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慢性支气管炎(慢支)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多发病,主要表现为长期的炎症反应,表现为咳嗽、咳痰、气短,如得不到及时的治疗,炎症发展可引起肺气肿甚至肺源性心脏病,严重影响病人的工作和生活。慢支(特别是肺气肿)患者的肺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研究表明,药物对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作用甚微,而运动锻炼对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有所帮助,下面介绍两种行之有效的锻炼方法。1呼吸操常用的呼吸操锻炼方法有卧式、坐式和立式3种,卧式呼吸操是最基本的一种。(1)锻炼方法:仰卧,两手握拳在肘关节处屈伸外展并深吸气,两臂放回体侧时呼气…  相似文献   

2.
3.
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病人运动处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佑琏 《现代康复》2001,5(10):28-30
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病是一种病程长,反复急性发作的慢性病。按照运动处方练习内容进行锻炼,旨在为处砂同病程阶段的哮喘、慢支患提供一种缓解病症,增强体质,减少发病次数,战胜疾病的有效方法,为治疗该类病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病是一种病程长,反复急性发作的慢性病。按照运动处方所制定的练习内容进行锻炼,旨在为处在不同病程阶段的哮喘、慢支患者提供一种缓解病症,增强体质,减少发病次数,战胜疾病的有效方法,为治疗该类病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原发病与兼效症的辩证关系我们认为首先应当有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就是用唯物辩证法指导原发病与兼症之间各个不同阶段的密切关系,一般说原发病与兼症的共性,即矛盾的普遍性及各个病例不同阶段的个性即矛盾的特殊性.如;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可以说是一种疾病的不同阶段.根据我国很多单位的调查表明,90%左右的慢性支气管炎是由感冒引起或长期反复感冒所致.根据河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协作组在普查中发现易感冒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慢仕肺原性心脏病的患病率明显增高,肺心病高出26倍,其发生发展规律是:感冒→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又根据四川达县地区调查,由慢性支气管炎引致肺气肿,肺心病者分别为89.8%和87.2%.其他各地的调查结果也都证实上述规律的存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其它肺功能因素对弥散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慢支、肺气肿患者弥散功能正常组与异常组一氧化碳弥散(DLco)与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RV/TLC、PaO2的相关性。结果慢支、肺气肿患者DLco减低与FEV1呈高度直线正相关,与RV/TLC呈高度直线负相关,DLco异常组较DLco正常组PaO2减低。结论慢支、肺气肿患者弥散功能减低与肺气肿毛细血管床丧失有关,亦与肺泡体积增大,通气功能减低所致通气/血流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7.
姚婉贞  韩翔 《现代康复》2001,5(2):104-105
目的 分析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患其它肺功能因素对弥散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慢支、肺气肿患弥攻功能正常组与异常组一氧化臧弥散(DLco)与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RV/TLC、PaO2的相关性。结果 慢支、肺气肿患DLco减低与FEV1呈高度直线正相关,与FV/TLC呈高度直线负相关,DLco异常组较DLco正常组PaO2减低。结论 慢支、肺气肿患弥散功能减低与肺气肿毛细血管床丧失有产,亦与肺泡体积增大,通气功能减低所致通气/血流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8.
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临床研究湖南空军衡阳医院罗显荣,毛文广,刘咏梅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已有40多年历史,其对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已充分肯定,但对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的疗效一直有争议。为此,我们于近5年来观察了糖皮质...  相似文献   

9.
慢性腰腿痛常会造成患者腰部及下肢的功能障碍,应及早进行功能锻炼,加强腰背肌力量,有助于减轻疼痛。文章主要阐述了功能锻炼的目的、方法、运动强度及注意事项,相应制定运动处方,以指导患者正确进行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0.
肺气肿和慢性支气管炎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而矽肺是常见的呼吸系统职业病.它们的发病机理,症状和治疗各不相同,本文从血液流变学角度对三种疾病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
慢性腰腿痛的运动处方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朱大梅 《中国临床康复》2002,6(6):775-776,783
慢性腰腿痛常会造成患者腰部及下肢的功能障碍,应及早进行功能锻炼,加强腰背肌力量,有助于减轻疼痛,文章主要阐述了功能锻炼的目的,方法,运动强度及注意事项,相应制定运动处方,以指导患者正确进行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2.
<正>作为呼吸系统常见病的慢性支气管炎,其在临床上以"咳、痰、喘、炎"四症为临床特点,痰阻气道当为其主要病机。为了探究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探讨该方法是否具  相似文献   

