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比较颈段、胸上段食管癌常规放疗(CRT)、三维适形放疗(3D-CRT)、调强放疗(IMRT)累及野放疗中靶区和危及器官(OAR)的剂量学差异,进而为临床治疗选择最优放射治疗方案;比较不同大小肿瘤(直径〈3 cm及>5 cm)不同放疗计划对危及器官的影响,进而选择较优的放疗计划。方法选择12例颈段及胸上段食管癌患者,应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PS)分别为每位患者设计三种治疗计划(A.常规放疗;B三维适形放疗;C调强适形放疗),在规定CTV至少达到95%处方剂量前提下根据剂量体积直方图(DVH)、等剂量曲线比较三种计划靶区剂量分布及脊髓、气管、肺正常组织受量的差异;同时比较不同大小的肿瘤三种放疗计划对脊髓的剂量学影响。结果三种计划的靶区的平均剂量以IMRT计划为好,IMRT同时减少了脊髓及气管的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管肿瘤直径大小,以IMRT计划最好。结论颈段及胸上段食管癌采用调强适形放疗,能在提高靶区剂量的同时更好的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及器官,较三维适形放疗有剂量学优势,是目前较好的一种放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前后对穿野放疗(POP)计划及调强放疗(IMRT)计划中在累及纵膈区恶性淋巴瘤行累及处放疗(ISRT)的中的靶区剂量分布及正常组织剂量对比。方法对均累及纵膈的20个淋巴瘤患者均分别按照ISRT的放疗照射野的概念勾画放疗靶区及危及器官,再用这两个不同照射概念的靶区分别按照常规前后对穿野及五野调强分别制作放疗计划。对比两种不同计划POP及IMRT中PTV的覆盖及肺、心脏、脊髓及乳腺的剂量的区别。结果在IMRT计划中,PTV的适形指数优于POP计划(P<0.05),但均匀性指数无明显差异。在IMRT计划中明显降低心脏、脊髓及肺的高剂量照射体积(P<0.05)。但乳腺低剂量V4、肺的低剂量V5在POP计划中明显更低(P<0.05)。结论在累及纵膈区恶性淋巴瘤ISRT设野放疗中,相对于POP计划,IMRT计划对靶区覆盖的适形性及心脏、脊髓保护有优势,但增加了肺及乳腺的低剂量体积,可能导致第二原位癌风险增加。可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放疗方式。  相似文献   

3.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放疗技术,以先进的治疗计划系统和加速器设备为基础,具有靶区的高剂量区三维适形,周围危及器官受量少等优点,能有效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减少正常组织的并发症,改善患者治疗后的生存质量。为了对照研究IMRT放疗与常规放疗近期放射性损伤反应的比较关系,我们回顾2003年以来,在我科室使用IMRT治疗的鼻咽癌病人316例中,随机抽取50例与常规放疗50例进行放射性治疗近期反应的评估,结果比较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我科采用IMRT的鼻咽癌316例中,抽取50例Ⅱ~Ⅲ期无化疗的患者,年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IMRT放疗联合盆腔热疗治疗复发直肠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应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联合盆腔热疗治疗复发直肠癌。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09年6月本院收治的40例直肠癌术后复发的患者应用IMRT放疗联合盆腔热疗治疗及单纯放射治疗的疗效。IMRT放疗联合盆腔热疗治疗组18例,单纯放射治疗组22例。放射治疗采用直线加速器6MV-X线,通过CT0.5cm薄层扫描,根据ICRU定义来勾画靶区,包括复发病灶及肿大淋巴结。盆腔放疗剂量50GY/25Fx/5W,肿瘤区剂量至70GY/35Fx/7W。盆腔热疗频次为2次/周,总计12次。单纯放射治疗组放射治疗方法同联合盆腔热疗组的方法。结果 IMRT放疗联合盆腔热疗治疗组局部症状缓解率为94.4%,单纯放射治疗组局部症状缓解率为86.4%,2年生存率分别为61.1%和54.5%。结论 IMRT放疗联合盆腔热疗治疗复发直肠癌可有效提高局部症状缓解率。  相似文献   

5.
