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过氧化氢+碘伏溶液联合皮下细引流管在预防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中的疗效。方法:以进行化脓性阑尾炎切除手术的患者10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其中对照组患者仅给予过氧化氢+碘伏溶液来预防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观察组患者则给予过氧化氢+碘伏溶液联合皮下细引流管预防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观察两组患者在手术结束后的感染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6例(12%)发生感染;观察组1例(2%)发生感染。观察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化脓性阑尾炎切除手术中使用过氧化氢+碘伏溶液联合皮下细引流管的方法能够明显减少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的发生,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有效护理对策。方法:对24例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患者采取合理使用抗生素、湿性技术换药、心理护理等措施。结果: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24例切口感染者均治愈。结论:通过规范手术操作,提高风险意识,加强术后护理及宣教,可有效预防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一旦发生感染,通过采取积极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使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得到愈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预防性护理对降低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概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化脓性阑尾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防性综合护理。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和患者满意度评分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为2.5%,对照组感染率为1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并实施全面综合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析预防小儿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中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取我院86例实施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进行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按照患者住院尾号将其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分析不同护理措施对实施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治疗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67%,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79.07%,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切口愈合良好率为95.35%,对照组患者切口愈合良好率为76.74%,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预防小儿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中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
阑尾炎手术预防切口感染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阑尾炎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措施。方法对158例阑尾炎切除术患者术后采取正确保护切口、不用电刀、用聚维酮碘清洗切口、吸干切口组织间隙液、乙醇纱布湿敷等预防切口感染措施。结果单纯性阑尾炎与慢性阑尾炎共45例,无切口感染;化脓性及坏疽性阑尾炎94例中,5例切口轻度红肿经治疗Ⅰ期愈合,无切口感染;阑尾穿孔伴腹膜炎19例中,1例切口轻度红肿经治疗后Ⅰ期愈合,1例切口感染。结论对阑尾炎手术切口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感染,能有效降低感染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之一,也是鉴别诊断较复杂的疾病,一经确诊,治疗相对简单,如延误治疗,发展成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或形成阑尾周围脓肿,手术操作相对有一定困难,处理不当,易出现较多术后并发症.我院外科自2010 年3月至今,共收治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03 例,行手术治疗,在手术治疗中我们注重对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和处理,有效地控制了切口感染,在临床上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甲硝唑液在冲洗阑尾切口,预防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按照术后切口清洗方法不同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术后采用0.9%的氯化钠溶液冲洗切口,观察组采用0.5%的甲硝唑溶液冲洗切口,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率为2.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6%(P0.05);在化脓性阑尾炎、坏疽及穿孔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硝唑冲洗可有效预防阑尾切口感染,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在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探讨集束干预策略在防治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治疗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共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护理,试验组在实行集束化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住院时间、切口愈合的时间以及切口疝的发生率,评价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愈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者实行集束化护理,能显著地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住院时间及切口预后时间,减少切口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化脓性阑尾炎术后于切口脂肪层置管引流对于感染率的影响。方法将64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行阑尾切除术,实验组在切口脂肪层放置引流管后关腹,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冲洗后关腹。比较2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及切口愈合时间和愈合质量,并比较不同类型阑尾炎切口感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1例发生切口感染,发生率为3%;对照组7例发生切口感染,发生率22%。实验组切口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切口愈合时间为(5.6±2.5)d,对照组为(9.7±3.1)d,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甲级愈合21例,对照组13例,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坏疽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为57%,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为12%,单纯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为3%,不同类型阑尾炎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化脓性阑尾炎在阑尾切除术后于切口脂肪层放置引流管可以显著减少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并提高切口愈合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1资料与方法 2009年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阑尾切除患者113例,男性72例,女性41例,年龄在7~81岁,其中穿孔者20例。术后并发切口感染、单纯性阑尾炎50例,其中切口感染1例。化脓性阑尾炎40例,其中切口感染5例。坏死穿孔性阑尾炎23例,其中切口感染3例。  相似文献   

11.
