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国产罗格列酮对高糖高脂喂养诱导树肝脂肪变性干预治疗的效果。方法 36只树分为对照组 8只 (A组 ) ,喂常规鼠饲料。另 2 8只喂高糖高脂饲料 ,并于 2 2周将血糖≥ 11.1mmol/L的 19只动物再分为药物干预组 8只 (B组 )和非干预组 11只 (C组 )。B组以国产罗格列酮按每天 5mg/kg的剂量清晨一次性给药 ,用药 7周。实验前、后检测体重 (Wt)、空腹血糖 (FBG)、血脂 4项[总胆固醇 (TC) ,三酰甘油 (TG)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 ]、空腹血清胰岛素 (FINS)和血清转氨酶水平。实验结束时剖腹取肝标本 ,光镜下观察肝脏形态学改变 ,以免疫组化法检测肝脏解偶联蛋白 3(UCP3)和胰岛素受体 β(IR β)的表达水平 ,以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UCP3、IR β表达作细胞阳性计数和面积密度及灰度分析。 结果  (1)血生化改变 :B、C两组动物FBG均明显增高 ,实验结束时C组的血糖仍居高不下 ,同时血TC、TG增加值、FINS和自身稳定模型评估法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 IR)也明显增高 ,而B组的FBG则显著下降 ,其他生化参数也均与对照组相似。 (2 )肝脏形态学 :B、C两组动物均出现弥漫性肝脂肪变性 ,脂肪变性的面积密度和肝细胞脂变率均在 30 %左右 ,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性。实验结束时 ,B组肝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PS)改善糖尿病KKAy小鼠肝脏脂肪变性的作用及机制。方法KKAy小鼠16只,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KK)组8只和APS治疗(KA)组8只。C57BL/6J小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10只和APS对照(CA)组10只。测血液及肝脏生化指标;判定胰岛素抵抗程度;观察肝脏病理学改变;检测GSK3β和胰岛素诱导的ser9GSK3β表达。结果治疗8周后,KA组血糖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增强;肝TG,FFA含量减少,肝脂肪变性减轻;肝GSK3β表达减少,ser9GSK3β表达增加(P〈0.05)。结论APS可以改善糖尿病KKAy小鼠肝脏脂肪变性,其机制与减少高糖高脂的肝毒性和GSK3β的表达及活性,改善胰岛素抵抗有关。  相似文献   

3.
Chen YH  Yuan L  Chen YY  Qi CJ 《中华内科杂志》2008,47(3):197-201
目的 观察长期高脂喂养诱导胰岛素抵抗状态大鼠肝脏脂肪变性与肝内血管紧张素原(AGT)、解偶联蛋白2(UCP-2)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关系,并通过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观察是否改善肝脂肪变性,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40只大鼠分正常对照组、高脂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干预高脂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干预高脂组.正常血糖高胰岛素钳夹试验评价胰岛素敏感性,免疫组化和RT-PCR检测肝脏内AGT、UCP-2和TGFβ1蛋白及mRNA的表达,并检测血清脂质水平和肝内脂肪含量.结果 正常对照组、高脂组、ACEI干预高脂组、ARB干预高脂组稳态第2小时葡萄糖输注率分别为(11.22±1.45)、(6.22±1.02)、(8.08±1.13)、(8.16±1.26)mg·kg-1·min-1.高脂组血清学指标和肝内脂肪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ACEI干预高脂组、ARB干预高脂组与高脂组比较,肝内脂肪含量降低(P<0.01),脂肪变和纤维化减轻,肝内UCP-2和TGFβ1表达减少(P<0.05).