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35例剖宫产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我院剖宫产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现状及合理性,促进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查我院剖宫产患者135例,编制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率为100%,均采用了静脉给药方式;抗菌药物应用频率最高的是头孢菌素,以头孢替唑钠和头孢曲松为主;无术前预防给药病例,术后用药时间偏长,均大于3d;新生儿无预防性滥用抗菌药物。结论我院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抗茵药物使用不尽合理,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且用药时间过长、术前用药率低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2.
郑晓强  李政  袁江 《抗感染药学》2019,16(12):2085-2087
目的:分析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前后对腹股沟疝患者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合理性的影响。方法:抽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期间医院收治行择期手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62例资料,按围手术期临床用药管理措施的不同将其分为整治后组和整治前组(每组31例);整治前组患者的围手术期给予常规管理措施预防用抗菌药物,整治后组患者的围手术期应用专项整治措施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用药情况(抗菌药物的使用率、预防用药指征符合率和给药时机合理率),以及平均用药时间和用药费用的差异。结果:整治后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用药费用均明显低于整治前组(P<0.05),预防用药指征符合率和给药时机合理率均高于整治前组(P<0.05),平均用药时间短于整治前组(P<0.05)。结论:采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提高了腹股沟疝患者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指征符合率和给药时机合理率,有效降低了其抗菌药物使用率、用药费用且缩短了用药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我院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应用专项整治前后使用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专项整治前全年3000例(归为对照组)与2015年专项整治后全年3000例(归为观察组)在我院行Ⅰ类切口手术的患者,对照组围手术期经验性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观察组围手术期参照相关规范标准合理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对比专项整治前后两组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结果:观察组即专项整治后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用药时机、用药疗程等各项指标,特别是眼科白内障患者预防用药情况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即专项整治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专项整治对于提高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合理性具有重要意义,可使多项指标趋于合理,值得在Ⅰ类手术切口围手术期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本院在实施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后,剖宫产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12月(整治前)及2013年1-12月(整治后)剖宫产手术病历各300份,比较两组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比例、抗菌药物品种、用药时机、用药疗程及联合用药情况。结果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后,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均为100%,但药品选择正确率由31.67%上升到93.33%,给药时机正确率由26%上升到91.67%,24 h内停药率由28%上升到80%。结论实施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后,本院剖宫产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定问题,需持续改进,进一步规范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抗菌药物整治前后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产科2009年3~5月及2012年1~3月住院患者220份病历资料进行调查,探讨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情况。结果抗菌药物整治前后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总的使用率分别为95.5%,94.4%,平均用药时间分别为4.7d,3.8d,最长预防用药时间分别为7d,6d。结论经过抗菌药物整治以后,剖宫产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下降了1.1%,平均用药时间缩短0.9d,二联及三联用药比例分别下降了22.9%,2.6%。最长预防用药时间缩短1d。但是仍存在抗菌药物的品种选择不恰当,联合用药不合理,抗菌药物使用时间过长,用药时机不规范,用法用量不规范,标本送检率低等问题。应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监管,促进围手术期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评价其合理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1-6月剖宫产手术出院病历300份,对剖宫产围手术期用药品种及频度、用药时间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300例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为100%,共涉及5类11种,单用比例为78.3%,联合用药率为21.7%。结论我院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仍存在不合理处,医院应进一步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确保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
500例剖宫产围手术期抗感染用药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了解剖宫产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情况,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随机调阅500例剖宫产病历,利用计算机对剖宫产围手术期用药情况、用药种类及频度、用药天数、联合用药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处理。结果:500例剖宫产病例在围手术期中除1例之外,其余全部应用了抗菌药物。抗菌药物应用率接近100%,应用品种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美洛西林、阿洛西林、头孢曲松、头孢呋辛、甲硝唑、克林霉素等,共7个品种。其中307例应用1种药物,占剖宫产围手术期病例的61.4%。结论:我院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绝大多数合理,剖宫产围手术期用药应以预防为主,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可以有效的抑制、杀灭细菌,预防内源性或外源性感染,降低剖宫产后感染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我院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法,统计我院2011年1-12月100例剖宫产围手术期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用药合理性。结果:100例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达100%,用药疗程不合理55例(55%),抗菌药物选择不合理5例(5%),联用不合理2例(2%),无药敏试验支持更换药物5例(5%)。结论:我院在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仍存在许多问题,应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我院剖宫产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分析,了解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的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产科剖宫产手术出院病历.对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用药品种、频率、时间、联合用药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43例剖宫产病例全部使用抗菌药物,使用频率最高的抗菌药物是头孢西丁、头孢唑林.用药持续时间≤48 h有203例(83.5%),用药时间49 ~ 72 h有10例(4.1%),用药时间> 72h有30例(12.4%).联合用药主要包括头孢西丁+奥硝唑、头孢唑啉钠+甲硝唑.结论 我院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按照卫生部于2009年3月发布的《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简称38号文件)执行,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合理处,主要表现在用药持续时间和药物联合用药的选择方面,医院应该进一步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  相似文献   

10.
