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脑瘫患儿拇指内收治疗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对策。方法对于38例脑瘫患儿拇指内收应用针灸、推拿按摩、Bobath法矫正拇指内收及康复护理,3个月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38例脑瘫患儿干预前后拇指内收肌肌张力均得到明显改善(p<0.01),正常化23.68%,显效26.32%,好转47.37%,无效2.63%。结论综合康复训练与有效的康复护理对矫正脑瘫患儿拇指内收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2.
赵阳  梁松 《现代康复》2001,5(12S):78-78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对脑性瘫痪拇指内收畸形的疗效。方法:52例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拇指夹板固定,手传统中医按摩,A型肉毒毒素肌肉注射,对照组采用拇指夹板固定,手传感中医按摩,结果:两组经过3个月治疗,观察组拇指腕掌外展活动度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性(P<0.05),结论:A型肉毒毒素肌肉注射对脑性瘫痪拇指内收畸形的疗效较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 A型肉毒毒素对脑性瘫痪拇指内收畸形的疗效 . 方法 52例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 观察组采用拇指夹板固定、手传统中医按摩 , A型肉毒毒素肌肉注射 ; 对照组采用拇指夹板固定、手传统中医按摩 . 结果两组经过 3个月治疗 , 观察组拇指腕掌外展活动度明显改善 ,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 P<0.05) . 结论 A型肉毒毒素肌肉注射对脑性瘫痪拇指内收畸形的疗效较显著 .  相似文献   

4.
李倩  侯梅  张强  张红  张福平 《中国康复》2014,29(3):179-182
目的:探讨手-臂双侧徒手强化训练(HABIT )对脑瘫患儿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脑瘫患儿84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作业治疗,观察组采用 HABIT 治疗。采用上肢功能评定量表(QUEST )和能力低下患儿评定量表(PED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2周后,2组各量表评分均有所提高,但同期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观察组各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各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QUEST量表承重及保护性伸展部分与治疗前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项评分及PEDI评分均明显提高( P<0.05)。不同年龄组患儿比较,2组各量表评估分数增加值显著不同( 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与常规OT 治疗相比,HABIT 方法能更好地提高脑瘫患儿的上肢功能,且较小年龄组患儿进步较快。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4~12岁不同类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和手功能受损的状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联性.方法 对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143例4~12岁脑瘫患儿采用中文版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和手功能分级系统(MACS)进行评定.结果 痉挛性双瘫患儿33例(60.0%)GMFCS和MACS分级Ⅰ~Ⅱ级;痉挛性四肢瘫患儿28例(75.7%)GMFCS和MACS分级Ⅲ~Ⅴ级;痉挛性偏瘫患儿21例(55.3%)GMFCS和MACS分级Ⅰ级,2例患儿GMFCSⅡ级,14例MACS Ⅱ级.GMFCS与MACS之间的具有中等程度的相关性(r=0.67,P<0.05).结论 GMFCS和MACS评价可以明确不同类型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和手功能的受损状况.  相似文献   

6.
