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冠心病(CHD)患者血浆血小板膜糖蛋白(GMP-140)、血栓烷B2(TXB2)及血清尿酸(UA)浓度水平的变化,探讨血浆血小板活化状态及血清血尿酸浓度水平与冠心病病变严重程度、稳定性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7月至2011年6月于本院门诊或住院确诊冠心病的患者165例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84名为对照组,分别空腹10h采肘静脉血2~3ml2份,1份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原理检测血浆GMP-140、TXB2水平,1份分离血清,测定尿酸。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血GMP-140、TXB2、UA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慢性缺血综合征组(CIS)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GMP-140、TXB2、UA随冠心病的病变程度而升高,是反映冠心病严重程度的一种重要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2.
肺炎衣原体感染与老年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沈丹  哈黛文 《山东医药》2005,45(34):39-40
测定急性心肌梗死(AMI)、稳定性心绞痛(SA)、轻中度不稳定心绞痛(UA1)、重度不稳定心绞痛(UA2)患者肺炎衣原体(Cpn)抗体Cpn-IgM、IgG的阳性率、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C反应蛋白(CRP)阳性率以及纤维蛋白原(Fib)浓度.结果AMI、SA、UA1及UA2组的Cpn-IgG阳性率、CRP阳性率及Fib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AMI及UA2组的Eos计数较对照组、SA组显著升高(P<0.05或P<0.01).认为慢性Cpn感染可能与老年冠心病(CHD)的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对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晓岩  杜凤和 《山东医药》2009,49(12):59-60
选择冠心病患者122例,按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服用阿司匹林100mg/d,服用时间32周。检测血小板聚集率(PAG)、血浆血栓素B2(TXB2)、尿TXB2、血脂、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发现冠心病组阿司匹林抵抗(AR)发生率为16%(11/68),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AR发生率13%(13/54),两组PAG、血TXB2、尿TXB2浓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TG、LDL-C、LP(a)、CRP高于冠心病组(P〈0.05)。认为糖尿病与冠心病患者发生AR无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血浆白介素-18(IL-18)、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老年ACS75例(ACS组)、稳定型心绞痛(SA)和陈旧心肌梗死(OMI)60例(非ACS组)、冠脉正常者55例(对照组),ELISA法检测血浆IL-18和MMP-1,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浆hs-CRP,所有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ACS组血浆炎性因子IL-18、MMP-1和hs-CRP高于非ACS组和对照组(P<0.05);ACS组二尖瓣血流频谱E/A比值<1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50%发生率高于非ACS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①IL-18、hs-CRP是老年ACS的独立危险因素;②IL-18、MMP-1和hs-CRP升高并心脏功能异常的老年冠心病的危险性增高,冠脉粥样斑块极不稳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自住院患者150例。分为4组:(1)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2例;(2)无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组29例;(3)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64例;(4)稳定型心绞痛(SA)组25例。应用免疫浊度分析法测定各组CRP值,分别进行比较。结果AMI组CRP浓度(18.32±7.25)mg/L和NSTEMI组(16.78±6.42)mg/L明显高于UA组(13.12±4.76)mg/L和SA组(8.03±2.96)mg/L,UA组CRP浓度明显高于SA组,而AMI组与NSTEMI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炎症反应在ACS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CRP水平可作为ACS严重程度的判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炎症标志物血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在老年和中青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变化。方法:对124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明确冠心病的患者测定hs—CRP,并对其在老年和中青年ACS中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1)老年和中青年ACS患者的hs—CRP浓度高于非ACS患者(P〈0.05);(2)在老年组,hs—CRP水平在冠脉1、2、3支病变组的差异不显著;但在中青年组.冠脉2、3支病变组的hs-CRP水平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3)年龄与hs—CRP水平不相关(r=0.02,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hs—CRP水平显著升高。中青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hs—CRP水平与冠脉病变支数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R)的临床特征及其与C反应蛋白(CRP)、血栓素B2(TXB2)的关系.方法 256例冠心病患者口服阿司匹林100 mg/d,7 d后测定血小板聚集率、CRP、TXB2;依据血小板聚集率测定结果将患者分为阿司匹林抵抗(AR)组、阿司匹林半抵抗(ASR)组和阿司匹林敏感(AS)组,比较三组间临床特征、CRP、TXB2的不同.结果 冠心病AR的发生率为5.86%,ASR发生率为24.22%;与AS组相比,AR组和ASR组患者的血小板(PLT)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g)水平升高(P<0.05),同时ASR组患者中女性患者比例明显升高(P<0.05),AR组或ASR组患者TXB2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CRP在三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冠心病患者存在AR现象,PLT和血浆Fg升高患者更易于发生AR,TXB:可用于检测AR现象.  相似文献   

8.
