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明确脑积水患者经颅多普勒(TCD)监测结果与颅内压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32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的脑积水患者(观察组),分别于术前1d和术后5d行大脑中动脉(MCA)的TCD监测;另选择27名门诊体检健康个体为对照组,行大脑中动脉TCD监测,并与观察组作对照。结果观察组患者行分流手术前TCD监测显示MCA收缩期血流速度(Vs)、舒张期血流速度(Vd)以及平均血流速度(Vm)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而搏动指数H和阻抗指数砌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MCA的PI、RI、Vd、Vm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经颅多普勒中RI和PI值可作为评价脑积水患者颅内高压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的联合应用,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CEA前采用CDFI和TCD评价186例患者颈动脉的狭窄程度及颅内侧支循环开放情况,将其结果与DSA对照。术中应用TCD对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在CEA不同阶段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动态监测,指导转流管的使用。术后即刻行TCD和CDFI检查,评估手术前后术侧颈动脉的内径变化及颅内外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①186例患者CDFI检出狭窄程度与DSA完全一致的为178例,与DSA对照,CDFI判断颈动脉中、重度狭窄的符合率为95.7%。②术中CDFI和TCD监测的186例患者中,167例侧支循环建立良好,无需放置转流管,其余19例颈动脉压迫试验显示代偿不完全。③术后即刻复查CDFI、TCD,186例患者经CEA后狭窄均得到解除,管径明显增宽,狭窄处残余内径由(1.5±0.4)mm增至(5.9±0.7)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颈动脉狭窄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及患侧MCA的舒张期末血流速度(PSV)、血管搏动指数(PI)恢复正常。颈动脉狭窄处血流速度由术前(547±51)cm/s降至(89±28)cm/s(P〈0.01);患侧MCA的PSV由术前(58±14)cm/s升至(80±5)cm/s(P〈0.01);患侧MCA的PI由术前的0.56±0.11升至0.92±0.13(P〈0.01),脑部血液供应得到明显改善。结论CDFI和TCD在CEA术前筛查、术中监测及术后评估中,提供了可靠的客观依据,在CEA围手术期有很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TCD经眼窗探测ACA和MCA血流的可行性。方法对50名双侧颞窗、眼窗均透声良好的健康体检者,采用TCD经眼窗探测双侧大脑半球血流改变,并与经颞窗(对照组)探测的大脑半球血流改变进行比较,同时对612例共67个透声不良颞窗,经眼窗探测的双侧ACA和MCA血流速度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眼窗探测50名健康者ACA血流速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眼窗探测的MCA血流速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但仍有48支(48%)MCA与经颞窗探测的血流速度差值〈10%。67个透声不良颞窗中,女性发生率(8%)显著高于男性(3%),P〈0.01。经眼窗检出ACA48支(72%),MCA38支(57%),男、女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A的检出率高于MCA。结论经眼窗探测ACA结果可靠,探测MCA具有参考价值。当颞窗透声不良时,经眼窗检测可提高TCD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氙(Xe)-CT评价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的脑血流量变化以及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脑血流速度的关系。方法对7例在SAH后1~4d和7~14d的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2次Xe—CT检查。用自动皮质6分区模式和手工画法测量大脑中动脉(MCA)等血管分布区(每例患者双侧大脑半球10个感兴趣区,7例患者共70个)的脑血流量。在Xe—CT检查后1h内,采用TCD检测MCA血流速度,比较MCA供血区脑血流量与TCD检测的血流速度的相关性。结果Xe—CT检测7例患者SAH后1~4d双侧MCA供血区平均脑血流量为(48±12)ml·100g^-1·min^-1,7~14d为(43±15)ml·100g^-1·min^-1。TCD检测SAH后1~4d双侧MCA平均流速为(165±73)cm/s,7~14d为(151±70)cm/s。Xe—CT检测的MCA供血区局部脑血流量与TCD检测的MCA血流速度比较,SAH后1~4d的左侧MCA的脑血流量与血流速度呈显著正相关(r=0.869,P〈0.05),SAH后1~4d的右侧MCA和7~14d的双侧MCA的脑血流量和血流速度均呈负相关,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e—CT能获得脑血流量绝对值,可用于动脉瘤性SAH患者的脑血流量评价。