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背景与目的:有丝分裂阻滞缺陷蛋白2(mitotic arrest deficient protein2,MAD2)是一种有丝分裂检查点成分,其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了解结直肠癌中MAD2和抑癌基因表达概况,探寻在结直肠癌、腺瘤及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初步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ogentic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FQ-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结直肠癌、腺瘤及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MAD2表达,并对结直肠癌组织中MAD2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同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结直肠癌中p53、p27、p21和p16蛋白的表达。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MAD2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腺瘤和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66.7%vs39.6%vs22.9%),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AD2表达与肿瘤分化和无瘤生存时间有关(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未见MAD2基因突变。MAD2阳性表达与p53、p27、p21和p16阳性表达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因MAD2和抑癌基因表达异常与结直肠癌产的发生发展有关,MAD2可能是结直肠癌预后的一种重要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受体2(SSTR2)、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及K-ras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探讨三者与结直肠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18例正常结直肠黏膜、47例溃疡性结肠炎、40例结肠腺瘤及85例结直肠癌组织中SSTR2、FHIT、和K-ras蛋白的表达,分析三者的相关性及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SSTR2、FHIT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较结肠腺瘤、溃疡性结肠炎、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ras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较结肠腺瘤、溃疡性结肠炎、正常结肠黏膜组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STR2、K-ras蛋白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分化程度有关(P〈0.05),FHIT蛋白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分化程度、病理分级、Dukes分期有关(P〈0.05)。K-ras蛋白的表达与SSTR2和FHIT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2198,-0.1720;P〈0.05),SSTR2蛋白的表达与FHIT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3711,P〈0.05)。结论 SSTR2、FHIT及K-ras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有一定程度表达;K-ras蛋白表达升高和SSTR2、FHIT蛋白表达降低与结直肠黏膜癌变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蛋白表达及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98例结直肠癌和2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的EGFR、VEGF和PTEN蛋白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8例结直肠癌中EGFR、VEGF和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2%(60/98)、66.3%(65/98)和48.0%(47/98)。结直肠癌中EGFR和VEGF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χ2=21.05,χ2=15.90,P〈0.05),而PTEN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χ2=14.72,P〈0.05)。EGFR、VEGF和PTEN表达与结直肠癌Dukes分期、浆膜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直肠癌中EGFR表达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χ2=8.36,P〈0.05),EGFR和VEGF表达与PTEN表达呈负相关(χ2=19.73,χ2=22.85,P〈0.05)。结论 EGFR、VEGF和PTEN表达与结直肠癌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结直肠癌预后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4.
背景与目的:研究报道甲硫腺苷磷酸化酶(5’-methylthioadenosine phosphorylase,MTAP)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出现异常表达。本研究检测MTAP基因在结直肠腺癌、结直肠腺瘤和正常结直肠粘膜组织中的表达以及MTAP启动子甲基化的改变,探讨结直肠癌MTAP基因表达的变化与启动子去甲基化的关系。方法:定量PCR检测50例结直肠癌及癌周正常组织中MTAP mRNA的表达量;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MTAP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甲基化特异多聚酶链反应(Methylation—specified PCR,MSP)检测正常肠粘膜和结直肠癌组织中MTAP基因启动子发生甲基化的情况。结果:定量PCR结果显示:正常结直肠组织中MTAP mRNA的相对水平显著低于结直肠癌组织(P〈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MTAP在结直肠腺癌中的表达高于结直肠腺瘤及正常结直肠粘膜(98.00%vs.85.00%和12.50%,P〈0.05),结直肠腺瘤与正常结直肠粘膜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MSP检测16例正常结直肠组织,20例结直肠腺瘤,50例结直肠癌组织启动子甲基化频率分别是93.75%,75.00%,32.00%。结直肠癌中甲基化率较腺瘤和正常组织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MTAP在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腺瘤和正常组织,MTAP在结直肠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与MTAP启动子去甲基化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结直肠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p53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TM plus法,检测40例结直肠癌、20例结直肠腺瘤和20例正常结直肠组织中MMP-2和p5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4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MMP-2和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0%(32/40)和82.5%(33/40),明显高于正常结直肠组织、结直肠腺瘤组织中的阳性率(均为0、30.0%)。MMP-2和p5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发生部位均无相关性(P〉0.05),与组织学分化程度呈负相关,分化程度越差,蛋白阳性表达率越高,有淋巴结转移组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与TNM分期呈正相关(P〈0.05)。