细胞因子与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旋  程龙献  张红梅 《山东医药》2006,46(13):29-30
采用微粒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和健康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浓度,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分析各细胞因子与冠心病(CHD)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显示,ACS和SA患者的SAA、CRP、IL-6、TNF-α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ACS患者的SAA、CRP和IL-6浓度高于SA者;CHD患者SAA与CRP呈高度正相关,SAA、CRP和TNF-α与IL-6呈低度正相关;胆固醇、吸烟指数、SAA、TNF-α、CRP、高血压病史和CHD家族史为CHD独立危险因素,以上因素导致CHD发生的相对危险性SAA〉家族史〉胆固醇〉吸烟指数〉TNF-α〉CRP〉高血压病史。提示CHD患者SAA、CRP、IL-6、TNF-α升高可使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致ACS发生;SAA、CRP、TNF-α和IL-6共同参与CHD的发生发展,对评估CHD发生的危险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磷酸肌酸钠(SCP)对老年冠心病舒张性心力衰竭(diastolic heart failure,DHF)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尿酸(UA)水平影响,探讨SCP改善老年冠心病DHF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2012年11月-2013年4月心脏超声明确DHF诊断住院患者86例,其中男56例、女30例,平均年龄(82.1±3.4)岁。86例患者分为A组(对照组n=20)、B组(药物组/7=66),A组予常规治疗,B组常规治疗基础上予SCP注射液2.0g+5%葡萄糖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1次/日,连续2W。患者分圳丁用药前、用药后1、2W时榆测血清hs—CRP、HCY及UA含量,2W后行心脏功能检测。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A组75.0%、B组89.4%;(2)治疗1、2W时各组患者血清hs—CRP、HCY、UA水平较治疗前下降,2W时血hs—CRP、HCY、UA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s—CRP:P=0.032,HCY:P=0.021,UA:P〈0.001),治疗后B组HCY、UA水平下降较A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Y:P=0.031,UA:P=0.023);(3)各组患者2W后较治疗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升高,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峰值(E峰)升高、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峰值(A峰)下降、E/A比值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VEF:P〈0.001,FS:P=0.013,E峰:P=0.024,A峰:P=0.047,E/A:P〈0.001);B组变化较A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VEF:P〈0.001,FS:P=0,037,E峰:P=0.045,A峰:P〈0.001,E/A:P=0.028)。结论(1)磷酸肌酸钠可改善老年冠心病舒张性心力衰竭者心功能;(2)磷酸肌酸钠可影响老年冠心病舒张性心力衰竭者血清HCY、UA水平,对hs—CRP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张利  陈萍  杨锐英 《山东医药》2008,48(10):16-17
目的 探讨血清尿酸(UA)升高及炎症反应在冠心病(CHD)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用化学比色法、ELISA法分别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稳定型心绞痛(SAP组)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血清UA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并进行比较及相关分析.结果 ACS组、SAP组血清UA和hsCRP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ACS组hsCRP高于SAP组(P<0.05);SAP和ACS组血清UA与hsCRP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662、0.802,P均<0.05).SAP组、ACS组高尿酸血症者hsCRP均高于UA正常者(P均<0.05).结论 血清UA升高可能是CHD的一个危险因素,通过促进炎症反应导致CHD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
高鹏芝  高旭  魏冬  吴继雄 《山东医药》2013,53(29):13-15
目的 探讨血清尿酸水平升高与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选取疑诊冠心病患者455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情况分为冠心病组268例(又分为单支病变组102例和多支病变组166例)和非冠心病组187例.在未行冠状动脉造影前,所有病例分别进行血清尿酸(UA)、血肌酐(Cr)、尿素氮(BUN)、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测定.结果 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比较血清UA、Cr、BU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冠心病单支病变、多支病变血清UA、Cr、TG、LDL-C水平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冠脉病变程度增加,血清尿酸水平增高.  相似文献   

12.