张丽  汪志  崔珍珍  刘自强  童铸廷 《安徽医药》2018,39(9):1048-1051
目的 探讨简化调强适形放疗计划(sIMRT)与调强适形放疗计划(IMRT)在胸段食管癌放疗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 选择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放疗科2016年5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20例胸段食管癌患者,每例患者设计sIMRT、IMRT计划,并给予计划靶区剂量60 Gy/30次。通过剂量、体积等参数比较2种放疗计划方式在靶区、危及器官剂量学和照射野参数上的差异。结果 IMRT计划的靶区适形度指数及靶区剂量均匀度指数均优sIMRT计划,且IMRT计划的脊髓最大受照剂量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及心脏受量两者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IMRT计划单次治疗机器跳数(MU值)及子野数少于IMRT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RT计划及sIMRT计划均可满足胸段食管癌放疗计划要求。IMRT计划虽然在靶区剂量分布方面优于sIMRT计划,且能更好保护脊髓,但是sIMRT计划子野数和MU值明显减少,可以缩短治疗时间和减少机器耗损。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常用的治疗体位有仰卧位和俯卧位,前者是常规治疗体位,后者近年来才逐步采用。本研究通过比较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仰卧位及俯卧位的全乳调强放射治疗(IM RT )计划,旨在获取乳腺癌保乳术后俯卧位放疗的剂量学特征,支持临床放疗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7.
<正>放射治疗是头颈部肿瘤常用的治疗手段。常见的放疗手段有常规放射治疗、适形(3D-CRT)/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MRT)。常规放射治疗常涉及面颈联合野或鼻前野等,3D-CRT/IMRT通过三维计划系统(3D-TPS)对靶区剂量进行合理的分布,以期提高靶区剂量覆盖和降低周围主要器官的照射剂量。放射性龋齿是头颈部肿瘤后的主要后遗症之一,严重威胁着放射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3D-CRT/IMRT明显降低放  相似文献   

8.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放疗技术,以先进的治疗计划系统和加速器设备为基础,具有靶区的高剂量区三维适形,周围危及器官受量少等优点,能有效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减少正常组织的并发症,改善患者治疗后的生存质量。为了对照研究IMRT放疗与常规放疗近期放射性损伤反应的比较关系,我们回顾2003年以来,在我科室使用IMRT治疗的鼻咽癌病人316例中,随机抽取50例与常规放疗50例进行放射性治疗近期反应的评估,结果比较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赵起 《河北医药》2016,(14):2134-2136
目的:分析比较宫颈癌采取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技术对气管的保护。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Ⅱb~Ⅲb宫颈癌患者14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常规体外和腔内放射治疗,放疗前行CT扫描,并勾画靶区,CTV(临床靶区)包括宫颈、子宫、阴道等原发肿瘤区域以及髂前、髂外、髂内淋巴结等区域及其周围组织,计划靶区( PTV)以临床靶区为基础,向外放5 mm形成PTV,经HVH图分析,比较2组治疗方法对气管受照体积与剂量的变化。结果经DVH图分析,膀胱、小肠、直肠接受45、54、63 Gy不同剂量时的受照体积IMRT均小于3DCR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哪.05);且随着处方剂量的增加,膀胱、小肠、直肠受照体积与剂量也随之增加( P <0.05)。结论对Ⅱb~Ⅲb宫颈癌患者采用IMRT治疗对危险器官的保护均优于3DCRT治疗,该方法的优点在于危险器官受照容积随着计划靶区的扩大而减少,且定位准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左乳腺癌保乳术后采用常规(RT)、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和调强放疗(IMRT)三种不同照射方法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择10例接受保乳手术的左侧早期乳腺癌患者,应用Eclipse7.3计划系统为每例患者分别设计常规、3DCRT和5野逆向IMRT三套放疗计划,均给予50Gy/25次,比较靶区、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差异。结果 IMRT计划的剂量分布以及靶区适形性和均匀性均显著优于常规和3DCRT计划。RT、3DCRT、IMRT计划中患侧肺的V20分别为(29.4±4.6)%、(26.7±4.6)%、(22.6±1.8)%;患侧肺的V30分别为(26.4±5.2)%、(23.4±4.5)%、(16.2±1.6)%;心脏V30分别为(21.9±6.0)%、(14.6±3.5)%、(8.0±3.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常规(RT)、3DCRT切线野计划相比,5野IMRT计划可以显著改善靶区的剂量分布,降低危及器官OARs(肺及心脏)高剂量受照体积,更好地保护心、肺组织,但同时增大了正常组织低剂量区受照体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俯卧位通气对早产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5月~2007年12月雅安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住的62例早产肺炎患儿,随机采取仰、俯卧位,检测呼吸频率、氧浓度指标,并进行比较。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俯卧位呼吸频率明显低于仰卧位[(53.3±7.4)/min vs(59.1±10.4)/min],吸入氧浓度明显低于仰卧位[(3o.2±5.1)/min vss(39.5±7.0)/min]。