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氧气雾化吸入器面罩吸入异丙托溴铵的有效性。方法氧气雾化吸入器面罩吸入异丙托溴铵与传统鼻塞吸氧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氧气雾化吸入器面罩吸入异丙托溴铵与传统鼻塞吸氧相比,前者吸痰次数、痰液黏稠、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率、肺部感染率均低于传统鼻塞吸氧对照组;血氧饱和度则高于对照组。结论氧气雾化吸入器面罩雾化吸入异丙托溴铵是有效降低痰液黏稠,预防吸入性肺炎并发症发生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氧气雾化吸入器面罩吸入异丙托溴铵的有效性。方法氧气雾化吸入器面罩吸入异丙托溴铵与传统鼻塞吸氧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氧气雾化吸入器面罩吸入异丙托溴铵与传统鼻塞吸氧相比,前者吸痰次数、痰液黏稠、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率、肺部感染率均低于传统鼻塞吸氧对照组;血氧分压则高于对照组。结论氧气雾化吸入器面罩雾化吸入异丙托溴铵是有效降低痰液黏稠,预防吸入性肺炎并发症发生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定时氧气雾化吸入对喉癌术后患者气道湿化的效果。方法将70例喉癌手术后行气管切开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定时气道内滴药法湿化气道;观察组采用定时氧气雾化吸入法湿化气道。比较两组患者气道湿化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定时氧气雾化吸入法在刺激性咳嗽、日吸痰次数、气道出血、肺支气管感染、支气管内痰痂形成等指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时氧气雾化吸入法在喉癌术后气道湿化中的并发症少,方法简单,不影响患者活动,减轻了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置口咽通气道后吸痰的效果.方法 60例需要吸痰的重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置口咽通气道畅通气道后吸痰,对照组采用普通吸痰管吸痰,观察观察组放置通气管前后的通气效果,比较2组吸痰效果.结果 观察组放置口咽通气管后呼吸频率低于放置通气管前,血氧饱和度高于放置通气管前,观察组吸痰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口咽通气管在气道不畅、痰液堵塞的患者使用后效果显著,既能很快畅通气道,又能提高吸痰效果,是在数秒内就能获得有效通气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氧气雾化吸入法对老年心力衰竭(心衰)合并肺炎患者气道湿化及排痰的临床效果。方法122例老年心衰合并肺炎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气道湿化及排痰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气道湿化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1周的吸痰次数(9.35±2.37)次/周、吸痰量(30.28±7.95)ml、咯痰量(40.14±8.23)ml及排痰总量(60.75±8.53)ml均少于对照组的(17.24±3.41)次/周、(65.68±8.98)ml、(59.32±13.44)ml、(108.34±10.4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心衰合并肺炎患者采用氧气雾化吸入法,其气道湿化效果显著,患者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及肺部感染患者发生率降低,排痰量及吸痰次数减少,更适合老年心衰合并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采用气切雾化型输氧面罩(Venticaire)进行气道湿化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2年8月在我科住院的38例气管切开病人随机分成常规组和实验组,常规组采用我科传统的气管内定时、间断滴注湿化,而实验组采用气切雾化型输氧面罩(Venticaire)进行间断加入湿化液湿化气道,观察两组患者刺激性咳嗽、痰液粘度、气道出血及肺部感染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痰液粘度情况明显低于常规组,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脓痰的产生明显低于常规组(均P<0.05)。结论采用Venticaire进行间断加入湿化液湿化对保持气管切开患者的气道湿化,减少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和脓痰等并发症的发生,较好的保证痰液的粘度,减少痰痂或泡沫样痰液的形成,优于传统的间断滴注湿化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间断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气道湿化在食管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给予氧气驱动湿化气道吸入疗法,对照组40例常规氧气驱动雾化吸入BID或TID进行对比研究;对痰液粘稠、需吸痰、血氧饱和度低、呼吸道感染等指标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痰液粘稠、需吸痰、血氧饱和度低、呼吸道感染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间断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湿化气道疗法在降低痰液粘稠度,提高排痰效果方面疗效满意,有效预防食管癌术后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注射泵控制持续气道湿化对减少人工气道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将16例老年人工气道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例,试验组采用注射泵控制持续气道湿化,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间断或定时气道湿化法,并进行连续观察.结果 试验组痰栓、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和吸痰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或P<0.05);吸痰时及吸痰后2min、5min氧饱和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注射泵控制持续气道湿化可以明显减少痰痂、痰栓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及肺部感染的发生,并可减少吸痰次数,减轻吸痰所致低氧血症程度并缩短其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9.
微量输液泵在破伤风患者气管切开湿化中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破伤风患者气管切开气道湿化的最佳方法。方法实验组(21例)气道内持续滴入湿化液为0.9%盐水加α糜蛋白酶、地塞米松及庆大霉素,对照组(21例)用传统50ml注射器加0.9%盐水加α糜蛋白酶、地塞米松及庆大霉素、进行气道滴注,比较两种湿化方法对病人湿化的效果观察。结果两种湿化方法比较,实验组在减少患者气道刺激性咳嗽、痰阻、气道黏膜损伤出血及肺部感染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气管切开后用微量输液泵滴入湿化液,对气道刺激微小,不引起刺激性咳嗽,且保持生理湿化功能,稀释痰液,防止痰阻,减少吸痰次数,减少黏膜损伤出血,对预防肺部感染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0.