TCD检测的MCA流速与Xe—CT测得的局部脑血流量可能无明显相关性,有待于扩大样本,继续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温阳通络法应用于脑梗死(阳虚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9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予脑梗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自拟温阳通络方口服,疗程30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测定的平均血流速度(Vm)。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的68.89(P〈0.05),治疗组治疗后双侧大脑前动脉(ACA)、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右侧大脑后动脉(PCA)、右侧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Vm有显著改善(P〈o.05),其中双侧大脑前动脉、双侧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Vm的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阳通络方对脑梗死(阳虚型)患者疗效确切,对脑血流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颞窗穿透不良的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患者经眼窗监测脑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探讨该方法的有效性及可靠性。方法经眼窗监测CEA手术患者8例。采用TCD评价术前侧支循环的开放情况,并经DSA证实。于术中进行脑血流监测,记录麻醉后、颈动脉夹闭前后、转流管放置及颈动脉开放前后,不同时间点患侧眼动脉(OA)和(或)颈内动脉虹吸部(CS)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期末血流速度(EDV)、平均血流速度(MV)、血管搏动指数(PI)等参数。结果①手术监测成功7例。8例患者中有4例因交通动脉代偿不良,使用转流管。术中采用双深度监测OA及CS者3例,单独监测CS者2例(1例未成功),单独监测OA者3例。②夹闭颈动脉后与夹闭前比较,OA的PSV、MV、EDV及PI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血流开放后,OA的PI明显升高(P〈0.05);夹闭颈动脉后较夹闭前CS的PSV显著下降(P〈0.05),但开放后血流与夹闭前各项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8例患者中,有1例术后1周发生脑梗死,7例预后良好。结论经眼窗监测CEA术中脑血流改变,可有效解决颞窗穿透不良的难题。采用双深度间断监测患侧OA和CS血流参数是较理想的方式。对前交通动脉和(或)后交通动脉代偿不完全患者,建议使用转流管,可预防术中脑缺血,降低术后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血压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压、年龄对脑血流变化的影响。方法 对经头颅CT确诊的258例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分为高血压组和正常血压组,高血压组又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采用经颅多普勒(TCD)超声诊断仪探测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记录平均血流速度(Vm)、血管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结果 高血压老年组与高血压非老年组比较,老年组双侧ACA、MCA、PCA的Vm均较非老年组减低(P〈0.05),而PI及RI较非老年组显著增高(P〈0.01);正常血压组与高血压组比较,两组Vm、PI及砌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高血压并缺血性脑卒中后,血压对脑血流量的影响不明显,年龄是影响脑血流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超声多普勒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对动脉压的监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颅脑超声多普勒监测 ,为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动脉压的调控、防止脑缺血及脑过灌提供客观指标。方法 :2 3例接受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 ,选择颞窗固定多普勒探头 ,分别记录阻断颈动脉前、阻断期、开放后的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 (MCA- Vmean)、收缩峰血流速度 (Vs)、搏动指数(PI)、血流速度变化百分比 (DeLT)及同期平均动脉压 (MAP)、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PetCO2 ) ,阻断颈动脉时调整MAP ,DeLT的下降不超过 4 0 % ,无效者行临时内分流术。开放后调整MAP ,使DeLT不超过15 0 % ,必要时应用血管活性药。结果 :阻断颈动脉时Vmean由 39. 79cm s减少至 2 8 .79cm s,P <0 . 0 5 ;DeLT 32 . 