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高血栓负荷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2016年8~12月于我院就诊的STEMI并行急诊PCI患者110例,根据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确定血栓负荷程度分为低血栓负荷组68例和高血栓负荷组42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冠状动脉高血栓负荷危险因素,用ROC曲线评估Lp-PLA2的预测价值。结果高血栓负荷组Lp-PLA2水平高于低血栓负荷组[(254.63±69.63)μmol/L vs(211.76±60.92)μmol/L,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p-PLA2是高血栓负荷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08,95%CI:1.001~1.015,P=0.024)。ROC曲线分析显示,Lp-PLA2预测STEMI患者冠状动脉高血栓负荷程度曲线下面积为0.686(95%CI:0.583~0.788,P0.01)。结论 Lp-PLA2对STEMI患者冠状动脉高血栓负荷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的关系。方法:入选151例在我院住院的NSTE-ACS患者,其中不稳定性心绞痛(UA)40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111例。入院后测定血浆D-二聚体浓度,计算GRACE评分并进行危险分层,分析NSTE-ACS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GRACE评分及危险分层的关系。结果:NSTEMI组D-二聚体含量的平方根及GRACE评分均高于UA组(P0.05和P0.01)。将所有NSTE-ACS患者作GRACE危险分层,高危组D-二聚体含量的平方根明显高于中危组及低危组(均P0.01),中危组与低危组D-二聚体含量的平方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所有NSTE-ACS患者按D-二聚体含量1.0μg/ml和≥1.0μg/ml分为低D-二聚体组和高D-二聚体组,高D-二聚体组GRACE评分明显高于低D-二聚体组(P0.01)。NSTE-ACS患者D-二聚体的平方根与GRACE评分呈正相关(r=0.335,P0.01)。结论:NSTE-ACS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GRACE评分具有良好的相关性。D-二聚体水平对于NSTE-ACS患者的早期危险分层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测定血浆C反应蛋白(CRP)和D-二聚体水平在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AMI)心脏破裂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观察50例AMI心脏破裂(心室游离壁破裂)患者血浆CRP和D-二聚体水平,并与50例AMI但未发生心脏破裂的患者进行对照比较。结果:心脏破裂患者组(实验组)CRP和D-二聚体水平较未破裂组(对照组)明显升高,CRP和D-二聚体水平高低与心脏破裂的发生率呈正相关(P<0.05)。从风险比看,高CRP患者的破裂风险是低的4.125倍,高D-二聚体患者的破裂风险是低的2.471倍。结论:AMI患者的血浆CRP和D-二聚体水平,作为一种敏感性指标,对预测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脏破裂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浆D-二聚体(DD)水平与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的关系。方法:选择STEMI患者81例,入院后立即测定血浆D-二聚体水平(采血时间距发病2~72 h),计算GRACE评分并进行危险分层,分析STEMI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GRACE评分及危险分层的关系。结果:根据GRACE评分将STEMI患者作危险分层,高危组D-二聚体水平的平方根明显高于中危组及低危组(均P0.01),中危组与低危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患者按D-二聚体水平的高低分为高DD组和低DD组,高DD组患者GRACE评分明显高于低DD组(P0.01)。STEMI患者D-二聚体水平的平方根与GRACE评分呈正相关(r=0.457,P0.01)。结论:STEMI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GRACE评分正相关。D-二聚体检测对于STEMI患者的危险分层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和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纳入2016年3月—2018年12月因冠心病于我院首次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的病人202例,根据复查造影时有无ISR分为ISR组30例、无ISR组172例,检测病人首次入院术前的Lp-PLA2和RDW水平,分析其与ISR的关系。结果 ISR组肌钙蛋白I(cTnI)、C反应蛋白(CRP)、Lp-PLA2、RDW水平明显高于无ISR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低于无IS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TnI、CRP、Lp-PLA2、RDW是ISR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Lp-PLA2≥277 ng/mL,RDW≥13%预测冠心病支架植入病人发生ISR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9和0.847;Lp-PLA2联合RDW的预测价值大于单一指标,其AUC为0.946,敏感度为93.3%,特异度为80.2%。结论 高Lp-PLA2和RDW水平为冠心病支架术后病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1例,入院后立即测定血浆D-二聚体浓度(采血时间距发病2 h-72 h),计算GRACE 评分并进行危险分层,分析STEMI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GRACE评分及危险分层的关系。结果:根据GRACE评分将所有STEMI患者作危险分层,高危组患者D-二聚体含量的平方根明显高于中危组及低危组(P均<0.01),中危组与低危组D-二聚体含量的平方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所有患者按D-二聚体含量的高低分为高DD组和低DD组,高DD组患者GRACE评分明显高于低DD组(P<0.01)。STEMI患者D-二聚体的平方根与GRACE评分呈正相关(r=0. 457,P<0.01)。结论:STEMI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越高,GRACE评分越高,两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D-二聚体检测对于STEMI患者的危险分层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水平联合CHA2DS2-VASc评分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PCI术后无复流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8月大连市友谊医院心内科接受直接PCI的老年STEMI患者117例,根据TIMI血流和心肌呈色分级分为复流组92例,无复流组25例。又根据D-二聚体水平分为高D-二聚体组75例(D-二聚体>1.01 mg/L),低D-二聚体组42例(D-二聚体≤1.01 mg/L)。