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希德  王玉清 《新医学》1995,26(10):507-508
右季肋部疼痛,肝脾肿大──查房选录(160)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消化科张希德,王玉清病历摘要男,34岁,因右季肋部疼痛20余天于1991年7月28日入院。入院前20余天出现右季肋部疼痛,逐渐加重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食物,无血迹。门诊检查发现肝脾肿大,...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61岁.以反复右季肋部闷痛伴消瘦2周入院.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季肋部闷痛不适,无恶心、呕吐,无黄疸,无发热,无腹泻及黑便,体重下降约10 kg.入院查体: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无肝掌、蜘蛛痣.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腹平软,可扪及明显包块,肝肋下未及,肝区无明显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尿常规及便常规均正常.  相似文献   

3.
肝外伤术中胆漏10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胆漏是严重肝外伤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术中较易出现漏诊,从而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我院近10 a共处理10例,临床效果较好,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7例,女3例;车祸伤7例,打击伤2例,挤压伤1例。闭合性损伤8例,开放性损伤2例。单纯性肝外伤6例,合并伤4例。1.2肝外伤的诊断就诊时均有失血性休克表现、右季肋部及腹部有外伤史、右季肋部压痛或叩击痛、腹腔穿刺阳性、B超和CT检查。经B超检查确诊9例,经CT检查确诊1例。腹腔穿刺均呈阳性。结合生命体征、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的变化,术前均确诊。1.3肝外伤部位及程度10例患者中,按美…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40岁,主因"车祸50天,右侧季肋部发现可复性包块约30天"就诊.车祸后当地医院CT检查提示右侧胸、腹壁软组织肿胀、积液;X线胸片提示右侧第9肋骨骨折.行止血、抗感染、对症治疗等,疼痛好转.30天前患者右侧季肋部渐出现一包块,平卧位时包块可稍缩小,站立活动时包块突出明显.体格检查:右侧季肋部腹壁可见约3 cm×3 cm包块,呈半球形,无红肿.超声:右侧腹壁层可见7.6 cm×2.0 cm无回声区,边界清,与腹腔相通,延伸至肝门部,无回声区壁厚2.5 mm;腹腔未探及胆囊回声(图1、2).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肿瘤切除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自2003年5月至2008年12月本科行腹腔镜肝肿瘤切除术9例,其中男7例,女2例,年龄43~72岁,平均(58.4±7.2)岁。HB-sAg(+)5例,有肝硬变者6例,肝功能Child分级A级7例、B级2例,AFP(十)7例。术前患者均行影像检查包括BUS、CT、MR,肿瘤均位于右肝表面,右肝V段1例,位于右肝V~VI段3例,VⅡ段3例,左肝表面2例,均未侵犯肝门结构,病灶直径大小2.8-7.5cm,4例大于于5cm,平均(4.6±2.2)cm,按肿瘤切除原则进行手术。结果9例均在完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不规则肝段切除,切除肝体积最大9cm×8cm×8cm,最小3.5cm×3.5cm×3cm,无术中及术后严重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日为(6.8±1.6)d。术后病理原发肝细胞肝癌8例,随诊最短生存10个月,5例目前生存,2例生存超过5年,1例病理肝血管瘤无复发。结论选择适当病例在腹腔镜下按肿瘤治疗原则进行腹腔镜肿瘤切除术是可行,疗效较满意;术者需要灵活掌握应用每一种切割止血方法,才能够顺利完成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手术。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 ,61岁 ,于 2 0 0 1年 12月 18日因“右上腹痛 ,畏冷 ,发热 5天”为主诉就诊 ,门诊检查后以“肝占位性病变 (肝癌 ) ,急性胆囊炎 ,原发性高血压 2级”收入院。体检 :T3 9.5℃ ,BP2 2 /12 .5kPa ,超力体型 ,皮肤巩膜无黄染 ,心肺无异常 ,腹部膨隆 ,脐凹 ,上腹肌较紧张 ,肝右肋下 10cm ,剑突下 8cm扪及 ,质地中等 ,边缘钝 ,表面触及结节状隆起 ,压痛 ,胆囊无肿大 ,墨非氏征 ( ) ,肝区叩击痛明显 ,腹水征 ( -)。血检 :WBC12 .9×10 9/L ,N94.6%。肝功能 :TBI3 1.4uMol/L、DBI2 3 .9uMol/L、IBI7. 2uMol/L、ALT47IU /L、AS…  相似文献   