结论 阻断RAS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并可能通过下调肝内UCP-2和TGFβ1的表达,对长期高脂喂养大鼠肝脏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氧化苦参碱对高果糖饮食诱导小鼠肝脏脂质沉积和肝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雄性C57BL/J6小鼠分为对照组、高果糖组和氧化苦参碱组(自高果糖喂养第4周后给予氧化苦参碱40 mg/kg),喂养8 w后对小鼠行腹膜下葡萄糖耐量试验(ipGTT),处死小鼠后测定各组空腹血糖、血胰岛素及肝脏甘油三酯(TG)含量,通过比较各组小鼠注射胰岛素后肝脏的磷酸化Akt/总Akt (p-Akt/t-Akt)和磷酸化GSK-3α/β/总GSK-3 α/β(p-GSK-3 α/β/t-GSK-3α/β)表达的比值变化评估肝脏胰岛素敏感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高果糖组的血葡萄糖、血胰岛素、ipGTT曲线下面积及肝TG均显著增加(均P<0.01);氧化苦参碱干预组的血葡萄糖、血胰岛素、葡萄糖耐量试验曲线下面积及肝TG均较高果糖组减低(均P<0.01);与对照组相比,高果糖组胰岛素注射肝内的p-Akt/t-Akt及p-GSK-3 α/β/t-GSK-3 α/β均显著降低(均P<0.01),而氧化苦参碱组胰岛素注射后肝内的p-Akt/t-Akt及p-GSK-3β/t-GSK-3β较高果糖组显著升高(均P<0.01).结论 慢性高果糖喂养可引起小鼠肝脏脂质沉积和肝胰岛素抵抗,氧化苦参碱治疗可改善高果糖喂养诱导的脂肪肝和肝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高脂饮食对大鼠胰腺核因子(NF)-κB表达及胰岛β细胞凋亡的影响及罗格列酮干预作用.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16只)和高脂对照(HF)组(24只),喂养第4周HF组中随机分出8只大鼠给予罗格列酮(RSG)灌胃,即RSG组.喂养第4、8周每组分别取8只行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试验测葡萄糖输注率(GIR),随后处死大鼠并测胰岛素、生化等指标,TUNEL法观察β细胞凋亡,Western印迹测NF-κB蛋白表达.结果 HF组较NC组GIR下降、NF-κB表达及β细胞凋亡数目增加,RSG组较HF组GIR升高、NF-κB表达及β细胞凋亡数目减少,与NC组无差异.结论 高脂饮食4w诱导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罗格列酮可能通过降低NF-κB表达而改善胰岛素抵抗,减少胰岛β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对实验性1型糖尿病大鼠残存胰岛表达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影响. 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Con)组24只,糖尿病(DM)组24只,罗格列酮干预(RGZ)组24只.于应用罗格列酮后5个时间段分别测定各组FBG、FIns.免疫组化法检测胰岛中Ins及HGF的表达,并进行形态学量化分析. 结果 与DM组相比,RGZ组经罗格列酮干预后2周,血清胰岛素水平逐渐上升;血糖水平逐渐下降;胰腺相对β细胞量明显增多;胰岛HGF表达水平提高(P均<0.05).RGZ组胰岛HGF表达水平与胰腺相对β细胞量(r=0.766,P<0.05)及血清胰岛素水平(r=0.740,P<0.05)呈正相关. 结论 罗格列酮能增加实验性1型糖尿病SD大鼠β细胞数量,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胰岛H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胰岛素抵抗(IR)大鼠血糖正常阶段肝脏的形态学改变。方法高糖高脂饲料(2H)和高糖高脂高盐(3H)饲料喂养SD大鼠4月,复制IR大鼠模型,普通饲料喂养的SD大鼠为正常对照,用HE、VG染色光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肝脏形态学变化。结果2H组出现弥漫性肝细胞脂肪变性,肝小叶内有炎细胞浸润,肝窦周围、汇管区见红染的胶原纤维。3H组发现肝索排列紊乱,肝细胞点状坏死,炎细胞浸润;弥漫性肝细胞脂肪变性,大小不一的脂滴呈弥漫性聚集在肝细胞内,脂褐素沉积。肝细胞问、肝窦周嗣、汇管区见大量红染的胶原纤维。2H组和3H组透射电镜观察发现肝Kupffer细胞增生,肝细胞胞质内有许多大小不一的脂滴,Disse间隙内胶原纤维多见,有淋巴细胞、浆细胞活化增生,另外.观察到浆细胞和肝星状细胞联系紧密。结论IR大鼠血糖正常阶段肝脏已有早期纤维化现象.