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的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检查,PAS染色阳性证实的6例肺泡蛋白沉积症,均有X线和CT检查资料,1例行MRI检查.结果:6例病灶均发生于两肺,X线表现为两肺大片状阴影3例,毛玻璃状浸润阴影2例,两肺弥漫细小模糊结节影1例;CT表现为磨玻璃状影5例,小结节影1例,网格状影6例,支气管充气征6例,节段性肺气肿5例;1例MRI检查T1WI、T2WI均呈高信号.结论:X线平片检查对诊断肺泡蛋白沉积症很具价值,CT扫描可发现更多征像,对鉴别诊断更为有利,MRI可选择性作为鉴别诊断工具.  相似文献   

2.
滑膜肉瘤X线、CT及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滑膜肉瘤的X线、CT和MRI表现,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病理证实的滑膜肉瘤X线平片、CT、MRI表现。结果:13例位于四肢、3例位于躯干、1例位于左肺上叶;X线、CT显示肿块密度低于肌肉,密度多不均匀,其中4例肿块内出现骨化或钙化,3例出现相邻骨骨质破坏,4例邻近骨受压骨吸收。3例肿块MRI表现为卵圆状、分叶状团块,边界清晰,信号均一,T1WI与肌肉信号相同,T2WI呈明显高信号;8例肿块在T1WI为"三重信号",T2WI压脂像见"铺路石"征;T1序列增强扫描,5例均表现为肿块内絮片状明显不均匀强化,间隔明显强化。结论:①滑膜肉瘤影像学具有一定的特征。②对于滑膜肉瘤,X线、CT联合MRI可更全面显示其影像学特征,有利于肿瘤定性和鉴别。  相似文献   

3.
肺曲菌病的影像学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肺曲菌病胸部X线及CT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肺曲霉菌感染的胸部动态X线摄片及CT表现和特点。结果影像学表现多样化,其中6例支气管肺炎型,3例中上肺发现有曲菌球。菌球在空腔内位置随体位改变可移动;3例两肺呈播散性病灶,黏液嵌塞1例。结论肺曲菌病影像学具有多形性和多变性特点,本组以支气管肺炎型多见。影像学诊断强调动态追踪,并密切结合临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成人原发性综合征的X线及CT的表现。方法:对13例经手术、纤维支气管镜和临床抗结核治疗证实的成人原发综合征进行X线、CT回顾性对比分析,其中男6例,女7例。结果:表现为原发结节影,大小10~20mm,原发灶周围炎性改变为斑片状、大片状9例,呈肺段、肺炎性改变4例、病灶周围边缘模糊。11例合并肺门淋巴结炎,表现为肺门、纵膈淋巴结肿大,可以是单发、多发或融合的肿大淋巴结影,CT扫描>20mm者密度不均匀,<20mm者密度基本均匀。CT值为20~45HU左右。淋巴管炎表现为1~3条索条状阴影;8例表现为局部胸膜改变,2例表现为结核性胸膜炎,6例局限性胸膜增厚。结论:根据X线、CT表现,尤其CT特点,可以对成人原发综合征做出正确诊断,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5.
侯昭才  欧阳起 《广西医学》2007,29(10):1512-1513,F0004
目的探讨X线、CT对纵隔肿瘤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54例纵隔肿瘤,分析其X线及CT影像学特点。结果前纵隔肿瘤25例,中纵隔肿瘤18例;后纵隔肿瘤11例。CT定位正确52例占96.3%,定性正确51例占92.3%;胸片定位正确48例占88.8%,定性正确45例占83.3%。结论X线、CT影像学特点和纵隔分区能正确做出纵隔肿瘤的定性诊断,两者相比CT优于X线。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和评价常规X线、CT扫描两种影像学方法在空洞性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空洞性肺结核的X线、CT影像表现,其中18例痰菌阳性证实,15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证实,12例经临床证实。结果:(1)45例中共有69个大小不等空洞,其中X线平片显示30个空洞,CT显示69个,空洞大小为2mm~45mm。(2)空洞性肺结核的好发部位为两肺上叶尖后段及下叶背段。(3)X线平片显示空洞周围卫星病灶27例,CT38例。(4)X线显示空洞引起肺内支气管播散7例,CT15例。(5)X线显示结核空洞外侧胸膜增厚4例,CT12例。(6)CT显示纵隔内淋巴结肿大4例。结论:CT在显示空洞的位置、数目、大小、形态、洞壁厚薄、洞内外细节及结核沿支气管播散等方面优于X线平片。X线平片拟诊肺结核的患者宜行CT作进一步检查。  相似文献   

7.
