难93.3%,一过性或持续性低血压53.3%,休克53.5%,晕厥40.0%,咯血40.0%。首诊准确率为46.7%。15例患者中死亡8例,病死率为53.3%。结论急性大块血栓性肺栓塞的误诊率、死亡率高;预后与右心室/左心室(RV/LV)比值、治疗方法以及是否合并其他疾病,特别是与脑卒中密切相关。紧急肺动脉内导管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急性肺栓塞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从 1977年 9月Gruentzig在瑞士苏黎士大学进行了首例冠状动脉成形术获得成功后 ,介入性心脏病学发展迅速。除较多地应用于冠状动脉疾病治疗外 ,在周围动脉疾病、心脏瓣膜疾病以及先天性心脏疾病等介入治疗方面也取得了一定进展[1] ,但直到近些年才应用于肺动脉疾病的治疗。 1998年Sors提出导管介入治疗肺栓塞的适应证 :急性大面积肺栓塞、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溶栓疗效不佳或有禁忌证、经皮心肺支持 (PCPS)禁忌或不能实施者并需要有经验丰富的导管操作组。Kasper通过对 2 0 4家医院 10 0 1例广泛型肺栓塞患者进行观察 …  相似文献   

4.
临床资料  患者 ,男性 ,76岁 ,因“活动后喘憋1周”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3 0余年 ,半年前患“脑梗塞” ,经治疗后恢复。查体 :BP 13 0 / 80mmHg ,神志清 ,肥胖 ,唇紫绀 ,颈静脉充盈 ,两肺呼吸音低 ,无干湿罗音 ,HR 85次 /min ,心脏查体无异常 ,肝脾触诊不大 ,双下肢无浮肿。血气分析 :PH 7 4PO2 61 7mmHgPCO23 1mmHgHCO3 18 9mmol/L。D 二聚体水平升高。心电图 :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SⅠ QⅢ TⅢ ,V1- 6 T波倒置。 10月 2 4日胸片示右肺门影增粗 ,肺动脉段突出 ,右肺纹理稀疏 ,透亮度增加。 (图 1) 10月 2 7日彩超 :左房、右…  相似文献   

5.
尚璇  王兆华 《山东医药》2005,45(20):17-17
肺栓塞(PE)起病急,病情危重,病死率高。2003年1月~2004年12月,我们采用选择性肺动脉内溶栓术治疗12例肺栓塞患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动脉导管未闭(PDA)患者介入封堵治疗后肺动脉压改变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行介入封堵治疗的43例PDA患者的临床及介入手术资料。结果:与治疗前比较,PDA患者介入封堵治疗后肺动脉收缩压[PASP,(76±51)mmHg比(46.26±17.26)mmHg]、肺动脉舒张压[PADP,(39.47±17.11)mmHg比(15.84±10.74)mmHg]、平均肺动脉压[MPAP,(54.72±19.21)mmHg比(28.53±14.41)mmHg]均显著降低(P均=0.0001),PADP下降程度比PASP更明显[(0.54±0.38)比(0.38±0.15),P=0.012];PDA患者介入治疗后PASP、MPAP下降程度与年龄呈负相关(B=-0.04,P=0.012;B=-0.006,P=0.009);术后MPAP下降程度与动脉导管管径呈正相关(B=0.022,P=0.01)。结论:介入封堵治疗对动脉导管未闭有益,应在年龄较小时尽早手术。  相似文献   