可能与免疫系统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三七总皂甙(PNS)对脂肪变性L02肝细胞内甘油三酯(TG)含量及解耦联蛋白2(UCP2)mRNA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采用50%小牛血清诱导L02肝细胞48 h建立肝细胞脂肪变性模型,采用MTT法测定PNS作用于脂肪变性肝细胞的适宜浓度,随后将其分为5组,模型组、自然恢复组、PNS低剂量组(10 μg/ml)、PNS高剂量组(50 μg/ml),并设正常组.药物作用24 h后,油红O染色观察肝细胞内脂滴变化,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肝细胞内TG含量,运用RT-PCR法检测肝细胞内UCP2 mRNA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油红O染色示模型组肝细胞内橘红色脂滴明显增加,并出现脂滴融合现象,模型组TG含量明显升高(P<0.01).PNS治疗24 h后,PNS各治疗组与自然恢复组比较,肝细胞内TG含量均明显减少(P<0.05),以低剂量组下降更为显著(P<0.01);油红O染色显示,PNS低剂量组肝细胞内脂滴数减少最为明显.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肝细胞UCP2 mRNA的表达明显上调(P<0.01);与自然恢复组比较,PNS各治疗组肝细胞UCP2 mRNA的表达量均有下降,以高剂量组下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NS能显著降低脂肪变性肝细胞内TG含量,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UCP2 mRNA的高表达与肝细胞脂肪蓄积密切相关,PNS可能是通过下调UCP2 mRNA的表达来改善肝细胞的脂肪变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n-3脂肪酸对饱和脂肪酸诱导的大鼠胰岛素抵抗(IR)肝脏和骨骼肌胰岛素受体(InsR)及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的作用。方法45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高脂组和n-3脂肪酸组。各组饲养11周后测定有关指标。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高脂组大鼠体内脂肪相对含量、空腹血糖(FBG)、血清胰岛素(Ins)、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胰岛素抵抗指数(IRI)、肝脏TC和TG含量、肌肉中TG含量均显著升高;而肌肉组织中TC含量无显著改变,高脂组肝脏和肌肉InsR含量、肌肉Glut-4蛋白的相对含量均明显下降。(2)n-3脂肪酸组体内脂肪相对含量、FBG、Ins、TG、TC、IRI、肝脏TC和TG含量、肌肉组织中TG含量较高脂组均明显降低,肝脏InsR含量和肌肉GluT-4较高脂组明显升高。结论适量n-3脂肪酸代替饱和脂肪酸的一部分热量后,可增加IR大鼠肝脏InsR含量和肌肉GluT-4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0.
吡格列酮治疗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胰岛素抵抗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关系,探讨吡格列酮对高脂喂养诱导大鼠脂肪肝的治疗作用。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11只)喂饲普通饮食16周,模型组(10只)喂饲高脂饮食16周,药物组(11只)为高脂饮食喂饲8周后改为高脂饮食同时加用吡格列酮4 mg·kg~(-1)·d~(-1)灌胃8周。16周末处死大鼠,称量肝湿重及体重,测定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和血糖水平。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空腹胰岛素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观察肝脏病理变化。结果16周末,模型组肝脏出现明显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肝小叶炎症,肝指数、ALT、AST、ALP、胰岛素水平及HOMA-IR均高于对照组(P<0.05);药物组和模型组相比,脂肪变性和肝小叶炎症明显减轻,肝指数、ALT、ALP、TNF-α和HOMA- IR均降低(P<0.05),胰岛素水平有降低趋势。结论高脂喂养脂肪肝大鼠随病变进展可能存在胰岛素抵抗。吡格列酮治疗可以改善或延缓大鼠脂肪肝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