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了解大新县不同年级高中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在高中生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0年9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大新县3所高中一、二、三年级学生共2 018名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调查。[结果]调查1 939人,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76.87%,其中传播途经知识知晓率为96.75%,非传播途经知识知晓率为66.27%。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中一年级学生为62.64%,高中二年级学生为75.64%,高中三年级学生为92.32%(P<0.01)。对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的态度,正确率为37.18%。获得艾滋病知识途径是互联网及电视的占65.50%,是书报杂志的占59.26%,是学校教育的占51.42%,是社会宣传的占50.49%。[结论]大新县高中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率较高,但对非传播途径的认识不足,对待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的态度认同率很低,提示应加强对高中学生开展艾滋病反歧视教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高中生艾滋病知识与其对待AIDS/HIV感染者态度,为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群抽取辖区内2所中学高中1~3年级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态度匿名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1 755名学生,收回有效问卷1690份。艾滋病知识得分均值为(71.56±13.16)分。其中,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得分高于非传播途径知识得分(P<0.01),城镇学生知识得分高于农村学生(P<0.01)。在生活中认为AIDS/HIV感染者享有平等权利的1~3年级的学生分别为87.5%、88.3%、88.9%,愿意直接帮助关心AIDS/HIV感染者的1~3年级的学生分别为67.7%、68.4%、67.7%。愿意间接帮助AIDS/HIV感染者的1~3年级学生的分别为82.1%、83.1%、84.7%。认为艾滋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的1~3年级的学生分别为95.8%、94.3%、91.5%,认为AIDS/HIV感染者与性乱、吸毒、卖淫嫖娼有关的1~3年级学生分别为85.5%、82.2%、78.2%。[结论]高中生对艾滋病知识的了解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高中生对AIDS/HIV感染者有恐惧心理和歧视态度。在高中生中开展控制和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职校学生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价开展以参与性教学方法为主的同伴教育活动对职校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的干预效果,为开展学校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上海市普陀区1所职校学生261名为干预组,另一所职校学生370名为对照组.干预组开展由学生自己担任教育者的同伴教育活动,对照组未采取任何干预措施.采用定性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同伴教育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开展同伴教育后,干预组学生的艾滋病知识答对率组内、组间均明显提高(P值均<0.05),态度有所转变;干预组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持反对态度的比例明显上升,愿意与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同班学习的比例由46.74%上升到了62.34%,但行为意向改变不明显(P>0.05).结论 同伴教育可以有效提高职校学生的艾滋病知识水平,促进态度的转变,但对于行为转变的影响还有待于活动的长期开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农村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与对待HIV感染者及患者态度的关系,为进一步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对应分析方法对996名农村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与态度进行分析。结果农村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与态度之间存在对应关系,艾滋病相关知识得分最高与较高的学生对待HIV感染者及患者的态度也最好与较好,知识得分中等以下的学生其对待HIV感染者及患者的态度也在中等以下,存在歧视与恐惧心理。结论农村中学生要形成对待HIV感染者及患者的宽容理性的态度,应该以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教育为基础,并辅以其他教育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深圳市高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为制定切合需求的艾滋病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全市6个区抽取14所学校的1415名高中学生进行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的知晓率达90%左右;对日常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的认识不够理想;不同年级、学校类型的学生艾滋病知识均分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47.2%的学生坚决反对跟HIV感染者同室居住;有6.1%发生过性行为,其中仅25.8%第一次发生性行为时使用了安全套;职业高中和男生性行为的发生率较高。结论消除歧视有赖于艾滋病知识的普及,深圳高中生对HIV感染者的接受度,低年级优于高年级,男生优于女生;迫切需要加强对高中学生安全性行为的教育;青少年艾滋病干预应重点关注职业高中的学生。  相似文献   

6.
