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适合康复科患者的单次鼻饲量及间隔时间。方法:选取2015年9~12月康复科60例鼻饲患者,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进行鼻饲,每次200 ml,间隔2 h 1次,共9次;试验组采用改进的鼻饲方法,首次6∶30给予200 ml的鼻饲液,9∶30第2次鼻饲给予400 ml,之后每次间隔4 h,每次400 ml鼻饲量进行鼻饲,共5次。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营养状况、护理工作量及家属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及营养状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日鼻饲护理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进后的鼻饲方法更适合康复科鼻饲患者,既能满足患者营养需求,又不会增加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能减少护士和家属的工作量,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对创建优质护理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长期鼻饲匀浆膳食的老年患者鼻饲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研究长期鼻饲匀浆膳食的老年患者最佳的鼻饲模式。方法长期鼻饲自制匀浆膳食的老年住院患者5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7例。改进鼻饲模式每日鼻饲匀浆膳食4次,每次450ml,匀浆膳食间隔时间为5h;常规鼻饲模式每日鼻饲匀浆膳食6次,每次300ml,匀浆膳食间隔时间为3h。两组患者均观察60d,实验组患者前30d按照改进鼻饲模式进行鼻饲,后30d按照常规鼻饲模式进行鼻饲;对照组患者前30d按照常规鼻饲模式进行鼻饲,后30d按照改进鼻饲模式进行鼻饲。结果两组患者营养状况及鼻饲并发症对比均无差异(P>0.05);与常规鼻饲模式比较,改进鼻饲模式护士的鼻饲日工作时间明显减少(P<0.001),且患者在两次匀浆膳食之间的胃休息时间明显延长(P<0.001)。结论改进鼻饲模式对长期鼻饲匀浆膳食的老年患者更适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型脑外伤昏迷气管切开术后长期鼻饲匀浆膳食的最佳鼻饲模式。方法重型脑外伤昏迷气管切开术的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改进鼻饲模式每日鼻饲匀浆膳食4次,每次450ml,匀浆膳食间隔时间为5h;常规鼻饲模式每日鼻饲匀浆膳食6次,每次300ml,匀浆膳食间隔时间3h。两组患者均观察60d,实验组患者前30d按照改进鼻饲模式进行鼻饲,后30d按照常规鼻饲模式进鼻饲;对照组患者前30d按照鼻饲模式进行鼻饲,后30d按照鼻饲模式进行鼻饲。结果两组患者营养状况及鼻饲并发症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与常规鼻饲模式比较改进鼻饲模式护士的鼻饲日工作时间明显减少(P〈0.01),且患者在两次匀浆膳食之间的胃休息时间明显延长(P〈0.01)。结论改进鼻饲模式对重型脑外伤昏迷气管切开术后病人的长期鼻饲匀浆膳食更适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适合高龄卧床患者自制匀浆膳食的每次鼻饲量和鼻饲间隔时间。方法选择住院长期鼻饲自制匀浆膳食的高龄卧床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在鼻饲置管方法、鼻饲液组成、日鼻饲液总量相同的前提下,对照组按照常规鼻饲方法进行鼻饲,观察组减少鼻饲次数,增加单次鼻饲量。观察患者胃潴留、胃食道反流、误吸、腹胀、腹泻、便秘、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总数、次晨空腹微量血糖值、体质量情况。结果两组高龄卧床鼻饲患者并发症比较,观察组胃潴留和胃食道反流明显减少(P<0.05);鼻饲60 d后观察组患者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总数和体质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次晨空腹微量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日需鼻饲时间、胃排空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龄卧床患者每次400~500 mL的鼻饲量和鼻饲间隔4~5 h有利于减少患者并发症和提高营养状况,并节省护士工作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不同年龄段鼻饲患者每次鼻饲量及间隔时间.方法:按纳入标准选择长期鼻饲老年患者120例,按年龄段61~70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和实验组3,71~80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和实验组4,每组30例.在鼻饲置管方法、鼻饲体位、鼻饲液成分、日鼻饲液总量相同的前提下,4组按照实验方法鼻饲,均观察餐后反流、胃潴留、腹胀、腹泻、便秘情况.结果:4组老年不同年龄段的鼻饲患者在相同鼻饲量及间隔时间下,患者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消化系统的休息时间得到延长,但实验组2和实验组4的鼻饲日工作量明显减少.结论:老年鼻饲患者每次300~400 ml的鼻饲量和间隔3~4 h的时间适合61~80岁老年人生理的鼻饲量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长期鼻饲匀浆膳食的老年患者单次合适的鼻饲量和鼻饲间隔时间。方法住院长期鼻饲自制匀浆饮食的老年患者50例,随机分为A、B2组各25例,在鼻饲置管方法、鼻饲体位、鼻饲液组成、日鼻饲液总量相同的前提下,A组按照护理文献中提到的鼻饲方法(常规方法)进行鼻饲;B组按照改进方法鼻饲,2组均观察30d。结果:2种方法鼻饲后2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及鼻饲并发症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与常规方法比较,改进鼻饲方法的鼻饲日工作量明显减少,患者消化系统的休息时间明显延长(P〈0.001、0.05)。结论:改进鼻饲法的单次鼻饲量和鼻饲间隔时间对长期鼻饲患者更适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不同年龄段鼻饲患者每次鼻饲量及间隔时间。方法:按纳入标准选择长期鼻饲老年患者120例,按年龄段61—70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和实验组3,71~80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和实验组4,每组30例。在鼻饲置管方法、鼻饲体位、鼻饲液成分、日鼻饲液总量相同的前提下,4组按照实验方法鼻饲,均观察餐后反流、胃潴留、腹胀、腹泻、便秘情况。结果:4组老年不同年龄段的鼻饲患者在相同鼻饲量及间隔时间下,患者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消化系统的休息时间得到延长,但实验组2和实验组4的鼻饲日工作量明显减少。结论:老年鼻饲患者每次300~400ml的鼻饲量和间隔3—4h的时间适合61~80岁老年人生理的鼻饲量值。  相似文献   

