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自从鸦片战争以后,西学东渐,中医药学的发展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关于中医药的现代化是一个现在中医界乃至整个科学界关注程度很高的问题,其探索过程中也曾走过一些弯路.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从中医药学的"理、法、方、药"中可以看到中医药的模糊性和复杂性等诸多特性.笔者试从多学科交叉的角度,运用计算机和现代数学等相关知识,在复杂性科学、控制论等理论的指导下,浅析中医药学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学传承与教育方式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朱垚  陆明  王旭 《光明中医》2007,22(3):27-28
传承与教育是一个学科得以延续的生命脉搏.中医药学自创立以来就有其特有的传承教育方式,然而,社会发展日益迅速的今天,中医药学采取何种传承教育方式,是每一个中医药学继承者所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学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完整的医学理论,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精湛的医疗技术,科学的医疗思想,神奇的医疗效果.其辉煌的成就,在世界医学科学飞跃发展的今天,依然熠熠生辉,璀璨夺目,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堪称东方瑰宝--这就是中医药学为什么能够绵延发展五千年,屡遭磨难而生生不息,独具特色而能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的缘故.  相似文献   

4.
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及其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动物科学是衡量现代生物医学科学研究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中医药学研究中,不仅在中药药理学实验中对实验动物的数量、品种要求满足,而且在动物模型的建立和动物质量等方面也要求逐步向更高的水平发展,并与世界现代生物医学研究水平相适应。本文简要介绍国内外实验动物科学发展的现状,并结合在中医药学研究中的应用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医学在中医药创新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几十年来的实践已经证明,中医药领域内的重大科学发现和重要的科研成果,无不与中西医结合密切相关,中西医结合医学在很大的程度上促进了中医药学的进步和发展。中西医结合医学是以中医药学的存在为基础,没有中医药学,也就不可能有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药学的发展、创新需要科学、适用的方法学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现代医学研究方法应当有其普适性,借鉴西医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模式有可能是现阶段中医药研究的一个捷径,但还应考虑中医药学的特点和自身规律。临床是中医药研究的基础,也是中医药发展、创新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6.
中药剂型改革的新思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医药学是在实践中产生、发展的医学科学。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同疾病长期斗争的经验总结,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中医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在世界医学科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可以预料,在21世纪,中医药学将发展成为一门属于全人类的、开放型的应用性医学。目前中医药学中有些研究成果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但从整体而论与其他科学相比,其现代化程度还是明显落后的,尤其是中药剂型改革的步伐还相当缓慢,还远不能适应中医药发展的需要。辨证论治是中医药学的特点和精华,是中医诊治疾病的基本原则。不论中医…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自从鸦片战争以后,西学东渐,中医药学的发展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关于中医药的现代化是一个现在中医界乃至整个科学界关注程度很高的问题,其探索过程中也曾走过一些弯路。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从中医药学的“理、法、方、药”中可以看到中医药的模糊性和复杂性等诸多特性。笔者试从多学科交叉的角度,运用计算机和现代数学等相关知识,在复杂性科学、控制论等理论的指导下,浅析中医药学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1中医临床疗效是中医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在中医药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医学科学,它历经数千年而不衰,迄今仍显示着无限的生命力,日愈被全球所接受,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它具有经得起实践检验的临床疗效。确切的中医临床疗效是中医药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在。是中医药学科学的历史见证和中医药学自身价值的真实体现。它关系到中医药学能否继续为人类健康提供良好的医疗保健服务,能否在世界医学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关系到中医药事业的成败兴衰。2全面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是振兴发展中医药学的当务之急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医药学有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现代化与系统复杂性浅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自从鸦片战争以后,西学东渐,中医药学的发展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关于中医药的现代化是一个现在中医界乃至整个科学界关注程度很高的问题,其探索过程中也曾走过一些弯路。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从中医药学的“理、法、方、药”中可以看到中医药的模糊性和复杂性等诸多特性。笔者试从多学科交叉的角度,运用计算机和现代数学等相关知识,在复杂性科学、控制论等理论的指导下。浅析中医药学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中医药工程学发展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医药现代化与国际化是21世纪中医药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生命科学发展的需求.因此,中医药学与现代生物学、工程学和其他科学的广泛结合亦将成为学科体系逐步深化与完善的重要研究领域.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近40年来中医药学与包括现代生物医学在内的多学科边缘领域研究,获得了大量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资料,为21世纪中医药工程学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理论与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中医药学的现代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这是时代的要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中医药学与时代的需要同步发展 中医药学同其他自然科学一样,从一开始,便是由生产力所决定,并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完善,向前发展。中医药学之所以至今仍屹立于世界医药科学之林,其重要原因就是它善于吸取自然科学和社  相似文献   

