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确的医德信念可使学员自觉地选择正确的医德行为,形成良好的医德品质,为此,在我院的医德教育中,我们注意帮助学员树立正确的医德信念,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帮助学员树立正确的医德认识,二是培养学员高尚的医德情感,三是增强学员抵御干扰的能力。同时注意全程抓教育,抓考评,注意培养学员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2.
从医德价值理念的建立看医德教育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医德教育不仅是一种知识传授,更是一种信念培养,因此必须引导学习建立医德价值的理念。这是改进医德教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医德植根于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其主要思想内涵可以概括为医乃仁术、义为利本、精勤不倦等方面。传统医德的这些优秀成果对于当代医德教育有着多方面的启示,如加强德性教育、加强医德情感的培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等。  相似文献   

4.
5.
陈旭珍 《卫生职业教育》2004,22(12):109-109
对医学生而言,高超的医术固然至关重要,但高尚的医德同样不可或缺。因此,对医学生加强医德教育,寻找医德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医学院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怎样才能较好地完成这一重要任务呢?笔者认为,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医学院校的医德教育方法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医学高等院校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进行医学教育的机构,在对医学生进行医学知识和医疗技能教育的同时,也应加强对医学生高尚医德品质的培养和塑造,根据医德教育的内容和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选择有效的教育方法,提高医德教育的有效性,塑造医学生高尚的医德情操,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医学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和品德高尚的医师。”医学生正处于求知立志的心理状态变化时期,心理需要的可塑性很大。医学教育工作者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把社会上对高尚医德的需要转化成为医学生个人的医德品质和习惯。这种转化,只能经过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医德建设要继承与体现传统医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医疗卫生行业是以人为对象,救死扶伤,为人类健康服务的.这一特殊的职业性质和服务对象,决定了医务工作者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而且要有良好的医德.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黑龙江某医学院校医学生医德现状调查,发现医学生在医德认识上存在不足,表现为对学医的动机存在盲从性;重技能学习,轻品德培养;对医德的认识程度浅显;易受外界环境变化影响。针对医学生在医德认识上的不足及当前医德教育存在现实的问题,为培养医学生的医德精神,提出以下建议:医德教育宜早期化、形式要多样化、师资队伍需要专业化。  相似文献   

10.
医德缺失状态下的医德建设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从当今医德严重缺失的社会现象与医学院校医德建设两方面来阐述医学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医德建设。突破医学为纯自然科学的传统教育模式,通过教学与实践的全程阶梯式推进,最终实现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住院医生的医德教育对营造医院廉洁行医的氛围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克服市场经济负面影响、营造医院廉洁行医氛围、提高住院医生医德水平和医院医疗质量阐述住院医生医德教育的必要性,提出通过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提高制度执行力和社会实践等方法加强住院医生的医德教育,强化医德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主体间性视域下医学生的医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主体间性是20世纪新兴的哲学命题,强调主体间在建立共同的媒介的基础上,通过平等对话交往、达到理解和谐共存。它更新了传统的教育理念,主体间性的医德教育代替传统主客二分的医德教育,对提高医德教育的实效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浅谈临床实习生医德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医德教育是临床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就临床实习生医德教育的重要性、意义以及拓展临床实习生医德教育的方法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关于当前医学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当前医学职业道德教育明显被弱化,主要表现为:医学伦理价值意识的偏颇和医德教育实效性的缺失.而医学职业道德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予以纠正、加强.继承优良传统医德思想,重建人性医学;促进医务人员态信美德的增长;奠定医学生职前诚信道德等是具体的强化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主体性德育对医德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体性德育是一种强调学生主体性的新的德育理念,这一理念启发医德教育者,在工作中应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学生主体性在医德教育中的作用,通过一系列教学改革来激发和引导学生的主体性:在医德功能方面,不仅强调其社会功能,还要强调其满足个体发展需求的功能;在医德认知水平方面,不仅强调学生对既有医德知识的理解和接受,更要强化学生医德认识能力的培养;在医德教育模式方面,摒弃单一认识教育模式,倡导体验与认知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学生主体性的正确发挥对于提高医德教育效能,顺利实现医德教育目标起着至为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医学伦理教育的现状及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伦理学教育是提高医学生职业道德修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而医学伦理教育的现实情况不容乐观。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从医学生的医德认知偏差谈医德教育的切入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医学生是未来医学人才,医德教育需要从他们抓起。针对医学生在医德学习上存在的认知偏差,探索医德教育的有效举措,以达到教育的应有作用和目的。  相似文献   

18.
加强医德教育,提高中医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2006年两会的召开,医德医风建设问题再次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医德建设应该从源头上就予以保证,那就是要加强医学生的医德教育.对于中医大学生的培养来说,无论从社会的期待、医德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还是从中医本身的学习特点来说,加强医德教育都十分必要.医德教育要力求将医学生培养成“医心慈、医风正、医貌端、医术精”的合格医生.而在培养方法上,要三管齐下,即:课程学习、实践体验、文化熏陶.  相似文献   

19.
医德修养应成为医学院校教育的一门主修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春 《西北医学教育》2006,14(5):523-525
近几年我们一直关注医疗体制改革和医患关系、医德医风的状况。医德的"滑坡"激起了社会公众的共同谴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医学生,需要什么样的医生,对今天的医学教育提出了严峻的课题。如何培养医学生,使之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公众的信赖,亟需对医学院校的现行教育方式进行必要的反思。  相似文献   

20.
校园文化中渗透医德教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分析学校医德教育的困扰,提出学校医德教育应多渠道、多途径,多方式,并介绍了笔者学校融医德教育于文体娱乐活动中、社会实践活动中、宣传舆论导向中和争先评优活动中的经验,总结了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渗透医德教育应遵循娱乐性与思想性,趣味性与知识性,理论性与实践性、典型性与教育性、专业性与创新性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