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静脉输注是临床治疗的一种主要手段,也是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在输液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常导致莫菲氏滴管以下的输液管内出现空气,当空气少量时,使用手指轻弹法,当空气多量时用上述方法不易成功,以往则将输液管接头端分离来排除空气,此方法费时费力,且易造成污染,也造成药物的浪费,为提高操作安全性,采用下述方法排除空气,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临床工作中常常会因为更换输液液体不及时或排空气方法不正确,从而导致茂菲氏管下端的输液管内有空气存留,如果输液管内空气不及时排干净,直接进入血管内是非常严重的输液并发症,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临床中常直接分开输液管与针头连接处排空气,这样既浪费药物也可能导致少量空气进入血管。笔者经过临床多次试验,发现了一种简易排空气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临床工作中常常会因为更换输液液体不及时或排空气方法不正确,从而导致茂菲氏管下端的输液管内有空气存留,如果输液管内空气不及时排干净,直接进入血管内是非常严重的输液并发症,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临床中常直接分开输液管与针头连接处排空气,这样既浪费药物也可能导致少量空气进入血管.笔者经过临床多次试验,发现了一种简易排空气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术中,多数患者急需快速补充血容量,在病情允许及需要的情况下,输液尽可能的开放.在输液过程中,偶会因更换液体不及时而导致空气降至莫菲氏滴管以下的输液管内.若不及时处置会增加清醒患者的紧张、恐惧情绪.时间过长会因血液反流而阻塞针头,甚至会造成空气栓塞的严重后果.按照操作常规分离输液与套管针再排气的方法,一方面易造成污染和药液的浪费,另一方面还存在气体排除不全的缺点.笔者采用"低位性驱气"的方法排除输液管内大段空气,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临床上连续输液时常会遇到因更换液体不及时而致输液管内出现大段空气的现象,若不及时处理会增加病人的紧张、恐惧心理,甚至气体进入病人体内产生严重的后果。用传统的方法将空气向上弹费时、费力,当排气时间长时易造成静脉血液回流堵塞针头,给病人增加二次穿刺的痛苦;若按常规用分离输液管与头皮针接头或分离留置针头再排气的方法,易造成药液浪费、细菌污染和血液的流出,增加职业危害的机会,甚至会有微量空气进入病人体内而造成病人恐慌。有文献报道,用手指或笔缠绕法排除输液管内空气,但易导致手指疼痛或麻木不适,而且用手指和笔缠绕,不仅费时、费力,还影响排气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临床上连续输液时常会遇到因更换液体不及时而致输液管内出现大段空气的现象,若不及时处理会增加病人的紧张、恐惧心理,甚至气体进入病人体内产生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7.
在大输液生产过程中,随着微孔薄膜、微孔滤器的广泛使用,加以空气净化装置的推广,使大输液的澄明度大大提高,肉眼可见微粒明显下降。但在临床上使用大输液的过程中,因有些无菌操作不严格或供应室对输液管的处理方法不好,往往不能做到和大输液的需求同步,突出地表现在灭菌后输液管的澄明度方面。由于输液管中有时存有少量的微粒、纤维、晶点等,因此,影响了患者输液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9.
10.
11.
在临床输液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空气进入输液管内时有发生.常规的方法是弹气泡或者从头皮针处分离开排除一段液体.这样既慢又易造成污染还浪费药液.通过摸索发现只要在空气进入输液管的2/3以上前,用以下方法可以轻松排除空气. 相似文献
12.
13.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配制药液后没有向外抽空气或抽气不够,致使输液瓶内压力过高,导致药液由输液器的排气管端溢出.既影响药液剂量的准确性,又易引起患者及家属的不满,影响护患关系.以往我们另取注射器针头排气或使用20 ml注射器抽吸空气,但费时费材料.经过临床反复试验,我们发现将输液器的穿刺器尖端侧孔向外拔出少许,将瓶内空气挤出即可达到排气减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16.
17.
谈翠兰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27):37-37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中最基本的一种基础操作,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如果更换输液瓶不及时,会出现空气进入茂菲氏滴管下方的输液管内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谈翠兰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9):37-37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中最基本的一种基础操作,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如果更换输液瓶不及时,会出现空气进入茂菲氏滴管下方的输液管内的现象。近几年,笔者经过对该现象各种处理方法效果的观察,总结了一种较实用的排气方法,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