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脑性瘫痪是指婴幼儿大脑未发育成熟之前,由于受到各种原因的非进行性损害或损伤所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瘫痪及视觉、听觉、言语行为、情感等障碍的一组综合征。随着现代化医学科学的发展和进步,很多濒临死亡的新生儿经过抢救而获得了生命,同时也使很多的脑瘫痪儿而得以生存。家长一旦得知自己的孩子被确诊为脑瘫后大多是难以接受的,根据这几年与众多脑瘫痪儿家长的接触和交谈,发现多数家长都由一些共同的心理表现,其心理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脑性瘫痪患儿家长生活质量。[方法]对首次就诊的30例脑性瘫痪患儿家长,在确诊后1周内发放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根据调查结果,针对性地实施健康教育,1个月后再次发放问卷调查,比较实施健康教育前后患儿家长的生活质量。[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前后物质生活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维度及生活质量总体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对脑性瘫痪患儿家长实施有针对的健康教育,能提高家长对疾病的认知水平、社会支持利用度及社会支持水平,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健康教育对脑性瘫痪患儿家长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脑性瘫痪患儿家长生活质量。[方法]对首次就诊的30例脑性瘫痪患儿家长,在确诊后1周内发放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根据调查结果,针对性地实施健康教育,1个月后再次发放问卷调查,比较实施健康教育前后患儿家长的生活质量。[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前后物质生活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维度及生活质量总体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对脑性瘫痪患儿家长实施有针对的健康教育,能提高家长对疾病的认知水平、社会支持利用度及社会支持水平,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6.
小儿脑性瘫痪的摄食动作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林 《现代康复》2001,5(8):74-75
  相似文献   

7.
小儿脑性瘫痪(脑瘫)患儿由于肌张力异常使肌肉协调运动障碍,对食物的摄取十分困难,很多患儿表现消瘦及营养不良。为了获得进食的协调运动功能,保证各项训练的正常进行,就必须对脑瘫患儿进行摄食训练。1 摄食行为的正常发育摄食行为发育从胎儿时就已经开始,胚胎5周触碰口唇就有张口反射,10周就有咽下动作,22周便有吸吮动作,27周产生吸吮与咽下结合动作。小儿出生时,就会本能地张开嘴向外界摄取食物,以满足自身的生理需要,于是就有了吸吮及吞咽等最基本的进食动作的反射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最基本的反射逐渐减退或消失,小…  相似文献   

8.
家长培训对脑性瘫痪儿童的功能促进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周安艳 《现代康复》2000,4(9):1314-1315
目的 探讨家长培训在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康复中心的作用。方法 将确诊为脑性瘫痪(CP)的儿童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均采用功能训练治疗,观察组加家长系统培训。结果 治疗观察3 ̄6个月,两组治疗前后整体运动功能测量(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评估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显差异(P〈0.01)。同时观察组疗效又明显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家长培训在脑性瘫痪 (Cerebral Palsy,CP)康复中心的作用。方法 将确诊为脑性瘫痪 (CP)的儿童 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5例。均采用功能训练治疗,观察组加家长系统培训。结果 治疗观察 3~ 6个月,两组治疗前后整体运动功能测量 (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评估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 (P  相似文献   

10.
采用头针、体针、穴位注射、经络导平、诱导训练等中西医结合的综合疗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15例,评价运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提示综合疗法为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有效方法,且治疗越早疗效越好,配合适当的心理诱导教育及各方面的护理,尤其是家庭康复护理,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1.
采用头针、体针、穴位注射、经络导平、诱导训练等中西医结合的综合疗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15例,评价运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提示综合疗法为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有效方法,且治疗越早疗效越好,配合适当的心理诱导教育及各方面的护理,尤其是家庭康复护理,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家长参与对提高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综合能力的影响。方法81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综合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Bobath、Vojta和Rood等神经生理学疗法,综合组同时指导家长进行家庭康复训练,治疗前后采用脑瘫儿童综合功能评定量表进行评定。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儿综合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综合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瘫患儿进行康复治疗的同时,指导家长进行家庭康复训练更有利于提高脑瘫患儿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目标训练干预以促进髋和膝部的运动,从而控制脑瘫患儿蹲伏体位和步态。方法对50例患儿按其年龄组成及生长阶段的不同,3个月为1个疗程,采用坐位、站立平衡;行走训练;弹性摇摆板训练。结果1~3岁19例,3~10岁31例,经过3个月的训练,6~9个月复诊指导性训练,患儿股四头肌和月国绳肌腱挛缩缓解,月国角减少10°~15°,髋部屈曲角度减少20°,脚站立时间明显增加,手不再用于稳定髋关节。结论目标训练对站立的控制明显增加,促进了肌肉的相互作用,改善了患儿的行走能力。  相似文献   