12.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它历经漫长的岁月而不衰,即在现代医学科学迅速发展的今天,仍独树一帜,显示着无限的生命力。其原因在于它有卓越的疗效,能够经受长期的实践考验,千百年来对  相似文献   

13.
中医学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怎样的发展才是符合中医药学固有规律的发展?解决这个问题,应开辟中医学的元研究领域,建立"中医理论学"学科,对中医学进行元科学研究.在全国范围内凝聚一批精通中医理论又具有哲学、逻辑、科学哲学、科学认识论等知识结构的中医学者,形成学术团体,进行研究、讨论和争鸣.搞清中医药科学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其理论的结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研究了哪一层面的生命现象、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以明确中医药科学研究的目标,确立中医药科学共同体的理性信念,才能促进中医药学选择符合自身固有规律的研究思路,提高临床疗效和发展中医药基础理论.  相似文献   

14.
追溯古代,世界各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地区,诊疗医学的创建与传承是人所共知的.中医药学堪称是传统医学的"领头羊",这主要体现于历史的悠久、编著的丰富和当前在医药界所起的重大影响.中医是深受医界瞩目、流传较广的医学科学.笔者认为,中医药学在提高国际医学的诊疗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学是我国医药科学的特色,也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医药学几千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继承前人成果,并充分吸收时代先进科学技术和知识,逐步丰富和发展自身的历史,也是在不断适应社会发展,满足社会医疗需求的氛围中求发展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中医药学理论及其当代的现代化过程产生了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16.
复杂性科学视野下的中医药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如何看待中医药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的位置问题,一直争议颇多。有相当数量的人否认中医药学在现代科学体系的重要性,极端的观点甚至认为中医药学根本就不是科学。本文试图通过中医药学在研究对象、研究前提、研究关注点、研究方法等方面与复杂科学的比照分析,揭示中医药学与当代主流科学在深层次上的联系,从而说明中医药学在新时代科学体系中的科学性与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研究人体生命和健康、疾病的一门科学,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发展至今的中医药学更具科学的思维方法,注重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结合,形成了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科学知识体系。将中医药学知识用于临床护理中是现代医学发展的趋势,能辅助治疗各种疾病,亦可改善病情预后。文章对新形势下中医药学在临床护理中的实践进行分析,思考如何更好地实践。  相似文献   

18.
在历史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生命科学特别是分子生物学迅猛发展,中医药学受到了严峻挑战。在此时刻中医学应该怎样发展,怎样看待自身的历史定位,成了摆在中医药学者面前必须面对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1中医学是整体科学是功能基础上的整体科学现代科学是在古希腊原子论基础上发展过来的,是在物质结构上寻找物质的功能,是结构基础上的整体论。而中医学是建立在物质层次的总体和所有物质联系的总体基础上的,是在物质所有联系基础上的统一,这是中医学的巨大优势;但是由于中医学是建立在几千年前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极端落后的基础上的,与具体物…  相似文献   

19.
利用现代科学多学科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寻求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发展的可行性道路。在系统科学基础上进行多学科交叉,在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以及磁共振物理学水平上,揭示中医药学符号模型的科学内涵和学术本质。结果发现,中医药学理论与现代科学体系之间具有系统同构性,属于本质相同而描述表达方式不同的两种科学形式,这些数字化数学物理模型与人们所熟悉的爱因斯坦方程、DNA模型一样,都属于科学的数学表达方式。这些数学物理模型已经使中医药理论彻底摆脱了古代哲学的束缚,完全跃入了科学的殿堂。从而使中医药学与现代科学技术一样,成为可以用数学表达的、基本成熟的、系统独特的另一种模型科学体系。它构成了我国医学科学的一体两翼。“中医气化的磁共振模型”与“中医阴阳模型”的现代数学物理表达方程式,说明了中医药学是以客观存在于地球空间的天然磁共振场能量运动变化(即气化)规律为主线,运用系统运动变化的能观、能控、能达的动态观点,对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地球生态及生命系统进行系统研究,并采用模拟模型的描述表达方法而形成的有中国特色的模型科学体系。古老的中医理论与时代尖端的多学科成果相结合,终于找到了支撑中医药学发展的关键理论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中医药学的展望刘干中任何一种科学的发展,必须不断地除旧纳新,医学的发展自不例外。我国传统医学的发展也是如此。从中医药学的历史发展看,中医药学主要是在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中自我创新发展。在过去几千年中,中医学汲取了我国古代哲学和科学的精华。也汲取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