虞艳霞 《北方药学》2016,(1):144-144
目的:对比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前后妇产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深入开展前2012年I、II类切口手术250例,同时抽取深入开展后2013年I、II类切口手术340例,调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前后妇产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情况,了解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将调查结果详细记录,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后,妇产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使用率低于开展前,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深入开展前后手术切口感染率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通过在我院妇产科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用药取得了进步,但仍需要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从而提高妇产科临床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前后的使用情况,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对专项整治前后(2011年4月-2012年6月)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的基本情况、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分析。结果:我院实行抗菌药物专项点评后,抗菌药物用药金额、DDDs、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等均有所下降,除部分指标外,大部分指标已下降至控制目标。结论:专项整治活动效果显著,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在专项整治活动后更加规范。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我院抗茵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对门诊抗菌药物I临床应用情况的影响。方法:将每月抗菌药物处方大于50张的门诊医生作为抽样对象,应用医院信息系统,每月从符合抽样要求的约100位医生中随机抽取25位,每人随机抽取50张抗茵药物处方,对2011年1.6月(整治前)和7.12月(整治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开展后,门诊处方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控制在20%以内;抗茵药物品种的选择渐趋合理;给药间隔合格率从54.17%升至87.6%;联合用药比例从6.58%降至0.56%。结论:我院开展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成效显著,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物使用渐趋合理,仍需加大干预力度,进一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3.
江莉  罗晓红  李渊 《中国当代医药》2014,(18):140-142,147
目的:评价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对本院会阴侧切术患者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2010年10~12月)、后(2013年10~12月)会阴侧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结果本院经过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后,会阴侧切术患者的抗菌药物应用率由整治前的51.0%下降至整治后的25.2%;以预防用药为目的抗菌药物使用率由整治前的48.6%下降至整治后的22.6%;单药应用率由整治前的50.4%下降至整治后的25.0%;非限制使用类抗菌药物所占比例由50.6%降至24.2%(P<0.05);限制使用类抗菌药物所占比例由0.4%升至1.0%;二联用药率由整治前的0.6%下降至整治后的0.2%(P>0.05)。结论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对本院会阴侧切术患者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有明显促进作用,会阴侧切术抗菌药物使用率呈明显下降趋势,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盛京医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前(未干预组)、后(干预组)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下文简称“预防用药”)情况,评价该专项整治活动的有效性。方法:以本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前后Ⅰ类切口手术病例为研究对象,通过筛查,入选未干预组(2011年10-11月)病例533例,干预组(2012年10-11月) 病例504例,从预防用药百分率、人均用药天数、给药时机合理性、抗菌药物种类、联合用药百分率等方面评价预防用药合理性。结果:未干预组预防用药百分率为62.29%,干预组降低为25.40% (P〈0.01)。未干预组预防用药人均天数为(2.03±0.96) d,干预组缩短为(1.68±1.57) d (P〈0.01)。干预组术前给药时机的合理率和术后用药持续时间的合理率均较未干预组显著增加(P〈0.01,P〈0.05)。结论:专项整治活动后,本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情况有所改善,提示专项整治活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武警广东总队医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前后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抽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间医院门诊处方3 600张,按《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指导原则》、《处方点评规范》和药品说明书,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作一分析。结果:专项整治活动前后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率,2012年与2011年比较,以及2012年与2013年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合理的情况,还需进一步加强对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6.