脊柱包虫病的影像学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脊柱包虫病的 X线摄影机 CT表现 ,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 :经临床及手术病理证实的脊柱包虫病 4例 ;均行 X线平片检查、CT平扫及扫描增强。结果 :胸椎 1例 ;腰椎 3例。单个椎体病变者 1例 ;多个椎体病变者3例。4例均有椎体不同的不规则破坏 ,并在病变椎体旁可见膨大变形的软组织块影。X线均误诊 ,4例均行 CT平扫及增强扫描确诊。结论 :CT对脊柱包虫病的定位、定性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其影像学特征性表现优于 X线平片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脊柱包虫病的X线摄影机CT表现,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经临床及手术病理证实的脊柱包虫病4例;均行X线平片检查、CT平扫及扫描增强.结果:胸椎1例;腰椎3例.单个椎体病变者1例;多个椎体病变者3例.4例均有椎体不同的不规则破坏,并在病变椎体旁可见膨大变形的软组织块影.X线均误诊,4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确诊.结论:CT对脊柱包虫病的定位、定性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其影像学特征性表现优于X线平片检查.  相似文献   

9.
邹文华 《黑龙江医学》2008,32(2):140-141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原发恶性肿瘤的X线诊断价值,旨在提高对本病的早期诊断水平。方法本组7例均行上消化道X线造影检查(其中3例行低张造影),同时均行内窥镜检查,6例同时行CT检查。结果5例手术切除,2例内窥镜活检证实,将X线所见与病理结果对照,腺癌4例,平滑肌肉瘤2例,类癌1例。本组病例X线造影检查全部发现病变,其中5例定性诊断正确,正确率达77.8%。结论X线检查是发现和诊断十二指肠病变的首选方法,当X线征象不典型尤其是早期病变,应结合内窥镜进行组织学诊断,CT是两者的补充。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滑膜肉瘤的X线、CT和MRI表现,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病理证实的滑膜肉瘤X线平片、CT、MRI表现。结果:3例位于四肢、3例位于躯干、1例位于左肺上叶;X线、CT显示肿块密度低于肌肉,密度多不均匀,其中4例肿块内出现骨化或钙化,3例出现相邻骨骨质破坏,4例邻近骨受压骨吸收。3例肿块MRI表现为卵圆状、分叶状团块,边界清晰,信号均一,T1WI与肌肉信号相同,T2WI呈明显高信号;8例肿块在T1WI为“三重信号”,T2WI压脂像见“铺路石”征;T1序列增强扫描,5例均表现为肿块内絮片状明显不均匀强化,间隔明显强化。〖HTK〗结论:〖HTSS〗① 滑膜肉瘤影像学具有一定的特征。② 对于滑膜肉瘤,X线、CT联合MRI可更全面显示其影像学特征,有利于肿瘤定性和鉴别。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探讨恶性胸骨肿瘤临床CT诊断价值和检查意义。【方法】搜集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41例恶性胸骨肿瘤CT资料,其中胸骨转移性肿瘤37例(肺癌转移27例;乳腺癌转移7例;食道癌、前列腺癌及骨肉瘤转移各1例)。原发性胸骨肿瘤4例(骨髓瘤2例、软骨肉瘤1例、骨肉瘤1例)。【结果】胸骨局部骨质改变,其中溶骨性骨破坏26例(肺癌转移18例、乳腺癌转移5例、骨髓瘤2例、骨肉瘤1例)。成骨性骨破坏8例(肺癌转移6例、食道癌转移1例、骨肉瘤转移1例)。混合性骨破坏7例(肺癌转移3例、乳腺癌转移2例、前列腺癌转移1例、软骨肉瘤1例)。胸骨处软组织肿块21例,胸骨前胸壁肌、皮下脂肪和胸骨后脂肪间隙浸润17例,皮肤表面数个小结节状影突起2例。【结论】恶性胸骨肿瘤以转移瘤多见,CT检查对胸骨肿瘤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胸壁肋间神经鞘瘤的CT表现特点,评价其对本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0例肋间神经鞘瘤的CT表现,全部行螺旋CT平扫及增强三期扫描。结果 10例神经鞘瘤,男6例,女4例,3例位于左前胸壁,2例位于右前胸壁,4例位于左腋中线胸壁,1例位于右腋中线胸壁,其中有2例凸向肺内,最大层面位于肺内,与相应胸壁交角成钝角。相应胸膜增厚3例。邻近肋骨压迫性骨质吸收3例,骨质硬化2例。