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取自 2 0 0 0年 3月至 2 0 0 1年 6月共 30 46 4名街头无偿献血者的血液进行ALT、HBsAg、HCV、HIV、梅毒等的检测。得出相应的传染性标志物指标 ,并对这些标志物的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2006年~2009年九江地区无偿献血者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6年以来,九江市中心血站已实现了100%的无偿献血,献血人员主要来自本地区的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中专院校和各市区及县城的市民,少数人员为外地人口。为保证血液质量,笔者对2006-2009年的无偿献血者所献血液进行了严格的血液传染性标志物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自1998年实施以来,本市无偿献血人数逐年增加。特别是2006~2010年,随着临床医疗用血量的不断增加,本市无偿献血人数增加率平均>20%。为了解本市无偿献血人群血液检测指标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献血宣传招募策略,保障安全有效的血液供应,降低血液的报废率,我们对2006~2010年的血液检测情况进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靖江地区无偿献血者献血指标的情况,减少血液报废,确保血液安全。方法对2006~2009年靖江地区无偿献血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检测19439例次,总不合格率为4.42%,血液淘汰率由高至低依次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梅毒、HBsAg、抗-HCV、抗-HIV。ALT异常和梅毒阳性是主要报废原因。结论必须从低危人群中采集血液,才能确保血液质量,确保临床用血安全。  相似文献   

5.
张金栓  李娟 《中国输血杂志》2011,24(11):984-985
<正>采供血机构在无偿献血者血液采集、检验、制备、储存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质量不合格的血液报废。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血液报废,减少血液资源浪费,一直是采供血机构研究的课题。近些年来本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报废情况明显下降,我们对相关资料分项、分类进行了回顾性统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张家口地区无偿献血者检测不合格项的分布,分析不同文化程度、年龄和性别血液检测不合格的情况.方法 对张家口地区2006~2011年无偿献血者139 904(人)份的检测结果作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血液检测不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为ALT>抗-HCV>抗-TP>HBsAg>抗-HIV;血液检测不合格率随文化程度升高而逐渐下降;男性献血者多于女性献血者;男性ALT不合格率显著高于女性;46~55岁年龄组的不合格率低于其他年龄组.结论 ALT是血液检测不合格的主要项目;文化程度较高人群,46~55岁年龄组人群血液相对安全;男性为献血主体.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海西州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的分布特征和无偿献血者的血液安全状况,以便预防和控制疾病经血液传播。方法采用ELISA等方法对HBsAg等5项血液检测指标检测,并对其结果分析。结果海西州2005~2010年无偿献血人群中ALT、HBsAg、抗-HCV、抗-HIV、抗-TP及总不合格比例分别为(331/6 277)(、23/6277)(、20/6 277)(、1/6 277)(、47/6 277)(、422/6 277)。结论 ALT的不合格率最高,须在献血前加强宣传,嘱献血者献血前注意休息、清淡饮食、避免饮酒;其他检测指标阳性率较低,属于低发流行地区。  相似文献   

