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肝胆管结石病人的最合理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4月至2000年2月手术配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25例。结果 25例肝胆管患者,左外叶切除21例,左半肝切除3例,右后叶切除1例,3例同时附加胆总管空肠Roux—en—Y端侧吻合,无手术死亡。术后结石残留3例,经纤维胆道镜均顺利取出。结论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肝胆管结石病人就诊时结石分布并不按严格的叶段分布;术中纤维胆道镜可以发现切除肝以外的散在结石,可大大降低结石残留率;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有可能预防迟发性肝胆管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手术和纤胆镜联合治疗肝胆管结石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998年9月~2003年6月共380例手术和纤胆镜联合治疗肝胆管结石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380例肝胆管结石病人术中应用纤胆镜技术后。残留结石率由38%降到12.9%,132例术中纤胆镜发现合并肝内胆管狭窄,其中30例为假性狭窄,经纤胆镜扩张后治愈,其余采用了相应的手术方式。49例残留结石的病人术后均采用纤胆镜取石,残留结石率为1.9%,4例因多次取石费用高而放弃,3例因胆道出血而放弃。结论 肝胆管结石的手术中联合应用纤胆镜可使肝内结石的诊断更明确、取石更有效,并对手术方式的选择有指导意义,术后经T管窦道纤胆镜取石是治疗肝H日管残留结石的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肝胆道复发结石再手术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肝胆道复发结石58例,其中肝内胆管复发石12例,肝外胆管复发石24例,肝内、肝外胆管复发石22例,手术行胆道探查、取石加T管引流28例,肝叶(或段)切除25例,胆肠内引流5例。术中应用纤胆镜18例,术后纤胆镜应用30例。结果 治愈57例,死亡1例。结石取净率达94.7%。结论 为减少肝胆道复发结石再手术率,提高远期治疗效果,必须有充分的术前准备;肝叶切除是治疗肝内胆管复发结石的首选方法;纤胆镜在肝胆道复发结石临床应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肝左右叶联合切除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的经验及其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1年8月至2007年8月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肝左右叶联合切除治疗复杂的原发性肝胆管结石47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统计结石的分布、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及治疗效果。结果 47例病人中15例有胆道手术史。所有病例左右肝均有结石,其中7例合并尾叶结石,21例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术中发现合并肝内外胆管狭窄23例。所有病例均采用肝左右叶联合切除术,其中3例行右肝胆管树切除术,6例行右肝后叶胆管树切除术。附加手术:28例行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19例附加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3例附加肝实质切开取石术。47例病人手术死亡2例。术后出现腹腔感染3例,右前叶结石残留1例,左内叶结石残留1例。随访16个月至17年,生活质量优良率为88.89%。结论 肝左右叶联合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并发症少、残留结石少、远期疗效好,是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5.
肝胆管结石再手术原因及处理:附81例报告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目的 探讨肝胆管结石再手术的原因及手术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81例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再手术的方法主要包括肝叶切除、肝肠Roux en Y盆式内引流、肝叶切除加肝胆管Roux en Y盆式内引流。结果 肝胆管结石再手术的主要原因包括胆管狭窄和结石残留、胆管变异、合并胆管细胞癌等 ,再次手术后经胆道造影证实残留率为 6.2 % ,随访术后病人优良率为93 .8%。结论 清除结石、解除狭窄、矫正崎形、切除病肝、通畅引流系肝胆管结石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6.
肝胆管结石并狭窄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回顾性分析近12年来收治的64例肝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64例均手术治疗,肝叶(段)切除术19例,胆管空肠端侧Roux-en-Y吻合术21例,2种方法联合使用24例;其中行T 管和U管引流分别为11 例和8 例,肝门部肝胆管狭窄整形9例。全组无术中及术后死亡;随访0.5 ~12 年,术后残留结石7例,残石率10.9%。术后用胆道镜取石4例,取净3例;体外震波碎石3例,结合冲洗及中药治疗,排净2例,最终残石率3.12%。提示肝段(叶) 切除联合其他手术是治疗肝胆管结石较为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肝段切除联合手术加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外科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近 12年来对 2 3 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 ,根据结石的部位和肝胆系统的病理改变分别选择不同的手术 ,配合使用纤维胆道镜取石等综合措施治疗。结果  (1)行肝段 (叶 )切除 胆管空肠Y型吻合 10 3例 ,优良 91.8% ;(2 )行肝胆管切开取石、解除狭窄后与空肠Y型吻合 45例 ,优良 81.2 % ;(3 )行单纯胆道探查取石 T管引流72例 ,优良 69.3 % ;(4 )行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 4例及右肝段切除 T管引流 6例。结论 对肝胆管结石患者应采用肝段 (叶 )切除联合手术或高位胆管切开取石肝胆管空肠Y型吻合手术 ,并配合术中、术后纤维胆道镜取石 ,有利于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经T管窦道纤维胆道镜治疗术后胆道残余结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肝胆管结石治愈率,方法:对我院1989年8月-2001年8月间术后用纤维胆道镜治疗肝胆管残余结石275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取尽结石252例(91.6%);23例我石未取尽(8.4%),影响术后胆道镜取石疗效的主要因素,包括T管放置不当,T管脱落后窦道闭合,残留结石大小,嵌顿与否,肝内胆管是否狭窄,手术方式。结论:在肝胆管结石症的外科治疗中,纤胆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但不能完全代替病肝切除。  相似文献   

9.