比较复流组和无复流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及CHA2DS2-VASc评分,分析两者对无复流现象的预测价值。结果无复流组D-二聚体及CHA2DS2-VASc评分明显高于复流组(1.72 mg/L vs 0.48 mg/L,P=0.001;4.00分vs 3.00分,P=0.002)。ROC曲线分析显示,D-二聚体联合CHA2DS2-VASc评分预测无复流的曲线下面积为0.777(95%CI:0.683~0.870,P=0.001),较两者单独预测无复流效果更好。高D-二聚体组血栓抽吸和无复流比例明显高于低D-二聚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D-二聚体及CHA2DS2-VASc评分是无复流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P<0.01)。结论血浆D-二聚体水平联合CHA2DS2-VASc评分预测无复流现象较单用D-二聚体水平或CHA2DS2-VASc评分更敏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比值(DFR)与老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肌微灌注和远期预后的关系。方法:连续性入选老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病人242例,其中3例失访,共239例病人纳入本研究,依据DFR分为低DFR组(82例)、中间DFR组(70例)和高DFR组(87例)。比较3组临床资料、介入相关指标、心肌灌注情况和临床预后。结果:高DFR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肌钙蛋白I(cTnI)峰值、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峰值、D-二聚体和DFR高于低DFR组、中间DFR组(P<0.05),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低DFR组、中间DFR组(P<0.05)。高DFR组高血栓负荷比例、术中行血栓抽吸比例、术后慢血流/无复流比例、术后校正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帧数(cTFC)和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心肌灌注帧数(TMPFC)均高于低DFR组、中间DFR组(P<0.05)。PCI术后和随访至1个月,高DFR组LVEF低于低DFR组、中间DFR组。随访1年,高DFR组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低DFR组、中间DFR组(32.2...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冠心病病人血液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D-二聚体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130例冠心病病人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130名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Lp-PLA2、hs-CRP、D-二聚体各项生化指标水平,观察组病人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数量,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检验各项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Lp-PLA2、hs-CRP、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p-PLA2与低密度脂蛋白(LDL)及冠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73、0.735,P0.05);D-二聚体与hs-CRP及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74、0.772,P0.05);hs-CRP与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TnⅠ)、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82、0.694、0.705,P0.05)。结论 Lp-PLA2可作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预测指标;hs-CRP与D-二聚体及心肌损伤指标关系密切,表明炎症与血栓形成及心肌损伤关系密切;D-二聚体与心功能等级密切相关,心功能不全可能是D-二聚体水平升高的重要诱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脑利钠肽(BNP)、D-二聚体的水平与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关系,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376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152例,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30例及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74例。采用双抗夹心免疫荧光法检测BNP浓度;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hs-CRP、D-二聚体。出院后90d以电话、复查等手段随访本人或亲属,询问并记录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UAP、NSTEMI和STEMI外周血hs-CRP、BNP和D-二聚体水平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3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UAP组最低(4.61%),NSTEMI组次之(16.67%),STEMI组最高(24.32%),其中UAP组和NSTEMI组、UAP组和STEMI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TEMI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NSTEMI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血压病、hs-CRP、BNP、D-二聚体、LDL是ACS患者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高危影响因素。结论:外周血hs-CRP、BNP、D-二聚体是反映ACS患者近期心血管事件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血浆D-二聚体含量对术后心肌损伤的预测价值.方法:68例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根据术后12~24 h肌钙蛋白Ⅰ(cTnI)是否≥1.0 ng/ml而分为肌钙蛋白阳性组及肌钙蛋白阴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手术前、后血浆D-二聚体含量,并进行两组间的比较.结果:肌钙蛋白阳性组血浆D-二聚体含量术后即刻及术后12~24 h均高于术前(P<0.05),在各时间点的血浆D-二聚体含量均高于肌钙蛋白阴性组(P<0.05).多变量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术前及术后即刻血浆D-二聚体含量、术前血管狭窄程度是术后cTnI升高的独立预测指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预测术后cTnI升高的最佳界值为术前血浆D-二聚体含量≥0.345 mg/L.