39%。MAP由 115 . 2 0mmHg(1mmHg =0 133kPa)升至 118. 6 7mmHg ,P >0 . 0 5。开放颈动脉后Vmean由 2 8 .79cm s增至 6 4 2 3cm s,P <0 . 0 1;MAP由 118 .6 7降至 97 8mmHg,P <0 . 0 1;DeLT 71. 33%。除 1例外 ,2 2例患者术后 1h内意识及指令性反应均恢复。结论 :颅脑多普勒对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的MAP调节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MCA)慢性闭塞后大脑前动脉(ACA)脑膜支代偿对颅外段颈内动脉(EICA)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2005年5月-20HD8年7月,连续纳入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并经脑血管造影(DSA)证实的MCA慢性闭塞患者122例。根据DSA显示的ACA脑膜支代偿情况,分为ACA代偿组(72例)和无代偿组(50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测两组患者双侧EICA的峰值流速(PSV)、舒张期末流速(EDV)、血管搏动指数(PI)、血流量(BFV);TCD检测双侧ACA的PSV、EDV、平均流速(MFV)及PI值。结果①122例MCA闭塞者患侧EICA的PSV、EDV及BFV分别为(67±17)、(27±8)cm/s及(397±154)ml/min,低于健侧的(76±18)、(30±8)cm/s和(454±158)ml/min,P〈0.01。②无代偿组患侧EICA的PSV、EDV及BFV分别为(63±18)cm/s、(24±8)cm/s及(365±153)ml/min,低于代偿组患侧及同组内健侧P〈0.01;无代偿组患侧EICA的PI为1.09±0.20,高于代偿组患侧及同组内健侧(P〈0.01)。③代偿组患侧ACA的PSV、EDV、MFV分别为(142±32)、(67±19)及(92±23)cm/s,均高于组内健侧及无代偿组患侧;代偿组患侧ACA的PI为0.83±0.15,低于健侧均P〈0.01。尤代偿组双侧ACA血流动力学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CA慢性闭塞患侧大脑前动脉脑膜支无代偿者的同侧颅外段颈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降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傅立叶变换法无创测定高血压患者脑血流自动调节下限的有效性。方法招募符合入组标准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5例和健康志愿者35名为研究对象。用TCD、无创血压监测仪持续记录两组MCA的血流流速和桡动脉血压,用潮气末CO2监测仪持续监测呼出气体的CO2分压。用傅立叶变换法分别测得两组的临界关闭压和脑血流自动调节下限。结果高血压组的脑血流自动调节下限为(70±17)mmHg,较对照组[(60±11)mmHg]高约10mmHg,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45,P=0.012);而高血压组和对照组的临界关闭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傅立叶变换法测定高血压患者脑血流自动调节下限是可行的,可望将来应用于高血压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采用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评价选择性分流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采用TCD对169例接受CEA治疗的颈动脉狭窄患者行术中双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脑血流连续监测.根据是否实施分流术,将患者分类为分流组(n=32)和未分流组(n=137).记录术前侧支循环开放途径,比较麻醉后、颈动脉夹闭前后、分流前后以及颈动脉开放后双侧MCA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平均血流速度(mean velocity,MV)、血管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和MV变化率.结果 颈动脉夹闭前分流组与未分流组MV分别为(34.73±13.54)cm/s和(35.32±13.18)cm/s,无显著差异(P=0.825).颈动脉夹闭后分流组MV较未分流组显著降低(P=0.000),MCAMV下降率平均为69.34%±20.93%,较未分流组显著降低(P=0.000).分流后MCA MV显著提高,平均提高(35.68±16.69)cm/s(P=0.000).结论 TCD可客观评价分流前后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检测双侧颈内动脉病变患者支架置入术后脑血流动力学变化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经DSA证实的双侧颈内动脉颅外段(ICAe)重度狭窄(8例)或一侧重度狭窄、另一侧闭塞(10例)患者,共18例.应用TCD榆测支架置入前、后颅内、外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 ①TCD对ICAe闭塞诊断的敏感性为100%(10/10),对狭窄或闭塞诊断的特异性为96%(25/26),总体符合率为97%(35/36).②术前ICAe狭窄段收缩期峰值流速(PSV)为(241 ±55)cm/s,术后1、3、6、12、24个月分别为(59 ±15)、(58±12)、(59 ±15)、(61 ±14)、(64 ±16)cm/s,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术后各阶段比较,差异尤统计学意义.