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病人对医疗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之医患矛盾的增加,医生的心理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因此有关医生的心理相关研究已经成为热点,有研究发现,约15%的医生处于亚健康状态,而有40%左右的医生长期处于工作倦怠 [1].  相似文献   

2.
目的:根据中国医疗卫生行业特点,构建合适的医生心理工作负荷测量指标体系。方法:借鉴航空航天领域测量飞行员心理工作负荷的方法,结合文献研究法、医生访谈法、专家咨询法以及问卷调查法等,开发医生心理工作负荷测量指标体系。结果:通过文献分析和医生访谈初步构建了评价指标。进行了两次专家咨询,专家咨询表的回收率分别为95%和68.42%,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72和0.75。然后发放了80份问卷调查量表,回收率92.5%,通过统计学分析,最终形成了6个维度、12个条目的测量指标体系。结论:医生心理工作负荷的测量指标体系与航空航天领域飞行员心理工作负荷测量指标体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之后的研究中,可以紧密结合医疗行业医生工作环境和特点,在测量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具体测量量表,科学合理地测量医生心理工作负荷。  相似文献   

3.
梁艳 《吉林医学》2012,(32):7155-7156
<正>据世界卫生组织关于急诊科护士心理问题的一份报告,世界上有20%~3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异常。从我国调查和研究的实际情况看,我国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一般人群。急诊科的护士长期处于抢救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急危重患者、各种外伤患者的第一线,在紧张繁重的工作中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心理压力,易导致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4.
烧伤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危险因素及预测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烧伤通常是一件具有长期身体和心理影响的灾难性事件。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一直是烧伤病人心理研究领域里最常见的课题。烧伤引发PTSD的研究,国外从1980年开始,二十几年来有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果,但仍处于起步阶段。无论烧伤患者还是医生对PTSD的认知率都很低,PTSD很容易被误诊和误治。笔者对烧伤病人PTSD流行病学、相关危险因素和预测因素等相关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研究,目的是探讨烧伤PTSD先前存在的风险因素和烧伤早期应激症状的预测意义,为烧伤PTSD早期鉴别和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阐明组织支持感、心理资本与医生工作绩效和抑郁倾向的关系及作用,为提高医生工作绩效,降低抑郁倾向发生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辽宁省7所三级和二级甲等医院的1000名医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问卷包括组织支持感量表、心理资本量表、工作绩效量表和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结果:组织支持感可解释医生工作绩效变异的6.8%,心理资本作为中介变量可解释工作绩效变异的26.2%;组织支持感可解释医生抑郁倾向变异的13.3%,心理资本作为中介变量可解释抑郁倾向变异的15.4%。结论:组织支持感及心理资本均对工作绩效和抑郁倾向有预测作用,心理资本在组织支持感与工作绩效的关系和在组织支持感与抑郁倾向的关系中起不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一、概述:近百年来国内对心理学的研究发展较快,其中医学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的研究亦进展甚速。但是对临床心理的治疗研究仍极为缺乏,如临床中有相当多的人就医服药,其中约有8~20%的病人可能为心理病。近代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指出,一个医生仅了解病人有什么病是远远不够的,还应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情  相似文献   

7.
儿童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随着智力的不断增长,其心理状态也有其特殊性.口腔医生应对儿童心理有所了解和掌握,以便在临床中能较顺利地开展儿童口腔疾病的诊治工作.  相似文献   

8.
A型行为是引起冠心病的大危险因子(吸烟、高血压、高胆固醇)中的一个独立危险因子,早在1868年,德国医生约、欧森注意到冠心病患者似乎有特定的行为.二十世纪以来,人类冠心病发病率迅速增高,其原因认为有些人对环境紧张的刺激反应强烈,长期处于这种紧张心理状态人,对反复出现的紧张刺激,形成一套特定的反映模式,导致人体一些生理生化变化而发生疾病.  相似文献   