血清C反应蛋白、尿酸和总胆红素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血C反应蛋白(CRP)、血尿酸(UA)和血清总胆红素(TBIL)与冠状动脉疾病的关系。方法:根据WHO冠心病诊断标准,入选冠心病患者148例(CHD组),非冠心病患者148例(非CHD组),每组又分为高血脂组和正常血脂组,检测各组患者的血清中CRP、UA和TBIL的水平,观察其与冠心病及血脂的关系。结果:与非CHD组比较,CHD组CRP[(2.69±2.04)mg/L比(6.85±4.76)mg/]、UA[(268±67.83)μmol/L比(300±76.1)μmol/L]水平显著升高(P<0.01,<0.05),TBIL[(14.8±3.03)μmol/L比(12.3±3.37)μmol/L]水平明显降低(P<0.05),CHD组中高血脂组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血脂组[(8.27±2.56)mg/L比(6.43±1.65)mg/L,P<0.01];直线回归分析显示,CRP、UA水平与CHD呈正相关(r=0.91,0.7874,P<0.05~0.01),TBIL水平与CHD呈负相关(r=-0.874,P<0.05)。结论:C反应蛋白、尿酸水平、总胆红素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尿微量蛋白(mALB)与血管内皮因子(VEGF)相关性在冠心病(CHD)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4例CHD患者为观察组,30名健康成人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和稳定型心绞痛(SA)组,ACS组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和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分别测定mALB、VEGF、血糖、血脂、心肌酶,比较分析各组间mALB与VEGF、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CK—MB)的相关性。结果ACS患者mALB、VEGF水平明显高于sA患者及对照组(P均〈0.01),CHD组mALB、VEGF水平分别与CK—MB、血肌钙蛋白I(cTnI)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61、0.56、0.63、0.64,P均〈0.05或0.01)。结论检测mALB、VEGF水平对判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及冠心病的病情程度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尿酸(UA)水平与冠心病(CHD)病变严重程度及与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行冠脉造影40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8例CHD患者[稳定型心绞痛(SAP ,137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171例)],95例非CHD患者(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间UA水平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其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再根据UA水平CHD患者被分为低尿酸组(147例)和高尿酸组(161例),经12个月随访,比较两组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ACS组血 U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18.44±69.07)μmol/L比(295.38±80.08)μmol/L ,P=0.003];随着冠脉病变支数的增加及冠脉病变程度的加重(Gensini评分增高),血UA水平呈显著升高趋势[单支(316.58±95.27)μmol/L比双支(335.26±43.26)μmol/L比多支(346.53±86.74)μmol/L ;低分组(312.42±48.26)μmol/L比中分组(346.58±47.36)μmol/L比高分组(363.84±54.68)μmol/L , P<0.05或<0.01],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UA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583, P<0.05);高尿酸组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尿酸组(58.38%比36.24%, P=0.012)。结论: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能为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血清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尿酸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与血清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BG)及尿酸(UA)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终点法、比浊法检测170例不同类型的CHD患者以及58例正常人血清CRP、FBG及UA含量。结果:CHD组CRP[(15.38±4.15)mg/L]、FBG[(4.69±0.91)g/L]和UA[(478.16±98.75)μmol/L]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CHD患者中三者的浓度均以急性心肌梗塞(AMI)组增高最明显;CRP同FBG呈正相关(r=0.793,P〈0.01)。结论:尿酸、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同冠心病关系密切,C反应蛋白同纤维蛋白原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炎性细胞的变化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中的意义。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00例)分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组(50例)和稳定型心绞痛(SAP)组(50例),并设5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为对照组(非冠心病组),检测各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各种白细胞比例、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的变化。