7.
肺动脉栓塞 (pulmonaryembolism ,PE)是一种常见的心肺疾病 ,由于其诊断困难 ,误诊率高。未经治疗的PE病死率约30 %。为了提高PE的诊治率 ,自 2 0 0 1年 5月~ 2 0 0 2年 8月期间 ,通过对 8例PE的患者行肺动脉碎栓术治疗 ,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根据临床症状 ,D 二聚体 >0 .5mg L ,心电图改变 (QRS电轴右偏 ,SⅠQⅢTⅢ 型 ,右胸前导联及Ⅱ、Ⅲ、aVF导联T波倒置 ,完全性或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 ,血气分析等指标 ,疑诊为PE者行肺动脉造影。共筛选 8例住院患者 ,最大年龄 72岁 ,平均年龄 6 2 .…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导管治疗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中老年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997年10月至2006年2月,48例合并肺动脉高压(右心导管测量肺动脉平均压>25mmHg)的ASD患者接受了封堵治疗(同期196例无肺动脉高压为对照组)。分析经导管封堵后肺动脉收缩压、心功能以及右心室、肺动脉直径变化。结果48例中47例封堵治疗成功,技术成功率97.9%,即刻残余分流率为2.1%(1/48)。全组缺损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最大径18.9±5.1mm。封堵后即刻肺动脉收缩压由61.2±12.6mmHg降至43.0±8.4mmHg(P<0.01),肺动脉平均压由31.1±4.8mmHg降至26.0±3.4mmHg(P<0.05),全肺阻力由2.9±1.4mmHg.min(Wood单位)降至1.9±0.8mmHg.min(P<0.01)。封堵后第1天,主肺动脉直径由术前的30.2±7.3mm降至27.2±5.8mm(P<0.01),右心室前后径由35.4±7.6mm降至28.0±7.0mm(P<0.01)。全组并发症发生率8.3%(4/48),其中操作相关并发症4.2%。随访8.7±15.4个月(1~60个月),随访期间肺动脉收缩压进一步下降,肺动脉直径、右心室前后径进一步减小,心电图右束支传导阻滞比例降低,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结论经导管封堵治疗合并轻中度肺动脉高压的中老年ASD安全、有效,术后肺动脉压降低,心功能改善,近、中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窒间隔穿孔封堵治疗的疗效.方法 12例临床经心电图、心肌坏死标记物及心脏超声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的患者,经药物治疗调整心功能后实施介入治疗封堵术,其中2例患者择期实行冠状动脉造影球囊扩张(PTCA)及支架置入术.结果 (1)全部12例患者,缺损累及膜周部2例,肌部10例(其中心尖部3例);12例患者,9例封堵成功,9例患者存活;相关的并发症封堵器脱落2例和恶性心律失常(心室颤动)1例.(2)室间隔穿孔发生到行封堵术的时间间隔为(15.5±9.2)d,9例存活患者术后至出院天数为(11.3±5.2)d.(3)2例患者同时均经冠状动脉造影成功地于严重狄窄处共置入支架4枚.结论 采用导管法封堵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能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病死率,但技术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 肺动脉血栓栓塞(肺栓塞)的即刻病死率约10%。大部分的急性肺栓塞患者只要给予有效抗凝治疗,预后非常良好。但是肺栓塞的患者如果伴有低血压,动脉收缩压≤90mm Hg(1 mm Hg=0.1 33 kPa)或者低灌注的表现,3个月病死率高达50%,其中急性右心功能衰竭是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对于这部分患者,尽快恢复肺动脉的灌注,降低血栓负荷,有助于逆转右心功能衰竭,从而挽救患者的生命。除尽快静脉给予肝素抗凝外,可能挽救患者生命的治疗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应用经皮导管碎栓、取栓联合局部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的可行性、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分析33例采用导管碎栓、取栓联合局部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临床症状、肺动脉平均压、血氧分压和肺动脉开通情况.结果 33例患者均成功行经皮导管碎栓、取栓联合局部溶栓治疗,有效率为90.9%,无严重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 对急性肺栓塞患者行介入治疗是一种起效快、疗效确切、并发症少的方法,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2.
曹耀前  钟殿胜 《国际呼吸杂志》2013,33(14):1100-1103
对于危急状态的大面积肺栓塞的患者目前的指南推荐全身静脉溶栓,然而溶栓能否成功以及禁忌证和并发症限制了该方案的临床应用.近年来随着介入器材和技术的快速发展,不同类型的导管应运而生,使介入治疗急性肺栓塞成为可能,临床难以实施溶栓及抗凝治疗时,急诊介入治疗可成为一种替代方案,本文重点综述不同介入方案的优劣及存在的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梅早仙  王勇  李丽  吴琦 《国际呼吸杂志》2008,28(19):1175-1177
目的 探讨合理的影像学诊断和介入治疗对急性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5例急性PE患者采用CT肺血管成像、导管碎栓及导管溶栓.以诊断和治疗PE.结果 25例患者CT造影检查有阳性表现.所有患者均成功插管至肺动脉.介入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其中16例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并发脑出血并死亡1例.结论 CT肺血管成像、肺动脉造影、经导管栓子除去术和下腔静脉滤器置人术是诊断、治疗和预防急性PE安全、迅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前急性肺栓塞患者右心功能不全仍无统一的诊断标准,国内外指南一般结合多种检查方法进行综合评价.中危肺栓塞患者溶栓治疗是否优于单纯抗凝治疗,目前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对中危急性肺栓塞人群右心功能不全的诊断以及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肺动脉栓塞22例,其中有基础心脏病18例占81.8%,临床表现以呼吸困难、咯血、胸痛、紫绀最多见,肺核素通气/灌注扫描是安全、可靠的无创检查方法。同时对肺栓塞诊断程序及治疗措施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自制可脱落球囊和自体血凝块行大面积肺动脉栓塞动物模型的异同.方法 健康绵羊18例,随机分为3组:血栓栓塞组(简称血栓组)、球囊栓塞组(简称球囊组)和空白对照组.所有动物均经全麻下监测有创肺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及外周动脉压.使用12 F薄壁指引导管置于右肺动脉,将自制可脱落球囊或自体血凝块经导管引入,建立肺栓塞动物模型.分别于栓塞术前、肺栓塞模型建立后0.5 h、1 h、2 h、4 h、6 h及8 h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平均肺动脉压(MPAP)、心率、呼吸频率及外周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结果 2组建立大面积肺栓塞模型的绵羊均在注入自体血栓或球囊阻塞后经肺动脉造影证实为右侧肺栓塞.实验动物均存活8 h以上.动物模型建立后0.5 h~2 h出现心率、呼吸频率加快,SaO2及PaO2下降,肺动脉压增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2种栓塞方法间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 h后逐渐稳定,球囊组呼吸指标缓慢回升,血栓组则稳定于较低水平,球囊组与血栓组对照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球囊栓塞较好的模拟肺栓塞的机械作用,血凝块较好的模拟血栓中活性物质的影响,可根据实验目的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模型复制方式.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

