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原发性心脏肿瘤的彩超检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在诊断原发性心脏肿瘤中的价值。方法:对21例病人进行二维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超声诊断原发性心脏肿瘤的灵敏度为100%,漏诊率为0%,原发性心脏良性肿瘤中以粘液瘤最多见,瘤体内均未记录到血流信号,恶性肿瘤以肉瘤多见,易侵及邻近组织及心包,瘤体内均记录到血流信号,结论:彩色多普勒可做为诊断原发性心脏肿瘤的首选,并可鉴别良恶性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2.
马计湘 《临床荟萃》1998,13(14):634-635
原发性心脏肿瘤80%是良性肿瘤,20%是恶性肿瘤.临床表现复杂,常易误诊为其它心脏病.二维超声心动图(2LDE)对原发性心脏肿瘤的术前诊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现对经手术和(或)病理证实的16例原发性心脏肿瘤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提高临床与2DE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3.
张郁林  黄烨  周波  杨卫东  聂军  李奎  万沛 《临床误诊误治》2011,24(11):33-34,109
目的探讨原发性心脏肿瘤的临床特点与诊治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例原发性心脏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因活动后胸闷、气促20 d入院。胸部CT检查示左心房及右心房交界处占位性病变;心脏MRI检查示心房间隔后顶部占位性病变。于全麻体外循环下行手术治疗。术中见房间隔顶部、上腔静脉、右肺动脉及主动脉之间有一肿物,完整切除。术后病理检查诊断心脏肿瘤并陈旧性出血及钙化。术后24 h脱离呼吸机。术后10 d康复出院,心功能Ⅱ级。结论原发性心脏肿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超声和MRI检查对其有很好的诊断价值,一经确诊即应限期手术,甚至还需急诊手术。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肠系膜肿瘤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肠系膜肿瘤临床上较少见。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往往易被忽视。我院自1985年3月~1997年11月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肠系膜肿瘤病人49例,结合复习有关文献,探讨其早期诊断的方法及手术切除原则。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9例中,男25例,女24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3个月,以30~49岁(20例)较常见。病史最短1天,最长21年,半年内占多数(69%),腹块伴腹痛占40%,无症状腹块占35%,以肠梗阻为主要表现占16%,少数为体重减轻、食欲不振、腹胀、大便习惯改变、腰酸或胀痛、贫血、发热、恶液质、腹水等表现。术前行消化道钡透11例,钡…  相似文献   

5.
6.
原发性心脏肿瘤127例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年9月~2004年1月,我们对127例原发性心脏肿瘤患者行手术治疗,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27例,男44例,女83例,10个月~72岁,平均39·89±16.75岁,60岁以上者14例。初发症状到确诊时间为30h~23年。115例患者表现为心悸、气促、乏力,有栓塞表现12例,其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心脏肿瘤的MRI特征性表现以及诊断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心脏肿瘤14例,良性10例,恶性4例。结果:良性肿瘤10例,定位、定性诊断全部正确。恶性肿瘤4例,定位诊断正确3例,良、恶性诊断正确3例,不同性质的恶性肿瘤定性诊断正确1例。MRI充分显示了心脏肿瘤的形态、大小、部位,累及的心腔及范围,尤其是其组织特定性可对脂肪瘤、纤维瘤等作出明确的定性诊断。结论:MRI检查对心脏肿瘤敏感性高,可显示心脏、心包全貌以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对心脏肿瘤的定位、定性诊断准确率高,但对不同性质恶性肿瘤之间的鉴别有一定困难。MRI应作为心脏肿瘤诊断的必需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原发性心脏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经手术治疗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心脏肿瘤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表现。结果:超声心动图可直接显示原发性心脏肿瘤的位置、形态、大小、血供情况、内部回声结构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79个原发性心脏肿瘤中,黏液瘤62个、脂肪瘤3个、横纹肌瘤2个、纤维瘤2个、间皮瘤1个、血管平滑肌肉瘤3个、横纹肌肉瘤4个、纤维肉瘤2个,良性70个、恶性9个。结论:原发性心脏肿瘤以良性为主,黏液瘤最常见。超声心动图对原发性心脏肿瘤能进行初步定性诊断和鉴别诊断,可作为诊断原发性心脏肿瘤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纵隔肿瘤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11.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诊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对1995~2005年收治的19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术前X线、胃镜及内镜活检确诊率分别为6.3%、10.5%、21%。全组均行手术治疗,手术切除率为89.5%。术后均辅以CHOP方案化疗。5年生存率为52%。ⅠE期、ⅡE期、ⅢE Ⅳ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83.3%、42.9%、25%。结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发病率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诊断较困难,极易误诊为胃癌。手术切除是治疗的主要方法。手术切除率和预后均优于胃癌,临床分期是判断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前列腺上皮内瘤(prostatic intraepithelial neoplasm,PIN)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37例PIN患者的临床资料。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PIN24例,其中高级别PIN(high grade PIN,HGPIN)8例,低级别PIN(low grade PIN,LGPIN)16例,行TURP手术22例,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2例;前列腺癌并发PIN 7例(均为HGPIN),行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5例,2例行雄激素全阻断治疗;其余病例为单纯HGPIN 4例,LGPIN 2例。结果 24例前列腺增生合并PIN患者随访1~6年,22例健康存活,2例HGPIN因年龄〉75岁,6个月后重复前列腺穿刺为HGPIN,复查PSA〉10ng/L行雄激素全阻断治疗,至今仍健康存活。7例前列腺癌并发HG-PIN者随访1~5年,6例均健康存活,1例5年后死亡。2例单纯HGPIN重复前列腺穿刺活检发现前列腺癌行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随访2~5年均健康存活。另2例单纯HGPIN及2例单纯LG-PIN予临床密切观察,随访2~6年均健康存活。结论病理检查是诊断PIN的唯一方法,HG-PIN是前列腺癌的癌前病变,应给予严密随访,必要时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3.