9.
正美国2014年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87%的医生感到每天有中到重度的压力和倦怠,而因心理问题导致的医生自杀率也不断飙升,这不仅威胁到医生本人的健康,也导致医生家庭关系不和睦,人际关系不和谐,还可能导致不必要的医疗事故。为此,美国医院专为医生配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设在医院内部,院方会专门针  相似文献   

10.
广州市三甲医院医生的亚健康状况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了解广州市三甲医院医生亚健康状态的概况及其特征.方法 以广州市3家三甲医院692名医生为对象开展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与亚健康诊断有关的躯体、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的问题和亚健康的各种影响因素及疾病现状等.结果 医生亚健康发生率为73.4%,男、女医生亚健康发生率分别为69.4%及7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的医生亚健康发生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职称的降低、学历的升高,医生亚健康发生率呈上升降趋势(P<0.01).最常见的亚健康表现是精神压力大(73.0%).结论 三甲医院医生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积极采取各种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提高医生整体健康水平,如加强自我心理和身体调节、努力争取家人的理解与支持及争取管理者的重视与参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北京协和医院不同科室临床医生对终末期患者镇静治疗的经历和观点。方法 2022年8月至2023年4月对涉及终末期患者管理的临床医生进行线上问卷调查。结果 共发放问卷205份,整体有效回收率56.1%。其中,55.7%的医生曾有对终末期患者实施镇静的经历。85.2%和75.7%的医生认为使用镇静药物可缓解终末期患者的躯体症状和心理生存痛苦。大部分医生因为担心缺乏法律支持(86.1%)和患者或家属不理解(59.1%)而对镇静治疗存在顾虑。90.4%的医生愿意接受缓和镇静培训。结论 本次调查发现大多数医生认同通过镇静治疗缓解终末期患者的躯体症状和心理生存痛苦,但因缺乏法律法规支持而对镇静治疗的实施存在顾虑,需要加强缓和镇静培训。  相似文献   

12.
刘林 《重庆医学》2013,42(17):2046-2047
据调查显示,目前中国医学本科教育中医患沟通课程设置尚不普及,医学生的沟通技能培训存在严重不足[1]。张品南等[2]从医患关系现状、医疗风险防范等方面对医患沟通的重要性进行了精辟的阐述。一项关于医患沟通对癌症患者心理影响的研究显示,68%的患者认为医生的语言和态度对患者心理状态产生很重要的影响,的患者希望医生有时间倾听他们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临床医生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后的工作环境及心理状况。方法 对 4 87名临床医生采用问卷方式进行调查。结果  6 9 6 1%的医生曾遭受病人辱骂 ,32 2 4 %曾遭受病人行为攻击 ;75 5 6 %的医生自认为心理压力增大 ,4 1 6 9%自认为工作自信心下降。不同年龄、不同性别自信心下降比例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 )。结论 针对医疗行业的高风险性 ,医生必须提高法律意识 ,调整心理状态 ,提高技术水平 ,对病人增强人文关怀 ,融洽医患关系 ,以适应目前医疗环境 ,促进医学发展  相似文献   