从2005年1月至2012年4月间,共收治急性化脓性阑尾炎91例,均行手术治疗,并与60例单纯性阑尾炎患者术进行对比,观察术后切口愈合情况有无差异,总结阑尾炎术后减少切口感染发生率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从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共收治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91例,均行手术治疗,并与60例单纯性阑尾炎患者术进行对比,观察术后切口愈合情况有无差异,总结阑尾炎术后减少切口感染发生率的方式方法。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从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共收治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91例,均行手术治疗,并与60例单纯性阑尾炎患者术进行对比,观察术后切口愈合情况有无差异,总结阑尾炎术后减少切口感染发生率的方式方法.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方法:选取54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按照术后切口是否感染将患者分为实验组20例和对照组34例,分析切口感染的原因。结果:两组年龄、BMI、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阑尾病理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后,需要注意年龄、BMI、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阑尾病理对手术切口的影响,做好预防工作,减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根据原因针对性地提出临床处理对策。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3年9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462例进行阑尾炎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发生手术后切口感染的19例患者分为感染组,其余443例为对照组,统计对比两组患者在年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缝合者为主刀医生、发病类型等方面的情况。结果:经统计比较,感染组的患者平均年龄大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偏长,手术切口长度较大,缝合者为主刀医生的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另外,在感染组中发病类型为阑尾坏疽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年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发病类型、缝合质量等因素均为阑尾炎手术切口发生感染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些因素,临床上给予预防对策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1993年3月~1994年3月我科收治112例急性阑尾炎病人。均行急症手术治疗,其中48例化脓性阑尾炎均用0.2%甲硝哩冲洗腹腔和切口,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临床资料1.l一般资料:共112例,男66例,女46例。6~76岁年龄组,平均为33岁。用甲硝唑冲洗腹腔48例,未冲洗64例。1.2方法:其中48例均为化脓性阑尾炎,行麦氏切口,腹腔有脓液多少不等,吸净脓液或纱布擦拭净后,用甲硝唑冲洗腹腔再吸引,反复2次,然后再倒入20ml甲硝唑,在缝合腹外斜肌后再用此药冲洗切口,缝合切口。1.3术后应用抗生素种类:术后用青霉素和甲硝唑静脉点滴。有的用青…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分析阑尾手术切1:7感染的原因,探究更加行之有效的预防切口感染措施。方法:对33例发生切口感染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本文选择我院1997年5月-2010年4月阑尾炎手术患者,一共72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发生术后切口感染患者33例,未发生术后切口感染患者692例,对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与未感染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由此可以得出结果,阑尾炎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原因不仅与自身身体素质、营养调衡以及精神状态相关,还与手术前期诊断、手术中操作程序准确与否以及手术后的调养有关,患者自身条件与外部手术比较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切口感染与患者精神状态、身体素质以厦切口长度、医生技术等都有一定关系,对客观与主观因素全面实施考虑,运用恰当、科学的预防手段,能够有效防止阑尾手术后患者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阑尾炎手术发生切口感染共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切口感染患者年龄(53.12±12.12)岁;合并其他疾病10例、体重指数(23.74±0.34)Kg/m2、手术切口暴露时间(59.12±12.32)min;化脓性性穿孔阑尾炎20例、逆行法切除9例均高于同期按照1∶1选择的无切口感染阑尾炎患者的(47.67±13.05)岁、3例、(22.56±0.23)Kg/m2、(40.22±10.12)min,12例、2例P〈0.05).两组患者切口长度(5.23±1.05)vs(5.13±1.12)cm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住院时间(11.13±3.13)天高于无切口感染患者的(8.56±2.12)天(P〈0.05).结论: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复杂,延长住院时间,应针对发生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避免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分析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处理及预防情况.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9年1月对我院6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术前0~2h应用抗生素,大量生理盐水及甲硝唑冲洗腹腔,碘伏浸泡切口,皮下脂肪层不缝合或采用不加铬可吸收单丝线缝合预防切口感染.结果:阑尾炎术后切口经预防感染处理后,其中I期伤口愈合62例,占95.3%;4例二期愈合,占4.7%.结论:进一步降低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率是临床医生应予以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切口的感染与预防,以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6年1月~2009年1月收住的1000余例骨科手术患者,对手术切口的感染与预防进行经验总结。结果:1000余例患者在我骨科的治疗中,无1例发生骨关节感染与皮肤切口的化脓性感染,手术切口一期愈合者达到95%,术后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结论:骨科要合理进行手术,加强对骨科感染性疾病,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提高传统骨科手术的切口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