结论:俯卧位可降低患儿的呼吸频率、氧浓度,俯卧位为早产儿肺炎患儿的适宜体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的结直肠癌病变显示清晰程度与扫描体位(仰卧位/俯卧位)的关系,为减少CT结肠成像(CT colonography,CTC)检查时患者所受剂量,选择最佳单体位扫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04例结直肠癌术前初诊患者行CTC检查,均行仰卧位及俯卧位检查,将CTC结果与纤维肠镜和手术病理对照。结果 104例患者中,病灶位于直肠54例,肛管6例,乙状结肠18例,降结肠6例,横结肠8例,升结肠12例,均为单发病灶。病变位于直肠与乙状结肠:直肠50/54(92.59%,χ2=32.72,P〈0.05),乙状结肠18/18(100%,χ2=8.42,P〈0.05)。在俯卧位上肠管充气明显,病变显示清晰,优于仰卧位;位于横结肠的病变8/8(100%,χ2=4.5,P〈0.05),仰卧位肠管充气明显,病变显示清晰,优于俯卧位。升降结肠病变在仰卧位18/18(100%)及俯卧位18/18(100%)上肠管充气效果相同,均显示清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肛管癌在仰卧位(0/6)及俯卧位(0/6)上均显示欠佳。结论 CTC中不同位置的结直肠肠管在不同体位上充气效果不同,根据病变所处的位置,采取最佳单体位扫描,可使患者接受的射线剂量减半,而肠管的充气效果最佳,有利于病变的显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中体位对肾盂内压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行PCNL的患者91例;根据手术体位的不同,将其分为3组(仰卧位,32例;侧卧位,30例;斜仰卧位,29例)。将通过逆行置入肾盂的6F输尿管导管连接测压系统,保持平均灌注流量337ml/min,平均灌注压176mmHg(1mmHg=0.133kPa);分别监测俯卧位、侧卧位与斜仰卧位三种不同体位PCNL术中肾盂内压的变化,每秒钟采集1次数据,作统计学分析。结果俯卧位、侧卧位与斜仰卧位PCNL术中平均肾盂内压分别为(30.53±4.79)、(31.76±3.55)、(18.33±2.71)cmH2O(1cmH20=0.098kPa)。俯卧位和侧卧位PCNL术中平均肾盂内压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斜仰卧位PCNL术中平均肾盂内压明显低于俯卧位与侧卧位(P〈0.01)。各组间结石清除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不同体位PCNL术中肾盂内压均较低,小于引起肾实质返流的压力安全值(40cmH2O)。斜仰卧位PCNL术中肾盂内压较低,而俯卧位与侧卧位PCNL术中肾盂内压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术的手术体位影响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380例,手术时间≤2小时的俯卧位162例,斜仰卧位116例;手术时间〉2小时的俯卧位70例,斜仰卧位32例。比较两种体位引起血压(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波动和舒适度评价的差异。结果手术时间≤2小时,俯卧位与斜仰卧位对患者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影响及舒适度评价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2小时,舒适度评分:俯卧位(2.8±1.06)分,斜仰卧位(1.25±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率变化值:俯卧位(17.8±16.0)次/min,斜仰卧位(9.68±10.3)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pO2差值:俯卧位(2.0±1.3)%,斜仰卧位(1.4±0.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手术时间≤2小时,可以忽略体位对生命体征、舒适度的影响;手术时间〉2小时,选择俯卧位时,需与麻醉医生密切配合,尽量减小体位对生命体征的影响,提高舒适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俯卧位机械气垫治疗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方法选取30例ARDS患者,分别采取常规式仰卧位机械通气与俯卧位机械通气,对照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俯卧位机械通气较仰卧位机械通气能够提供较好的供氧量,且所使用垫制作方法简单,成本低廉,便于广泛应用。结论改良式俯卧位机械通气垫治疗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效果良好。值得在急诊科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李锋  王飞 《安徽医药》2016,20(9):1696-1699
【】目的 对比研究俯卧位与改良平卧截石位下经皮肾镜术治疗肾结石时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疗效。方法 选取收住的肾结石患者60例,随机分为改良平卧位组与俯卧位组各30例,分别在改良平卧位、俯卧位下手术,观察疗效,患者麻醉前30min(T0)、麻醉成功后(T1)、术中30min(T2)、拔管时(T3)等不同时点时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平卧位组、俯卧位组结石清除率分别为86.67%、9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0、T1、T2、T3等不同时点时心率、收缩压、舒张压、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高危患者T0时心率、收缩压、舒张压、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时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两组高危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时SpO2两组高危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俯卧位与改良平卧截石位下经皮肾镜术治疗肾结石时疗效及血流动力学均无明显差别,但是高危患者采用改良平卧截石位下手术术中及拔管时血流动力学相对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7.