8.
不同鼻饲法在脑梗死鼻饲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脑梗死鼻饲患者不同鼻饲方法的优缺点,探讨最适合患者的鼻饲模式.方法 将80例脑梗死鼻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肠内营养泵,一次性营养泵管连接鼻胃管匀速滴注;对照组采用一次性50 ml注射器缓慢注入,一次注入200~300 ml,时间10~15 min,注入前后均用温开水冲管,鼻饲4~5次/d.比较2组患者鼻饲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护理工作量.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并能一定程度上减少护理工作量.结论 采用肠内营养泵鼻饲法是一种更为安全、方便、有效的鼻饲方法,可降低鼻饲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并能减少护理工作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脑梗死鼻饲患者不同鼻饲方法的优缺点,探讨最适合患者的鼻饲模式.方法 将80例脑梗死鼻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肠内营养泵,一次性营养泵管连接鼻胃管匀速滴注;对照组采用一次性50 ml注射器缓慢注入,一次注入200~300 ml,时间10~15 min,注入前后均用温开水冲管,鼻饲4~5次/d.比较2组患者鼻饲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护理工作量.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并能一定程度上减少护理工作量.结论 采用肠内营养泵鼻饲法是一种更为安全、方便、有效的鼻饲方法,可降低鼻饲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并能减少护理工作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鼻饲间隔时间对老年脑血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脑血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鼻饲置管方法、鼻饲体位、鼻饲液组成、日鼻饲总量相同,对照组按间隔时间3h进行鼻饲,观察组按间隔4h进行鼻饲。观察两组营养状况、并发症、护士日工作量和吸入性肺炎发生情况。结果两组营养状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并发症中除对照组的返流高于观察组外,其余均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护士日工作量明显高于观察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鼻饲间隔时间4h可以减少老年脑血管病患者鼻饲返流,从而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使护理操作时间合理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脑溢血鼻饲患者不同鼻饲方法的优缺点,探讨最适合患者的鼻饲模式.方法 将80例脑溢血鼻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肠内营养泵,一次性营养泵管连接鼻胃管匀速滴注;对照组采用一次性50ml注射器缓慢注入,一次注入200~300ml,时间10~15min,注入前后均用温开水冲管,鼻饲4~5次/d.比较2组患者鼻饲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护理工作量.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工作量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肠内营养泵鼻饲法是一种更为安全、方便、有效的鼻饲方法,可降低鼻饲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并能减少护理工作量,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患者间歇鼻饲和持续鼻饲与吸入性肺炎的关系.方法 将7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输入营养液采用间歇鼻饲,每次鼻饲1h后由护士于腹部顺结肠方向间歇性环形按摩,对照组采用持续鼻饲.结果 观察组的呕吐、返流、呛咳、憋闷、腹泻、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时,采用间歇鼻饲对减少吸入性肺炎发生明显优于持续鼻饲.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脱水治疗期间单次鼻饲量、鼻饲总量及间隔时间对急性脑梗死病人水电解质平衡及脱水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医护联合组成鼻饲小组,对照组单次鼻饲量200mL,间隔2h,鼻饲总量2 400mL。观察组单次鼻饲量200mL~250mL,间隔1h,鼻饲总量为4 800mL~6 000mL。[结果]观察组尿素氮、肌酐、尿比重、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钠与血清钾均控制在标准值范围内。两组脱水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病人调整鼻饲量及间隔时间可明显减轻脱水剂治疗所致的机体水电解质失衡、肾功能损害及脱水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自制匀浆膳用于住院老年鼻饲患者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60例住院老年鼻饲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鼻饲液用自制匀浆膳,每日4次,每次350ml;对照组鼻饲液为能全力营养混悬液,每日6次,每次250ml。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0d时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钾水平及体重;观察治疗期间医院感染、腹胀、腹泻、便秘、反流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0d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钾水平及体重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体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胀、腹泻、反流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结论自制匀浆膳可为住院老年患者维持营养状况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5.
