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金雀黄素对人乳腺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两种不同的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和MDA-MB-231体外培养,VEGF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染色,并用图像分析仪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两种人乳腺癌细胞均可转录VEGF-mRNA,并在细胞质中翻译合成相应的蛋白。经金雀黄素处理后两种细胞表达的VEGF都明显减少。结论金雀黄素能通过下调VEGF-mRNA水平,减少VEGF的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金雀异黄酮(genistein)诱导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凋亡及其机制。方法 MTT法观察金雀异黄酮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金雀异黄酮对MDA-MB-231细胞核凋亡形态学的影响;qRT-PCR法观察金雀异黄酮干预MDAMB-231细胞36 h后,EGFR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金雀异黄酮干预MDA-MB-231细胞36 h后,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3,EGFR、Akt、p-Akt蛋白的变化;Akt激活剂胰岛素(insulin)、金雀异黄酮单独及联合胰岛素干预乳腺癌MDA-MB-231细胞后,Western blot检测Akt和p-Akt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MTT结果显示,金雀异黄酮呈时间浓度依赖性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Hoechst 33258染色结果显示,金雀异黄酮干预乳腺癌MDAMB-231细胞36 h后细胞核呈现典型凋亡形态学改变;qRTPCR结果显示,经金雀异黄酮干预MDA-MB-231细胞36 h后,EGFR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金雀异黄酮干预乳腺癌MDA-MB-231细胞36 h后,与对照组对比,Bcl-2、EGFR、Akt、p-Ak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1),Bax、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1),Akt激活剂胰岛素可以明显激活p-Akt(P<0.01),金雀异黄酮可以明显下调被激活的p-Akt(P<0.01)。结论金雀异黄酮能抑制三阴乳腺癌MDA-MB-231细胞生长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EGFR/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血管抑素基因对胰腺癌原位移植瘤模型裸鼠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影响。方法微量注射器向胰腺包膜下人胰腺癌细胞PC3(2×10^6个细胞),建立裸鼠人胰腺癌细胞PC3原位移植瘤模型。观察血管抑素基因治疗组裸鼠的原位肿瘤体积,各脏器肿瘤转移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血管抑素基因治疗组原位肿瘤体积小于对照组,肿瘤腹膜转移、肝转移以及其他脏器转移的发生率较低,腹水的发生率亦较低,免疫组化检查结果显示血管抑素基因治疗组裸鼠肿瘤组织中MVD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血管抑素基因对胰腺癌原位移植瘤模型裸鼠肿瘤生长和转移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杨能  龙林梅  张庆青  唐丽华  梁中琴 《江苏医药》2013,39(10):1120-1123
目的 研究珍珠菜总黄酮(ZE4)对白血病HL-60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 成功建立人白血病HL-60细胞皮下移植瘤模型(移植瘤体积约100 mm3)后的30只裸鼠均分为五组:A、B、C组分别腹腔注射ZE4 100、200、400 mg/kg;D组注射环磷酰胺(CTX) 50 mg/kg;E组以生理盐水对照;每2天注射一次.21d后测量移植瘤大小,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细胞增殖抗原Ki-67和血管内皮细胞膜抗原CD34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E组比较,B和C组移植瘤生长明显抑制,抑瘤率分别可达51.32%和46.06%;免疫组化结果显示,B、C组移植瘤中Ki-67和CD34的表达明显少于E组.结论 ZE4对白血病HL-60细胞裸鼠移植瘤具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金雀异黄酮(genistein)诱导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MTT法观察金雀异黄酮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集落形成法观察金雀异黄酮对MDA-MB-231细胞集落形成能力的影响;金雀异黄酮干预MDA-MB-231细胞36 h后,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3及NF-κB、ERK、p-ERK、JNK、p-JNK蛋白的表达。结果 MTT结果显示,金雀异黄酮呈时间、浓度依赖性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集落形成实验结果显示,金雀异黄酮能明显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集落形成(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金雀异黄酮干预乳腺癌MDA-MB-231细胞36 h后,与对照组相比,Bcl-2、NF-κB、p-ERK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Bax、caspase-3、p-JNK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结论金雀异黄酮能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生长,且能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ERK,激活JNK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6.
