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构建叶酸(folic acid,FA)分子靶向磁性纳米载体,表征其基本理化性质,分析与基因的结合能力.方法 将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的醛基化海藻酸钠(Alg)改性的Fe3O4纳米与酰胺化反应制备的聚乙二醇(PEG)-聚乙烯亚胺(PEI)-FA化合物充分混合形成PEG-PEI( -FA)-Alg-Fe3O4纳米,使用透射电镜、激光粒度检测仪、磁强计、紫外分光光谱等检测该纳米形态、粒径及Zeta电位、磁饱和强度、FA成分等;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该纳米结合基因能力.结果 该纳米分散均匀,平均水动力学粒径197.8 nm,Zeta电位+12.6 mV.具有超顺磁性.紫外分光光谱检测显示成功偶联FA分子.凝胶电泳结果显示纳米粒能有效结合质粒.结论 该纳米颗粒能够携带基因,可用于磁靶向及分子靶向治疗实验.  相似文献   

2.
阿霉素磁性白蛋白微球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磁性微球载体是由铁磁性颗粒与大分子聚合物包封或偶联抗癌药物组成,它具有定位性能好、无毒、不易被网状内皮系统清除、且可缓慢地释放药物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药物载体,我们研制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盐酸阿霉素(汕头鮀宾制药)),牛血清白蛋白(华美生物工程公司),三氯化铁(仙桃市化  相似文献   

3.
纳米载药在肿瘤治疗中所取得的进展推动了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方向的发展,其中,铁基磁性纳米材料因其良好的磁学、优异的生物兼容性以及表面易于功能化修饰等优势,作为纳米载体在肿瘤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快速发展.虽然目前对Fe3 O4磁性纳米载体有了系统性的了解,但对作为纳米载体的铁基磁性纳米粒子的全面、系统认识仍有待加强.随着...  相似文献   

4.
壳聚糖纳米颗粒作为基因载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适当粒径大小的壳聚糖纳米颗粒(CS-NP)连接质粒DNA,观察CS-NP结合DNA的能力及介导基因转染的效率.方法:利用静电吸附作用连接CS-NP与报告基因pEGFP-N1,形成pEGFP-N1-CS-NP复合物.用透射电镜及激光粒度分析仪观察pEGFP-N1-CS-NP的形态、粒径大小、分布及Zeta电位.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CS-NP与DNA结合能力,以比色法检测其包封率;用DNase I消化实验观察pEGFP-N1-CS-NP抗核酸酶降解的能力.体外转染A549细胞观察pEGFP-N1-CS-NP的转染活性.结果:激光粒度分析仪及透射电镜观察到pEGFP-N1-CS-NP呈较均匀的不规则球形,平均粒径约为100~200nm,Ztea电位为16~22.8mV.WCS-NP/WDNA≥4时,能有效地结合DNA,包封率>90%.CS-NP能有效介导pEGFP-N1转染A549细胞,并在A549细胞中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结论:CS-NP能有效地与质粒连接,并有很高的包封率,能保护DNA免受核酸酶的降解.CS-NP在体外能将报告基因转染入细胞内,并在细胞内表达.这些研究结果为采用CS-NP作为基因载体应用于活细胞及活体成像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制备以牛血清白蛋白为载体的氟尿嘧啶白蛋白磁亚微球(FU-AMOM)并研究其有关特性.方法 采用乳化-超声-固化法制备FU-AMOM并考察其外观、粒径及其分布;测定FU-AMOM的载药量及包封率;评价其释药特征并对释药曲线进行方程拟合;考察荷瘤小鼠体内靶向性.结果 制得FU-AMOM平均粒径为(321±50)nm,分布范围为100~600 nm;平均载药量为(9.69±0.19)%;平均包封率为(70.36±0.53)%;体外动态透析法释药模型符合Higuchi方程,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荷瘤小鼠试验结果表明,FU-AMOM于磁场作用下在肿瘤组织聚集,具有靶向性.结论 FU-AMOM磁亚微球具有较好的缓释和靶向作用,有希望作为新型药物载体用于靶向给药系统.  相似文献   