7.
患者 ,女 ,4 7岁。右侧腰部疼痛两天入院。查体 :右侧腹部压痛阳性 ,以右上腹为著 ,右季肋部叩痛阳性。墨菲征阳性。血常规 :WBC2 0 .4× 10 9/L,HGB91g/L,RBC3.0 5× 10 12 /L。尿常规 :BLD+ ,RBC2 5个 /HP。临床诊断 :1、急性胆囊炎 ?2、急性阑尾炎 ?3、贫血特查。抗炎对症治疗五天 ,症状缓解。B超 :右季肋部、右肾内侧、下腔静脉右侧可探及一 13.5 cm× 6 .9cm×8.6 cm较低回声肿物 ,其边界尚清晰 ,内部可探及不规则长形液性暗区 (图 1)。肿物与右肾关系密切 ,上缘达第一肝门 ,下缘平脐。右下腹肠间隙可见厚 2 .7cm图中 X示部位…  相似文献   

8.
男,8个月。因头部小疖被挤后发热6天,烦躁、气促、紫绀1天急症入院。曾用青、链霉素治疗无效。体温38.2℃,呼吸84次,面色苍白,呼吸急促,指甲、唇周青紫,枕后见两个直径约2cm的疖痂,无波动感,无黄疸,三凹征(+),双肺呼吸音粗,心率190次,律齐,心音低弱,心尖区有Ⅰ级收缩期杂音,右季肋部稍饱满,肝肋下3cm边缘钝,压痛不明显,肝颈回流征(-),脾肋下2cm。血红蛋90g/L,白细胞5.15×10~9/L,中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4 2岁。因间断发热4个月,伴右腋下淋巴结肿大、腹水1个月于2 0 0 2年12月31日入院。患者于2 0 0 2年8月出现发热,体温39℃以上,伴乏力、全身水肿,右季肋区胀痛,12月7日在外院查血常规示WBC 14 .2×10 9 L ,Hb 12 7g L ,BPC 36×10 9 L。胸部X线检查:左侧胸腔积液、胸膜部分粘连。腹部B超:大量腹水。查体发现右腋下淋巴结4cm×4cm ,质中、轻压痛、活动尚可。腋下淋巴结活检病理及免疫组化示淋巴结滤泡内外细胞LCA阳性,滤泡细胞CD79a、CD2 0 阳性;滤泡间少量细胞示CD3及UCHL 1阳性;滤泡外少量细胞Bcl 2阳性;滤泡间既有κ也…  相似文献   

10.
我院普外科近10年间共收治肝外伤102例,其中手术治疗90例(88.2%),非手术治疗12例(11.8%)。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74例,女28例;年龄2~62岁。均以腹部损伤和损伤后出现不同程度腹痛来诊,来诊时间为伤后30min~20h,就诊时有休克表现34例。1.2致伤原因及部位交通肇事伤76例,刺伤16例,撞伤6例,坠落伤4例。单纯肝外伤41例,肝外伤合并其它脏器损伤61例。受伤部位:右肝67例,左肝24例,双侧肝11例。1.3术前诊断根据受伤部位(右季肋部,右胸背部,上腹部)和体征(右侧肋骨折,右季肋部叩击痛,腹穿见不凝血…  相似文献   

11.
国外曾报道左旋多巴缓解带状疱疹疼痛(国外医学情报1982;(2):31)。笔者应用左旋多巴治疗3例神经性疼痛,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典型病例介绍1.治疗带状疱疹合并肋间神经痛。患者潘××,女,53岁。因右季肋持续性疼痛9天入院。入院前9天出现右季肋部持续性胀痛,无放射,无发热,服镇痛药未能缓解。5天后疼痛部位出现疱疹,不痒,疼痛加剧。查右季肋部及右背部第10、11肋间见成簇呈带状分布、突出皮肤、大小约0.5厘米的淡红色疱疹,触痛明显。内科及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诊断“带状疱疹合并肋间神经痛”。用左旋多巴每次0.25克,每  相似文献   

12.
结节性硬化伴脑神经元移行障碍及左腹部错构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红  焦旭东 《临床荟萃》2005,20(7):381-381
患儿,男,3岁7个月.以"发热、咳嗽3天,抽搐2次"为主诉入院.抽搐时神志不清,双眼上翻.患儿自出生6个月后即有反复发作抽搐史,发作时表现同上.服用苯巴比妥(鲁米那)后2年无再抽搐.现已停药半年.抱养儿,家族史不详.查体:神志清,发育及反应较一般孩子差.右胸部见约5 cm×5 cm,大小色素脱失斑(生后即有),左季肋部可扪及一5 cm×6 cm质韧肿块,未引出病理性神经体征.  相似文献   

13.
我院从1987年5月至1988年3月共收治肝脓肿8例,误诊5例。5例均为男性。年龄20~56岁。其中阿米巴肝脓肿4例,细菌性肝脓肿1例。入院后误诊时间最短7天,最长2个月。现将误诊原因及教训分析如下: 一、因发热和心脏表现误诊为风湿热 [例1]男,56岁,农民。因不规则畏寒发热4个月、心慌不适及右季肋部隐痛1个月于1987年5月6日入院。入院前曾经不规则地使用过青、链、氯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43岁,主因“右上腹痛6个月,加重伴腹胀1个月,彩色超声发现肝囊肿10d”南门诊以“肝囊肿”收入院。患者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右上腹痛,自服止痛药物后好转;1个月前,患者诉右上腹痛较前加重,不伴有寒战、发热、恶心、呕吐、黄疸等其他不适,来北京地坛医院行彩色超声检查,结果提示:左肝囊性占位(9.1cm×8.3cm)。  相似文献   