ErbB2高表达的人乳腺癌原位移植瘤裸鼠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采用人乳腺癌细胞株BT-474建立稳定高表达ErbB2的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选择合适的模型制作方法。方法实验前1d在36只裸鼠颈部皮下埋植0.5mg17β雌二醇缓释片,并随机分为3组:原位组将5×106个BT-474细胞接种于裸鼠左侧第二乳房垫内,胁部皮下组将同样数量的BT-474细胞接种于裸鼠左侧胁部皮下,腋窝组则接种于裸鼠左侧腋窝内;观察3组裸鼠荷瘤情况及移植瘤病理组织学特点,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动态监测移植瘤的ErbB2表达情况。结果 3组裸鼠的荷瘤率均为100%,都保持了原发肿瘤高表达ErbB2的特点;和两组对照相比,原位组肿瘤形状、生长速度及细胞增殖与血管生成等生物学特征一致性更强;此外,原位组的肿瘤对治疗药物处理也有良好反应。结论 BT-474细胞接种于乳房垫内比胁部皮下及腋窝建立的裸鼠移植瘤模型更适于进行抗ErbB2抗体等药物的药理学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靶向微泡破裂对恩度凝胶瘤体内注射抑制裸鼠乳腺癌移植瘤血管生成作用的影响。方法:制备载恩度的PLGA-PEG-PLGA温度敏感型凝胶,检测恩度凝胶体外释放及超声辐照对药物释放的影响;建立荷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分为模型组、恩度凝胶瘤体内注射组、恩度凝胶联合超声靶向微泡破裂组,每周治疗1次,连续3次后行肿瘤超声造影,测定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评价各种处理对肿瘤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结果:恩度凝胶在体外平稳释放约1周时间,超声辐照可提高恩度凝胶的释放速率;恩度凝胶瘤体内注射联合超声靶向微泡破裂处理具有明显的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作用,肿瘤超声造影峰值强度及微血管密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及单纯恩度凝胶治疗组(P0.05)。结论:恩度凝胶联合超声靶向微泡破裂可阻断肿瘤微循环,并有效控制缓释载体的药物释放速率,使更多释放药物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作用。  相似文献   

8.
作者比较研究了大豆蛋白(ISP,约含等量的大豆黄酮和金雀异黄素)、用乙醇提取的无异黄酮的ISP[ISP(一)]、大豆胚芽和大豆胚芽提取物(含大量的大豆黄酮、黄豆黄素和少量的金雀异黄素)、大豆黄酮与酪蛋白的降血胆固醇的作用。将雌雄各60只的金仓鼠随机分为6组,其中4个组分别喂饲各含ISP、  相似文献   

9.
雷公藤红素抑制可移植性人脑胶质瘤生长相关分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雷公藤红素在裸鼠胶质瘤动物模型治疗人脑胶质瘤的可行性.探讨雷公藤红素抑制SHG-44胶质瘤裸鼠移植瘤生长的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BALB/c裸小鼠SHG-44胶质瘤移植瘤模型,将荷瘤裸鼠随机分为5组,采用腹腔内注射给药方法.雷公藤红素按4mg/kg、2mg/kg、1mg/kg三种浓度分组给药;阳性对照顺铂组按2mg/kg给药.定期观察肿瘤生长情况测量肿瘤体积,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并计算抑瘤率.全部SHG-44裸鼠移植瘤石蜡标本用SP法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移植瘤组织中的微血管计数(MVD)、以及bFGF、周期蛋白D1和PCNA的蛋白表达.结果 与溶媒对照组相比,雷公藤红素4mg/kg组、2mg/kg组均能抑制肿瘤生长(P<0.05),其体积抑瘤率分别为35%和26.9%.雷公藤红素高剂量组能下调移植瘤组织中bFGF的蛋白表达(P<0.05);MVD也随之降低(P<0.05),呈剂量依赖关系.PCNA、周期蛋白D1在雷公藤红素高、中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移植瘤中的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溶媒对照组(P<0.05),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 雷公藤红素能明显抑制SHG-44裸鼠移植瘤生长,并存在剂量依赖性.其机制可能是下调bFGF的蛋白表达,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下调周期蛋白D1、PCNA的蛋白表达,对肿瘤细胞周期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10.
