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比较不含铋剂四联疗法与含铋剂四联疗法对于幽门螺杆菌(Hp)初次根除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的消化性溃疡及慢性胃炎患者136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8例。观察组给予不含铋剂四联方案:埃索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00mg+克拉霉素500mg+替硝唑500mg。对照组给予含铋剂四联疗法:埃索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00mg+克拉霉素500mg+枸橼酸铋钾220mg。疗程结束4周后判断Hp 根除情况。结果观察组Hp 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含铋剂四联疗法根除Hp 疗效好,安全性高,可以作为初次根除Hp 的主要方案之一,但长期疗效仍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以质子泵抑制剂(PP I)雷贝拉唑加用两种抗生素三联方案与以黏膜保护剂枸橼酸铋钾加用两种抗生素的三联方案对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近期疗效。方法:将64例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雷贝拉唑10 m g+克拉霉素0.5 g+阿莫西林1.0 g治疗,对照组采用枸橼酸铋钾220 m g+克拉霉素0.5 g+阿莫西林1.0 g治疗,疗程结束4周后,复查胃镜,观察十二指肠溃疡愈合情况,并采用非侵入性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查Hp是否转阴。结果:Hp根除率治疗组87.82%,对照组62.5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组成的三联疗法对Hp的根除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应用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方法消化性溃疡的患者96例,分为A组(克拉霉素+甲硝唑+泮托拉唑+枸橼酸铋钾治疗)、B组(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泮托拉唑+枸橼酸铋钾治疗)、C组(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泮托拉唑+枸橼酸铋钾治疗),各32例。观察Hp的根除率。结果 C组Hp根除率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阿莫西林的四联疗法Hp根除率高,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餐后序贯疗法与10d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优效性.方法入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餐后序贯组)埃索美拉唑40mg+阿莫西林胶囊1.0 g(餐后即服)+克拉霉素胶囊0.5g(餐后2h),每日2次,疗程10d;对照组(10 d序贯组)前5 d埃索美拉唑40 mg+阿莫西林胶囊1.0 g(餐后即服),每日2次,后5d埃索美拉唑40 mg+替硝唑0.5g和克拉霉素胶囊0.5g(餐后即服),每日2次.结果:餐后序贯组和10 d序贯组意向分析(ITT)根除率分别为90.2%和81.3%(P<0.05),方案分析(PP)根除率分别为96.5%和89.3%(P<0.05).结论:餐后序贯疗法根除Hp的疗效优于10 d序贯疗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餐后序贯疗法与非餐后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优效性。方法: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餐后序贯组):埃索美拉唑40 mg+阿莫西林胶囊1.0 g(饭后立即口服)+克拉霉素胶囊0.5 g(饭后2 h口服),每日2次,疗程10 d。对照组(非餐后序贯组):埃索美拉唑40 mg+阿莫西林胶囊1.0 g(饭后立即口服),每日2次,克拉霉素胶囊0.5 g(饭后立即口服),每日2次,疗程10 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意向分析(ITT)根除率分别为89.4%和77.0%(P<0.05),方案分析(PP)根除率分别为96.1%和82.0%(P<0.05)。结论:餐后序贯疗法根除Hp的疗效好于非餐后序贯疗法。  相似文献   

6.
埃索美拉唑在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消化性溃疡中的地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比较埃索美拉唑三联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经内镜诊断并检测证实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埃索美拉唑组(30例):埃索美托唑20 mg+阿莫西林1 g+克拉霉素500 mg,每日2次,共7 d;奥美拉唑组(30例):奥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 g+克拉霉素500 mg,每日2次,共7 d.疗程结束4周后复查胃镜并检测Hp,观察腹痛缓解率、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等.结果 埃索美托唑组和奥美拉唑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0.1%和83.9%,Hp根除率分别为94.2%和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少,有较好的安全性.结论 埃索美托唑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安全有效,优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三联疗法阿莫西林双氯西林钠胶囊、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克拉霉素片和阿莫西林钠胶囊、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克拉霉素片根除幽门螺杆菌10d疗效。方法分析经14C尿素呼气实验及胃黏膜病理检查(Warthin-Stary染色阳性)证实有Hp感染患者198例资料。随机分两组,试验组115例患者口服阿莫西林双氯西林钠胶囊1.125,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20mg,克拉霉素片500mg,对照组83例患者口服阿莫西林1.0,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20mg,克拉霉素片500mg,三联药物均为每日两次,总疗程10d。所有患者停药四周以上行14C尿素呼气实验及胃黏膜病理检查检测HP根除率。结果 198例患者均完成10天治疗疗程及1月复查HP。两组Hp根除率分别为94.78%和73.49%(P<0.05),二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48%和3.6%(P>0.05),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所有患者均能耐受。试验组与对照组Hp根除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试验组根除Hp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枸橼酸铋钾、四环素、甲硝唑四联疗法作为一线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疗效。方法将148例门诊Hp阳性的患者分为观察组(74例)使用埃索美拉唑、枸橼酸铋钾、四环素、甲硝唑四联抗Hp治疗。对照组(74例)使用埃索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疗程均为1wk。疗程结束4~8wk后复查胃镜或~(14)C呼气试验,检查Hp根除状况。