顾建英  蔡映云  顾萍  叶晓芬 《中国药房》2012,(46):4344-4347
目的:评价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对我院呼吸病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统计我院呼吸病区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前(2010年8-12月,整治前)、后(2011年8-12月,整治后)出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结果:我院抗菌药物应用率均值由整治前的96.93%下降至整治后的79.78%(P〈0.05),抗菌药物费用占药品总费用的比例均值由整治前的43.81%下降至整治后的32.99%(P〈0.05),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均值由整治前的67.72DDDs/100人/天降至整治后的51.10DDDs/100人/天(P〈0.05)。整治后抗菌药物总用药频度(DDDs)较整治前下降32.49%,注射剂类降低35.30%,口服剂类无明显变化;非限制使用类抗菌药物所占比例由46.43%降至39.67%,呈下降趋势,而限制使用类抗菌药物所占比例由53.57%上升至60.33%,呈上升趋势;痰培养阳性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有所降低。单药应用率由整治前的24.43%上升至整治后的48.15%,二联用药率由整治前的73.76%下降至整治后的51.85%。结论: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对我院呼吸病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抗菌药物使用率、AUD和限制使用类抗菌药物比例尚未达到理想要求,需进一步加强宣教和监管。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2011年专项整治前后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后续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分专项整治前(1-3月)、整治期间(4-6月)及整治后(7-9月)3组,对2011年1-9月抗菌药物用药金额、用药频度( DDDs)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应用专项整治后的DDDs分别较整治前、整治期间下降31.68%、21.99%;注射剂与口服药相比,其DDDs降幅更大,比整治前下降45.20%;用药结构变化显著,其中合资产品DDDs增长较大,但构成比仍仅占10.56%.分级管理和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管理改进明显,其中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率从整治前的75.86%下降至25.00%,而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用药时间从整治前的97.17%和(4.59±2.04)d,分别下降至37.04%和(1.08±0.97)d.整治前后,抗菌药物联用率未见明显变化;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微生物标本送检率虽有所提高,但总检出阳性率仍维持在15%以下.结论:本次专项整治有助于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但对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尚需加强.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评价南京某三甲医院抗菌药专项整治前后喹诺酮类抗菌药使用情况和发展趋势,为抗菌药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及管理提供依据。方法:调取该院2010年(整治前)和2011~2013年(整治后)所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使用记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该类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细菌耐药情况及药品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整治后(2011~2013年)喹诺酮类抗菌药销售金额及占抗菌药总销售金额比例较整治前(2010年)有明显下降;整治前注射用门冬氨酸洛美沙星的销售金额和DDDs最高,整治后的2012~2013年,莫西沙星注射剂和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销售金额最高,分别位于第1、2位;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和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DDDs最高,分别位于第1、2位;莫西沙星注射剂DDC最高。主要耐药菌葡萄球菌、肠杆菌科细菌、非发酵菌对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有所下降;整治后该院抗菌药所致不良反应例数及喹诺酮类抗菌药所致不良反应占抗菌药不良反应的比例低于整治前。结论:该院通过抗菌药专项整治,喹诺酮类抗菌药的各项应用指标明显改善,喹诺酮类抗菌药的合理应用也取得成效,专项整治的效果比较明显。但该院还应加强对第4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临床应用加以督导。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比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后武钢二医院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考察抗菌药物使用的改进状况。方法随机抽查整治前后的病例、处方,对抗菌药物整治前后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通过整治,抗菌药物品种由59种(74个品种规格)调整为45种(54个品种规格),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剂)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由10种(12个品种规格)调整为6种(7个品种规格)。医院整体抗菌药物使用率由41%下降至31%。病原学送检率由39%提高到61%。清洁手术预防使用率由89.8%下降到47.2%,术前预防用药时机及术后疗程均有了显著改善。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由21.64%下降到16.64%,注射用抗菌药物处方比例由42.90%上升到47.64%,二联用药的比例由7.26%上升到9.01%。结论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效果明显,但仍存在妇产科使用率居高不下,清洁手术预防使用率有待进一步降低,门诊注射用抗菌药物处方比例和联用比例偏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王晓坤  丁菊英  黄新刚 《药学研究》2016,35(12):731-733
目的:探讨专项整治过程中我院各项药学干预措施对门诊处方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2012年、2014年每年门诊处方1200张,作为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中、后的资料,分析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结果经专项整治,我院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2012年降至18.08%,2014年降至14.92%;抗菌药物静脉给药比例2012年降至11.52%,2014年为13.41%;联合用药率2012年降至23.04%,2014年降至14.53%;抗菌药物金额占处方总金额的比例2012年降至12.31%,2014年降至9.96%。结论专项整治活动中各项药学干预措施成效显著,改善了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提高了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