6.
靶向治疗用Fe_3O_4 及其白蛋白包被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制备用于肿瘤靶向治疗的Fe3O4及其白蛋白包被的磁性纳米粒子.方法采用部分还原法制备Fe3O4纳米粒子,通过微乳化方法制备了白蛋白包被的Fe3O4磁性纳米颗粒.结果Fe3O4粒径为10nm左右,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显示Fe3O4纳米磁性微粒是典型的尖晶石构型;白蛋白包被的磁性纳米粒子直径在200nm左右.结论Fe3O4及其白蛋白包被的磁性纳米粒子适于用于肿瘤靶向治疗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制备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单抗西妥昔(C225)偶联的磁性白蛋白纳米球,对其表征并联合磁流体热疗观察其体外抑制肺癌细胞的效果。方法:化学共沉淀法制备Fe3O4磁性纳米粒,去溶剂化?交联法制备磁性白蛋白纳米球(magnetic albumin nanospheres,MANs),然后用双功能交联剂N?琥珀酰亚胺?3?(2?吡啶二硫代)丙酸酯[N?succinimidyl?3?(2?pyridyldithio)propionate,SPDP]将C225偶联其上制备C225?MANs。纳米球的形态、平均粒径、zeta电位、抗体结合率、含铁量、细胞靶向性及磁热动力学均被表征。最后采用CCK?8及流式细胞(flow cytometry,FCM)分析检测C225?MANs介导的体外双靶向磁流体热治疗肺腺癌细胞GLC?82的效果。结果:透射电镜显示制备的C225?MANs为球形,Fe3O4纳米粒被封装其内,Fe含量约2.0 mg/mL;平均水合粒径约为140 nm,带负电;在输出电流20 A、输出频率200 kHz的交变磁场作用下,不同Fe含量的C225?MANs能在 60 min内升温到39.3 ℃~52.0 ℃,且加热30 min后温度能保持恒定。FCM荧光检测显示抗体结合率为79.74%。免疫荧光实验和细胞MRI成像证实C225?MANs能够靶向GLC?82细胞。CCK?8与FCM分析显示双靶向联合治疗组的细胞增殖率明显低于其他治疗组,而凋亡率明显高于其他治疗组(P < 0.05)。结论:C225?MANs对肺腺癌细胞GLC?82具有良好的靶向效应,且双靶向磁流体热疗联合分子靶向治疗在体外能有效抑制肺癌细胞。  相似文献   

8.
采用中和沉淀法对球磨法制备的Fe3O4/C初级复合磁性载体进行了表面改性,并经过固相高温还原得到了铁炭复合磁性载体。制备的载体分别用TEM、XRD、TG及TPM-7 BH仪进行了表征。考察了磁靶向药物载体的热稳定性,并对其在空气中磁性能的变化规律及其在类似人体的环境中磁性能的变化趋势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复合磁性载体能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5-氟尿嘧啶磁性白蛋白微球对胰腺磁靶向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导向下5-氟尿嘧啶磁性白蛋白微球对胰腺的磁靶向性。方法取Wistar大鼠12只,分为两组,一组为5-Fu组,另一组为5-氟尿嘧啶磁性白蛋白微球组;分别经供胰动脉注入5-Fu和5-氟尿嘧啶磁性白蛋白微球(按5-Fu 8mg/kg),在该组的大鼠胰腺表面加一表面强度为4250GS的磁场,30min后,取其胰腺。用HPLC法检测其药物浓度。结果5-氟尿嘧啶磁性白蛋白微球组胰腺中的药物浓度(57.95±6.39μg/ml)是5-Fu组(16.58±3.19μg/ml)的3.50倍,明显高于5-Fu组(P<0.01)。结论磁性白蛋白微球作为一种新的药物载体经供胰动脉注入后在磁导向下对胰腺具有良好的磁靶向性。  相似文献   