MMP-2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有关(P〈0.05),有远处转移组MMP-2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远处转移组(P〈0.05),p53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以及远处转移均无相关性(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MMP-2表达与p5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γs’=0.3742,P=0.0069)。结论MMP-2表达与结直肠癌淋巴结侵袭转移有关,p53基因突变后MMP-2表达增强。联合检测MMP-2和p5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对评估结直肠癌病情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myc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结直肠癌组织、60例结直肠息肉组织、30例结直肠癌旁组织中c-myc蛋白表达。[结果]结直肠癌、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组织中c-myc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结直肠增生性息肉及癌旁黏膜组织。c-myc蛋白高表达与结肠癌发病部位、肿瘤分化程度、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c-myc蛋白高表达与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大小以及息肉有蒂或无蒂相关(P〈0.05)。[结论]c-myc表达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有关。主题词:结直肠息肉;结直肠肿瘤;c-myc;免疫组织化学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人垂体瘤转化基因1(human pituitary-tumour transforming gene,hPTTG1)与存活素(sur-vivin)在直肠癌、直肠腺瘤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两者与直肠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和机制。方法:收集2006-2008年间我院直肠癌手术标本60例,直肠腺瘤10例,癌旁正常组织10例,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直肠癌、10例直肠腺瘤、1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hPTTG1与survivin的表达,分析两者与直肠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意义。结果:在直肠癌、直肠腺瘤与癌旁正常组织中,hPTTG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48/60)、20%(2/10)和0(0/10);hPTTG1的表达在直肠癌与直肠腺瘤之间及直肠癌与癌旁正常组织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为90%(54/60)、80%(8/10)和20%(2/10)。survivin的表达在直肠癌和直肠腺瘤组与癌旁正常组织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直肠癌中hPTTG1的表达与肿瘤Dukes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分型关系密切(P〈0.05)。直肠癌中survivin的表达与肿瘤Dukes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P〈0.05)。60例直肠癌中两者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术前CEA、肿瘤所在直肠部位无相关性(均为P〉0.05)。结论:hPTTG1和survivin可能在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与直肠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D44V6表达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8例原发性结直肠腺癌、14例结直肠腺瘤癌变、57例结直肠腺瘤、30例结直肠增生性息肉和24例结直肠正常黏膜中CD44V6的表达情况。结果:腺瘤、腺瘤癌变和腺癌组织中CD44V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95%、100.00%和56.41%,明显高于增生性息肉和正常黏膜组织的阳性表达率(14.81%)。CD44V6阳性表达与腺癌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和病理分级无相关性。结论:CD44V6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发生有关,可作为诊断结直肠癌前病变和早期癌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SOX9、SOX8在结直肠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预后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226例结直肠癌及41例腺瘤中SOX9、SOX8的表达,并分析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结果SOX9、SOX8在结直肠肿瘤中均有表达。在正常黏膜、癌旁黏膜、腺瘤和腺癌中,SOX9的表达率逐渐增高,分别为9.1%(10/110)、14.0%(16/114)、48.8%(20/41)和60.1%(113/188)(P〈0.01),SOX8阳性表达率为0%(0/117)、0%(0/125)、29.3%(12/41)和15.2%(31/204)。SOX9高表达仅见于结直肠肿瘤。SOX9在黏液腺癌和印戒细胞癌等中表达相对较低,而SOX8表达则主要见于黏液腺癌和印戒细胞癌。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证实结直肠癌SOX9高表达为预后不良,COX比例风险模型证实SOX9高表达是结直肠癌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SOX9在结直肠癌高表达,且高表达是结直肠癌预后不良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结直肠腺瘤旁鸡皮样黏膜与腺瘤癌变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肠镜下息肉电凝电切除标本90例(腺瘤旁鸡皮样黏膜35例;腺瘤癌变组织3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25例)中Survivin、COX-2及Ki-67蛋白的表达.结果 Survivin在正常结直肠黏膜中无表达,在鸡皮样黏膜和腺瘤癌变组织中的表达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Ki-67和COX-2蛋白在正常结直肠黏膜、腺瘤旁CSM和腺瘤癌变组织中均有较高表达,且二者在前两组中的表达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后两组中的表达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直肠腺瘤病灶旁CSM可能是一种原发性癌前病变,在结直肠腺瘤内镜下电凝电切除时应同时处理,以减少结直肠腺瘤癌变的机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Survivin和APRIL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相关性。方法收集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2009-08-01-2012-12-31收治且行手术切除大肠癌组织50例、腺瘤组织35例及正常大肠黏膜组织35例,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Survivin和APRIL的表达。结果 Survivin和APRIL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0%(38/50)和90.0%(45/50),腺瘤组织中分别为40.0%(14/35)和60.0%(21/35),均显著高于正常大肠黏膜的0%(0/35),P〈0.05;Survivin和APRIL在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也均显著高于腺瘤组织,P〈0.05,呈逐渐升高趋势。有淋巴结转移、浸润浆膜/浆膜外和Dukes C+D期者的Survivin的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未穿透浆膜和Dukes A+B期者,χ^2值分别为5.81、6.17和4.38,P值均〈0.05;组织分级高和有淋巴结转移者的APRIL的表达明显高于组织分级低和无淋巴结转移者,χ^2值分别为5.07和6.34,P值均〈0.05。