结果观察组成功随访68例,其中62例Hp得到根除;按方案根除率为91%。对照组成功随访69例,42例Hp得到根除,按方案根除率为61%。2组根除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2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含四环素的四联抗Hp治疗方案效果明显优于三联方案;在甲硝唑和克拉霉素高耐药的地区可以考虑作为一线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埃索美拉唑三联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经内镜诊断并检测证实Hp阳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埃索美拉唑组(62例):埃索美托唑20mg加阿莫西林lg加克拉霉素500mg,每日2次,共7天;奥美拉唑组(62例):奥美拉唑20mg加阿莫西林1g加克拉霉素500mg,每日2次,共7天。疗程结束4周后胃镜检查并检测Hp,观察腹痛缓解率、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埃索美拉唑组第一天和第二天腹痛缓解率分别为35.8%和60.2%,高于奥美托唑组的16.5%和40.3%(P<0.05)。埃索美托唑组和奥美拉唑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3.6%和89.5%,Hp根除率分别为87.9%和83.7%,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少,有较好的安全性。结论:埃索美托唑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安全有效。腹痛状缓解速度明显优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含呋喃唑酮四联7天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根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有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伴胃黏膜糜烂、萎缩的7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药呋喃唑酮+阿莫西林+埃索美拉唑+果胶铋四联疗法;对照组用药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经典三联疗法,疗程均7 d。观察Hp根除率、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85.7%)高于对照组(71.2%)(P<0.01)。两组耐受性均较好。结论含呋喃唑酮四联7 d疗法可作为Hp感染根除治疗的一线方案,根除率高,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三联疗法、四联疗法和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方法:将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且Hp阳性的240例患者以随机抽样法分为3组,三联疗法组(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四联疗法组(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胶体果胶铋)和序贯疗法组(前5 d使用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后5 d使用雷贝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治疗结束停药4周后行14C-尿素呼气试验复查,比较3组Hp根除率。结果:(1)三联疗法组、四联疗法组和序贯疗法组按意向治疗(ITT)分析其Hp根除率分别为73.75%、92.5%和81.25%,3组按方案治疗(PP)分析其Hp根除率分别为77.63%、93.67%和83.33%,2种分析方法比较,四联疗法组Hp根除率优于三联疗法组和序贯疗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联疗法组与序贯疗法组Hp根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三联疗法组、四联疗法组和序贯疗法组成本-效果比按ITT分析分别为1.75、1.57和1.79,按PP分析分别为1.67、1.55和1.65。结论:根除Hp四联疗法是一种高效、安全、经济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不同疗程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活动期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0例经胃镜证实Hp阳性的活动期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随机分成1周疗法组(A组)和2周疗法组(B组)。A、B2组用药均为埃索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g、克拉霉素缓释片0.5g,均每天2次。A组疗程1周,B组疗程2周。治疗过程中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停药4周后复查胃镜,观察溃疡愈合率,并作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了解Hp根除率。结果 A组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1.9%、77.5%、5.0%;B组分别为92.1%、90.0%、5.0%。A、B2组之间比较Hp根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溃疡愈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2周疗法治疗Hp阳性的活动期十二指肠溃疡,可达到满意的Hp根除率和溃疡愈合率,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含左氧氟沙星的三联疗法、铋剂四联疗法及序贯疗法根治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方法115例Hp阳性患者按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3组:三联组38例,给予口服兰索拉唑胶囊30mg、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685.5mg、左氧氟沙星胶囊200mg,2次/d,治疗7d;四联组38例,予以口服兰索拉唑胶囊30mg、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685.5mg、左氧氟沙星胶囊200mg、胶体果胶铋胶囊200mg,2次/d,7d;序贯组39例,前5d口服兰索拉唑胶囊30mg、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685.5mg,后5d口服兰索拉唑胶囊30mg、克拉霉素片500mg、左氧氟沙星胶囊200mg,均2次/d。疗程结束后4周复查”C呼气试验检查,评估治疗结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三联组完成35例,失访2例,未能按要求服药1例;铋剂四联组完成36例,失访2例;序贯组完成37例,未能按要求服药2例。三联组成功根除29例,按符合方案(PP)分析根除率为82.9%(29/35),意向性治疗(ITT)分析根除率为76.3%(29/38);铋剂四联组成功根除32例,PP根除率为88.9%(32/36),ITT根除率为84.2%(32/38);序贯组成功根除34例,PP根除率为91.9%(34/37),ITT根除率为87.2%(34/39)。3组间Hp根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左氧氟沙星的铋剂四联与序贯治疗均有较高的Hp根除率,但从安全性与疗效方面考虑,含左氧氟沙星的铋剂四联疗法可作为Hp初治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克拉霉素、胶体次枸橼酸铋联合甲硝唑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儿科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儿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给予甲硝唑和胶体次枸橼酸铋治疗,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观察组给予克拉霉素。