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葡萄膜黑色素瘤是成人最常见的一种眼内原发性肿瘤,恶性程度高,患者长期存活率低,易于肝转移。MicroRNA(miRNA)是一种单链非编码微小RNA,参与调节信使RNA的转录后翻译。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种长链(长度大于200 nt)核糖核酸,不具有蛋白质编码的功能。有研究表明,miRNAs和lncRNAs在葡萄膜黑色素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均起到调控作用。本文总结了近五年关于miRNAs和lncRNAs对葡萄膜黑色素瘤发生机制影响研究新进展,以期发现更多的可用于该病诊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2.
DR是世界各地工作年龄段成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其发病机制是多因素的,分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被认为是多细胞功能的关键调节因子,已有证据表明其参与了DR的许多病理生理机制,本文就 lncRNAs在DR中发挥功能的分子机制及调控作用进行综述,为今后DR的防治研究提供一定的策略和方向。  相似文献   

3.
王斌  张燕 《眼科新进展》2022,(11):920-924
近年来,非编码RNA在多种疾病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日益显现。非编码RNA间可通过竞争性内源RNA(ceRNA)机制相互作用,参与重要的生物学过程。阐明非编码RNA参与的ceRNA调控网络在常见眼部疾病中的作用对于发现新的药物治疗靶点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概述ceRNA调控网络作为一类新的调控手段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青光眼和白内障等常见眼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期为眼部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是真核细胞中一类不编码蛋白质但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RNA分子,具有调控转录翻译过程、维持mRNA和蛋白质稳定、剪切和修饰RNA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可参与胚胎发育、组织分化等基本的生命活动,以及调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ncRNA与葡萄膜炎发病关系密切相关,为葡萄膜炎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就ncRNA在葡萄膜炎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调控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通过全基因组的分析揭示了90%人类基因是被转录的。然而,大约只有1%RNA转录子可以编码蛋白质,其他的是非编码RNA。非编码RNA按照长度可以大致地被区分为小非编码RNA (<200 nt ),包括微小RNA、转运RNA、核仁小RNA等;长链RNA (>200 nt )包括核糖体RNA,自然反义转录子,和其他的长链非编码RNA等。尽管生物信息学及生物活性分析已经使很多小非编码RNA的功能得到开发,但是我们对于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却知之甚少。 LncRNAs在调节基因转录、转录后翻译,表观遗传学水平扮演多个角色。 LncRNAs异常表达可能发生在各种病理过程中,许多LncRNAs特异表达都与眼科疾病的发生和治疗效果不佳明显相关。在本文中,我们将对眼科常见疾病相关 LncRNAs 的功能特点和调控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被定义为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并从人类基因组转录而未翻译(非编码)的RNA。随着人类基因组测序及图谱绘制的顺利完成,在随后启动的ENCODE研究中发现,约75%的基因组序列可以被转录成RNA,而其中大部分转录产物为非编码RNA。近年研究发现,lncRNA广泛参与生物个体的发育、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等体内多种重要的生理及病理过程,如细胞周期调控、细胞代谢、细胞凋亡、诱导多能干细胞的重编程及表观遗传调控等生物学功能,而差异性表达对人类各种疾病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恶性肿瘤、炎症及免疫性疾病等。研究表明lncRNA与眼科疾病的发病机制也密切相关,本文对近年来关于lncRNA的异常表达与眼部疾病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视网膜神经退行性疾病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的视网膜各级神经元变性死亡,功能减弱或丧失的一类疾病,是导致视力下降和失明的最常见原因,目前尚无治愈方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表观遗传修饰可在不改变DNA序列的前提下,通过DNA甲基化、R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调控等形式调节视网膜神经元相关基因的表达来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干预基因组的表观遗传谱在疾病的治疗上表现出良好的前景。本文就表观遗传修饰在视网膜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调控作用以及视网膜神经退行性疾病表观遗传疗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环状非编码RNA(circRNA)是指一类不具有5’末端帽子和3’末端poly(A)尾巴的一类非编码RNA,其通过共价键形成环形结构,它们可以通过几种不同的机制调节蛋白质的编码。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circRNA在细胞增殖、分化、凋亡、血管生成、免疫调节等多种细胞功能中发挥一定的作用,从而导致多种疾病(如恶性肿瘤、炎症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的发生。本文综述了circRNA在眼科疾病中的潜在作用和可能机制,以期能够为相关眼科疾病的早期诊断和不同阶段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长链非编码RNA (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其作为一种转录长度超过200 bp的非编码RNA,可以调控表观遗传学、转录及转录后水平的基因表达,进而影响细胞的增殖、凋亡、活性、免疫应答及氧化应激.近年来基于lncRNA在眼科学研究中进展迅速,本文主要就lncRNA在眼科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最新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
李宇博  王峰  苏颖 《国际眼科杂志》2020,20(6):999-1002

