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疗效。将 8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补阳还五汤治疗组及中风回春丸对照组 ,各 4 0例 ,疗程 2个月。结果 :治疗组完全恢复 15例 ,显效 13例 ,好转 8例 ,无效 4例 ,总有效率为 90 0 % ,与对照组总有效率 77 5 %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5 )。提示补阳还五汤对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综合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从 1989年以来 ,共收治中风后遗症患者 10 8例 ,经应用综合疗法 ,获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10 8例中 ,男性 59例 ,女性 4 9例 ;年龄 34~ 88岁 ,平均 6 1岁 ;病程 12天~ 13年。其中动脉硬化性脑梗塞后遗症 6 7例 ,高血压性脑出血后遗症 2 4例 ,其他 17例。治疗方法(一 )辨证治疗 :1.气虚血瘀型 :肢体偏瘫、肢软无力、面色萎黄或肢体麻木、活动不利、舌淡红、有瘀斑、苔白、脉细涩或虚弱。治宜益气活血 ,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 :黄芪 90 g、当归10 g、赤芍 10 g、川芎 12 g、桃仁 10 g、红花 10 g、地龙 10 g、桂枝 6 g、…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对气虚血瘀型中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04例确诊的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对照组52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共治疗14 d,两组进行疗效比较。并运用经颅彩色多普勒(TCD)检测治疗前后脑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基本痊愈例为27∶13,显著进步例为17∶13,(P<0.05);治疗组在治疗14 d后脑血流参数有显著提高。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型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笔者用补阳还五汤加减结合针刺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共8 6例,均为我院2 0 1 4年4月至2 0 1 5年7月收治患者。男52例,女34例;年龄43~88岁,平均(56.3±3.6)岁;病程最短7天~6个月,平均(3.6±0.8)月。临床表现为语言困难,感觉麻木、偏瘫,肢体运动和感觉障碍、失语,单眼短暂失明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头痛的疗效。方法:给予符合纳入标准的78例气虚血瘀型头痛患者口服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15d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进行疗效观察,治疗期间禁用其他药物及方法治疗。结果:痊愈61例,好转17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头痛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6.
王鸿君 《河北中医》2001,23(9):711-711
补阳还伍汤原自王清任《医林改错》 ,为治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而设。1991- 10~ 2 0 0 0 - 12 ,笔者采用补阳还伍汤加减治疗低血压综合症 16 0例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 1 一般情况  16 0例低血压综合症患者均为本院门诊和住院患者 ,其中男 6 5例 ,女 95例 ;年龄 16~ 84岁 ,平均 5 3.3岁 ;病程最短 18日 ,最长 2 0年 ,平均 2 8个月 ;收缩压 <12 .0kPa(90mmHg) 15 4例 ,舒张压 <8.0kPa (6 0mmHg) 4 5例 ,脉压差 <4.0kPa (30mmHg) 85例 ,<2 .6 7kPa(2 0mmHg) 39例 ,3项均低于正常标准 79例 ;…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口服治疗,2组均设置1个月为一个疗程,评估并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SHH情况、综合症状改善情况和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NISHH情况、临床症状改善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恢复期患者能较好地改善患者恢复期症状,减少神经损伤,无明显不良作用,疗效确切,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8.
<正> 1985年以来,我们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脑血栓形成患者59例,并从血液流变学方面观察补阳还五汤的活血化瘀作用,取得满意疗效。临床资料本组59例,全部选择疾病各期以气虚血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脑血栓形成患者。其中男35例,女24例;年龄40岁以下1例,41~50岁9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结合穴位贴敷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7年6月阜新市中医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2组均进行中风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减结合穴位贴敷治疗,观察2组患者偏瘫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30例,显效10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3%(25/30);治疗组30例,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28/30)。经统计分析,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结合穴位贴敷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偏瘫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头穴丛刺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对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型)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从而探讨头穴丛刺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凝、溶栓及改善脑循环等方面的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观察组患者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头穴丛刺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血小板吸附率、纤维蛋白原、血沉均明显降低,与疗前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或P0.01)。结论:头穴丛刺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可明显改善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型)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说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3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补阳还五汤是清·王清任《医林改错》治气虚血瘀的代表方剂,常用于中风后遗症之半身不遂的治疗。笔者采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胃轻瘫,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30例均为我院住院及门诊病人,均为糖尿病病人。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45~76岁,平均57岁;糖尿病病程7~27年,平均8.5年;糖尿病胃轻瘫病史7个月~5年,平均4.2年。糖尿病胃轻瘫诊断标准:1糖尿病病程5年以上;2有早饱、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打嗝及上腹不适等症状,并持续2周以上;3胃部饱满,震水音阳性;4X线钡餐检查胃蠕动减弱,排空延迟。经B超、胃镜或…  相似文献   

12.
李德浩 《北京中医药》2011,30(7):525-527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以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和中医症状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13.
脑梗通汤治疗缺血性中风8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于2006年4月~2007年12月,以补阳还五汤加减组成脑梗通汤,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临床疗效,评价其临床实际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20例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例数相等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0例口服步长脑心通治疗,观察组采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采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口服步长脑心通的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体针法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100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痊愈58例,显效25例,好转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7.0%。结论:体针法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效果显著,具有较好的益气扶正、活血祛瘀、补气通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东港市中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80例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取普通措施,试验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MESS评分、ADL评分、运动功能积分。结果试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使用补阳还五汤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更正     
本刊2008年第7期第27页标题"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27例总结"应为  相似文献   

18.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4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补阳还五汤源自清代王清任所著《医林改错》,原方由生黄芪、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地龙组成。具有补气活血,通络之效,用于治疗中风后遗症属气虚血瘀,而偏于气虚者。笔者近年来运用此方加减治疗中风病46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共46例,其中男28例,女18例,平均年龄61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56天,平均为16天;其中脑血栓引起者26例,腔隙性脑梗塞9例,多发性脑梗塞6例,脑出血5例,46例患者均经头颅CT确诊。2治疗方法所有病例均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药用黄芪30~90g,当归12~18g,赤芍6~12g,川芎6…  相似文献   

19.
《光明中医》2021,36(12)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头穴丛刺在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I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气虚血瘀型IS患者94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47例)、常规组(47例)。常规组给予尼莫地平,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头穴丛刺,统计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小板吸附率、血浆黏度及Barthel指数(BI)、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 62%高于常规组78. 72%(P 0. 05);治疗4周后研究组血浆黏度、血小板吸附率低于常规组(P 0. 05);治疗4周后研究组BI评分较常规组高,NIHSS评分低于常规组(P 0. 05)。结论 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头穴丛刺治疗气虚血瘀型IS患者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状态,减轻脑神经损伤,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4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8例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另口服中药补阳还五汤加减和"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