何舒青  陈晶琦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5):541-542,545
目的 评价对农村初中生开展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为在农村初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基础.方法 先后对整群选取的安徽省2所农村中学257名(教育组)和332名(等待教育组)学生开展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通过问卷调查评价教育效果.结果 教育后1周,教育组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正向态度和技能得分分别由10.91,23.02和2.35上升到23.20,29.70和2.97,均明显高于教育前(P值均<0.01).教育组学生知识、态度和技能得分增长值均明显高于等待教育组(P值均<0.01).教育组学生更愿意与家人/朋友谈论预防艾滋病问题.结论 在农村初中生中进行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能提高学生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水平,促进对艾滋病感染者不歧视态度的形成,有助于培养拒绝相关危险行为的技能,促进与家人和朋友交流.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东城区2所中学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在北京市高中学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的可行性和教育效果,为制定艾滋病预防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北京市东城区2所普通中学,对选取的同伴教育者进行培训。由同伴教育者在学校开展各种形式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活动。在干预活动前、后用相同的调查表格对接受宣传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生接受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后,预防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得到了提高,特别是有关生活实际问题方面的知识,如和感染者共用学习用具是否会感染艾滋病回答正确率由教育活动前的86.5%升至活动后的93.3%。本次教育活动也改变了对不正确生活方式的认识以及对待艾滋病病人和家属的态度。结论在高中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同伴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艾滋病,提高抵御艾滋病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预防医学专业学生艾滋病知识与其对待AIDS/HIV感染者态度,为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群抽取某医学院校一至四年级预防医学专业大学本科生进行艾滋病知识、态度匿名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1 460名预防医学学生,艾滋病知识得分均值为(76.13±12.96)分,其中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知识得分高于非传播途径的(P<0.01);四年级学生知识得分高于其他年级(P<0.01),城市和城镇学生知识得分高于农村学生(P<0.01)。对“择业时是否愿意到与AIDS/HIV感染者接触的科室工作?”问题,一至四年级学生肯定回答率分别为52.2%、40.1%3、5.1%和34.0%(P<0.01);“是否愿意为AIDS/HIV感染者服务”问题,一至四年级学生肯定回答率分别为41.9%3、7.6%、43.0%和36.9%(P<0.01)。如果爱人感染艾滋病,74.5%以上的学生表示自己会支持关心,而家人感染艾滋病的支持率达89.3%。结论预防医学学生对艾滋病知识掌握较好,但仍有部分人对AIDS/HIV感染者有恐惧心理和歧视态度。在大学生中开展控制和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青州市农村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与态度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农村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其影响因素,为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态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群抽取青州市农村初中和高中学校各1所共99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中学生艾滋病综合知识得分平均为(17.40±3.66)分;90.3%的学生认为应该关心同情艾滋病病人,约50.0%的学生表示会和感染了艾滋病的舍友同宿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艾滋病基本知识、非传播途径知识以及预防知识是学生对HIV感染者和患者态度的影响因素。结论应针对影响学生态度的因素,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以减少对艾滋病的恐惧和对HIV感染者和患者的歧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HIV/AIDS患者及其配偶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及心理状况,为开展家庭内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对一问卷调查形式,对53对艾滋病单阳家庭中的HIV/AIDS患者及其配偶进行调查。结果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85.85%,71.70%的调查对象认为艾滋病感染者身份应该保密,86.79%的HIV/AIDS患者能平静接受感染事实,有81.82%与配偶发生性行为时能坚持使用安全套。37.74%的调查对象存在抑郁症状。结论应加强艾滋病健康教育及反歧视宣传,开展关怀技能培训,为HIV/AIDS患者提供心理支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深圳市中学生预防艾滋病干预措施评价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陈虹 《中国学校卫生》2001,22(2):112-113
目的 探索在中学开展预防艾滋病(AIDS)有效干预模式及其效果评价。方法 对深圳市10所中学初一、高一学生进行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前后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1)知识方面:干预后,学生预防AIDS基本知识平均得分初一男生由7.47提高到10.21(满分为15);初一妇生从7.17提高互10.21;高一男生从10.30提高到11.09;高一妇生从9.58提高到10.55。(2)态度方面:对待HIV/AIDS患采取正向态度明显提高,男生由22.6%上升到34.9%;女生由24.4%上升到41.5%。(3)行为方面:同学可以运用更多的信息来源获取有关知识。结论 学校预防AIDS教育干预措施以帮助学生增强抵御HIV/AIDS的能力,树立正向的态度,但要由知识转变行为还需要一定的时间、综合的干预和社会的多方支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沿海三个城市高中学生预防艾滋病同伴干预的中期随访效果,探讨同伴干预效果的可持续性。 【方法】 从上海、三明、北海三所城市按照重点、普通和职业学校分层后随机抽取了18个班级的高中阶段学生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干预组实施预防艾滋病同伴干预,在干预前、干预后两周和一年的用相同的问卷实施调查。 【结果】 干预组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得分、对安全性行为益处的认知以及安全性行为意向得分在干预两周及随访一年时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01),两周及一年时的各项得分也高于同期对照组。 【结论】 同伴干预在高中生中提高艾滋病预防相关知识、认知和行为意向方面是有效的,并能维持较长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浙江省中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为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浙江省30个县区221个学校249个班级的11638名初一至高三的中学生进行集中调查,采用自我管理式问卷调查方法。结果63.65%的调查对象曾经上过艾滋病预防的课程。15.46%的学生认为艾滋病可以通过握手传播,84.74%认为艾滋病可以通过性行为传播,81.60%认为艾滋病可以通过母婴传播,52.86%认为艾滋病可以通过蚊子叮咬传播。31.02%的调查对象和父母谈论过艾滋病相关话题。58.53%的曾和同学或朋友谈论过艾滋病相关话题。结论浙江省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有待提高,应加强健康教育和同伴教育。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莒县中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和行为干预效果。方法在莒县选择10所中学,运用结构式问卷对1834名初二和高二年级学生进行调查和健康教育行为干预。结果莒县中学生干预前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62.10%,城区(64.97%)高于乡镇(57.75%)(P〈0.01);高二年级学生(66.56%)高于初二年级学生(57.34%)(P〈0.01);男生(64.89%)高于女生(58.66%)(P〈0.01)。其中对传播途径、非传播途径和预防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64.45%、55.78%和65.27%。获取知识途径的前3位依次为电视(76.83%)、网络(70.17%)、宣传材料(68.70%)。干预后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率(76.29%)高于干预前(62.10%)(P〈0.01)。结论莒县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偏低。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以初中生、女生和农村中学生为重点,加大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中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了解。  相似文献   

15.