结论:术前血浆D-二聚体含量是术后心肌损伤的独立预测因素,术前血浆D-二聚体含量≥0.345 mg/L者应视为术后cTnI升高的高危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浆肌钙蛋白I(troponin I,cTnI)、D-二聚体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肺栓塞所致胸痛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52例胸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最终经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80例(心梗组),急性肺栓塞72例(肺栓塞组)。对所有患者进行血浆cTnI、D-二聚体水平检测,对比两组的检测结果,分析cTnI、D-二聚体对急性心肌梗死与急性肺栓塞的鉴别效果。结果肺栓塞组的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心梗组,cTnI水平显著低于心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D-二聚体ROC曲线的AUC值为(0. 95±0. 05),95%CI=0. 82~0. 99,最佳界点值442ng/m L,其对急性肺栓塞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1. 00、0. 95。cTnI ROC曲线的AUC值为(0. 95±0. 02),95%CI=0. 92~0. 97,最佳界点值0. 37ng/m L,其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 85、1. 00。cTnI、D-二聚体拟合数据后,ROC曲线AUC值为(0. 98±0. 02),最佳界点值取0. 17,其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1. 00、0. 99。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与急性肺栓塞引起的急性胸痛,联合进行血浆cTnI、D-二聚体检测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特定microRNA在血瘀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血浆中的分布特点。方法:入选北京中医医院怀柔医院心血管科2018年12月—2020年12月住院的40例中医辨证为血瘀型病人,入院后诊断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者32例为观察组,未诊断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8例为对照组,收集两组病人血清肌钙蛋白I(cTnI)、B型钠尿肽(BNP)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资料,并对两组病人血浆中特定microRNA进行检测分析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cTnI及BNP明显升高,LVEF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血浆miR-133 aRNA、miR-208 RNA、miR-1 RNA表达水平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病人血浆miR-21RNA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miR-133a、miR-208、miR-1在血瘀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中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其可能成为预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及辅助评估心功能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其临床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研究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患者196例,其中ACS组133例,对照组63例,ACS组又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41例、急性心肌梗死组(AMI)92例。各组均记录入院时血浆D-二聚体、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水平,其中AMI组还分别记录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血栓积分(TS)及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分析血浆D-二聚体与ACS相关性研究。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MI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CK-MB与肌钙蛋白I水平均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UAP组CK-MB与肌钙蛋白I水平升高,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中TMP 0~1级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TMP 2~3级(P<0.05),TS≥2分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TS<2分者(P<0.05),出现MACE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者(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可作为诊断早期ACS的参考指标;AMI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升高高度提示血运重建后心肌组织灌注不佳及冠脉血管血栓高负荷,MACE发生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D-二聚体水平与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ed myocardiol infarction,STEMI)患者直接PCI后无复流的关系。方法连续性入选老年急性STEMI接受直接PCI患者124例,根据术后即刻血流TIMI分级和心肌染色分级将患者分为正常血流组84例和无复流组40例。比较2组D-二聚体水平,并探讨D-二聚体水平与术后无复流发生的关系。结果无复流组患者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血流组[0.91(0.55,1.41)mg/L vs 0.46(0.33,0.96)mg/L,P=0.00]。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二聚体水平是介入术后无复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4.18,95%CI:1.18~14.7,P=0.026)。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前D-二聚体界值为0.74mg/L时,预测术后无复流发生的敏感性为70.0%,特异性为72.6%。血浆D-二聚体0.74mg/L患者的无复流发生率明显高于血浆D-二聚体≤0.74mg/L患者无复流发生率(54.0%vs 17.5%,P=0.00)。结论老年急性STEMI患者接受直接PCI后,冠状动脉无复流发生与D-二聚体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与非糖尿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应激性高血糖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8月在唐山市丰润区人民医院内科确诊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162例,根据病人入院次日清晨空腹血糖(FBG)水平分为非应激性高血糖组(FBG<7.0 mmol/L,76例)、应激性高血糖组(FBG≥7.0 mmol/L,86例)。