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血及血液成份中白细胞可引起非溶血性反应.去除全血及血液成份中的白细胞已被证实是最有效防止输血发热反应的一种方法,笔者对2例多次输血、发生输血反应的重症贫血患者输注滤除白细胞的全血及红细胞悬液,结果无输血反应发生,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去除白细胞血液临床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血治疗中常伴有不良反应,尤其是输入含白细胞的血液常引发如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急性肺损伤、输血相关性传染病等,其中,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是最常见的输血反应之一,直接影响着患者的输血疗效,主要原因是由于反复输注含有白细胞的血液成分,产生同种免疫反应,或输注含有白细胞及白细胞分解的细胞因子的库存血液所致.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和普及去除白细胞血液产品,旨在减少和降低含有白细胞血液引发同种免疫和输血反应的发生,提高输血疗效.为较客观地评估去除白细胞血液的临床应用效果,我们对1999年以来石家庄地区部分医院使用去除白细胞血液产品前后一段时期,引发的输血后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情况作了回顾性调查对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输血治疗作为一种特殊的治疗方法在临床治疗和抢救病人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异体输血存在着诸多不良反应,如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FNHTR)即为最常见的输血反应之一.其发生主要由于输注含有白细胞的血液成分产生HLA抗体,引起同种免疫反应,导致发热等不良症状,发生率在10.2~41.0%[1].为了防治因输注白细胞后产生HLA抗体进而引起FNHTR的发生.本院已将去除白细胞的血液广泛应用于临床,现将去白细胞输血患者的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去白细胞输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临床输血中,输血不良反应及输血相关疾病较常见,其中非溶血性反应的发生率高达37%。这种以发热反应为主要特征的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是由于受血者多次输入含有白细胞的血液成分,使机体产生了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antigen,HLA)同种免疫所致。因此,只要有效地去除血液中的白细胞,减少白细胞的输入,就能降低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率,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和疗效。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机理非溶血性输血发热反应在临床输血中十分常见,并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其发生机理有多种可能,但主要是由于输入的血液或者血液成分中含有白细胞,…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各种血液成分输血反应情况,探讨有效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措施.方法 对2009~2010年8 532例接受输注血液成分的输血反应回报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 532次输血治疗中共有121人次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其中机采血小板发生率最高,为3.55%,冷沉淀1.83%,悬浮红细胞1.73%,血浆0.97%.输血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及过敏反应,其中输注悬浮红细胞以引起发热反应为主,发生率为1.15%,输注血浆的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为主,发生率为0.79%,无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输血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及过敏反应,其中输注悬浮红细胞以引起发热反应为主,输注血浆的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为主,根据各种血液成分输血反应情况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有利于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去白细胞输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临床输血中,输血不良反应及输血相关疾病较常见,其中非溶血性反应的发生率高达37%。这种以发热反应为主要特征的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是由于受血者多次输入含有白细胞的血液成分,使机体产生了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同种免疫所致。因此,只要有效地去除血液中的白细胞,减少白细胞的输入,就能降低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率,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和疗效。  相似文献   

7.
输血治疗作为一种特殊的治疗方法在临床治疗和抢救病人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异体输血存在着诸多不良反应.如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FNHTR)即为最常见的输血反应之一.其发生主要由于输注含有白细胞的血液成分产生HLA抗体,引起同种免疫反应。导致发热等不良症状。发生率在10.2—41.0%。为了防治因输注白细胞后产生HLA抗体进而引起FNHTR的发生。本院已将去除白细胞的血液广泛应用于临床.现将去白细胞输血患者的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白细胞过滤器在10例血液病患者输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血及血液成分中的白细胞可引起同种输血反应 ,特别是多次输全血的患者 ,体内更容易产生 HL A抗体等 ,从而引起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 (FNHTR)。白细胞过滤器已被证实是目前最有效的去除全血及血液成分中的白细胞 ,减少输血反应的一种方法。笔者对 10例反复输血的患者使用白细胞过滤器进行输注 ,结果无一例发生输血反应 ,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 研究对象  10例患者中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L L -L2 ) 2例 ,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NL L - M2 ) 2例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CAA) 2例 ;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 (SAA) 1例 ;慢性粒…  相似文献   

9.
胡斌  赖俊浩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6):3834-3834
目前常见的各种血液和血液成分均含有大量的白细胞及炎性细胞因子,可引起非溶血性发热(FNHIR),据报道在多次输血的患者中发生率高达15%~37%<'[1,2]>,此外,还可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等.为保证临床输血安全和治疗效果,我院2007-09-01起在输血治疗时使用白细胞滤除器滤出血液中的白细胞,预防输血反应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推广成分输血,提高输血疗效,减少输血反应,是当今输血技术的一大进步。浓缩红细胞(Red Blood Cell Concentrate,RCC)和少白细胞红细胞(Leukocyte-Poor Red Blood Cell,LP-RBC)是目前血站供给临床使用较多的血液成分制剂。随着血液质量的提高,临床上细菌性发热反应和ABO血型不合的溶血性输血反应已很少发生,约90%的输血反应系非溶血性、非细菌性输血反应,这些反应大多与输入的白细胞有关,因白细胞抗体的产生而造成输血失败。为此笔者对RCC和LPRBC制剂在临床使用时发生输血反应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以了解两种血液成分与输血反应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各类成分血液输血反应发生频率和输血反应类型的调查分析,以提高临床医护人员对输血反应的认识和处理能力。方法对某院2005年1月~2010年2月各种成分输血后所发生的输血反应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在139 852单位输血中,共发生输血反应143次,总输血反应率为0.10%,输注全血反应率最高为0.99%,红细胞悬液0.14%,冰冻血浆0.07%,血小板0.05%,滤白红细胞0.01%,自体输血无输血反应。输血单位为1,2,3,4和≥5单位的构成比分别为0.03%、0.06%、0.31%、0.41%和1.12%。血液内科、其他科室与外科患者反应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输血反应表现类型以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最多见,占62.94%,其次是过敏反应,占32.16%。结论自体输血和去除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输注能有效降低输血反应发生率,对多次输血的患者,应输注去除白细胞悬浮红细胞,以减少输血反应的发生。预防性用药可减少轻度的输血反应。  相似文献   

