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肾嫌色细胞癌( chromophobe renal cell carcino-ma,CRCC)是Thoenes等[1]在1985年首先提出的一类独立的肾细胞癌亚型,在肾细胞癌中的比例较小,约占肾细胞癌的3.2%[2]。 CRCC起源于肾集合小管暗细胞[3],相比于其他类型肾细胞癌转移较少,5 a生存率高[4-5],预后好。 CRCC 主要表现为腰痛、血尿、体重减轻,临床上多以肿块增大产生局部压迫症状而就诊,部分因集合系统受累而出现血尿[6]。但约半数以上患者在初次发现肿瘤时无肿瘤相关症状[7]。近期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手术治疗了一例 CRCC,现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35例肾细胞癌,均做了CT平扫和增强扫描,并经手术、病理证实.本文详细描述了肾细胞癌的CT表现,并总结肾细胞癌的诊断依据,指出CT在肾细胞癌分析中所起的作用及鉴别诊断的要点.  相似文献   

3.
1 临床资料患者男 ,76岁 ,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吞咽疼痛、咳嗽、痰中带血及声嘶 1月多于 2 0 0 2年 2月收治我科。患者吸烟 5 0多年 ,每天 2 0支左右 ,无饮酒嗜好 ,无肿瘤家族史。查体 :一般情况稍差 ,咽部轻度充血 ,扁桃体不大 ,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 ,心、肺、腹、神经系统均无特殊。纤维喉镜检查 :右梨状窝见一表面不光滑新生物 ,堵满梨状窝 ,并挤压喉室及声带移向左侧 ,右侧声带活动度差 ,勺突动度基本消失。取活检病理诊断 :右梨状窝高分化鳞状细胞癌。颈面部CT检查示 :右梨状窝癌并右侧甲状软骨破坏。胸片检查 :左肺门病变。胸部CT…  相似文献   

4.
<正> 癌肉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空腔脏器,如气管、食管、胃肠道、子宫、膀胱等。亦可发生在其它实质性脏器。肿瘤由两种性质不同的组织构成,易向腔内生长。临床易误诊,为提高临床及病理诊断水平,本文报告5例癌肉瘤病例,并结合文献对其临床和病理特点进行讨论。病例摘要例1 男性,59岁,因进食后梗噎1月余入院。患者自诉数月前进食后发噎,伴有胸骨后疼痛,以后进流食发噎,曾按食道炎治疗无效。食管钡餐造影:食管中段明显扩张,正常粘膜被破坏,呈不规则充盈缺损,通过不畅,诊为食管中段肉瘤。手术所见,肿瘤位于食管中下段,呈息肉样向腔内突出,有蒂与食管壁相连,蒂周围粘膜灰白色,粗糙。肉眼检查:肿瘤位于食管腔内,呈舌样分叶状,表面光滑(图1),大小为9cm×4.5cm×2cm,有蒂与食管壁相连。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性,81岁,左鼻孔下方反复溃疡5 a,加重1 a。皮肤科情况:左鼻孔下方可见约3.0 cm×2.5 cm×0.6 cm的不规则溃疡,向周围呈浸润性生长。皮损组织病理诊断:真皮中上部可见基底样细胞组成的癌巢,基底样癌巢中央及周边可见鳞状细胞癌成分,癌巢中央可见角珠及鳞状涡。诊断:皮肤基底鳞状细胞癌。  相似文献   

6.
为初步了解皮肤鳞状细胞癌(SCC)和基底细胞癌(BCC)在我区的发病情况及治疗效果,回顾分析2001年1月-2007年10月间皮肤SCC和BCC 264例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病变发生于头面部195例(73.9%),躯干11例(4.2%),四肢20例(7.6%),外生殖器部位38例(14.4%)。SCC多为溃疡型、菜花样或结节肿物,BCC多为结节溃疡型皮损。SCC误诊为孢子丝菌病3例、皮肤结核2例、疣4例、瘢痕1例等。BCC误诊为色素痣12例,脂溢性角化5例,黑色素瘤2例,鳞癌5例。100余例BCC和SCC患者,按部位和面积大小分别采取了扩切病变部位后植皮术或临位皮瓣进行BCC根治术,均达到即彻底治疗又保持美观的满意效果。手术是治疗皮肤恶性肿瘤的首选方法。早期、准确诊断皮肤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需要临床医生丰富的经验和病理诊断的支持,从而减少误诊和漏诊病例,及时治疗,对患者的预后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综述皮肤鳞状细胞癌及基底细胞癌的临床治疗进展。方法:阅读有关国内外文献,分析皮肤鳞状细胞癌及基底细胞癌的治疗方法及现状。结果:皮肤鳞状细胞癌及基底细胞癌的预后与肿瘤类型、位置、大小、累及深度、有无转移有关。结论:早期发现、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肾嫌色细胞癌1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鄢俊安  陈志文  宋波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4,26(12):1107-1107,1110
嫌色细胞型肾细胞癌(chromophobe renal cell carcinoma,CRCC)是肾细胞癌少见的亚型,占肾癌的5%.我科于2004年2月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附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basaloid squamous carcinoma;BSC)是一组少见的、好发于上呼吸道和上消化道的恶性肿瘤,1986年由Wain等[1]首先报道并命名.回顾性复习我院手术切除确诊的食管癌标本,发现6例BSC.重新切片,对其进行详细的病理学观察分析,并对其临床病理特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提高。肾嫌色细胞癌的诊治水平和对此类型肾癌的认识。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9例。肾嫌色细胞癌的临床和病理资料。1996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共收治124例肾癌,其中肾嫌色细胞癌占9例(7.25%),9例肾嫌色细胞癌均行根治性肾切除术。结果:术后病理证实为肾嫌色细胞癌。病理分期:pT,4例,pTz2例,pTn1例,pT,N2M0 1例,pT2N2Mo1例。病理分级:G2 6例,G3 3例。7例获随访,随访6~24个月,平均16个月,2例死于心脏病,未见肿瘤局部复发,5例无瘤生存。结论:肾嫌色细胞癌是一种具有特殊形态的少见肾癌类型。根治性肾切除术是治疗肾嫌色细胞癌的首选方法。与同期、同级的其它类型肾癌相比较,肾嫌色细胞癌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2.
乳头状肾细胞癌突入肾盂张祥盛,吴淑华,韩玉贞,张燕,李冰,马云(病理学教研室,256603)关键词肾细胞癌;肾脏;集合管癌;肾脏细胞;肾脏乳头状肾细胞癌是一种罕见的肾实质内的恶性肿瘤。Mancilla-Jimenez(1976)首次报告。迄今文献报告...  相似文献   