8.
2008~2010年某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辉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21):2542-2543
目的 探讨大连市无偿献血者传染性标志物的流行趋势,以做好血液质量监控、减少血液资源的浪费、提高供输血管理工作.方法 对大连市2008~2010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抗-HIV、抗-TP、抗-HCV、HBsAg检测不合格数呈稳定趋势.结论 应不断加大无偿献血知识的宣传力度,做...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不合格献血者以及再次复检的血液检测情况,为建立低危无偿献血者队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本中心2010~2011年5项血液检测不合格献血者的结果,以及在此期间经过6个月或更长时间后部分不合格献血者再次复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0 ~2011年广州地区,5项血液检测项目不合格献血者26 239名(不合格率为4.7%),其中HBsAg、ALT单项检测阳性不合格是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再次复检798名,占不合格人数的3.0%(798/26239),其中5项血液检测项目均为合格的472名,占59.1%(472/798),合格率最高的是抗-TP和ALT单项,分别是74.5% (100/134)和69.4%(125/180).结论 影响无偿献血5项血液检测项目的因素众多,广大采供血机构十分有必要做好献血者的回访以及不合格献血者的血液复检工作,促进无偿献血队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1999~2006年马鞍山市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分析献血者与输血相关感染性疾病的关系。方法 ALT采用赖氏法,HBsAg、抗-HCV、抗-HIVl/2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血清学检查采用甲苯胺红法(TRUS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结果 共测定88165人次,其中不合格血为3392人次,占3.84OA,8年来献血者中血液传染性疾病相关标志物的总检出率以ALT为最高,差异存在显著性,各项目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ALT(2.49OA)、HBsAg(0.37%)、抗-HCV(0.33%)、梅毒(0.33%)、抗-HIV1/2(0.06%);不合格检出率逐年下降,但梅毒的检出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男性献血者的不合格率明显高于女性。ALT和梅毒的检出率在26~40年龄段最高。结论无偿献血人群的乙肝和丙肝标志物检出率趋于稳定,处于一般正常人群的水平,但梅毒检出率呈逐年增加,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2010~2012年芜湖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的情况,以确立最佳献血模式,保证血源安全。方法收集2010~2012年芜湖市无偿献血者资料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测94 043例,其中不合格8 101例,血液检测总不合格率为8.61%,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不合格率为6.01%,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和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阳性率分别为1.27%、0.32%、0.19%和0.83%,ALT为主要不合格项。结论针对不同人群制定科学有效的献血招募策略,积极探索有效的血液筛查方法,有助于减少血液资源的浪费,保障血液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郑州市近5年来无偿献血者输血传播感染指标的筛查情况,为制定预防传染病输血传播、减少血液资源浪费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2013年郑州市无偿献血者人群经输血传播感染标志物HBs Ag、抗-HCV、抗-TP、抗-HIV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年共采集无偿献血标本858 772份,HBs Ag、抗-HCV、抗-TP、抗-HIV的总体阳性率分别为0.41%、0.42%、0.31%、0.16%。4项指标阳性率的不同年份间比较和不同性别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 Ag、抗-HCV和抗-TP阳性率不同月份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HCV、抗-TP和抗-HIV阳性率不同年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HIV确诊阳性检出率为0.10‰。结论加强无偿献血知识的宣传和经输血传播感染标志物的检测,是在保证临床用血安全情况下提高血液资源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自2001年以来,本中心血站供应临床的血液全部来自于无偿献血者,为了避免不合格的血液制品进入临床,保证血液质量,按照卫生部的规定,本站将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由不同厂家的试剂进行初、复检合格后方供应临床。下面将本站2001-2005年血液的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随州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5项传染性指标的分析,以加强针对性招募,提高血液安全,降低输血风险,更好地保护献血者和用血者的身心健康。方法比较不同性别、年龄跟检测结果的关系,以及献血次数、不同试剂等对结果的影响。结果2010~2011年无偿献血者5项血液检测总不合格率从大到小为4.43%,不合格率依次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血清总蛋白、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男性不合格率高于女性;不合格率以25~46岁人群为主;献血次越多其不合格率越低。结论应加强对固定献血者的招募,以提高血液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2004~2007年牡丹江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献血法》的实施,无偿献血的宣传动员工作不断深入和公民无偿献血意识的不断提高,临床用血已全部来自无偿献血,为了进一步提高血液质量,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笔者对2004~2007年来我站的无偿献血者ALT、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抗体的检验结果进行了回顾性的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本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淘汰原因,探索减少血液浪费的对策。方法对2007~2009年芜湖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2009年芜湖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率年均2.82%,ALT为主要不合格项。结论献血前增加ALT筛查,可有效降低血液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长沙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检测不合格情况及变化规律并分析原因,为今后开展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20052012年长沙地区812 088名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并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12 088份检测结果中总体不合格率为6.46%。ALT、HBs Ag、Anti-HCV、Anti-HIV、Anti-TP五项检测结果不合格率均有显著差异(χ2值分别为25 438.708、253.495、747.226、260.777、295.934,均P<0.05)。ALT不合格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丙肝与梅毒的不合格率大致为上升趋势,HBs Ag阳性检出率呈先降后升趋势,Anti-HIV初检阳性率变化不大。结论:血液检测不合格情况与相应疾病的流行病学趋势相关,献血前严格筛查与建立一支固定的无偿献血队伍是降低血液不合格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南宁地区3年来血液检测不合格原因及发展趋势,探讨其规律及对策,最大限度地降低血液报废,节约血液资源。方法用唐山现代管理软件回顾性统计分析本地区2008年1月~2010年12月无偿献血者标本检测结果。结果本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不合格率为3.86%,其中HBsAg、抗-HCV、抗-HIV、梅毒和ALT不合格率分别为0.37%、0.20%、0.19%、0.55%、2.70%,除HBsAg组(P>0.05)外,抗-HCV、梅毒、抗-HIV及ALT各年的不合格率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献血前ALT筛查与否的ALT不合格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应加大ALT筛查力度,有效降低ALT不合格率,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自愿和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我州2004年1月-2005年4月无偿献血者血液质量。方法:12101份无偿献血者标本经赖氏法-微孔板、ELISA法测定。结果:总不合格率为1.64%,其中ALT为0.0082%、HBsAg为0.26%、-HCV为0.40%、-HIV为0,SYP为0.56%、黄疽指数为0.41%。结论:我州2004年1月-2005年4月无偿献血人群的丙肝、艾滋病、黄疽指数的阳性率均很低,属低发病率区。  相似文献   

20.
无偿献血的宣传、招募、血液的检测是保证血液安全的重要途径。为了解近几年盐城地区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检测情况,掌握其不合格原因和发展趋势,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无偿献血工作,确保临床用血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由血液传播的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作者对本地区2010—2013年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检测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2010年1月—2013年12月盐城市无偿献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