肉毒毒素在小儿脑性瘫痪拇指内收畸形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松  赵阳  李树春 《临床荟萃》2002,17(22):1341-1342
脑性瘫痪 (cerebralpalsy ,CP)拇指内收畸形较为常见 ,治疗效果不佳且易被忽视 ,影响患儿手功能的改善。我中心1999年 5月以来应用A型肉毒毒素 (BTX A)治疗CP患儿拇指内收畸形 ,并与单纯应用传统中医按摩和夹板固定相比取得较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5 0例CP患儿 ,诊断与分型符合第一届全国小儿脑瘫座谈会确定的标准[1] 。年龄 1岁 4个月至 14岁 ,均为痉挛型 ,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 2 5例中男 19例 ,女 6例 ,年龄(48.76± 36 .2 2 )月 ;对照组 2 5例中男 18例 ,女 7例 ,年龄(5 5 .16± 4 0 .…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于脑功能定位和中医规范化辨证的个性化针刺治疗方案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55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n=29)和对照组(n=26)。治疗组采用个性化针刺治疗方案结合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益脑十六穴针刺治疗方案结合康复训练。共3个月。采用残疾儿童评定量表(PEDI)移动能力部分进行测评。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PEDI移动能力部分积分改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移动能力产生积极的影响,个性化针刺治疗对痉挛性脑瘫患儿移动能力的改善可能优于益脑十六穴。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下肢内收肌高张力的临床效果。方法痉挛型脑瘫患儿100 例,随机分为实验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针刺治疗。治疗前和治疗3 个月后,分别用关节量角器法测量内收肌角度,评定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88) D区、E区分值。结果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能缓解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内收肌高张力,并改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改善肌张力低下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坐位平衡及肌张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级别为Ⅲ或Ⅳ级肌张力低下型的脑瘫患儿20例.按照年龄、性别及GMFCS级别等配对后随机分为试验组(肌内效贴+常规运动疗法)和对照组(常规运动疗法),每组各10例.肌内效贴单次贴扎维持1d,5次/周,常规运动疗法40min/次,5次/周,共治疗8周.在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GMFM-88项量表)、坐位平衡功能(SAS)及肌张力(跟耳试验、足背屈角、股角)等进行评定,同时观察并预防过敏反应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坐位(GMFM-Ⅱ区)、坐位平衡(SAS)及肌张力情况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其中跟耳试验及坐位平衡的改善,试验组(跟耳试验左56.67±4.03,跟耳试验右61.00±6.16,SAS评分17.33±1.89)疗效优于对照组(跟耳试验左52.67±3.39,跟耳试验右51.33±4.19,SAS评分13.33±2.05),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粗大运动功能(GMFM-Ⅱ区)、足背屈角及股角两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结论:肌内效贴结合运动疗法可显著改善肌张力低下型脑瘫患儿的坐位平衡和躯干肌张力情况,提高患儿坐位的姿势控制能力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常规康复治疗配合根据Peabody粗大运动发育量表评估结果而设定的动作进行训练(指导家长参与)的康复治疗方法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脑瘫患儿按粗大运动功能测试分级系统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包括运动疗法(主要是Bobath疗法)、理疗等,观察组采用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指导家长参与根据PDMS—GM量表评估结果而设定的动作进行训练。于治疗前后用88项版本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测评两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所测的GMFM-88的总百分比较治疗前提高(P〈0.001),但观察组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常规康复治疗配合根据PDMS—GM量表评估结果而设定的动作进行训练(指导家长参与)的康复治疗方法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石蜡疗法配合作业疗法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拇指内收的效果。方法 10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观察组采用作业疗法及石蜡疗法;对照组仅接受作业疗法。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石蜡疗法配合作业疗法可促进痉挛型脑瘫患儿拇指功能的恢复,效果优于单纯作业疗法。  相似文献   

12.
踝足矫形器对小腿三头肌痉挛的脑瘫患儿康复治疗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王月红  孙梅玲 《中国康复》2007,22(3):174-175
目的:探讨踝足矫形器在脑瘫康复治疗中对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伴有小腿三头肌痉挛的脑瘫患儿71例,分为矫正组50例和对照组21例,均采用以Vojta法,Bobath法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其中矫正组患儿下肢肌张力有所下降,踝关节活动度好转,足背屈(被或主动)近90°时取模制作踝足矫形器(AFO),并在无训练时坚持每天配戴。治疗前后2组均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进行大运动功能评分。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大运动功能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提高(P〈0.001),矫正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生理学疗法辅以踝足矫形器更有利于脑瘫患儿大运动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3.