③术后支架侧大脑中动脉(MCA)的PSV较术前升高[(59 ±14)、(120±24)cm/s,P=0.000],血管搏动指数(PI)明显改善(0.64 ±0.15,1.05 ±0.19;P=0.000).术后闭塞侧MCA的PSV亦有所升高[(48 ±17)、(70 ±16)cm/s,P=0.005],而PI值的变化不明显(P=0.379).④术前有2例前交通动脉(AcoA)开放,双侧颈动脉置入支架后,AcoA关闭;术后有11例AcoA开放,其中10例为一侧闭塞,另一侧狭窄的患者,1例为双侧重度狭窄而仪一侧置人支架的患者.术前后交通动脉(PcoA)开放24支(10例为双侧同时开放,4例为单侧开放),术后18支PcoA关闭(6例为双侧同时期,6例为单侧关闭).结论 TCD可用于双侧ICAe病变患者术前、术中、术后颅内外血流动力学变化的评估.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头臂型大动脉炎患者颈动脉转流术前、术后的脑血流变化进行研究。方法:对22例头臂型大动脉炎患者颈动脉转流术前、术后分别进行经颅多谱勒检查(TCD),记录颅内血管的峰值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的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侧与非手术侧大脑中动脉(MCA)的Vs、Vm及PI值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基底动脉(BA)的Vs、Vm值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值术前与术后比较有增高(P0.01)。结论:头臂型大动脉炎患者颈动脉转流手术后颅内主要血管的血流速度及PI值均得到明显增高,脑供血得到很大改善,临床表现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治疗颈动脉次全或完全闭塞术中超声监测血管结构、血流动力学改变与手术再通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05年1月—2014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经DSA确诊为颈动脉闭塞性病变,并接受CEA治疗的患者共107例。根据术中超声检查结果,分为血流再通组86例和未通组21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及术中大脑中动脉的血流速度及搏动指数,记录术中颈动脉血管异常、血管残余狭窄率、再通患者病变血管内径及血流速度及搏动指数。结果 (1)颈动脉再通患者术中与术前患侧MC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分别为(82±32)和(60±17)cm/s,平均流速(MV)分别为(50±19)和(42±13)cm/s,血管搏动指数(PI)分别为0.97±0.25和0.67±0.14,术中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未通患者术中与术前MCA的PSV分别为(46±20)和(63±21)cm/s,EDV分别为(24±13)和(34±12)cm/s,MV分别为(32±16)和(44±15)cm/s,术中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但PI术中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70±0.18和0.67±0.15,P=0.317)。(2)再通组病变血管内径术中较术前明显增宽[(3.4±0.9)和(0.6±0.4)mm,P=0.000]。术中超声检查发现再通者86例中血管结构轻度异常13例,未再通者均为血管结构显著异常。结论术中颈动脉超声结合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脑血流,可有效判断颈动脉血管结构及脑血管血流动力学的改善程度,及时指导术中二次修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评估颈动脉次全或完全闭塞患者接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前血管结构、血流动力学变化与血管再通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05年1月—2014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经DSA确诊为颈动脉次全闭塞(狭窄率95%~99%)或完全闭塞,并接受CEA治疗的患者共107例,平均年龄(61±9)岁。根据DSA结果,将107例患者分为颈动脉次全性闭塞组63例和颈动脉完全性闭塞组44例。记录两组患者术前病变各段血管内径、病变的位置(颈内动脉或颈总动脉)、管腔内回声特征及颈内-外动脉侧支循环是否开放、与血管再通的相关性。结果颈动脉完全性闭塞组患者远心段血管内径较次全性闭塞组明显增宽[(4.1±1.1)、(3.2±0.8)m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闭塞位置与手术再通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0);血管腔内均质回声(低回声与等回声)充填者的再通率[94.1%(16/17)和86.7%(13/15)]均明显高于不均质回声患者的再通率[0(0/12),P0.01]。在颈内动脉完全闭塞患者中,颈内-外侧支动脉开放时CEA的再通率增加[70.0%(14/20)比0%(0/3)]。总体比较,颈动脉次全性闭塞组较完全性闭塞组的再通比率明显升高[90.5%(57/63)比65.9%(29/44),P0.01]。结论颈动脉管径正常或增宽、闭塞管腔内均质回声及颈内-外动脉侧支开放与血管再通密切相关。