氧气雾化吸入器面罩吸氧在开胸术后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氧气雾化吸入器面罩吸氧在开胸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开胸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药液氧气雾化吸入tid,观察组应用氧气雾化吸入器面罩吸氧,对照组应用传统鼻塞吸氧。评价两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脉搏、呼吸、痰液黏稠度及咽部不适症状。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氧饱和度、脉搏、呼吸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但对降低痰液黏稠度、减轻咽部不适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适合耍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全麻术后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的方法.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6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应用面罩扣住患儿口、鼻行雾化吸入,实验组采用氧帐罩住患儿头部进行雾化吸入,观察两组患儿雾化吸入前后痰液黏稠性、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 雾化吸入前两组痰液黏稠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雾化吸入后两组痰液黏稠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雾化吸入后痰液黏稠度比对照组有显著下降,且实验组雾化吸入前后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氧帐罩住患儿头部进行雾化吸入可提高婴幼儿雾化吸入的治疗效果,降低患儿痰液黏稠度,而对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脑外科重症患者气道开放后持续雾化吸入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脑外科重症并未行气道开放患者共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所有患者均行气道开放,对照组患者进行定时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进行持续雾化吸入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痰液黏稠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痰痂形成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均﹤0.05。结论在脑外科重症患者气道开放后进行持续雾化吸入的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气道的湿化效果,降低痰液的黏稠度和痰痂的形成率,并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脑外科重症患者气道开放后行持续雾化吸入的效果。方法以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我院ICU收治的64例脑外科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64例患者分为两组,即患者气道开放后行持续雾化吸入观察组32例和患者气道开放后未行持续雾化吸入对照组32例。观察组患者用湿化液行24h的持续雾化吸入,对照组患者用相同湿化液行每日4次,每次20min的雾化吸入。分别观察2组患者的痰液黏稠度、痰痂形成、肺部感染率和血氧饱和度。结果在痰液黏稠度上,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痰液黏稠度在同时间点的比较上,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痰液黏稠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在痰痂形成上,对照组的痰痂形成率为46.88%,观察组的痰痂形成率为3.1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肺部感染上,对照组的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37.5%;观察组的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6.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血氧饱和度上,对照组的血氧饱和度为(92±0.5)%;观察组的血氧饱和度为(99±0.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脑外科重症患者气道开放后行持续雾化吸入能提高气道湿化效果,降低痰液黏稠度,降低痰痂形成率,减少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呼吸顺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可控式加温湿化和雾化吸入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5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8例,采用可控式加温湿化;对照组28例,采用面罩雾化吸入,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在心率痰液黏稠度、气道阻力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痰液以Ⅱ度黏稠为主,气道阻力(R)较低(P<0.05),患者能较好耐受;对照组痰液以Ⅰ度和Ⅲ度为主。结论可控式加温湿化能更好地完成气管切开患者的气道湿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超声雾化吸入的排痰效果。方法148例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75例采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15mg,0.9%氯化钠注射液20ml超声雾化吸入,对照组73例采用传统雾化吸入液,比较两组排痰效果情况。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术后吸氧时间缩短(P<0.01),吸痰次数减少(P<0.01),肺部感染率明显下降(P<0.05),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明显优于传统雾化吸入液,未发现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注射泵控制持续气道湿化对减少人工气道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将16例老年人工气道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例,试验组采用注射泵控制持续气道湿化,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间断或定时气道湿化法,并进行连续观察.结果 试验组痰栓、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和吸痰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或P〈0.05);吸痰时及吸痰后2min、5min氧饱和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注射泵控制持续气道湿化可以明显减少痰痂、痰栓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及肺部感染的发生,并可减少吸痰次数,减轻吸痰所致低氧血症程度并缩短其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小剂量氧气持续雾化湿化对降低人工气道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探讨临床降低人工气道患者肺部感染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5月至2013年5月住院患者人工气道患者14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4例。研究组采用持续小剂量氧气持续雾化湿化;对照组采用持续微量泵滴注气道湿化。观察比较两组气道湿化效果及对肺部感染情况的影响。结果研究组湿化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刺激性咳嗽、气道内痰痂形成、气道黏膜出血、痰培养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同对照组相比,气道开通前3 d,研究组痰培养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5天、第7天、第14天,研究组痰培养阳性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采用小剂量氧气持续雾化湿化,可明显降低人工气道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为人工气道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预防应用提供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气管切开术后持续气道湿化预防肺部感染的护理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探讨预防气管切开术后减少肺部感染的护理。方法:将30例气管切开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组15例,观察组采用输液式持续气道湿化,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定时定量间断气道湿化。结果:观察组形成痰痂、发生刺激性咳嗽、气道粘膜出血的例数和吸痰次数均值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结论:持续气道湿化符合人体的生理需要,有利于呼吸道纤毛清除功能的发挥,有效地预防肺部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氨溴索湿化应用于重症监护室(ICU)患者气管切开后气道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ICU进行气管切开的患者5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给予ICU常规护理并结合雾化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同时给予氨溴索雾化吸入,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痰痂形成、肺部感染、气管黏膜充血及刺激性咳嗽的发生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痰液黏稠度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ICU气管切开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并结合氨溴索雾化吸入可以明显减轻对气道的刺激,改善患者痰液黏稠程度,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人工气道病人的气道湿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人工气道病人的最佳气道湿化方法.方法选择建立人工气道病人1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与对照组65例,两组病人均配合采用雾化吸入,在吸痰前先翻身拍背.治疗组采用气道冲洗法,对照组采用气道内滴液.从痰痂形成率、肺部感染率两方面,对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研究.结果在130例病人中,对照组痰痂形成率、肺部感染率大于治疗组的痰痂形成率、肺部感染率.结论人工气道病人采用雾化吸入配合气道冲洗的方法,能有效防止痰痂的形成,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