miRNA-15a(miR-15a)是位于13q14基因上的非编码RNA小分子,随着研究的深入,其对全身各组织器官及细胞的生长、凋亡等调控作用越发被重视,成为现今研究较多的miRNA。本文主要针对miR-15a的作用机制及在眼科疾病中的研究现况进行阐述,为进一步研究眼科疾病及治疗提供可借鉴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The prevalence of eye diseases worldwide is dramatically increasing and represents a major concern in underdeveloped and developed regions. Ocular diseases, previously associated with a higher depression risk, also impose a substantial economic burden on affected families, thus early detection and/or accurate treatment in order to avoid and prevent blindness should be emphasized. Ocular neovascularization (NV), the leading cause of blindness in a variety of eye diseases, is a pathologic process characterized by the formation, proliferation and infiltration of anomalous, tiny and leaky fragile blood vessels within the eye. Genetics have been suspected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occurrence of eye diseases, with the detection of a numbers of specific gene mutations. 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s) are novel class of regulatory molecules previously associated with various biological processes and diseases, however the nature of the relation and pathways by which they might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rneal, choroidal and retinal NV have not yet been completely elucidated. In this review, we focus on the regul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ncRNAs, summarize results from ocular NV-related studies and discuss the implication of lncRNAs in ocular NV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2.
长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不具有编码蛋白功能的转录本,在哺乳动物细胞转录本中占很大比例.近年来,旨在阐明lncRNA在发育和疾病中功能的研究急剧增加.已经证实这类非编码RNA可以在表观遗传、转录和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视网膜的发育依赖于复杂而精确的转录作用和转录调控.在这些调节机制中,lncRNA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已知或预测lncRNA参与视网膜细胞亚型的分化和发育,并与若干眼部疾病相关.虽然,大部分lncRNA的分子机制还不清楚,但是它们很可能是决定视网膜细胞命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视网膜发育中,lncRNA可诱导细胞分化、影响细胞周期并调控X染色体失活.在无眼畸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脊髓小脑运动失调7型等眼部疾病中,lncRNA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综述lncRNA在视网膜发育及眼部疾病中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对基础和临床研究及药物靶点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调节人小梁网细胞功能的可能通路机制。方法实验研究。分别将SIRT1过表达慢病毒(SIRT1过表达组)和对照慢病毒(空载体对照组)按照最佳感染复数转染人小梁网细胞系,提取两组样本的总RNA进行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芯片检测。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对芯片差异性lncRNA进行分析,并用实时定量PCR法对筛选的差异性lncRNA进行验证。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lncRNA表达谱显示与空载体对照组相比,SIRT1过表达组人小梁网细胞有636个lncRNA上调和2246个lncRNA下调(差异倍数绝对值>2,均P<0.05)。基因本体分析显示SIRT1对人小梁网细胞外基质、细胞代谢、增殖、凋亡等有调节作用。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生物学通路分析显示差异性lncRNA涉及19个信号通路,主要包括Notch信号通路、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信号通路、酪氨酸酶相关蛋白通道的炎性反应介质调节以及细胞外基质受体的相互作用等。结论SIRT1能通过调节Notch、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等多个信号通路的lncRNA影响小梁网细胞的功能。(中华眼科杂志,2021,57:215-222)  相似文献   

14.
眼部增生性疾病,如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脉络膜新生血管、角膜新生血管等常导致眼结构和功能的损伤,晚期治疗效果差.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的RNA转录本,虽不能直接编码蛋白质但可通过各种途径调节蛋白编码基因的表达,从而广泛参与调控个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凋亡、增生、分化等生命活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lncRNA参与多种眼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并有望成为其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本文就lncRNA的概念、分类、作用机制及其与PVR、DR、脉络膜新生血管、角膜新生血管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构建lncRNA-miRNA-mRNA的内源竞争RNA(ceRNA)网络,筛选与葡萄膜黑色素瘤(UM)生存预后相关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以生物信息学为手段,通过疾病预后相关分析,LncRNA亚细胞定位检索,从肿瘤基因组图谱数据库中筛选lncRNA表达数据集。通过mir...  相似文献   

16.
Graefe's Archive for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Ophthalmology - Putative roles of long non-coding RNAs (lncRNAs) as indicators for diabetic retinopathy (DR) and associated complications are...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与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转移相关的非编码RNA,以及它们作为竞争性内源RNA的作用机制.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下载80例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RNA测序数据和临床资料,采用edgeR算法分析转移与非转移患者组织中差异表达(di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