10.
磁性纳米微球的特性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纳米材料是指晶粒尺寸小于100纳米的单晶体或多晶体,独特的小尺寸效应和表面或界面等效应,使其具备了许多优异的或全新的性能,它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例如纳米材料对药物研究领域的不断渗透和影响,已经引发了药物领域一场深远的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构建重组人血清白蛋白(rHSA)表达基因的克隆载体及表达载体,为下一步的蛋白表达和构建rHSA融合基因打下基础。方法从人胎盘中提取总RNA,利用RT-PCR方法构建cDNA-mRNA杂交链,然后用人血清白蛋白表达基因的特异引物进行PCR,PCR产物回收后与T载体连接,经过转化、质粒酶切、测序等一系列手段对插入情况和序列是否正确进行鉴定。用另一组带有酶切位点的引物和pfu酶进行PCR,用EcoRⅠ和HindⅢ双酶切PCR回收片段及pET28a表达载体,二者经过连接、转化、质粒酶切、测序等手段重新鉴定序列是否正确。结果插入到T载体和pET28a载体中的序列为1 830 bp的带有24个氨基酸信号肽的基因片段,此序列和GenBank中公布的rHSA序列相一致,并显示在485、750、1 685等位点可能有等位基因多态性。结论从胎盘中提取mRNA后,利用RT-PCR构建的人血清白蛋白基因序列完全正确,为下一步的工作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丝裂霉素C磁性纳米球中Fe3O4在小鼠体内的分布。方法:用浓HNO3H2O2微波消化处理样品,乙炔空气火焰原子吸收法。结果:小鼠的心、肝、脾、肺、肾中低、中、高3种浓度加样回收率为98.80%~100.41%,日内精密度RSD均小于3%,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5%。经尾静脉给药后磁性纳米球主要被肝脏摄取;而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磁性纳米球对肝脏的靶向率有明显的提高,至给药后60min是不施加磁场组的两倍。结论:提供了一种测定磁性靶向制剂中的磁性成分在体内分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改良法自行制备载附抗肿瘤药物阿霉素磁性蛋白微球 ,经细胞图像分析仪进行图像数字化处理 ,测量形态参数 ,从而优选最佳磁性微球。结果表明 ,优选的阿霉素磁性蛋白微球理想 ,符合静脉用药。平均直径为 :(0 .910±0 .330 ) μm;形态因子为 :0 .770± 0 .0 30。改良方法可行可靠 ,从而为阿霉素磁性蛋白微球在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基因治疗病毒载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振发  王烈  卫立辛 《医学综述》2007,13(7):490-492
基因转移载体是基因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病毒载体和非病毒载体。目前应用的病毒载体主要有逆转录病毒载体、腺病毒载体、腺病毒相关病毒、慢病毒载体、单纯疱疹病毒载体等。不同的病毒载体各有利弊。随着对病毒载体的不断改造完善,提高其基因转移效率和安全性,病毒载体将在基因治疗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用 6种方法制备载附抗肿瘤药物阿霉素的磁性白蛋白微球 (ADM- MAM)。采用先进的细胞图像分析仪对其进行物理形态分析 ,优选出最佳的制备方法和最佳的物理性状 ,使微球具有最佳的物理性状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葡聚糖磁性纳米颗粒作为基因载体在体外转染中的可行性。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分析检测葡聚糖磁性纳米颗粒结合DNA的能力,再将葡聚糖磁性纳米颗粒作为基因载体连接绿色荧光蛋白pEGFP-C1质粒报告基因在体外转染人膀胱肿瘤细胞BIU87和人树突状细胞,并在转染后72 h采用MTT比色法测定这种载体对细胞增殖和功能的影响以了解其细胞毒性。结果:在葡聚糖磁性纳米颗粒表面修饰多聚赖氨酸后,以静电引力作用结合DNA,其DNA结合率可达到75.6%,修饰多聚赖氨酸的葡聚糖磁性纳米颗粒可作为基因载体将报告基因转染至各类型细胞内并成功表达,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绿色荧光细胞。与相同条件下脂质体为对照,转染后的细胞增殖活性及功能略优于对照组,有效地证明了葡聚糖磁性纳米颗粒的细胞毒性稍低于脂质体的细胞毒性。结论:葡聚糖磁性纳米颗粒可作为有效的基因载体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构建小鼠MPI基因的基因打靶载体转染ES细胞 ,构建用于同源重组筛选的对照载体。方法根据计算机分析小鼠MPI基因的基因组序列 ,构建用于同源重组载体的长臂和短臂并且转染小鼠ES细胞 ,经抗性筛选后得到阳性克隆 ,抽提基因组DNA后用PCR的方法进行重组子的初步筛选。结果 成功构建了MPI基因的基因打靶载体并且摸索了用PCR的方法进行重组细胞初步筛选的方法。结论 这个载体的构建为MPI基因功能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同时用PCR方法进行初步筛选大大减少了Southern杂交的工作量 ;利用实验小鼠来研究印迹基因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它不仅能了解印迹基因在小鼠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功能 ,而且进而有助于研究人的相应印迹区。  相似文献   

18.
基因打靶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阐述了基因打靶的概念和基本环节,系统介绍了筛选方法和基因打靶的策略,基因打靶在基因功能研究,家畜遗传改良,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建立和基因治疗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叶酸偶联白蛋白纳米粒肿瘤细胞靶向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的 研究能通过叶酸受体介导靶向肿瘤细胞的叶酸偶联白蛋白纳米粒。方法 利用叶酸活性醢在碱性条件下与白蛋白纳米粒表面上的氨基反应,制得叶酸偶联的白蛋白纳米粒。以荧光定量法确定浓度、时间、游离叶酸对肿瘤细胞摄取叶酸偶联白蛋白纳米粒的影响程度。结果 成功制备了叶酸偶联白蛋白纳米粒,叶酸偶联白蛋白纳米粒的肿瘤细胞摄取量随纳米粒浓度增大、培养时间延长而增加,肿瘤细胞对叶酸偶联白蛋白纳米粒的摄取可被过量的外源性游离叶酸所抑制。结论 叶酸偶联白蛋白纳米粒能通过细胞膜上的叶酸受体介导内吞入胞,可显著靶向于叶酸受体丰富的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20.
磁纳米粒子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心血管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磁纳米粒子在分子影像学研究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第一代磁纳米粒子已经用于肝脏肿瘤的临床检测,第二代磁纳米粒子也将用于临床,比第一代有更长的血液半衰期,更小的粒径及更高的弛豫性,可用于全身多个器官、多种疾病的检测。目前,磁纳米粒子在心血管系统成像的应用中,可以通过巨噬细胞的浸润成像测量梗死的心肌范围;通过心肌细胞凋亡成像了解急性心肌损伤中细胞死亡的病理机制,通过心肌细胞坏死成像显示坏死的心肌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