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儿腹痛缓解率、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缓解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克拉霉素、胶体次枸橼酸铋联合甲硝唑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其疗程短,能够在短时间内缓解腹痛。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含呋喃唑酮疗法对幽门螺杆菌的根治效果。方法:182例幽门螺杆菌患者,随机分为A组64例,B组61例.c组57例。A组采用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B组采用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C组雷贝拉唑、枸椽酸铋钾、呋喃唑酮、阿莫西林、疗程为1周,停药后1个月观察幽门螺杆菌根治情况:结果:A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为90.62%,B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为91.80%,C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为92.98%。3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舍呋喃唑酮疗法能有效根除幽门螺杆菌,且价格低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雷贝拉唑联合复方颠茄铋镁片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方法 将8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甲硝唑三联方案,观察组给予雷贝拉唑+复方颠茄铋镁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甲硝唑四联方案,均持续治疗4周;分析两组治疗后的总体症状改善情况,停药4周后的Hp根治及溃疡愈合情况并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总体症状改善总有效率(95.24% vs 80.00%,P 〈 0.05)、溃疡愈合总有效率(97.62% vs 88.10%,P 〈 0.01)和痊愈率(52.38% vs 30.95%,P 〈 0.05)均高于对照组;Hp根治率高于对照组(80.95% vs 59.52%,P 〈 0.01);两组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雷贝拉唑联合复方颠茄铋镁片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较好,提高总体症状改善、溃疡愈合总有效率及Hp根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4种抗生素组成的10d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方法:搜集2009年1月~2010年1月48例慢性活动性胃炎且Hp阳性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观察组治疗方案为前5d给予奥美拉唑20.0mg+克拉霉素0.5g,口服,2次/d;后5d给予奥美拉唑20.0mg+阿莫西林1.0g+左氧氟沙星0.3g,口服,2次/d。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20.0mg+阿莫西林1.0g+克拉霉素0.5g,口服,2次/d,疗程7d。结果:观察组Hp根除率为91.67%,对照组Hp根除率为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序贯疗法治疗Hp的根除率比传统疗法高效,具有耐受性和依从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左氧氟沙星联合呋喃唑酮三联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58例符合条件的HP阳性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雷贝拉唑(10 mg,2次/d)、左氧氟沙星(200 mg,2次/d)联合呋喃唑酮(100 mg,2次/d),治疗7 d;之后溃疡患者继续服用雷贝拉唑10 mg,1次/d,共3周;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10 mg,2次/d)、阿莫西林(1 000 mg,2次/d)联合克拉霉素(500 mg,2次/d),治疗7d;之后溃疡患者维持治疗同治疗组;疗程结束4周后复查,观察症状缓解率、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症状缓解率、溃疡愈合率及不良反应分别为91.9%(68/74)、89.7%(35/39)、8.1%(6/74)和90.1%(64/71)、88.1%(37/42)、7.0%(5/7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HP根除率分别为90.5%(67/74)、71.8%(51/71),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雷贝拉唑、左氧氟沙星联合呋喃唑酮三联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可作为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3种10d序贯用药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成本-效果。方法:快速尿素酶试验和14 C尿素呼气试验发现Hp阳性病人156例,随机分成3组:前5d,3组病人均给予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g,bid。后5d,A组(n=54)给予奥美拉唑20mg+左氧氟沙星200mg+呋喃唑酮200mg,bid;B组(n=50)给予奥美拉唑20mg+加替沙星200mg+克拉霉素500mg,bid;C组(n=52)给予奥美拉唑20mg+替硝唑1.0g,bid以及莫西沙星400mg,qd。疗程结束4周后,行14 C尿素呼气试验,阴性者为根除。比较3组病人Hp根除率、不良反应上报率,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A、B、C组病人的Hp根除率分别为90.7%、92.0%和9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成本分别为102.02、132.72和149.62元,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12、1.44和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3种治疗方案中,A方案为根除Hp感染的较优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胃复春片联合幽门螺杆菌根除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CAG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常规服用胃复春片,治疗组加用幽门螺杆菌根除术的三联疗法,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Hp根除率、胃黏膜病理检测等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Hp根除率、胃黏膜萎缩、胃黏膜肠化生、不典型增生等方面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胃复春片联合幽门螺杆菌根除术是治疗CAG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