戴婷婷  许婷  俞小卫 《天津医药》2021,49(11):1163-1168
目的:研究瘤内注射慢病毒介导的NK4过表达对肺腺癌移植瘤生长、转移以及微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构建人肺腺癌A549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并随机分为3组。通过瘤内注射的方式分别向三组注射过表达慢病毒LV-NK4 (50 μl, 6×108 TU/ml)、空载慢病毒LV-con (50 μl, 6×108 TU/ml)和PBS(50 μl)。观察28天后将裸鼠处死,测量瘤体积及瘤重。HE染色观察瘤组织、肺组织情况。采用TUNEL法检测各组瘤体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Met蛋白的表达,微血管密度(MDV)检测评估血管生成。结果:小鼠荷瘤实验显示,LV-NK4组瘤体积(316.166±89.290 mm3)小于LV-con组(812.714±348.967mm3)和PBS组(838.598±390.780mm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V-NK4组瘤重(0.4344±0.1234g)小于LV-con组(0.7018±0.2227g)和PBS组(0.7829±0.1510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组织病理结果显示LV-NK4组凋亡、坏死明显增多;LV-NK4组微血管密度(MDV)为(11.2±2.78),较LV-con组(18.90±3.479)和PBS组(22.00±5.40)明显减少,P<0.01。LV-con组和PBS组肺部可见明显肿瘤转移灶,LV-NK4组未见明显转移灶,RT-PCR/WB检测证明移植瘤组织中NK4的表达增加。免疫组化染色显示LV-NK4组裸鼠瘤组织c-Met蛋白表达明显减少。结论:慢病毒介导的NK4过表达抑制肺腺癌移植瘤的生长及肺转移。  相似文献   

11.
20(S)-原人参二醇对SMMC-7721细胞体内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20(S)-原人参二醇(Protopanaxadiol,PPD)在体内外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抗肿瘤作用。方法建立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20(S)-原人参二醇的肿瘤抑制作用。MTT比色法检测20(S)-原人参二醇对SMMC-772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Ho-echst33342核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采用FITC-An-nexinⅤ/PI双染流式细胞术分析凋亡情况,同时检测Caspase-3活性。结果在体内,PPD可抑制SMMC-7721细胞裸鼠异种移植瘤生长;在体外,PPD对SMMC-7721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及诱导其凋亡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Hoechst33342核染色可见凋亡小体,同时伴有Caspase-3活性的增加。结论20(S)-原人参二醇在体内外均可抑制SMMC-7721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通过活化Caspase-3诱导细胞凋亡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纳米雄黄体内体外对小鼠乳腺癌细胞(4T1)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萤火虫荧光素酶(Luciferase,Luc)基因标记小鼠4T1乳腺癌(4T1-Luc)细胞,应用噻唑蓝(MTT)比色法和生物发光法(Bioluminescentmethod,BLM)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形态学及AnnexinV/PI双标记法观察细胞凋亡。4T1-Luc细胞接种雌性BALB/c小鼠乳腺脂肪垫制作原位乳腺癌模型,纳米雄黄(4和8mg·kg-1·d-1)灌胃治疗20d,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连续动态观察小鼠乳腺肿瘤生长变化,治疗末期处死动物、剥离肿瘤块称重,并制片HE染色和CD34标记观测肿瘤组织内细胞核分裂像、新生血管形成及坏死改变。结果:MTT法和BLM法检测显示1.56~50gg/mL纳米雄黄体外显著抑制4T1-Luc细胞的增殖(P〈0.05);形态学观察和AnnexinV/PI染色显示细胞呈现典型的凋亡改变。