术前超声检查对颈动脉闭塞性病变CEA实施后再通性的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计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评价大脑中动脉(MCA)慢性闭塞患者颅内侧支循环血流动力学特点的可行性。方法连续纳入2008年9月-2010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外科就诊并经DSA确诊的单侧MCA闭塞的患者共140例。根据DSA显示的软脑膜支代偿情况,分为无代偿组21例、单纯大脑前动脉(ACA)代偿组43例、单纯大脑后动脉(PCA)代偿组28例及ACA+PCA共同代偿组48例。采用TCD检测患者双侧MCA、ACA、PC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计算患侧(d)ACA与健侧(n)MCA的PSV比值(dPSVACA/nPSVMCA),患侧ACA与健侧ACA的PSV比值(dPSVACA/nPSVACA)及患侧PCA与健侧PCA的PSV比值(dPSVPCA/nPSVPCA)。比较各组间血流动力学的参数指标。结果①单纯ACA代偿组及ACA+PCA代偿组的dPSVACA/nPSVMCA分别为1.35±0.33和1.34±0.36,显著高于无代偿组和单纯PCA代偿组,P〈0.01。②单纯ACA代偿绀及ACA+PCA代偿组的dPSVACA/nPSVACA分别为1.67±0.76和1.62±0.44,显著高于无代偿组和单纯PCA代偿组,P〈0.01。③单纯PCA代偿组及ACA+PCA代偿组的dPSVPCA/nPSVPCA分别为1.76±0.56和1.73±0.49,显著高于无代偿组和单纯ACA代偿组,P〈0.01。结论TCD检食显示的ACA、PCA血流动学改变,可以间接反映MCA闭塞患者软脑膜支的代偿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治疗颈动脉重度狭窄中,静脉给予乌拉地尔降低血压对患者脑血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CEA中颈内动脉开放后,给予乌拉地尔降低血压控制脑血流的患者15例。记录颈内动脉夹闭后(T0)、开放即刻(T1)、开放后5 min(T2)、10 min(T3)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超声检测患侧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末流速(EDV)、平均流速(MV)、平均流速比值。结果 (1)血压T1时为(143±18/67±9)mm Hg降至T2时(126±19/60±10)mmHg,与T0和T1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时降至(128±16/60±11)mm Hg(收缩压与T1时相比,P0.05)。心率无明显变化。(2)T2时患侧大脑中动脉PSV、EDV、MV及平均流速比值分别由T1时的(99±27)cm/s、(35±15)cm/s、(56±12)cm/s、(173±15)%降至(76±26)cm/s、(25±11)cm/s、(41±11)cm/s、(122±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3时分别降至(78±29)cm/s、(26±9)cm/s、(42±14)cm/s、(118±20)%,与T1时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1例患者用药后出现短暂性低血压,无心律失常发生。结论 CEA术中颈内动脉开放后,给予乌拉地尔降压可以安全有效降低大脑中动脉的血流速度,改善脑灌注。  相似文献   

18.
血压水平对脑血管和颈部血管血液动力学检测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超声技术,探讨不同血压水平对脑血管和颈部血管血液动力学检测指标的影响.方法 对225例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高血压患者,根据血压控制水平分为轻度高血压组(n=30)、中度高血压组(n=61)和重度高血压组(n=129).选择同期检测的无高血糖、高血脂及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且血压正常的患者94例作为对照组.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以及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和搏动指数的变化特征.采用颈部B超检测颈总动脉、颈内动脉以及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和搏动指数的变化特征.结果 (1)各高血压组24 h动态血压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增高(P<0.05).(2)各高血压组脑部血管的平均血流速度和搏动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高血压组之间比较,随着血压水平的增加,脑部血管的平均血流速度降低,搏动指数增大(P<0.05).(3)各高血压组颈部血管的平均血流速度和搏动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高血压组之间比较,随着血压水平的增加,颈部血管的平均血流速度降低,搏动指数增大.结论 血压水平对脑部和颈部血管血液动力学均有影响,随着血压水平的增高,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异常程度呈现渐进加重的趋势.从脑血管和颈部血管的血液动力学角度看,理想的血压水平应不超过140/90 mmHg.经颅多普勒超声结合颈动脉超声可对高血压痛患者颅内外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进行客观评价,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