其中2例相应肋间隙增宽。CT平扫密度呈均匀实质性肿块2例,呈密度不均匀囊实肿块5例,密度不均匀以囊性为主肿块3例。增强后明显强化6例,轻~中度不均匀强化4例。平扫及增强8例病灶内见低密度囊变区。10例病灶均有延迟强化表现及趋势。结论 CT检查对胸壁肋间神经鞘瘤的定位、定性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一般根据CT表现特征,结合临床术前诊断不难。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原发性气管肿瘤多层螺旋CT(MSCT)的影像表现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9例经病理确诊的原发性气管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GE Light Speed QX/i MSCT扫描仪进行常规平扫与增强扫描,数据传入AW工作站进行分析,得到MPVE、VR、VB图像,经我院2名影像学医师进行阅片,主要观察患者气管肿瘤生长方向、形态及密度等影像学特征,寻找与病理诊断结果的关系,从而评价CT影像表现对原发性气管肿瘤的诊断价值。结果本次研究中19例患者均采取增强扫描,结果显示恶性肿瘤及低度恶性肿瘤增强CT值较低,分别为15-38hu、21-44hu,良性肿瘤则明显增强,1例良性肿瘤患者增强值为30Hu。CT检查中19例患者,腔内宽基底结节型4例,均为低度恶性肿瘤,3例均为唾液腺癌,1例气管粘液表皮样癌;管壁生长浸润型1例,1例患者为低度恶性腺样囊性癌;腔内窄基底结节型1例,为良性肿瘤;腔内外肿块型共3例,均属恶性肿瘤,1例鳞癌,1例腺癌,1例为粘膜相关淋巴瘤;气管隆突肿瘤型共10例,均属恶性腺癌及鳞癌。结论多层螺旋CT可通过观察原发性气管肿瘤的病灶生长方向、密度、形状等特征实现原发性气管肿瘤良、恶性鉴别,并可对恶性肿瘤及低度恶性肿瘤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X线及CT对胸壁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均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17例胸壁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X线及CT影像特征。结果胸部X线发现8例;所有病例CT检查均有软组织肿块,凸出于胸壁9例,凸出于胸腔4例,同时凸出于胸壁和胸腔4例;形成脓肿9例;骨质破坏6例,钙化3例,3例伴有肺内结核病灶。CT能清楚显示病灶的位置、肿块内部结构及周边情况。结论 X线摄片是发现胸壁结核的基本手段,CT能清楚了解软组织肿块内部及周边情况,骨质破坏情况,尤其是增强CT对于诊断本病具有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和评价CT对恶性胃肿瘤的诊断作用和价值。方法:分析233例经手术病理、内窥镜活检以及B超、CT等多种检查方法证明实的恶性胃肿瘤的CT表现。结果:233例中,贲门胃底癌82例,胃癌142例,胃平滑肌肉瘤6例,淋巴肉瘤3例。肿瘤的主要CT表现为局限或广泛胃壁增厚、胃腔内形态不规则、大小不等的肿块,其它征象是邻近器官浸润、局部淋巴结转移及器官广泛转移等。结论:CT扫描增加了恶性胃肿瘤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性,弥补了常规X线钡餐和内窥镜检查的不足,可作为进展期胃恶性肿瘤术前可切除性估计的首选检查方法;CT、内窥镜、X线钡餐造影都可作为胃恶性肿瘤术后随访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肺原发唾腺型肿瘤的临床特点,总结其诊治方法。方法对12例肺原发唾腺型肿瘤的临床表现和诊治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肺原发唾腺型肿瘤中,腺样囊性癌6例,黏液表皮样癌4例,黏液性腺瘤和混合瘤各1例。患者多表现为咳嗽及痰中带血,偶有胸痛、胸闷、发热,盗汗、消瘦等症状不明显。行肿物单纯切除2例,袖式肺叶切除1例,单纯肺叶切除7例,全肺叶切除2例。结论肺原发唾腺型肿瘤属良性或低度恶性,好发于气管及支气管;主要表现为干咳及痰中带血;X线检查对该病的诊断有一定的局限性,支气管镜检查并活检通常可获得明确诊断;治疗主要为外科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肝肉瘤的CT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Yu R  Wei J  Li R  Zhang S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8):541-545