12.
白细胞滤器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临床输血的发热不良反应中,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高达15%-37%,这主要是由于多次输注含有白细胞的血液成分,产生HLA同种免疫反应及粒细胞同种免疫反应所致。因此,减少白细胞的输入,是降低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的关键。本文将国产一次性滤除白细胞输血器(简称白细胞滤器)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235例输血反应发生情况及其预防、处理方式进行总结分析,为临床减少输血反应,有效处理输血反应提供参考。方法统计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输注各类血液成分的输血反应情况、处理情况。结果 26873例受血者中发生输血反应的235例,总的反应发生率为0.87%,其中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FNHTR)和过敏性输血反应(ATR)占97.02%。不同的血液成分中,输注悬浮红细胞、冰冻血浆和血小板的输血反应所占比例分别为23.4%、26.8%和49.8%。其中首次输血发生反应31例,2次或2次以上输血发生反应204例。结论输血反应主要以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和过敏性输血反应为主,明确输血反应的种类并对症治疗,是处理输血反应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医学表明,血液中非治疗性成分如白细胞的输注会产生白细胞抗体,从而引起一系列副作用,产生的HLA同种免疫抗体而导致的非溶血性免疫性发热输血反应高达15%~38%[1],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输血后移植物抗宿主病以及某些嗜白细胞相关的病毒感染[2]。因此,血液及其成分去除白细胞对输血安全和临床具有重要作用,而血小板中确有残余的白细胞。为此,笔者对去白细胞机采血小板,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临床输血不良反应调查,阐述不同成分用血出现输血不良反应情况,对各类成分用血输血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提高临床医护人员对各成分用血输血反应的认识和处理能力。方法对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1月各种血液成分输血后所发生的输血反应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在3 850例输血患者中,共发生输血反应65例,总输血反应率为1.69%,悬浮红细胞1.25%,冰冻血浆3.75%,血小板2.50%,滤白细胞悬浮红细胞0.90%,滤白细胞冰冻血浆1.80%,冷沉淀2.50%。血小板与冷沉淀血液制品输血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不同血液制品输血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次数为1、2、3和大于或等于4次输血反应构成比分别为1.45%、1.61%、2.00%和3.80%,由输血次数引起的输血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输血史占输血反应的53.85%,妊娠史占输血反应的30.77%。输血反应表现类型以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最多见,占64.80%,其次是过敏反应,占32.60%。结论过滤白细胞血液制品输注能有效降低输血反应发生率,对多次输血的患者,应用过滤白细胞血液制品,以减少输血反应。输血次数越多,输血反应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输注去白细胞血液成分降低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和过敏反应发生率的实际效果。方法回顾本站2011-2015年度发给1家医疗机构临床输注合格血液成分共计70 981袋,其中:未经去白细胞的血液成分22094袋,经去除白细胞的血液成分48 887袋,根据回报《输血不良反应报告表》统计输血反应情况,对比分析两组输血反应发生率。结果去白组血小板、血浆、红细胞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19%、0.02%、0.06%,未去白组分别为2.25%、0.07%、0.43%,两组间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去白组血小板、血浆、红细胞、冷沉淀过敏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6%、0.57%、0.09%及0.09%,未去白组分别为3.60%、0.89%、0.46%、0.40%,两组间过敏反应发生率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去白血液成分能降低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发生率及过敏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输血反应大多是由于血液中含有红细胞(RBC)以外的多种成分所致。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中可能还有急性肺“超敏性”反应,系输白细胞所致。献血员血浆中含有变应原物质可引起荨麻疹反应。献血员血浆中的IgA输给了具有抗IgA抗体的受血者可产生过敏反应。移植物抗宿主疾病可因输注免疫激活性淋巴细胞而发生。血浆或白细胞中微生物可传播多种传染病,其中最主要的是肝炎。  相似文献   

18.
输血超敏反应发生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输血超敏反应主要是由输注血浆成分而引起的I型速发性变态反应(输血过敏反应),也可以是由血浆成分中某些种类抗体(如IgG和IgM类抗体)引起Ⅱ型或Ⅲ型超敏反应(输血类过敏反应)。输血超敏反应发生率仅次于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而位居所有输血反应的第2位。血浆输注以过敏反应发  相似文献   

19.
白细胞过滤器去除白细胞的效果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血是抢救和治疗疾病必不可少的手段,不同程度的失血或贫血对输血量和次数的要求都不一样,反复多次输注含有白细胞的血液成分,可产生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同种免疫反应及粒细胞特异性同种免疫反应,引起发热、头痛、恶心、胸闷等非溶血性发热反应(non-haemolytic febrile transfusion reaction,NHFTR)。我国现已逐渐推广  相似文献   

20.
吴立炯 《实验与检验医学》2010,28(4):387-387,358
<正>输血是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抢救和防治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但输血反应又是困扰临床输血的一个不良现象,而由白细胞引起的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最为常见,特别是多次输血的患者,由于输注含有白细胞的血液成分,体内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