结果冠心病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均高于非冠心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单核细胞比例和中性粒细胞比缈淋巴细胞比例高于非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淋巴细胞比例低于非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CS组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心病组中3支血管病变组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高于2支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支血管病变组白细胞计数和单核细胞比例高于1支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支血管病变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单核细胞比例和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高于非冠心病组,淋巴细胞比例低于非冠心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炎性细胞的变化在冠心病中有不同的意义,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的升高和淋巴细胞的降低,能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急性病变的情况。同时,在评价冠心病炎症情况时,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可能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浆白细胞介素(IL)-10,IL-18和C反应蛋白(CRP)在冠心病(CHD)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ELISA)对106例CHD患者[急性心肌梗塞(AMI)3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0例,稳定型心绞痛40例(SAP)]和32例正常人血浆中IL-10,IL-18和CRP的浓度进行检测。并根据Gensini积分,106例CHD患者又被分为A组(Gensini积分26分)、B组(Gensini积分26~54分)和C组(Gensini积分54分),对各组上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CHD患者的SAP组、UAP组、AMI组血浆IL-10水平依次为[(115.56±53.11)pg/ml、(86.00±30.55)pg/ml、(72.38±19.55)pg/ml],IL-18水平依次为[(217.53±95.83)pg/ml、(327.93±80.36)pg/ml、(430.28±71.62)pg/ml]和CRP水平依次为[(0.61±0.38)mg/L、(0.84±0.44)mg/L、(1.72±0.67)mg/L],均分别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49.58±19.82),(154.97±88.65),(0.46±0.34)mg/L,P均0.05]。冠心病C组血浆IL-18(389.21±93.55),CRP(0.86±0.48)水平明显高于B组[(331.32±106.59),(0.62±0.38)]及A组[(250.20±106.89),(0.42±0.34)];B组的显著高于A组的(P均0.05)。结论:虽然IL-10作为冠心病的保护因子水平升高,但不足以阻止冠心病的发生、发展,IL-18和CRP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相关,其水平的检测对冠心病诊断及病情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尿酸(UA)水平、补体C3与血压及颈动脉硬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13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血压值的不同分为3组,比较各组间CRP、UA与血压的相关性,对各组患者分别检测血生化指标:血清CRP、UA、补体C3,B超观察颈动脉内膜变化,按B超结果将患者分为内膜正常组、内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和管腔狭窄组,各组间CRP、UA、C3水平。结果高血压3级患者CRP、UA显著高于高血压1级、2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高血压患者CRP、UA值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内膜异常组CRP、UA、补体C,值明显高于内膜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增加,UA、CRP的浓度亦逐渐增高;颈动脉内膜异常组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程度与血压、UA、CRP和补体C3浓度密切相关。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CRP、UA浓度与IMT呈正相关关系(P〈0.01)。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尿酸、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入院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共603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503例,根据临床特点分为心肌梗死组(MI组。n=84,包括急性和亚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组,n=312)和稳定型心绞痛组(SA组,n=107)。非冠心病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血清Hcy、尿酸、RBP4水平,采用Pearson作相关性分析,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冠心病危险因素。结果血清Hcy、尿酸水平在不同分型的冠心病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呈MI组〉UA组〉SA组〉对照组,各组间Hcy、尿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RBP4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y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Hcy、尿酸、RBP4均与吸烟史、TG、ApoAl相关,尿酸与Hcy、RBP4相关(P〈0.05或0.01)。结论Hcy、尿酸与冠心病的发病密切相关,其血清水平高低与病变的严重程度相一致,Hcy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测定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脂蛋白(a)[LP(a)]、尿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探讨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ACS患者87例,其中不稳型心绞痛(UA)组4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9例;正常对照组37例。所有病例入院后测定LP(a)、UAER水平;对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采用Gensini积分系统对各支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UA组和AMI组LP(a)、UAER水升高(P〈0.05);LP(a)、UAER均与冠状动脉积分正相关(P〈0.05),前两者间亦呈正相关(P〈0.01)。结论 LP(a)和UAER可能参与了老年ACS的发生和发展,且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