纤维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19年回顾   总被引:57,自引:4,他引:53  
总结19例来纤维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的结构。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9例来纤维胆镜治疗肝胆管结石的病例。2517例接受的病人分为3组,A组:术中纤但镜取石者1162例;B组;术后经胆道引流管窦道治疗者1228例,C组:术后切开永久性皮下通道治疗者127例。结果A组配合肝段切除结石取净率94.4%,B组结石取净率85.6%,C组结石取净率92.1%。结论纤胆镜在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应强调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肝叶(段)切除联合手术治疗肝胆管结石并狭窄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8年7月至1999年7月行肝叶(段)切除联合手术治疗肝胆管结石并狭窄29例的治疗情况。结果 29例肝叶(段)切除术中同时行胆管切开整形和胆管空肠吻合22例,T管引流术7例,胆道镜术中及术后检查取石18例,本组无手术死亡,27例随访1-11年,随访率为93.10%,无结石复发,优良率为89.65%。结论 肝叶(段)切除联合手术是当前治疗肝胆管结石并狭窄的理想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11.
术中超声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术中超声(IOUS)联合纤维胆道镜在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185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中、术后应用胆道镜取石(下称胆道镜组)96例和IOUS联合纤维胆道镜取石(下称联合组)89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胆道镜组残石率(9.38%)高于联合组(2.08%)(P=0.041);结石复发率(12.34%)也高于联合组(3.61%)(P=0.036);两组胆管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7),胆道镜组3例重型胆管炎需再次手术治疗.结论 在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中,采用术中超声联合纤维胆道镜能降低残石率及结石复发率,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硬质胆镜与纤维胆道镜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中治疗胆管结石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6例确诊的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硬质胆镜组和纤维胆道镜组2组,分别行腹腔镜联合硬质胆镜和纤维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治疗,比较2组患者不同胆管部位的探查成功率、取石率、残石率及巨大嵌顿结石的取出率。结果:2组患者探查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硬质胆镜组和纤维胆道镜组I期取石率分别为69.8%和58.1%,总取石率分别为90.7%和83.7%,残石率分别为9.3%和11.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硬质胆镜组和纤维胆道镜组肝内胆管巨大嵌顿石取出率分别为85.7%和45.5%,硬质胆镜组高于纤维胆道镜组(χ2=4.588,P=0.032);胆总管下段巨大嵌顿石取出率分别为90.9%和61.5%,硬质胆管镜组高于纤维胆道镜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67,P=0.085);肝脏边缘结石取出率分别为33.3%和50.0%,纤维胆道镜组高于硬质胆镜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0.486,P=0.486)。结论:纤维胆道镜和硬质胆镜在治疗胆管结石中各有不同的优势,临床应用中2种胆道镜合理配合应用有助于提高取石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联合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7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n=35例)与对照组(n=35例),两组均行胆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切除病变部位肝段,观察并对比两组手术有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残石率、术后复发率。所得数据采用χ2检验。结果:观察组手术有效率为88.57%,显著高于对照组(65.7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残石率(5.71%)、复发率(5.7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胆道镜联合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疗效显著,安全性肯定,是较理想的治疗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介绍纤维胆道镜治疗胆道残石的经验体会。 方法 回顾分析 19年来纤维胆道镜诊治 110 5例胆道残余结石的临床资料。 结果  10 6 7例残石中 ,镜检取石 14 83例次 ,结石取净 10 35例 ,残石取净率 97% ;未能取净残石 32例 ,全组无死亡。 结论 纤维胆道镜治疗胆管残余结石不仅能降低结石残留 ,避免病人多次手术 ,而且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费用低、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应用纤维胆道镜治疗肝胆管残余结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纤维胆道镜取石在肝胆管残余结石治疗上的价值以及彗星征定律的镜外表现。方法 对1996年4月至1999年12月的240例次胆道术后患者进行纤维胆道镜经T管窦道取石。结果 结石取净率达98.1%。