陈莉 《安徽医药》2019,23(1):139-141
目的 观察可弯曲喉罩(FLMA)在小儿俯卧位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安徽省儿童医院行全麻下俯卧位手术患儿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可弯曲喉罩组(FLMA组)和气管导管组(ETT组),每组20例。记录患儿入室(T1)、插管即刻(T2)、插管后1min(T3)、拔管后1min(T4)各时点血压、心率;记录仰卧位、俯卧位气道峰压;记录两种卧位时纤维支气管镜下喉罩位置分级;记录手术时间、拔管(喉罩)时间以及气道痉挛、返流误吸、漏气等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儿仰卧位下均一次成功插入气管导管或喉罩,翻身俯卧位完成手术。T3、T4时点,FLMA组平均动脉压(65.90±9.36)、(72.40±11.09) mmHg显著低于ETT组(80.80±9.73)、(86.40±9.04) mmHg(P<0.01);心率(103.95±10.00)、(107.00±7.55)次/分,显著低于ETT组(119.35±8.48)、(129.15±7.87)次/分(P<0.01);两组俯卧位气道峰压(15.25±1.33)、(17.00±1.30) cmH2O均高于平卧位(12.70±1.38)、(14.10±1.41) cmH2O(P<0.05);俯卧位纤维支气管镜下喉罩位置4级(只见声门)例数少于仰卧位(P<0.05);拔管时间FLMA组(5.25±1.71) min短于ETT组(6.95±2.11) min(P<0.05);FLMA组术中有2例出现漏气,经加深麻醉后缓解。结论 可弯曲喉罩用于小儿俯卧位短时(<2 h)手术的气道管理,通气良好,血流动力学平稳,拔管时间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直肠癌盆腔放疗患者采用调强放疗技术(IMRT)时膀胱充盈状态、垫有孔泡沫板(belly-board)及手术对盆腔内肠受照体积的影响。方法30例Ⅱ/Ⅲ期术前或术后的直肠癌患者分为三组:(1)术前患者俯卧位垫belly-board;(2)术后患者俯卧位垫belly-board;(3)术后患者俯卧位未垫belly-board。三组患者均在膀胱排空及充盈状态下分别进行CT模拟定位,由此获得60例次定位数据,并按卫生部直肠癌诊治规范进行直肠癌盆腔放疗靶区勾画及计划设计,处方剂量均为50Gy。结果在膀胱充盈与排空的对比分析中,无论是否垫有belly-board,膀胱充盈组小肠平均剂量、V10、V20、V30、V40及结肠V10均显著低于膀胱排空组,在垫板状态下膀胱充盈组的结肠平均剂量、V20、V30也显著低于膀胱排空组;在是否垫有belly-board分析中,无论膀胱是否充盈,垫板组的小肠平均剂量、V10、V20及结肠平均剂量、V10、V20均要低于未垫板组,在膀胱充盈状态下垫板组的结肠V30也低于未垫板组;在是否手术的对比分析中,术后组小肠V10、V20及结肠平均剂量、V10、V20均要高于未手术组。结论放疗时垫有belly-board及使膀胱充盈可有效地减少盆腔内肠受照射的体积和剂量。同时对于术后患者,因其肠受照平均剂量及体积的增加,更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尽量减少其不必要的受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重症ARDS患者在不同体位下进行肺复张治疗的效果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3月入住我院重症医学科的重症ARDS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俯卧位组和仰卧位组,两组患者均通过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其中俯卧位组在入组后立即进行俯卧位通气。两组患者均接受肺复张治疗,比较两组的一般情况、呼吸机设置、动脉血气分析及28d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控制性肺膨胀法进行肺复张后均能提高患者的氧合指数,但俯卧位组改善更显著(P<0.05)。俯卧位组的28d病死率及机械通气时间也显著降低(P<0.001),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仰卧位组高(P<0.001)。结论俯卧位通气联合肺复张治疗能改善重症ARDS患者的氧合及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早产儿取不同体位对其心率(HR)、呼吸、血氧饱和度(SpO2)及睡眠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4至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4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仰卧位组和俯卧位组.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分别观察1、3、5h的HR、呼吸、SpO2及睡眠时间.结果 俯卧位组患儿第3、5h的HR、呼吸明显低于仰卧位组(P<0.01),而SpO2明显增加(P<0.01),同一时间俯卧位组早产儿较仰卧位组早产儿睡眠时间长(P<0.01).结论 俯卧位护理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