13.
了解皮肤鳞癌和基底细胞癌中P53及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探讨其与肿瘤分化,恶性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1例鳞癌及52例基底细胞癌中P53和PCNA的阳性表达。结果;皮肤鳞癌中p53积经为43.1%,其中高分化与中等分化,低分化鳞癌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14.
甲状腺嗜酸细胞癌(Hurthle cell cancer,HCC)亦称Hurthle细胞癌,临床较少见.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甲状腺外科于2013年9月诊治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报告7.674例胃镜病理活检中发现的40例粘液细胞癌。本组胃癌占同期胃镜检出胃癌(285例)的14%,女性多于男性(21:19),平均年龄46.3岁,较同期其它类型胃癌年轻10岁之多。内窥镜下常表现为糜烂和溃疡,诊断正确率为62.5%。病理组织学见不同病例或同一病例的粘液细胞癌形态不完全一致,粘液组织化学研究表明其粘液性质的异质性,11例呈酸性粘液,6例中性粘液,23例混合性粘液。对粘液细胞癌的组织发生、病理学鉴别诊断及其癌前病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乳房原发性鳞状细胞癌极为罕见,文献中有确切证据者迄今仅21例。本文报道两例。病例1,44岁,经产妇。1981年4月入院。主诉左乳有一黄豆大小肿块两年。近二月来明显增大,偶有乳头溢液。体格检查,左乳中内象限触及5.5×4.5cm 肿块,质坚有轻  相似文献   

17.
报道肝与腹膜后重复癌1例。本例病人肝脏和腹膜后先后发生癌肿。病理诊断证实,肝脏肿瘤为肝细胞癌;腹膜后肿瘤为透明细胞癌,两次癌肿发生的部位不同,癌肿的性质皆为恶性肿瘤,肝细胞癌手术切除癌肿后AFP由阳性转为阴性,提示肝癌无复发,证明腹膜后透明细胞癌是新发的癌肿,不是肝癌转移至腹膜后,根据Warren提出的重复癌的3条诊断标准,本例符合重复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18.
作者结合文献及个人工作实践报道—肾内同时存在肾细胞癌和移行细胞癌共23个病例。认为提高对此种病例发生的警惕性,争取术前诊断,正确处理本病及提高疗效至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X线放射治疗在皮肤癌治疗中的意义。材料与方法:法国巴黎第十二大学享利·孟德尔医院肿瘤科于1989~1995年共放射治疗114例皮肤癌,其中99例(86.8%)为基底细胞癌,15例(13.2%)为鳞癌。根据TNM分期(UICC1987)和AJC分期系统,86例(75.4%)为T1,26例(22.8%)为T2,2例(1.8%)为T3。均用45~100KVX线做局部放疗,总剂量为33Gy,分3次照射(第1天,第8天,第15天)。结果:肿瘤控制率为98.2%(112/114),2例(1.8%)在放射野边缘复发。耐受性非常好、好及一般者分别为36.0%,48.2%和15.8%。结论:X线治疗皮肤癌具有效果好、价格便宜、应用简单等优点,且能避免其它治疗方法带来的毁容问题  相似文献   

20.
Xu XM  Liu JM  Peng T  Yong Q  Chen D  Fang W  Zhang ZQ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16):1113-1116
目的分析肾细胞癌不同亚型影像学特点,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37例肾细胞癌(其中透明细胞癌29例、乳头状癌7例、嫌色细胞癌1例)的B超、CT、MRI影像学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2例实性肾癌B超示:透明细胞癌多表现为低回声(20/26),乳头状癌多为等或弱强回声(4/5),嫌色细胞癌呈中强回声,透明细胞癌与非透明细胞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29例实性肾癌行CT检查:透明细胞癌(23例)和非透明细胞癌(6例)平扫均显示软组织密度影,但强化后透明细胞癌表现出明显的不均匀强化,增强幅度明显高于非透明细胞癌(P=0.004)。17例实性肾癌行MRI检查,透明细胞癌T2WI多为高信号(10/11),与乳头状癌的T2WI等/低信号(5/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术前B超、CT、MRI影像学检查结果,有助于肾细胞癌亚型的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