15.
1 病历摘要男,5 8岁。反复右上腹痛4 0年,再次发作10天,于2 0 0 2年6月入院。患者于4 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痛,为持续性钝痛,不向它处放射,无恶心及呕吐;无发热及黄疸。对症治疗缓解。以后右上腹痛反复发作,与进食无明显关系。每2~3年发作1次。近年来,右上腹痛发作较频繁。10天前右上腹痛再次发作,向右肩背部放射,伴低热,抗炎治疗腹痛有所减轻。入院查体:腹部平坦,软,右上腹轻压痛,肝脾未触及,亦未触及包块,莫菲征阳性。实验室检查:B超示胆囊窝处可见两个液性暗区,其大小为5 .9cm×2 .9cm和5 .0cm×2 .1cm ,形态规则,边界整齐,包膜…  相似文献   

16.
从1965年至1985年的20年间收治迟发性隐匿型肝破裂g例,其中误诊误治7例,我们作了回顾性总结,对误诊误治原因进行了分析,也提出了有关迟发性隐匿型肝破裂的诊断及治疗意见。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9例中,男8例,女1例;工人7例,农民2例。全部有右季肋部外伤史。伤后来院距受伤时间:5~8小时者2例,1~3天者2例,7~21天者3例,1个月以上者(最迟3个月)2例。伤后有右季肋部疼痛史者8例;肋骨骨折被X光发现者3例;触及有传导压痛及骨擦音7例;发现巩膜  相似文献   

17.
病历摘要患者陈××,男,28岁,工人,武进人。因右季肋区隐痛、食欲减退、消瘦50天,畏寒、发热5天,于1977年4月5日入院。 1月下旬,患者因左肩胛处长了一个包块,在公社卫生院诊断为“痈”,曾行切开排脓引流术,术后经敷药数次和肌注青霉素数天后痊愈。2月10日,患者出现上腹部发胀,尤以进食后明显,同时伴有右季肋区持续性隐痛,有时放射至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性,68岁。因腹部隐痛半年,加重20天入院。查体:腹部膨隆,腹肌软。右下腹们及8cm×8cm×7cm包块,边界清,固定,压痛,无反跳源。B超提示右下腹9.7cm×8.0cm×5.7cm实性占位。X光摄片:回盲部肿瘤。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回盲部有一约8.0cm×7.5cm×7.0cm包决,质硬,侵及小肠系膜,回肠及升结肠下端与肿瘤粘连。手术诊断为回盲部恶性肿瘤。行回盲部肿瘤、部分回肠、升结肠切除术及腹腔淋巴结清扫术。病理检查肉眼:病变在粘膜下,穿透肠壁,与阑尾、肠系膜及升结肠粘连。肿块大小10.0cm×9.5cm×8.5cm,边界欠清。切面实…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性,9岁。以右上腹疼痛5天,发热3天入院。查体:体温38.8℃,轻度贫血貌,右上腹压痛阳性,肝肋下2cm,剑下2cm,质硬缘钝。血常规:血色素75g/l,红细胞3.09×1012/L,白细胞11.9×109/L,中性粒79.6%。肝功:谷丙转氨酶124ml,谷草转氨酶59ml,碱性磷酸酶193ml,2次甲胎蛋白测定阴性。B超:肝上界第6肋,右叶厚7.0cm,肋下 2.0cm;左叶厚4.6cm,剑下2.0cm,回声不均匀,肝右后叶可见10·5cm×7·1cm实质性肿块,其内回声强弱不等,边界较清,有包膜,门静脉、下腔静脉及第一、二肝门均显示清楚(图1)。CT扫描:肝右后叶后段见巨大  相似文献   

20.
患儿女,3岁,就诊前食欲减退,恶心伴呕吐,消瘦,精神状态欠佳。父母发现患儿腹部增大20d,伴间断腹泻。查体:消瘦,精神萎靡,轻度贫血外貌,巩膜无黄染,心率95次/min,节律齐;腹部膨隆,肝大,右肋下2cm,剑下3cm;右上腹可触及一10.0cm×10.0cm包块。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肝脏明显肿大,于肝右叶内见一大小约12.4cm×9.8cm×13.0cm巨大实性肿物(图1,2),几乎占据整个肝右叶,且向肝左内侧叶挤压,肝左静脉被肿物向左侧推移,胆囊、右肾受肿物压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