结论 取石前胆汗色泽如呈米汤术改变或有絮状物,则必有结石残留。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方法探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胆道取石的方法。方法 :于腹腔镜下对胆总管结石 4 5例按由简单到复杂 ,由损伤轻到损伤重的原则应用冲洗、挤压及分离钳、胆道镜、改良取石钳取石。结果 :用冲吸法取净结石 3例 ,占 6 .6 % ;挤压和分离钳取净结石 13例 ,占 2 8 9% ;胆道镜取净结石 11例 ,占 2 4 % ;取石钳取净结石 18例 ,占 4 0 %。结论 :腹腔镜下胆总管取石应遵循由简到繁的原则 ,用取石钳取石较为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术中胆道造影与胆道镜的联合应用在胆总管结石手术中的重要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04例胆总管结石(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第一阶段为2005年5月至2010年1月期间完成的74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术中胆道镜检查,留置T管,再经T管行术中胆道造影检查。第二阶段为2010年2月至2013年3月的30例患者,在第一阶段经验的基础上分两组:①开腹免T管组,共17例;②腹腔镜组,共13例,其中5例为经胆囊管取石,免T管手术;8例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留置T管手术,术中或术后再经T管胆道造影检查。结果第一阶段74例中,术中经常规胆道探查后,再行纤维胆道镜检查发现有结石残留者13例,占18.9%。术后并发切口感染6例,急性心梗1例。全部10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在两个阶段中,共有82例行胆囊切除并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另共有22例行胆囊切除并经胆囊管胆总管切开取出胆总管结石免T管手术。所有患者无死亡,无胆管损伤,无胆管残余结石,均痊愈出院。结论在胆囊切除并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手术中联合应用胆道造影与胆道镜安全可靠,治疗效果满意,能很好地降低残余结石率。  相似文献   

18.
An endoscopic approach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intrahepatic stones is presented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4 cases, in which complete removal of intrahepatic stones was done by postoperative choledochoscopy. Postoperative choledochoscopy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gall-stone disease is not difficult to perform. The choledochofiberscope is inserted into the bile duct via choledochal fistula 3 weeks after the operation. Stones are crushed or grasped with forceps under direct vision. In some cases, the stricture in the intrahepatic biliary tree is dilated with the use of a high frequency waves cutting knife to facilitate stone removal. In fact, over 410 stones were successfully removed in one case by 28 postoperative choledochoscopies without any complications. The details of the choledochofiberscope developed by us with the close cooperation of Machida Company of Tokyo was presented. Postoperative choledochoscopy seems to be a safe and simple procedure and is useful in the treatment of intrahepatic stones.  相似文献   

19.
肝内胆管结石57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烈  李志伟  王元喜  郑宇  陈进 《腹部外科》2011,24(3):181-182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结石治疗方式的合理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6年11月至2010年8月为57例肝内胆管结石病人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57例中,行肝部分切除33例(57.89%),附加T管引流术48例(84.21%),附加胆肠Roux-en-Y吻合术9例(15.79%).术后复查残留结石7例(12.28%)...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系统(MI-3DVS)在肝胆管结石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收治的54例肝胆管结石病患者的肝脏64排螺旋CT扫描原始数据,采用MI-3DVS进行肝脏及胆道三维重建.根据三维重建结果进行术前诊断和病理分型,以及多种手术方案的术前仿真演练,确定最佳手术方案.观察术中所见与仿真手术的符合程度以及患者结石残留情况.结果 54例患者中,病理分型Ⅰ型11例,Ⅱ型5例(其中Ⅱa型2例、Ⅱb型3例),E型38例;肝内胆管狭窄23例;伴萎缩-肥大综合征27例.肝内外胆管的立体解剖形态,病变胆管扩张及狭窄部位和程度,肝内胆管结石的部位、大小及数量可精确显示.仿真手术方案与实际手术的符合率为94%(51/54),51例择期手术患者术后无结石残留,全组术后结石残留率为6%(3/54).结论 MI-3DVS可实现肝胆管结石病的术前精确诊断和术中精细操作,可有效降低术后结石残留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