目的:探讨CT对原发性肝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肝肉瘤的CT表现,包括 平滑肌肉瘤、脂肪肉瘤及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各2例,血管肉瘤、癌肉瘤、囊腺癌肉瘤、间皮肉瘤、纤维肉瘤、恶性淋巴瘤各1例。结果:121例原发性肝肉瘤中仅2例脂肪肉瘤术前CT诊断正确。对照手术病理所见,肝肉瘤的CT表现可概括为实质性肿块型和囊性肿块型两种类型。实质性肿块型8例,包括脂肪肉瘤2例,平滑肌肉瘤、血管肉瘤、癌肉瘤、间皮肉瘤、纤维肉瘤、恶性淋巴瘤各1例。CT平扫为均匀或不均低密度灶,增强扫描病灶无明显强化,或者呈不均强化、环形边缘强化或边缘结节状强化。边缘强化是血管肉瘤和恶性淋巴瘤共有的特点。以脂肪密度为主、内含多发条索状结构的肿块是脂肪肉瘤的特征性表现。囊性肿块型4例,包括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2例,平滑肌肉瘤术后复发及囊腺癌肉瘤各1例。均为单发巨大囊性肿块,其中平滑肌肉瘤术后复发者为单房囊性肿块,其他3例为多房囊性肿块,囊壁和(或)分隔厚薄不均,增强扫描囊壁和分隔有明显强化。囊腺癌肉瘤的囊性肿块内可见明显实质成分,并可见壁结节。结论:肝肉瘤的 CT表现与病理类型有关,部分病理类型如脂肪肉瘤、血管肉瘤有一定特征性CT表现,大部分肝肉瘤缺乏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应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判断,确诊依靠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切割针肺活检在影像学上表现为肺占位性疾病诊断中的作用和应用范围。方法选择2008年11月—2011年11月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胸部CT表现为占位性病例48例,回顾分析所有病例的病史、肿瘤标记物、气管镜、胸部CT及肺活检病理。结果男性33例,女性15例,年龄22-79岁,平均57岁。48例均穿刺活检成功,37例确诊为恶性肿瘤,其中鳞癌18例,有一例肺穿刺活检结果为浆细胞性肉芽肿,术后标本病理为中分化鳞状细胞癌,此例患者以术后病理结果统计;腺癌12例,包括1例细支气管肺泡癌,现称肺原位腺癌;小细胞癌4例;低分化非小细胞癌2例;转移癌1例,该病例原发为左侧肾脏;硬化性血管瘤1例;结核2例;机化性肺炎1例;真菌2例,但未区分出曲霉和隐球菌;炎性假瘤1例;未确诊4例,穿刺结果为肺组织内较多炎性细胞浸润、增生的纤维组织或者坏死组织。术中或者术后发生气胸4例,咳血3例,肺部并发症14.6%,明确诊断率91.7%。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部占位性疾病确诊率高,并发症少,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但对于特发性间质性肺炎诊断价值有限,为减少假阴性率,对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不能明确诊断但可见较多炎性细胞浸润、增生的纤维组织或者坏死组织者,需结合临床及其他辅助检查,综合诊断。  相似文献   

19.
分析25例临床以咯血为主要症状而常规胸片为阴性的CT检查结果,全部病例CT均有异常发现。包括:支气管扩张9例,局灶性肺炎或间质性肺炎12例,支气管结石3例,肺结核1例。作者对胸片隐匿性病灶的CT表现及CT诊断价值作了讨论。CT因其高密度分辨率和横断成像无重迭等优点,对有咯血症状而胸片为阴性的肺部隐匿性病变的检查有其特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探讨CT对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3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并将大体病理所见与CT表现相对照。结果发病部位:食管1例,胃19例,十二指肠6例,空肠4例,回肠2例,结肠1例。恶性21例,良性12例。CT表现为外生性或内生性肿块,最大径范围3-43cm,〈5cm者10例,≥5cm者23例,23例大于5cm肿瘤中19例为恶性间质瘤。21例恶性间质瘤中15例中心伴有坏死囊变;实性部分均表现为延迟强化。CT分型:粘膜下型15例,肌壁间型8例,浆膜下型10例。结论胃肠道间质瘤主要CT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软组织肿块,肿瘤与胃肠道相连部位以外的管壁结构保持正常,部分伴有囊变坏死,增强后呈现逐渐强化。CT能较高的检出胃肠道间质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