罗颖  刘夕东  梅洪 《中国康复》2011,18(6):469-470
目的:观察踝足矫形器(AFO)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及ADL的影响。方法:CP患儿26例,随机分为AFO组和对照组各13例,在采用相同的综合康复治疗的基础上,AFO组患儿每次治疗后坚持佩戴AFO。治疗前后采用改良Ashworth评定2组患儿腓肠肌痉挛程度;测量休息位踝关节角度(rROM);脑瘫粗大运动评分量表(GMFM)评定站立和走跑跳两大运动功能及参照Barthel指数评定ADL能力。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2组患儿腓肠肌痉挛程度及rROM均明显改善(P〈0.05);AFO组表现更明显(P〈0.05)。GMFM和ADL评分AFO组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结论:AFO可降低CP患儿下肢的肌张力,矫正足踝部畸形。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治疗小儿脑瘫精细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对57例脑瘫患儿以穴位注射为主,配合作业疗法进行治疗,并以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量表评估疗效。结果治疗后,34例(59.7%)精细运动发育商提高;45例(78.9%)抓握能力指数提高;53例(92.9%)视觉感知能力指数提高。结论穴位注射配合作业疗法治疗小儿脑瘫精细运动功能障碍确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4~6岁不同类型脑瘫患儿的智力水平分布及特征,对智力特点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215例4~6岁脑瘫患儿进行基础资料登记、智力评定、粗大运动功能分级评定等。结果210例完成智力评定,其中智力低下患儿113例(53.81%)。痉挛型双瘫、偏瘫和不随意运动型患儿的平均智力水平高于痉挛型四肢瘫、共济失调型;其中痉挛型双瘫患儿的言语智商(VIQ)和操作智商(PIQ)有显著性差异(P<0.05)。GMFCS分级Ⅳ~Ⅴ级者及并发癫痫、小头畸形者,智力低下的发生明显高于GMFCS分级Ⅰ~Ⅲ级者及不伴癫痫、小头畸形者(P<0.05)。结论4~6岁脑瘫患儿智力低下的发生和脑瘫类型、GMFCS分级及并发癫痫、小头畸形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五行体感音乐对脑瘫患儿肌张力的影响。方法将9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分为常规治疗组、聆听组(常规治疗+聆听五行角音)、体感音乐组(常规治疗+五行体感音乐),每组30例,每次30 min,每天1次,20 d为1个疗程,于1个疗程前后分别评估患儿双下肢肌张力。结果治疗前三组患儿年龄、性别、关节活动度、肌张力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聆听组及体感音乐组肌张力较治疗前降低(P<0.05);体感音乐组下肢髋、膝、踝关节活动度较治疗前改善(P<0.05)。结论五行音乐聆听及体感音乐均可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肌张力,五行体感音乐可有效改善下肢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17.
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引导式教育在脑瘫患儿康复的作用。方法对60 例脑瘫患儿采用引导式教育(观察组),56 例脑瘫患儿予以综合康复疗法(对照组),观察两组患儿康复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引导式教育有利于脑瘫患儿的康复。  相似文献   

18.
强制性诱导运动疗法对偏瘫型脑瘫患儿上肢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观察强制性诱导运动疗法(CIMT)对偏瘫型脑瘫患儿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22例0~3岁偏瘫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应用CIMT治疗,用低温板材塑形制作限制性器具,限制健侧手活动,对患儿进行集中、大量、重复的练习和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活动,设计循序渐进的治疗方案,每天4h,每周6d,疗程2个月。治疗前后采用脑瘫儿童精细运动功能评估量表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精细运动能力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但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CIMT治疗偏瘫型脑瘫患儿可提高患儿上肢功能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9.
Cerebral Palsy (CP) is a muscle and movement disorder that affects children and is the result of early brain injury. The causes and nature of the brain damage may vary considerably, which renders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a heterogeneous group. Only recently has research begun to utilize technology to determine the nature of the brain injury and the relation to clinical observations. This paper reviews neuropsychological findings on children with a diagnosis of CP with regard to the spastic, dyskinetic, and ataxic types. Specifically, areas of sensorimotor functioning, language and verbal skills, visual-spatial and perceptual skills, learning and memory, and executive functioning are reviewed. Implications for learning as well as a neurobiological cause of executive function deficit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不同粗大运动功能分级脑瘫患儿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的效果。方法对132 例实行SPR手术治疗的患儿按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分级,比较各组间疗效。结果不同GMFCS分级脑瘫患儿SPR术后肌张力、粗大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明显改善(P<0.01);GMFCS Ⅰ级者肌张力下降更为明显(P<0.01);GMFCS Ⅱ级者粗大运动功能改善更为显著(P<0.001);GMFCS Ⅰ级与GMFCS Ⅳ级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较其余各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性(P=0.067)。结论SPR手术对于不同GMFCS分级脑瘫患儿的疗效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