14.
鲁阳 《现代康复》2001,5(5):91-91
目的:通过目标训练干预以促进髋和膝部的运动,从而控制脑瘫患儿蹲伏体位和步态。方法:对50例患儿按其年龄组成及生长阶段的不同,3个月为1个疗程,采用坐位、站立平衡;行走训练;弹性摇摆板训练。结果:1-3岁19例,3-10岁31例,经过3个月的训练,6-9个月复诊指导性训练,患儿股四头肌和Guo绳肌腱挛缩缓解,Guo角减少10&;#176;-15&;#176;,髋部屈曲角度减少20&;#176;,脚站立时间明显增加,手术再用稳定髋关节。结论:目标训练对站立的控制明显增加,促进了肌肉的相互作用,改善了患儿的行走能力。  相似文献   

15.
脑性瘫痪患儿家长健康知识需求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脑性瘫痪(CP)患儿家长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有针对性地为其进行健康指导,提高脑性瘫痪患儿的生活质量.方法 自制问卷调查表,对来我院就诊的100例脑性瘫痪患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CP患儿家长对健康知识需求水平高,91位家长不知道康复训练方法,9位家长只知道一些康复训练方法;96位家长需要医护人员协助康复锻炼;CP相关知识来源:通过正规医院医护人员获知占95%,通过朋友获知占3%,通过媒体获知占2%.54位家长对治疗有信心,38位家长没有信心,8位家长表示不知道.结论 及时了解脑性瘫痪患儿家长对脑性瘫痪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需求,并进行相关健康教育及指导,才能提高患儿家长对本病的认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动员全社会关心、帮助和宣传,使他们做到"三早",才能有利于患儿全面成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对脑性瘫痪患儿家长实施有计划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其在脑性瘫痪患儿康复训练治疗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提高患儿的康复率.方法 将96例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9例.对观察组按康复训练健康教育计划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对照组接受随机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家长对脑性瘫痪患儿康复训练认识、参与性及康复训练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脑性瘫痪患儿家长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有助于发挥家长在脑性瘫痪患儿康复训练治疗中的作用,提高患儿的康复疗效,减轻其家庭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7.
目的: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的治疗、教育、智力开发及本身生活质量与其监护人的生活质量关系密切。调查脑瘫患儿家长的生活质量,以便实施正确引导,使之能配合脑瘫患儿的全面干预治疗。方法: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对50例脑瘫患儿监护人与50例急性病患儿监护人进行配对衡量对照,并就患儿现状、家庭情况、对孩子患病态度、患病对家庭生活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家长对治疗的态度等方面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脑瘫患儿监护人焦虑抑郁量表总评分(AD):19.1±2.3,其中焦虑评分(A):10.1±2.2,抑郁评分(D):8.9±0.7。对照组监护人焦虑抑郁量表总评分(AD):5.7±1.4,焦虑评分(A):3.4±1.3,抑郁评分(D):2.4±1.0,两组间各项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35.092,18.529,39.056,P均<0.001)。结论:脑瘫患儿家长普遍存在焦虑抑郁情绪、生活质量下降,应给与适当心理指导。  相似文献   

18.
脑性瘫痪患儿家庭生活质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息儿的治疗、教育、智力开发及本身生活质量与其监护人的生活质量关系密切。调查脑瘫患儿家长的生活质量,以便实施正确引导,使之能配合脑瘫患儿的全面干预治疗。方法: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对50例脑瘫患儿监护人与50例急性病患儿监护人进行配对衡量对照,并就息儿现状、家庭情况、对孩子患病态度、患病对家庭生活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家长对治疗的态度等方面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脑瘫息儿监护人焦虑抑郁量表总评分(AD):19.1&;#177;2.3,其中焦虑评分(A):10.1&;#177;2.2,抑郁评分(D):8.9&;#177;0.7。对照组监护人焦虑抑郁量表总评分(AD):5.7&;#177;1.4,焦虑评分(A):3.4&;#177;1.3,抑郁评分(D):2.4&;#177;1.0,两组间各项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35.092,18.529,39.056,P均&;lt;0.001)。结论:脑瘫患儿家长普遍存在焦虑抑郁情绪、生活质量下降,应给与适当心理指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训练对脑性瘫痪患儿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瘫患儿按入院阶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ADL训练,持续6个月。比较两组患儿6个月后ADL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干预前ADL评分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干预后ADL评分比较,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干预前后ADL评分组内比较,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结论 ADL训练能提高脑瘫患儿自理能力,促进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