大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生活技能需求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了解我国学生对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中生活技能的需求情况,为今后开展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预防艾滋病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北京市5所初中3、所高中和2所大学的1207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无论初中、高中还是大学生,多数学生都认为这些生活技能要素在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中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不同学段学生对9类技能的认知重要程度不同,初中生认为认识和解决问题能力最重要,高中生认为创造性思维能力最重要,大学生认为批判性思维能力最重要。结论根据学生年龄有所侧重地开展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综合医院医务人员的艾滋病歧视情况调查,进行消除医务人员艾滋病歧视综合宣传并评价其宣传效果。方法选择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临床一线医务人员,采用全球基金中国艾滋病项目设计的关于艾滋病歧视态度的调查问卷,采用不记名的问卷调查方法,并对医务人员进行艾滋病知识、职业防护技能、相关伦理与道德、不歧视的相关政策的培训干预,干预前、后收回有效问卷各500份。结果医务人员已经掌握了一些艾滋病防治知识,经过培训其正确率得到提高,其正确率由干预前的93.0%,提高到干预后的9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务人员对艾滋病歧视态度客观存在,经干预,其不歧视率由干预前的49.8%,提高到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干预明显消除了医务人员对艾滋病歧视。但医务人员存在职业暴露风险,消除医务人员对艾滋病歧视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持续不懈的努力。综合医院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可通过领导支持,科教、医务和护理多个职能部门配合,分次培训,以提高培训率。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重点高中学生艾滋病同伴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同伴教育在上海市重点高中学生中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为探讨健康教育方法提供依据。方法从上海市33所重点高中随机抽取3所学校,从每所学校各随机抽取2个班级共293人为干预组进行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同时每校另选2个班级共296人为对照组。在教育实施前和实施后分别对2组学生进行内容一致的问卷调查。结果干预组学生艾滋病性病以及性生殖健康知识均分从32.27分上升到39.27分(P<0.01),干预组各方面知识均分均比对照组有大幅提高(P<0.01),干预组对艾滋病病人的态度均分也有提高(P<0.05)。结论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能明显提高重点高中学生有关知识水平,同时应加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上海市漕河泾街道居民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及歧视现状,为制定有效的社区艾滋病综合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社区居民、中学生、建筑工地中随机抽取397名对象开展问卷调查,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类人群知晓率依次为社区居民(89.00%)、建筑工人(58.42%)、学生(56.00%)。社区居民中曾接受过艾滋病相关宣传的人数最多(89%),学生最少(40%)。对"购买感染者家生产的食品""去感染者家串门"的得分最低,歧视率分别在76.29%-88.50%和53.6%-78.00%间。建筑工人掌握知识情况与持歧视与偏见态度呈负相关。结论学生及流动人口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较低,城市居民的艾滋病歧视现象仍存在,需加强对学生、流动人口等重点人群的宣教,充分借助电视、报纸报刊、网络等多元媒体,增加日常宣传频次,加大正面信息的宣传和引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中生婚前性行为和安全性行为的相关知识、认知、态度、自我价值等对行为意向的影响强度和方向,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3个省市和自治区50所学校的12 313名高中生进行预防艾滋病量表测定,并利用Amos 7.0软件进行通径分析。结果支配婚前性行为意向的主要变量是性态度是否开放,相对比较难改变;而对安全性行为意向起到主导作用的是知识和认知,相对比较容易改变。结论对高中阶段学生艾滋病预防干预,以安全性行为教育为重,可能比以避免婚前性行为教育的成效更明显或者更加容易被学生接受。  相似文献   

20.
中国城市高中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教育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中国城市高中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的情况和效果,为进一步制定高中生艾滋病预防教育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中国18个省、市、自治区109 754名城市高中生,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共回收问卷111 670份,其中有效问卷109 754份(男生51 409份,女生58 345份),有效率为98.3%;河北省重点高中、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生报告曾在学校接受过艾滋病教育的报告率分别为31.5%(430人)、32.6%(503人)、30.0%(418人),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8.1%(21 737人)、54.0%(19 212人)5、3.8%(18 569人)(χ2重点高中=380.849χ,2普通高中=270.842χ,2职业高中=305.048,P<0.01);中国重点高中预防艾滋病教育情况好于普通高中,普通高中好于职业高中;不同性别、年级、学校类型、所在地区和社会经济水平的学生比较,曾在学校接受过艾滋病知识教育的学生艾滋病知识掌握和反歧视艾滋病的态度均明显好于未在学校接受过艾滋病知识教育的学生(P<0.01)。结论中国不同学校类型间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状况不平衡,应加强对职业高中学生艾滋病宣传和健康教育力度,强化艾滋病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