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外耳道胆脂瘤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老年外耳道胆脂瘤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结果本组外耳道胆脂瘤自发性者27例,外耳道狭窄所致者7例。以慢性耳钝痛及耳漏为主要表现,均有不同程度骨性外耳道侵蚀扩大,其中5例侵犯中耳乳突,面神经垂直段骨管破坏2例。行外耳道胆脂瘤清除术及外耳道成形术、改良乳突根治术治愈,随访1~5年无复发。结论老年外耳道胆脂瘤具有破坏性,多为自发性,须与外耳道恶性肿瘤、坏死性外耳道炎等相鉴别,治疗原则为彻底清除胆脂瘤。  相似文献   

2.
外耳道胆脂瘤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耳道胆脂瘤的临床特点,总结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3例外耳道胆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患者多有耳痛,耳闷胀感,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 鼓膜多不受影响.听力检查多有传导性聋.20例局麻下顺利清除外耳道胆脂瘤及病变组织,再用油纱条填塞外耳道.3例胆脂瘤型中耳炎行乳突根治术.术后5例听力明显提高,15例听力恢复,随访3月至1年无1例复发.结论外耳道胆脂瘤虽属炎性病变,但有肿瘤样的生物学行为,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外耳道阻塞性疾病主要包括外耳道耵聍栓塞、外耳道异物和外耳道胆脂瘤。2008年3月~2008年9月我科门诊经耳内镜或直视下诊治外耳道耵聍栓塞256例(302耳),外耳道异物29例,外耳道胆脂瘤13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外耳道胆脂瘤侵蚀多个半规管一例彭渝,张速勤半规管瘘是造成耳源性眩晕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半规管瘘多由胆脂瘤侵蚀骨壁而造成。临床常见胆脂瘤引起的多为单一的水平半规管瘘,而同时造成3个半规管瘘较罕见。现将我们经治的1例报道如下。患者,女,62岁。右耳反复流脓...  相似文献   

5.
外耳道胆脂瘤(附2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外耳道胆脂瘤的病因及骨破坏的机理。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总结分析经临床和病理确诊的29例(30耳)外耳道胆脂瘤的临床诊治情况。结果 本组除9例(9耳)为外耳道狭窄所致,其余均为自发性外耳道胆脂瘤;本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不同方向的骨性外耳道侵蚀扩大。其中15例侵入乳突鼓窦及上鼓室,6例面神经垂直段骨管破坏,2例面神经部分裸露伴轻微面瘫,2例外耳道前壁死骨形成,2例伴有脑板破坏;18例(19耳)鼓膜完整,11耳鼓膜紧张部穿孔,3例昕骨链破坏。本组均采用了显微镜下病灶清除术,未发生并发症,术后随访半年~5年无复发。结论 外耳道胆脂瘤发病率明显低于胆脂瘤性中耳炎,两者具有相同的组织来源为鳞状上皮过度增生,具有骨质破坏等生物学行为;自介素-I(IL-I)、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多种免疫细胞等可能直接参与鳞状上皮的过度增生和骨破坏。早彻底清除病灶是根治本病、防止并发症发生的唯一手段。  相似文献   

6.
小儿外耳道胆脂瘤(附11例报道)高英恺1李靖1小儿外耳道胆脂瘤临床少见,若处理及时可避免病变进一步破坏周围组织,我科自1982~1992年间共治疗小儿外耳道胆脂瘤12例,均经病理切片证实,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例患者男7例,女14例,年龄55...  相似文献   

7.
外耳道胆脂瘤可造成较严重骨质破坏,并导致听力下降,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以利早期诊治。1临床资料1990~1998年4月收治的外耳道胆脂瘤患者10例(11耳),男6例,女4例,其中左耳6耳,右耳5耳,年龄最小8岁,最大78岁,平均年龄39岁。临床主要表...  相似文献   

8.
外耳道胆脂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耳道胆脂瘤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引起临床医生对该病的关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16例外耳道胆脂瘤的临床表现,手术治疗及效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病变范围小,骨质破坏较轻者5例;虽有骨质破坏,但未进入乳突及上鼓室者6例;侵入上鼓室,侵入乳突者3例,并有外耳道后壁-乳突腔瘘形成,结论:外耳道胆脂瘤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它和外耳道栓塞性角化病是两种不同的疾病,治疗的关键是彻底清除胆脂瘤囊袋和死骨。  相似文献   