心脏破裂早期诊断及处理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目的:探讨心脏破裂的早期诊断和救治原则。方法:对20例心脏破裂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全组患者男15例,女5例,平均年龄39.6岁。其中心脏穿通伤8例,钝性伤6例,医源性损伤6例。现场紧急开胸4例,急诊手术治疗16例。结果:死亡13例,余全部康复出院。结论:对胸部外伤患者应高度警惕心脏破裂可能,早期诊断及手术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心脏破裂伤的诊治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心脏破裂伤的早期诊断和救治原则。方法对14例心脏破裂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全组患者男12例,女2例,平均年龄42岁。其中心脏穿通伤7例,外伤性室间隔缺损1例,钝性伤5例,医源性损伤1例。现场紧急开胸3例。急诊手术治疗lO例,择期手术1例。结果12例经手术治疗痊愈出院,死亡2例。结论对严重胸部外伤患者应高度警惕心脏破裂可能,早期诊断、果断手术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原发性纵隔肿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原发性纵隔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据病史、体格检查,结合X线胸片、胸部CT、磁共振成像等术前确诊98例(79.0%).手术治疗118例(95.2%)均获确诊,治愈110例(88 7%),死亡3例.随访期间无复发病例.结论:病史、体格检查与影像学检查相结合是原发性纵隔肿瘤的主要诊断手段;手术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尽早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肌内血管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肌内血管瘤(IMH)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和手术治疗经验.[方法]收集1995年1月至2010年6月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58例IMH完整病例,总结分析临床特点和辅助检查的临床价值,描述手术方式,提出手术要点.[结果]所有病例均行手术切除治疗,连带受侵犯的正常肌肉一并完整切除肿瘤,但有2例因肿瘤侵犯膝关节囊和整个股外侧肌,未能完整切除,但术后症状明显减轻,并且肿瘤未有进一步生长.随访33例,时间18个月至13年,平均5.5年.2例复发,因复发肿瘤发展缓慢,患者无症状,未行进一步治疗.无感染病例,无恶变病例.[结论]IMH临床常以局部疼痛,或同时伴有肿物,或者仅以发现肿物为表现.疼痛往往在运动后加重.结合辅助检查可以确诊.怀疑恶性肿瘤时术前须行病理明确.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术后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我院收治的48例胆道闭锁诊断、治疗经验。方法通过观察患儿大便、黄疸、肝脏体检、B超和ECT可迅速早期确诊。采用的基本术式为Kasai术Ⅰ式(肝门空肠Roux—Y吻合)39例,Kasai术Ⅱ式(肝门胆囊吻合术)2例,单纯肝活检7例。结果40例术后有胆汁排出,术后存活6个月以上17例(17/48,35.4%),3年以上无黄疽生存3例。结论早期诊断,争取60d内手术治疗,术中正确解剖肝门、术后积极防治胆管炎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发性脾脏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6例原发性脾脏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脾脏原发性肿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影像学检查能早期发现病变。B超、CT术前定位诊断正确率为100%。结论:影像学检查是原发性脾脏肿瘤诊断的主要手段。根治性脾切除(必要时合并胰体尾切除)是治疗原发性脾脏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影响本病预后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肺动脉瓣狭窄于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52例肺动脉瓣狭窄的病例,均于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手术,其中,单纯肺动脉瓣交界切开术29例,右室流出道跨瓣环心包补片加宽术15例,肺动脉瓣交界切开术加右室流出道肥厚肌束部分切除术8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无术后严重并发症。随访6个月-2年,心功能恢复0-Ⅰ级。结论: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的手术治疗肺动脉瓣狭窄是一种安全、效果优良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直肠类癌的诊断、病理学特点、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及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87~ 2 0 0 2年收治的 11例直肠类癌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所有病例术前均行直、乙状结肠镜检查 ,并活检 ,其中 5例术前确诊为直肠类癌。所有病例肿瘤距肛缘均≤ 8cm。肿瘤直径 <1cm者 3例 ,均无肌层浸润 ;肿瘤直径 >2cm者 5例 ,均有肌层浸润。免疫组化分析结果显示 :11例NSE呈阳性 ,10例CgA呈阳性 ,4例SYN呈阳性。局部切除术及电灼术共 3例。根治性手术 7例。术后随访 7~ 192个月 ,2例死于肝转移。最长存活时间为 192个月。结论 直肠指诊和直、乙状结肠镜检查是诊断直肠类癌最简单有效的手段。对可疑病变行活检时 ,除常规HE染色外 ,应加做免疫组化检查。手术切除是最佳的治疗方法。肿瘤大小及浸润深度是决定手术方式和预后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