采用全功能酶标仪测定各组血清瘦素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讨非糖尿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的危险因素。结果应激性高血糖组瘦素水平明显高于非应激性高血糖组(P<0.05);应激性高血糖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纤维蛋白原(FIB)、FBG、三酰甘油(TG)、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态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及心脏主要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高于非应激性高血糖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非应激性高血糖组(P<0.05);瘦素与CK-MB、cTnI、FBG、LVEDD、TG、FIB、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LVEF呈负相关(P<0.05);高水平的TG、瘦素、cTnI均为非糖尿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发生应激性高血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瘦素高表达组FBG、应激性高血糖发生率、LVEDD、MACE发生率高于瘦素低表达组(P<0.05),LVEF低于瘦素低表达组(P<0.05)。结论非糖尿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应激性高血糖病人血清瘦素升高,高水平的瘦素为非糖尿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发生应激性高血糖的独立危险因素,高水平瘦素的非糖尿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预后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PCI后出现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SFP)的潜在临床预测因素。方法选择接受急诊PCI术的老年STEMI患者419例,根据PCI后TIMI分级分为对照组(3级)347例和实验组(0~2级)72例,收集受试者一般临床资料及血管造影等资料。采用ROC曲线分析CSFP的预测因素。结果实验组术中再灌注损伤、支架总长度、造影剂剂量、支架后扩张、合并心源性休克、D-二聚体水平、住院期间病死率以及LVEF<50%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支架后扩张、D-二聚体水平、造影剂剂量及合并心源性休克均为CSF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D-二聚体水平、支架后扩张及两者联合检测预测CSFP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18(95%CI:0.543~0.693)、0.585(95%CI:0.513~0.657)、0.670(95%CI:0.603~0.738)。高D-二聚体患者CSFP发生率和住院期间病死率明显高于低D-二聚体患者(P<0.01)。结论D-二聚体水平及行支架后扩张为CSFP的独立危险因素,且D-二聚体是CSFP不良预后的可靠标志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与低年龄段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7月在北京地坛医院心内科住院的AMI病人9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收集同期非AMI病人9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基线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研究相关指标与低年龄段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并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纤维蛋白原(Fib)、脂蛋白a(LPa)、血尿酸(UA)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cy、D-二聚体、血钙水平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血钙2.27 mmol/L、Hcy10.73μmol/L是低年龄段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但Hcy10.73μmol/L的诊断价值较低。结论血浆Hcy、D-二聚体是低年龄段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检测Hcy、D-二聚体水平或可成为评估和预测低年龄段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水平提高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3年12月我院血管外科收治的19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的相关实验室检查,观察病人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分析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提高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价值。结果 191例病人中,85例为急性血栓,80例为慢性血栓,26例为亚急性血栓,急性血栓中有15例病人合并肺栓塞,慢性血栓中有1例合并肺栓塞,166例病人D-二聚体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测值大于标准值(0.5mg/L),25例病人测值低于标准值(0.5 mg/L)。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慢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明显升高。结论血浆D-二聚体水平对提示下肢深静脉血栓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助于提高超声检查的效率,可作为重要的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筛选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检测血浆D-二聚体浓度(D-dimer)在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中危险分层的应用.方法 共收集146例患者(NSTE-ACS组111例,对照组35例).根据TIMI-11B危险积分[1]将NSTE-ACS患者分为低分组34例,中分组38例,高分组39例.测定所有患者D-dimer、肌钙蛋白I(TNI)、C-反应蛋白(CRP).结果 血浆D-dimer在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I)组明显高于不稳定心绞痛(UA)组 .P<0.01.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根据TIMI危险积分,高分组血浆D-dimer浓度显著高于中分组和低分组(P<0.01),中分组较低分组升高(P<0.05).当D-dimer取值>575 μg/mL时,诊断NSTE-ACS高分组的敏感性是87.18%,特异性是77.57%.D-dimer与CRP、TNI呈正相关性(r=0.830,P<0.01;r=0.559,P<0.01).结论 血浆D-dimer水平在NSTE-ACS患者中明显升高,在TIMI不同危险积分组中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