14.
脂肪肝是指肝内脂类含量超过肝脏湿重的10%~15%,或在组织学上超过50%的肝实质脂肪化。随着部队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膳食搭配的不合理,潜艇人员担负任务的特殊性,工作生活所处环境的特殊性,更易使艇员身体和心理长期处于高度紧张和疲劳状态,导致多器官功能减低,从而导致机体处于亚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癌症病人的作用。材料和方法,自1993年~1995年78例癌症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并进行分组分析,结果能愉快接受,主动配合医生治疗者占97.4%,并且对疾病治疗有显著的成效。患者的长期存活率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昆明地区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缓解期控制的现状.方法分别从患者和医生的角度,通过问卷的方式,从戒烟、肺功能检查、吸氧、吸入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吸入装置的使用、康复锻炼、随访情况以及开展的健康教育等方面调查缓解期的控制情况.结果 (1)患者的调查显示:33.8%的患者表示需要长期氧疗,34.78%平时坚持吸入气雾剂,41.54%的患者能够正确使用不同吸入装置,有24.15%对呼吸康复治疗方法略有了解,只有4.83%患者定期到门诊复查肺功能,没有患者在缓解期曾到过医院行氧饱和度监测,28.02%COPD患者认为参加COPD防治知识讲座很有必要.(2)医生的调查显示:45.2%医生建议患者定期复查肺功能(χ2=24.723,P〈0.01),介绍患者行肺康复治疗的医生50.7%(χ2=17.656,P〈0.01),调查患者能否坚持长期氧疗的医生为63%(χ2=8.96,P〈0.05),建议长期吸入激素治疗的医生为49.3%(χ2=12.68,P〈0.01),建议长期吸入支气管扩张剂的医生为48.6%(χ2=15.51,P〈0.01),认为吸入长效支气管扩张剂为52.1%(χ2=14.11,P〈0.01),省市级医生明显高于县级.而对固定开展健康教育、定期随访、正确使用吸入装置率及氧饱和度的监测的调查三级医院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昆明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的管理存在严重不足,应该提高缓解期管理的意识.  相似文献   

17.
对儿童患者的诊疗技巧是儿童口腔科医生需长期面对和解决的难题之一.作者通过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儿童口腔科医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临床接诊技巧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耳鼻喉手术病人的心理状况,提高护理水平。方法:选取我院耳鼻喉手术患者280例,术前两周调查患者心理状态,对其进行分析总结。在之后的一周内,除了常规护理外,针对患者的心理情绪对每个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记录患者手术前一周的心理状况,总结分析,并与护理前对比,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术前两周患者不配合占总数16.07%,其中有紧张焦虑感占总数96.43%;对疾病不了解占总数61.43%;担心自己生命安全占总数43.93%;担心面部损害占总数50.71%;对医生不信任占总数14.64%;经过心理护理后,术前一周患者不配合占总人数1.78%,其中有紧张焦虑感占总数84.64%;对疾病不了解占总数17.50%;担心自己生命安全占总数17.86%;担心面部损害占总数28.21%;对医生不信任占总数5.00%。护理后与护理前相比,不配合人数明显降低,各种心理担忧均有了明显改善(P0.05)。结论:患者在手术前存在紧张焦虑、担心安全以及颜面部受损等一系列问题,采用心理护理对改善患者术前心理状态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9.
使用心理幸福感问卷开展调查以了解医生心理幸福感的现状及人口统计学因素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医生心理幸福感总体中等偏上,不同层次医院医生在人格成长和利他行为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职称的医生在心理幸福感或其各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学历的医生在友好关系和健康关注上存在显著差异。基于研究结果可重点关注并提升类别较低的医院、学历较低、职称中等的医生的心理幸福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深入分析嗳气症患者的症状特点及心理社会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2年1月期间接受治疗的120例嗳气症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首先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患者相关资料,包括病程、临床症状、精神状态、心理社会因素等。然后在医生指导下正确填写焦虑/抑郁自评量表与艾森克人格量表,最后根据数据结果分析判定嗳气症患者精神状态及心理情况。结果:患者嗳气时间在0.5~41年之间,平均至为9.32年。109例(90.83%)患者每天都出现嗳气症状,97例(81.67%)嗳气发作与进餐联系密切,63例(52.5%)进食后症状较为明显,持续一个小时左右,5例(4.17%)嗳气持续3h以上,处于难以控制状态。结果显示49例处于焦虑状态,52例处于抑郁状态,19例同时处于焦虑及抑郁状态中,EPQ数据显示51例患者存在神经质人格特性。结论:嗳气症症状存在多种表现形式,且和患者所处环境及心理情绪变化之间联系密切,分析症状特点及心理社会因素能够为暖气症临床治疗奠定坚实理论基础,为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强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