9.
外耳道胆脂瘤1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外耳道胆脂瘤(EACC)的临床特征,提高其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9例手术治疗后经病理检查证实为EACC患者的临床资料。对9例骨质破坏局限于外耳道且范围小者,行外耳道病灶清除术加外耳道耳甲腔成形术;对10例胆脂瘤侵入上鼓室或乳突累及中耳者,采用耳后或耳内进路,行乳突根治术5例,改良乳突根治术5例,病变清除后,均行外耳道成形术。结果:术后听力较术前提高10~20dB9例,无变化10例。随访1~12年,无复发。结论: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仔细的耳镜检查及颞骨CT扫描,在EACC的诊断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治疗原则是彻底清除胆脂瘤和死骨,防止胆脂瘤残留和复发,并根据病变程度决定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外耳道胆脂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外耳道胆脂瘤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05年1月期间共42例(44耳)外耳道胆脂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因外耳道骨性狭窄所致2耳,骨瘤阻塞所致2耳,其余主要与炎症、耵聍、挖耳损伤等有关。按Holt分期,Ⅰ期7耳.Ⅱ期22耳,Ⅲ期15耳。单纯外耳道胆脂瘤清除术25耳(门诊20耳)中.随访1-5年,外耳道胆脂瘤复发3耳,1耳上鼓室侵犯行改良乳突根治术;9耳伴有外耳道肉芽者,行外耳道肉芽切除术及外耳道胆脂瘤清除术后恢复良好,2耳伴有外耳道狭窄行外耳道成形术;改良乳突根治术5耳.乳突根治术2耳,随访6月~11年,无胆脂瘤复发,1耳术后外耳道口狭窄;先天性外耳道狭窄行外耳道成形术1耳,外耳道骨瘤切除及鼓膜成形术1耳,乳突骨瘤切除并外耳道成形术1耳。结论外耳道胆脂瘤多为自发性.具有破坏性,治疗原则是早期彻底清除胆脂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耳内镜治疗儿童外耳道胆脂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月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住院的15例儿童外耳道胆脂瘤临床资料,评估手术疗效。结果 患儿平均年龄9.6岁(5~14岁),男6例,女9例;均为单耳发病;耳痛、听力下降、耳流脓为主要临床表现。根据黄宏明分期,Ⅰ期5例,Ⅱ期8例,Ⅲ期2例。伴有外耳道肉芽形成者5例,伴有 外耳道狭窄者6 例。所有患者均在耳内镜下行胆脂瘤清除术,伴有外耳道狭窄者,予以外耳道成形术,术后随访6个月~2年未见复发,穿孔者自行愈合。结论 儿童外耳道胆脂瘤发病率低,耳内镜是治疗儿童外耳道胆脂瘤较好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外耳道瘢痕狭窄或闭锁致外耳道胆脂瘤6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外耳道胆脂瘤在临床并非罕见,多属先天性原发性外耳道胆脂瘤,而由耳外伤后外耳道瘢痕狭窄或闭锁所致外耳道胆脂瘤形成,尚未见文献报道.本文报道我科自1995~2000年共收治外伤耳后外耳道瘢痕狭窄或闭锁所致外耳道胆脂瘤形成6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外耳道胆脂瘤并发化脓性腮腺炎病因及诊治经验,并进行外耳道胆脂瘤诊疗相关文献复习。 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外耳道胆脂瘤并发化脓性腮腺炎病例资料,主要症状为左耳听力下降伴流脓,左侧面部红肿疼痛。颞骨CT及耳部核磁示:左侧外耳道内胆脂瘤形成,累及乳突、鼓室、鼓窦、腮腺及咽旁间隙。临床诊断:外耳道胆脂瘤(左,Holt Ⅲ期)、化脓性腮腺炎(左)。手术方式为左耳外耳道胆脂瘤切除术、开放式乳突根治术、鼓室成形术、人工听骨植入术、耳甲腔成形术、腮腺脓肿清除术及腮腺瘘修补术。 结果 术中彻底清除外耳道及中耳内胆脂瘤及腮腺脓肿,并修复腮腺瘘。术后随访患者恢复良好,无胆脂瘤复发残留及腮腺炎复发相关症状出现。 结论 外耳道胆脂瘤具有骨质破坏的潜能。而HoltⅢ期外耳道胆脂瘤并发化脓性腮腺炎病例罕见,明确病因并依据病变侵袭范围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先天性外耳道狭窄合并胆脂瘤的临床特征,提高其诊治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至2006年6月间收治的伴有窦道形成的先天性外耳道狭窄合并胆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0例(10耳).结果 10耳均有耳后皮肤破溃流脓史,外耳道口直径约2 mm,颞骨CT显示10耳均有外耳道区域骨质吸收缺损,致骨性耳道增宽,增宽的外耳道内被软组织密度影填充.术中见10耳之外耳道内均充满胆脂瘤,且伴有耳道后上壁及下壁骨质压迫吸收.10耳均行外耳道成形术,其中8耳同时行听力重建术.术后病理报告均为胆脂瘤组织,未见腮裂囊肿及瘘管组织.10耳术后外耳道均通畅,行听力重建术的8耳,听力改善(听力级)20~35 dB.随访1~3年,未见胆脂瘤复发.结论 先天性外耳道狭窄伴发胆脂瘤者,其外耳道骨壁极易受累及,从而出现外耳道骨壁缺损及耳后或颈部窦道形成,颞骨CT检查可发现外耳道骨壁缺损及胆脂瘤密度影.  相似文献   