体内纳米雄黄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小鼠4T1-Luc原位乳腺癌的生长(P〈0.05);肿瘤组织制片观察,经纳米雄黄治疗后肿瘤组织内细胞核分裂像和微小血管显著减少(P〈0.01),肿瘤组织内部呈显著的坏死改变。结论:纳米雄黄体外抑制小鼠乳腺癌4TI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并主要通过减低原位肿瘤组织内新生血管的形成而导致肿瘤组织坏死而发挥抗乳腺癌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Rb基因及其产物对HepG2肝癌细胞系增殖的影响。方法转染pRb质粒进入HepG2肝癌细胞系,用MTT法检测转染前后细胞增殖的变化,并将转染pRb质粒的HepG2肝癌细胞接种在裸鼠皮下建立肝癌裸鼠种植瘤模型,观察转染pRb质粒前后裸鼠体内种植瘤生长的变化。结果转染pRb质粒的HepG2肝癌细胞与未转染pRb质粒者相比细胞增殖受到抑制。成功建立HepG2肝癌细胞裸鼠体内种植瘤模型,转染pRb质粒的HepG2肝癌细胞的裸鼠体内种植瘤生长受抑制。转染组种植瘤体积第4周(429.7±114.987)mm3,第5周(657.90±187.27)mm3,第6周(892.56±258.73)mm3。结论Rb在体内和体外均能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初步了解白花丹不同有机溶剂提取物和白花丹醌对BALB/C小鼠移植性EMT-6乳腺癌及KM小鼠移植性S180的作用。方法用动物移植性肿瘤在体实验法。结果①氯仿1g·kg-1剂量组、白花丹醌0.02g·kg-1组可抑制EMT-6乳腺癌在BALB/C小鼠体内生长,与生理盐水组比较,瘤重明显减轻(P<0.05),其抑制率分别为34.2%和41.2%。②氯仿1g·kg-1、0.5g·kg-1剂量组,石油醚1g.kg-1、0.5g·kg-1剂量组,乙酸乙酯1g·kg-1、0.5g·kg-1剂量组均可抑制S180肉瘤在KM小鼠体内生长,与生理盐水组比较,瘤重明显减轻(P<0.05或<0.01),其中以氯仿1g·kg-1剂量组抑制率最高(P<0.01),达55.6%。结论白花丹氯仿提取物、石油醚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和白花丹醌有一定抑制移植性EMT-6乳腺癌和S180肉瘤的作用,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乳腺癌细胞系MCF-7/ADM裸鼠移植瘤耐药逆转作用。方法:以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ADM建立耐阿霉素人乳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动物模型,将成瘤裸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米非司酮组(MIF组),阿霉素组(ADM组),米非司酮联合阿霉素组(MIF+ADM组)。测量裸鼠移植瘤横径与短径,计算移植瘤体积,绘制生长曲线。结果:对裸鼠干预处理4周后,MIF+ADM组移植瘤体积[(232.5149±309.2377)mm3]最低,ADM组[(508.9648±16.2609)mm3]次之,均低于空白对照组移植瘤体积[(962.2309±261.1313)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F+ADM组移植瘤体积较单独用药的MIF组及ADM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有逆转乳腺癌细胞MCF-7/ADM裸鼠移植瘤耐药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徐立宁 《天津医药》2008,36(2):137-139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在体外和体内对胆囊癌细胞系和肝外胆管癌细胞系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trichostatin A,TSA)作用于胆囊癌细胞系(Mz-ChA-1)和肝外胆管癌细胞系(QBC939、KMBC、OZ),用MTT法检测TSA对这些细胞系生长的影响。将Mz-ChA-1接种裸鼠皮下建立胆囊癌裸鼠种植模型,观察TSA处理前后体内种植瘤生长的变化。结果:TSA可以抑制Mz-ChA-1和QBC939、KMBC、OZ的增殖,以上作用与药物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正相关。成功建立胆囊癌裸鼠体内种植模型,TSA处理后裸鼠体内种植瘤生长受抑制。结论:TSA在体外能抑制胆囊癌细胞系和肝外胆管癌细胞系的增殖;TSA在体内能抑制胆囊癌细胞系的增殖。  相似文献   

17.