13.
慢性支气管炎并发阻塞性肺气肿血液流变学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秀  陈社新 《临床医学》1995,15(5):25-25
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并发阻塞性肺气肿(以下简称慢支并发肺气肿),病程长,持续发展易导致肺心病,危害甚大。为此,本文作者从1993年8月至1994年9月间,对77例该病患者和72例健康人的血液流变学做了对照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病例来源于1993年8月至1994年9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0岁以上的慢支并发肺气肿急性发作期的病例,其中慢支病史30年以上的23例,20~29年的17例,20年以下的37例,全部病例无心、脑、肝、肾病、糖尿病等其它系统合并症病史。对照组均无慢支病史及上述其它病史。  相似文献   

14.
慢性支气管炎如治疗不及时或未能治疗,大约于10~15年便可发展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简称肺气肿),再过5年左右就可能发展为持续肺动脉高压或慢性肺心病(简称肺心病)。慢性支气管炎一旦发生肺气肿尤其是肺心病,则失去劳动能力,且由于多种并发症,如肺性脑病、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感染性休克、上消化道出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可致死。这  相似文献   

15.
吴为群 《新医学》2000,31(5):310-312
题 目 A型题 请从A、B、C、D、E中选一个最佳的答案。 1. 呼吸道分泌物中有抗病毒和抗细菌作用的免疫球蛋白是:A. 分泌型IgA(SIgA);B. IgG;C. IgE;D. IgM;E. 以上都不是。 2. 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分型为:A. 单纯型、喘息型、混合型;B. 单纯型、喘息型;C. 单纯型、喘息型及反复感染型;D. 急性型、慢性迁延型;E. 急性型、慢性型、反复发作型。 3. 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的特点为:A. 呼气性呼吸困难,双肺布满哮鸣音;B. 端坐呼吸,双肺底水泡音;C. 呼气性呼吸困难,两肺散在干湿性啰音;D. 吸气性呼…  相似文献   

16.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老年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而严重时出现低氧血症、呼吸性酸中毒、呼吸肌疲劳等可危及生命。2000年至2001年急诊科收治了31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并发呼吸衰竭的患者,行人工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慢支)、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不同时期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及动脉血气的变化,为临床观察病情、评估预后、探讨新的治疗手段提供依据。方法:慢支、肺气肿、肺心病患者均空腹抽静脉血检测血浆ET-1、NO;另抽取动脉血检测血气。三组间对比,并与正常组对照。结果:肺气肿、肺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增高,血气指标异常.且由慢支发展到肺气肿、肺心病时血浆内皮素逐渐增高、动脉血氧分压(PaO2)渐降低,二氧化碳分压(PaCO2)渐增高,NO逐渐降低。结论:慢支发展为肺气肿、肺心病时,血浆ET1、PaCO2逐渐增高;N0、pH、PaO2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9.
<正> 近年由于劳动、生活的机械化和交通工具的普及,日常生活中必要的身体活动少了,结果是运动不足,使体力、健康问题以及生物学退化问题突出起来。为抵销运动不足,维持健康,有必要积极进行适度的运动。这在原则上是没有异议的,然而问题也不少。其中什么是适度运动、议论纷纷,作者就此予以叙述。  相似文献   

20.
<正> 一般运动处方分五项进行,即1.运动种类;2.运动强度;3.运动持续时间;4.运动频度;5.运动程序的进展速度。首先,必须决定该对象是否适于运动。运动给机体带来好处但也有不好的方面,不是无条件地都能进行。Pollock 等以美国运动医学会出版的指南和美国心脏病协会的报告为基础,规定运动的禁忌项目如表1。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