大肠癌组织中Survivin和APRIL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r=0.105,P〉0.05。结论 Survivin和APRIL在正常大肠黏膜、腺瘤与大肠癌组织表达率逐渐升高,Survivin和APRIL在大肠癌组织表达与病期和分化程度有关,提示与大肠癌发生发展有关;大肠癌组织中Survivin与APRIL表达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与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通路相关的炎性反应因子在大肠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56例大肠癌组织和36例结肠腺瘤组织,以癌旁正常肠黏膜组织为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LR2、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κB,NF-κB)及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 8,IL-8)的表达情况,并分别找出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关系.结果 在大肠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及结肠腺瘤组织中TLR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4%、42.9%、58.3%,NF-κB的阳性率分别为78.6%、46.4%、83.3%,IL-8阳性率分别为75.0%、46.4%、72.2%,3种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大肠癌组织中NF-κB的表达与TLR2及IL-8密切相关(P<0.05);此外,大肠癌组织中TLR2的表达与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相关(P<0.05),NF-κB及IL-8的表达与脉管受侵、有无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相关(P<0.05).结论 TLRs通路介导的慢性炎性反应因子的高表达与大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提示TLRs信号通路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核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收集60例大肠癌组织及36例结肠腺瘤组织,以癌旁正常肠黏膜组织为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NF-κB、TNF-α及IL-6的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关系。结果 在大肠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及结肠腺瘤组织中NF-κB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7 %(46/60)、46.7 %(28/60)、83.3 %(30/36),TNF-α的阳性率分别为70.0 %(42/60)、36.7 %(22/60)、66.7 %(24/36),IL-6蛋白阳性率分别为80.0 %(48/60)、43.3 %(26/60)、61.1 %(22/36),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大肠癌组织中NF-κB的表达与TNF-α及IL-6的表达密切相关; NF-κB、TNF-α的表达与脉管受侵、淋巴结转移及分期相关,IL-6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分期相关。结论 NF-κB及下游的炎症因子的高表达与大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NF-κB途径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郗洪庆  赵坡 《齐鲁肿瘤杂志》2011,(12):953-955,960
目的:探讨CD133蛋白和p53蛋白在结直肠腺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化PV9000二步法检测CD133及p53在172例结直肠腺瘤及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结直肠腺瘤CD133和p53的阳性率分别为40.7%和21.5%。CD133和p53的表达均与肿瘤的大小、病变程度及肿瘤组织学分型有关,P值均〈0.05。CD133和p53在结直肠腺瘤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344,P〈0.05。CD133及p53在腺瘤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黏膜组织,P〈0.05。结论:CD133及p53在结直肠腺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可能成为临床新的辅助诊断和监测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胶体金法和免疫比浊法大便隐血检测在人群结直肠癌筛查中的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方法]在嘉善县惠民街道大肠癌筛查现场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40~74岁人群共7584人,同时使用胶体金法和免疫比浊法进行粪便隐血检测,阳性者行结肠镜检查。比较两种方法检测阳性率及结直肠癌、进展期腺瘤和非进展期腺瘤的阳性预测值差异。[结果]共6446(84.99%)人按要求同时送检了两份便样,胶体金法和免疫比浊法阳性人数分别为288(4.47%)人和197(3.06%)人。胶体金法和免疫比浊法隐血阳性者中分别有236人和157人完成结肠镜检查及后续诊断,最终分别检出结直肠癌7例和13例,进展期腺瘤各27例,非进展期腺瘤39例和30例。免疫比浊法对结直肠癌的阳性预测值明显高于胶体金法(χ2=5.51,P〈0.05),两种方法对进展期腺瘤、非进展期腺瘤的阳性预测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免疫比浊法用于人群筛查结直肠癌明显优于胶体金法,但对进展期腺瘤优势不明显,进一步证明需更大样本的多中心试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TTG)和p53的表达及其与NSCLC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测定61例NSCLC手术切除的癌组织标本及20例正常肺组织中PTTG、p53的表达。结果:NSCLC组织中PTTG、p53的表达率分别为68.85%和73.77%,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的15.00%和10.00%(P均<0.01);在NSCLC不同组织学类型间,其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NSCLC不同分化程度之间,其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NSCLC是否伴淋巴结转移之间,其表达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PTTG与p53的表达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PTTG、p53在NSCLC组织中有较高的表达,有可能作为评估预后、指导治疗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李刚强  谭云山  侯君 《实用癌症杂志》2010,25(2):143-145,149
目的探讨MAD2和p27表达与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肠癌、腺瘤及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MAD2表达,并对大肠癌组织中MAD2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肠癌和正常组织中p27表达情况。结果大肠癌组织中MAD2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腺瘤和正常大肠黏膜组织(66.7%VS39.6%VS22.9%),三者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AD2表达与大肠癌肿瘤分化和患者无瘤生存时间有关(P〈0.05)。大肠癌组织中未见MAD2基因突变。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p27阳性表达率为81.3%,大肠癌中其阳性表达率为41.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AD2和p27基因表达与大肠癌的发生及发展有关。MAD2可能是大肠癌预后的1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