邢会军  张学敏  崔秀成  侯雷  刘志满 《河北医药》2010,32(21):2972-2974
目的通过建立人LOVO细胞结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研究血管生成抑制剂(TNP-470)联合分化诱导剂(RA)抗结肠癌生长的效应,二者是否具有协同效果。方法建立人LOVO细胞结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模型建立后分组治疗,按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TNP-470组、RA组和联合组(TNP-470+RA)至治疗结束时处死裸鼠,测量皮下移植瘤重量,计算抑瘤率;检测肿瘤组织结肠癌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裸鼠皮下移植瘤瘤重、抑瘤率,联合组和对照组及TNP-470组、R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NP-470组、RA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癌细胞A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与RA组和TNP-470组癌细胞的AI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生成抑制剂TNP-470与分化诱导剂RA联合治疗结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比TNP-470或RA单药治疗具有更强的抑瘤作用,TNP-470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切断肿瘤细胞的血供和营养供给,抑制结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而RA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降低VEGF的表达抑制肿瘤的生长,二者联和应用,抗肿瘤效应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三氧化二砷(As2O3)、顺铂(DDP)单独及联合应用对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方法 建立裸鼠人乳腺癌MCF-7细胞移植瘤动物模型,成瘤后动物随机分为4组,每组4只:(1)阴性对照组,(2)As2O3组,(3)DDP组,(4)As2O3 DDP组.疗程结束后,观察3 d,处死裸鼠.治疗期间观察并记录各组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情况及肿瘤体积和裸鼠体重的变化,计算肿瘤生长抑制率,用流式细胞仪法、透射电镜观察体内瘤体的细胞凋亡情况. 结果 As2O3组、DDP组和As2O3 DDP组治疗后肿瘤体积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与As2O3及DDP组单独用药组比较,As2O3 DDP联合用药组肿瘤体积明显减少(P<0.01),抑瘤率明显增高(P<0.01);而阴性对照组肿瘤体积增加.各组裸鼠体重无明显变化.As2O3 DDP联合用药组细胞凋亡率为36.9%,明显高于其他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 结论 As2O3与DDP联合用药比2药单独应用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更强,二者具有协同抗癌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采用活体成像技术监测稳定高表达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肿瘤细胞在裸鼠体内生长及转移情况,为肿瘤治疗药物的研发提供新的评价技术和方法.方法 采用Lipofectamine 2000介导的基因转染方法,将pGL4.17[luc2/neo]载体转染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经G418抗性筛选及有限稀释法获得稳定高表达荧光素酶的单克隆细胞;采用活体成像的方法检测转染细胞在裸鼠体内的成瘤情况.结果 获得了可稳定高表达荧光素酶基因的单克隆细胞株,将单克隆细胞株植入裸鼠皮下.采用活体成像技术准确监测肿瘤细胞体内生长情况.结论 采用活体成像技术构建的肿瘤动物模型是拓展肿瘤体内生长、转移及治疗相关研究的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20.
Bradykinin (BK) is an autocrine growth factor for lung and prostate cancers. BK also facilitates tumor extension by increasing tissue permeability and stimulating angiogenesis. Peptide BK antagonists are in development as potential new drugs for lung cancer. Newer nonpeptide BK antagonists have even higher potency against lung cancer, in vitro and in vivo. These compounds have now been applied to the study of prostate cancers, and have been found to be effective. Prostate cancer cell line PC3 is derived from a late-stage, hormone-independent, metastatic tumor; its growth is difficult to inhibit. Our established BK antagonists, while less effective against this line of prostate cancer in xenografts in nude mice than against lung cancer, are active and have led the way to development of new peptide and nonpeptide agents for prostate cancer. In addition to inhibiting cancer cell growth directly, they inhibit angiogenesis mediated by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nd inhibit increased tissue permeability mediated by membrane metalloproteases in these tumors. This class of compounds offers hope for development of new drugs for refractory prostate canc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