15.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0年1月—2008年2月我科收治儿童原发性外耳道胆脂瘤13例(13耳)。男8例、女5例,年龄5~14岁,病程1~6个月。按照Naim等对外耳道胆脂瘤的临床及病理分期[1],13例患童中有1期9例,2期4例。1.2临床表现13例儿童外耳道胆脂瘤未合并外耳道感染期间几乎无耳部症状,发病时主要临床症状是听力下降、耳鸣及耳闷胀、耳痛、耳液溢。1.3外耳道检查采用耳内镜数字显像及摄影记录,13例胆脂瘤均发生于骨性外耳道,胆脂瘤主体呈团块膨胀性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侵及中耳的Holt III期外耳道胆脂瘤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侵及中耳的III期外耳道胆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35例患者中男15例,女20例;年龄15~66岁,平均年龄45岁。所有患者均在全麻显微镜下经外耳道入路单纯行外耳道胆脂瘤切除术。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所有患者均无复发或外耳道狭窄等并发症,纯音测听(23.3±1.3)dB,听力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临床中可以选择单纯行外耳道胆脂瘤切除术治疗III期外耳道胆脂瘤,但需要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外耳道胆脂瘤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5~2007年收治的25例外耳道胆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对25例外耳道胆脂瘤患者根据不同病变范围采用不同的手术治疗,对8例外耳道病变范围小、骨质破坏较轻者采用外耳道清理术;17例因病变范围广、骨质破坏较重、胆脂瘤侵入中耳腔者采用乳突改良根治术或乳突根治术治疗。结论外耳道胆脂瘤可以造成广泛破坏,术前颞骨薄层CT扫描对诊断有较大帮助,应根据不同病变范围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外耳道胆脂瘤的临床特点,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2014年12月住院手术治疗并经病理确诊的38例(39耳)外耳道胆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症状、体征、术前CT表现、临床分期、手术方式及疗效。结果所有病例外耳道均可见灰白色物或肉芽样物阻塞,术前以听力下降为主要主诉(100%,39/39),其次是耳闷涨感(79.49%,31/39)及耳痛(74.36%,29/39)。39耳外耳道胆脂瘤结合术前CT ,按 Holt分期:I期10耳,病变局限在外耳道,无骨质破坏;II期23耳,病变位于外耳道,伴骨质破坏,未累及中耳;III期6耳,病变破坏外耳道并累及中耳乳突和/或鼓室、鼓窦。I期行外耳道胆脂瘤切除术;II期行外耳道胆脂瘤切除术+外耳道成形术和/或鼓室成形术;III期行外耳道胆脂瘤切除术+鼓室成形术+乳突切除术。术中见31耳鼓膜完整、内陷,8耳鼓膜松弛部穿孔,4耳听骨链砧镫关节破坏,1耳面神经垂直段裸露。所有病例均一次完成手术,听力恢复良好,无复发。结论外耳道胆脂瘤易误诊,根据临床分期选择合适手术方式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9.
外耳道胆脂瘤可造成严重的骨质破坏,导致听力下降,为能早期诊治,现将1990至1999年诊治的4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外耳道胆脂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耳道胆脂瘤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引起临床医生对该病的关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16例外耳道胆脂瘤的临床表现、手术治疗及效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病变范围小,骨质破坏较轻者5例;虽有骨质破坏,但未进入乳突及上鼓室者6例;侵入上鼓室2例;侵入乳突者3例,并有外耳道后壁-乳突腔瘘形成。结论:外耳道胆脂瘤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它和外耳道栓塞性角化病是两种不同的疾病,治疗的关键是彻底清除胆脂瘤囊袋和死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