老年鼻饲患者每次鼻饲量及间隔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鼻饲患者每次鼻饲量及间隔时间。以确立科学的、适合老年人生理的鼻饲量值。方法按纳入标准选择长期鼻饲老年患者180例,按年龄段,61~70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1、实验2和对照组1;71~80岁患者分为实验组3和实验组4和对照组2。每组30例。在鼻饲置管方法、鼻饲体位、鼻饲液成份、符合营养热卡的前提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鼻饲;实验组按照实验方法鼻饲,6组均观察餐后返流、胃潴留、腹胀、腹泻、便秘、末次饲食后6h微量血糖值、血清白蛋白、总蛋白、体重情况。结果6组老年鼻饲患者在不同鼻饲量及间隔时间下其鼻饲并发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营养状况:白蛋白及总蛋白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实验组鼻饲法的每次鼻饲量和间隔时间是安全的、符合老年人生理的鼻饲量值。  相似文献   

16.
应用注水法插鼻饲管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兰英 《临床医学》2008,28(9):27-28
目的 对需要留置胃管鼻饲的病人,给其注5-10 ml左右的温开水,诱发吞咽发射,从而提高插管成功率.方法 对需要留置鼻饲管的20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插胃管,观察组在插胃管时给予注温开水5~10 ml左右,其他操作方法同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病人口腔食管湿润,随吞咽活动时将鼻饲管顺利插入,一次插管成功率为98%,对照组病人一次插胃管成功率70%(P<0.01);观察组病人呛咳发生率为2%,对照组为14%(P<0.01);观察组呕吐发生率为2%,对照组为16%(P<0.01);观察组黏膜损伤为2%,对照组28%(P<0.01).结论 对需要留置胃管鼻饲的病人,可在插管时注温开水5~10 ml,可减轻病人痛苦和护士工作量,能提高一次插胃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潘立酮对减少长期鼻饲患者吸入性肺炎的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72例长期鼻饲患者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为常规鼻饲护理,观察组在常规鼻饲护理基础上,在三餐前加服多潘立酮混悬液15ml,连续使用3周。结果吸入性肺炎观察组发生2例(5.6%)、对照组发生10例(27.8%),x2CMH=24.25,P0.01。结论多潘立酮混悬液能有效降低长期鼻饲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重症脑卒中患者家属参与鼻饲护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 观察重症脑卒中患者家属参与鼻饲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 60例鼻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 3 0例患者家属参与患者鼻饲营养护理的全过程 ,对照组 3 0例行常规鼻饲方法护理。观察组患者的胃肠功能变化及胃肠道营养耐受性 (包括腹泻、腹胀、腹痛、拒食、呕吐、便秘 ,以及苏醒后出现拒食等 )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患者家属对重症脑卒中患者鼻饲各项护理相关知识了解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家属参与鼻饲营养护理 ,可提高重症脑卒中患者胃肠道营养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鼻饲生大黄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昏迷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效果.方法 将79例高血压脑出血昏迷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留置胃管.观察组给予生大黄粉4.5 g加50 ml温开水搅拌均匀后鼻饲,2次/d,鼻饲后夹闭胃管1 h;对照组仅给予50 ml温开水鼻饲.观察两组患者入院后两周内腹胀的发生率、腹胀的持续时间、胃食管返流的发生率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腹胀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腹胀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胃食管返流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消化道出血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鼻饲生大黄能有效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昏迷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级护理对长期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室2017年1—6月收治的85例长期卧床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每2 h翻身1次。选取我科室2018年1—6月收治的90例长期卧床患者为观察组,采用Braden评估量表进行压力性损伤风险分级,按照等级不同给予分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每日翻身的次数、每日翻身耗时、压力性损伤面积以及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每日翻身的次数少于对照组,翻身耗时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压力性损伤面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分级护理能够预防长期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同时减少翻身工作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