Pulmonary embolism (PE) with more than 50% compromise of pulmonary circulation results significant right ventricular (RV) afterload leading to progressive RV failure, systemic hypotension and shock. Prompt restoration of thrombolysis, surgical embolectomy, or percutaneous mechanical thrombectomy (PMT) prevents progressive hemodynamic decline. We report our single center experience in high risk PE patients treated with standard pigtail catheter mechanical fragmentation followed by intrapulmonary thrombolysis as a primary therapy.

Methods

50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diagnosis of high risk PE defined as having shock index >1 with angiographic evidence of >50% pulmonary arterial occlusion are included in the present study. All patients underwent emergent cardiac catheterization. After ensuring flow across pulmonary artery with mechanical breakdown of embolus by rotating 5F pigtail catheter; bolus dose of urokinase (4400 IU/kg) followed by infusion for 24 h was given in the thrombus. Hemodynamic parameters were recorded and follow up pulmonary angiogram was done. Clinical and echo follow up was done for one year.

Results

Pigtail rotational mechanical thrombectomy restored antegrade flow in all patients. The mean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 Miller score, Shock index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from 41 ± 8 mmHg, 20 ± 5, 1.32 ± 0.3 to 24.52 ± 6.89, 5.35 ± 2.16, 0.79 ± 0.21 respectively (p < 0.0001). In-hospital major complications were seen in 4 patients. There w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eduction of PA pressures from 62 ± 11 mmHg to 23±6 mmHg on follow up.

Conclusions

Rapid reperfusion of pulmonary arteries with mechanical fragmentation by pigtail catheter followed by intrapulmonary thrombolysis results in excellent immediate and intermediate term outcomes in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high risk pulmonary embolism.  相似文献   

18.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58 岁,因"晕厥一次,腹痛4 天"就诊.患者静息状态下无明显诱因突然意识丧失,无四肢抽搐、无口吐白沫,约10 min 自行转醒,即感持续性腹痛,无胸闷、胸痛、恶心、呕吐、腹泻、血便及黑便、呕血和肉眼血尿,晕厥时由旁边家人扶助,没有跌倒及撞击情况.门诊检查除外主动脉夹层,因心电图异常及心肌损伤标记物升高,以"急性冠脉综合征"收住院.既往否认高血压、糖尿病,身体健康,无不良嗜好,否认家族遗传病史.20 d 前双下肢外伤骨裂,草药包敷卧床至今.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手术后发生急性大面积肺血栓栓塞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及经验.方法:收集我科5例手术后6d内发生急性大面积肺血栓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在评估其出血风险后给予阿替普酶50 mg缓慢静脉溶栓治疗,观察治疗后患者症状、生命体征和临床指标及出血情况.结果:5例患者均接受了静脉溶栓治疗,其症状和临床指标均明显好转出院,未见溶栓后手术伤口大出血及其他危险情况.仅有1例患者出现伤口处出血,在停用溶栓药物,加强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对于手术后近期急性大面积肺血栓栓塞患者,在评估其总体出血风险较低后,可在严密监测下进行溶栓治疗,能改善患者预后,不增加患者大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手术治疗慢性肺动脉栓塞的疗效,对9例临床诊断为慢性肺动脉栓塞患者在全麻及体外循环下行血栓清除及肺动脉内膜剥脱术。结果:9例患者术后恢复顺利,随访9~72个月,远期效果良好。认为对慢性肺动脉栓塞患者采用外科血栓清除及肺动脉内膜剥脱术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